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度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玉涛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25-142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发生于无明显饮酒的常见慢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研究证实,肥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形成的危险因素,其中肥胖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重度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2.
蔡瑾  李雅君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9):1562-156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均逐年上升。在美国,转氨酶升高的主要病因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被认为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而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合并存在,危害人民健康。[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老年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预防提供对策。方法选取武汉某社区的926例60—9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26例老年人群中NAFLD共273例,患病率为29.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为老年人群中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较高,血脂异常、肥胖症、糖尿病和高血压为NAFL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肝病。世界范围内普通人群NAFLD发病率为28.01/1000人·年~52.34/1000人·年~([1,2])。已证实NAFLD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血脂异常等~([3])。研究表明,NAFLD的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体成分特点及血脂水平,探讨体成分、血脂水平与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111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测得患者体成分包括蛋白质、无机盐、体脂肪、肌肉量、去脂体重、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肥胖程度、身体细胞量、骨矿物质含量等;同时测定患者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应用超声检查确定脂肪肝情况,并分析脂肪肝严重程度与体成分、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体重指数、体脂肪、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肥胖程度、身体细胞量均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P0.05);且脂肪肝严重程度与体质指数、体脂肪、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肥胖程度、血甘油三酯水平等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体质指数、体脂肪、体脂百分比、腰臀比、内脏脂肪面积、肥胖程度、血甘油三酯升高明显的患者,要警惕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体重指数、血甘油三酯水平是2型糖尿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7,(1):50-54
<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病损伤,患者无过量饮酒史,但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目前认为其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血脂异常,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为胰岛素抵抗、脂肪分泌抑制、炎症因子刺激、细胞因子或基因改变等,但具体机制不明确,现在无统一  相似文献   

7.
<正>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肥胖人群的迅速扩大,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已经成为我国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更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本疾病谱有两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 steatohepatitism,N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on-  相似文献   

8.
脂肪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病目前已成为除病毒性肝炎以外最常见的肝病。ALD的病因为过量饮酒,而NAFLD则主要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相关。无论ALD或NAFLD.都包括三个逐渐进展的病理阶段: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据估计,全球约25%的成年人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且患病率逐年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疾病谱涵盖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肝活检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因有创性、取样变异和评价不一致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随着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患者数量增加,特别是疾病严重程度较重的病人增多,临床上迫切需要有效治疗药物,也迫切需要开发无创标志物来筛查、诊断、监测患者和判断疗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无创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对脂肪变的评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诊断和纤维化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NAFLD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硬化。已证实NAFLD与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代谢综合征有密切关系,并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一种病理表现。以往对脂肪肝的治疗多侧重于病因、饮食及药物疗法,运动治疗脂肪肝的资料多数源于运动对健康者的人体试验及动物实验。对脂肪肝患者运动疗法效果评估的研究甚少,近年来略见端倪。现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及由其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脂肪肝性肝硬化三种类型。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环境因素的影响,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的发病率升高,NAFL和NASH相继增多,本文就46例NASH的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文46例均为2004年12月至2006年4月我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病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4例,年龄24-61岁,平均39岁。临床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并排除…  相似文献   

12.
脂肪性肝病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或独立性疾病,是指病理上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主的广泛疾病谱,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3种主要类型;临床上则有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分。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肯定,值得推广。本文就中西医结合对脂肪性肝病的认识、诊断、施治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蕾 《世界临床药物》2008,29(12):716-721
目前全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增加,并与代谢综合征,尤其是肥胖及糖尿病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患者发生脂肪性肝炎的关键病因,其可增加脂肪变性及肝脏游离脂肪酸聚集,刺激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脂质过氧化及炎症细胞因子产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以改善代谢综合征为主,尚缺乏已验证的疗效理想的治疗药物.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一些尚处于动物试验及前期临床研究的新药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其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与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正>脂肪肝的发病率已超过乙型病毒性肝炎,成为国内第一大常见的肝病,引起消化、内分泌、营养、心血管等多学科的关注。脂肪肝根据有无饮酒史分为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两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的病因常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而酒精性肝病则与过度饮酒有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副主任徐有青教授介绍,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的定义和病因非常明确,即由  相似文献   

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指病理上与酒精性肝炎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代谢紊乱。当代谢性肝病的病理学特征不明或泛指整个脂肪性肝病的疾病谱时,通常使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这一术语,后者尚包括单纯性肝脂肪变或伴小叶内炎症,但没有肝细胞气球样变和纤维化,或仅伴孤立性门脉周围纤维化,以及无明显脂肪性肝炎的隐源性肝硬化等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NASH/NAFLD已成为重要的肝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和发病率不断增高,发病年龄也出现低年龄化趋势,该疾病已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为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重点综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诊断研究进展,介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病史、病理学诊断、非侵入方法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健康体检764例在职教师的体检资料,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FLD发病率高达27.23%,NAFLD组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代谢综合征(MS)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NAFLD发生率高,与代谢综合征(MS)关系密切.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是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脂肪性肝病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日益增加,趋于超过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简称脂肪肝,是一类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病理改变是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1年6月至2008年6月诊治的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NAFLD患者有92例(95.83%)肝酶学异常,22例(22.92%)轻度胆红素增高,22例(22.92%)血脂异常。44例(47.83%)B超检查有脂肪肝的表现。22例肝活检病理学检查皆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病变和程度不同的小叶内炎症,部分病例有点状坏死和纤维化。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而B超是最简单使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