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此病易复发,病程迁延,治疗缺乏特效药物,治愈后多遗留角膜翳膜而影响视力,严重者可失明,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于2000年8月-2003年12月对我院门诊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用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眼科临床常见致盲性疾病,相当于中医的“聚星障”、“花翳白Xian”、“混睛障”等范畴。我们自1995年6月至2002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聚肌胞联合无环乌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 对30例32眼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给予聚肌胞联合无环鸟苷治疗。结果 好转两眼.治愈30眼占93.75%,治疗时间最短5天最长36天。结论 聚肌胞联合无环岛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全身和局部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红 《临床医学》2002,22(11):27-27
由于抗生素的应用 ,细菌性角膜炎的控制已得到改善。目前 ,眼科常见的角膜炎多是病毒性 ,特别是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不仅难治 ,且易复发 ,对视力造成危害。对于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一般应用阿昔洛韦 (AcyelovyACV)眼药水治疗有效。对于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我们应用阿昔洛韦局部和全身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8年 9月~ 2 0 0 1年 10月对 4 2例 4 2眼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男 2 2例 ,女 2 0例 ,右眼 2 4例 ,左眼 18例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18岁 ,自发病至我部就诊时间 1~ 2个月 ,病程由 4 0天…  相似文献   

5.
杜微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48-1348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HSK的特点是病毒潜伏于三叉神经节,角膜炎症反复发作,角膜溶解或瘢痕化,最终导致失明。HSK的发病是单疱病毒感染及机体的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1]。人群中感染单疱病毒的比例非常大。据国外资料,到5岁时60%的儿童已感染单疱病毒并完成潜伏,  相似文献   

6.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角膜疾病,病情顽固,易于复发,严重病例常因角膜瘢痕而影响视力。我们足量使用三氮唑核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由于易复发,对视力影响大,成为临床治疗较棘手的问题。我们于1998年3月—2001年12月,应用中药联合复方无环鸟苷治疗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摸炎(以下称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而致盲率较高的传染性眼病。眼科工作者作了广泛研究,自kaufman(1962)倡用疱疹净(IDU)(1.6)以来,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不断被发现。然而,药物方面,多为抗代谢药,大都有一些付作用(11)。1972年国外首先有人用合成DNA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在此启示下,1977年9月以来,作者用RNA降解产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92眼,  相似文献   

9.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发病率、复发率、致盲率很高的病毒感染性眼病。目前尚缺乏有明显疗效的药物,尤其是深基质层病变。为了探讨该病的有疗效治疗方法,笔者对206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治疗观察,现将治疗的初步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3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病人的临床观察空军大连医院(116000)孙沛,李雪梅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之一。本病病程迁延,容易复发,治疗方法甚多。抗病毒药品,治疗方法虽多,但对本病疗效都不理想。鉴于此,自1970年以来,我院眼科医生提出使用紫丁香叶...  相似文献   

11.
膦乙酸(PAA)是一种较强的抗单疱病毒的非抗代谢性化合物,能特异性地抑制单疱病毒诱导的去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而对正常宿主的DNA相对不抑制。本组60例单疱性角膜炎大多曾在其他医院使用过碘苷、环胞苷、吗啉胍等治疗,而无明显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深层单疱性角膜炎及预防复发的效果。方法 :将 68例 (69眼 )复发性、深层型单疱性角膜炎随机分 2组各 3 6、3 3眼 ,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 ,治疗组 3 6眼以补散为法 ,加服自拟八味大发散加减 ,2组治愈病例随访 1 43 2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 83 .3 3 % ,对照组为 5 7.5 8% (P <0 .0 5 ) ,复发率分别为 1 0 .0 0 %、42 .1 1 % ,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补散法能提高复发性深层型单疱性角膜炎的治愈率 ,并能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3.
利巴韦林滴眼联合聚肌胞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60例山东平邑县中医院眼科张尊善刘保霞张美兰康欣唐伟山东平邑县第二中学医务室张元芝应用自配高浓度(2.5%)利巴韦林(病毒唑)滴眼联合聚肌胞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  相似文献   

14.
李爱琴  李爱军 《现代康复》1999,3(11):1359-1359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简称单疱性角膜炎)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居角膜病致盲首位。由于单纯疱疹病毒对角膜上皮细胞亲和力较强.一旦感染后,可以长期潜伏于机体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以反复致病。所以,单疱性角膜毙的复发率非常高.临床治疗中也很棘手。患在康复过程中容易失去耐心.造成更为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性角膜炎34例的疗效桃源纺织印染厂职工医院龚惠明,刘英,潘子山1984年以来我们用丙种球蛋白球结膜下注射加服中药及患限局部用药,治疗单疱性角膜炎34例48眼,收到较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例48眼,其中男19例27眼...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为临床常见的角膜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尤其是多次复发的角膜炎使视力减退,是角膜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自1996年以来,针对复发性、顽固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前者疗效显著优于后者,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经临床检查确诊的HSK病人65例.随机分为中两区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对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11~48岁,平均年龄29.5岁;角膜炎浅层型(点状,树技状,地图状)26例.深层型(金状,深邢…  相似文献   

17.
晶体管超声波雾化器治疗48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晶体管超声波雾化器治疗48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大连解放军第469医院五官科(116021)何青,孙沛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之一,本病病程迁延,容易复发。治疗方法甚多,但对本病疗效都不理想,鉴于此,自1992年以来,我科采用30%病毒消眼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自制的人类α-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I组为单纯吗啉胍滴跟液点眼,6次/日;Ⅱ组为单纯干扰素点眼,每小时一次;Ⅲ组为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0.5ml。2次/日,加局部点眼;Ⅳ组为干扰素肌注,2次/周,加局部点眼;四组均辅助滴用抗菌素预防感染。局部散瞳。口服维生素。结果:128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愈108例。治愈率84%。结论:人类α-白细胞干扰素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满意。局部点眼与结膜下注射,效果无差别。而局部点眼配合全身肌注,要比单纯点眼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1%阿昔洛韦眼液滴眼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α-2b重组干扰素结膜下注射。结果:治疗组在治愈时间上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91.94%,对照组有效率81.87%;治疗组复发率3.50%,对照组复发率8.1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干扰素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具有治愈率高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二年以来,我所在全国各兄弟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对369种中西药物进行了抗单疱病毒的筛选研究,在组织培养系统中找到10种具抑毒作用的中西药物。在此基础上共对400余例单疱角膜炎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