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浅析FDA对原料药的GMP现场检查。方法:针对FDA关于原料药GMP现场检查的重点进行详细论述和分析。结果与结论:企业如果建立了扎实的GMP制度,严格执行美国的CGMP,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充分做好现场和文件准备,就可以成功通过FDA的GMP认证现场检查。  相似文献   

2.
吕冬梅  史玮 《中国药事》2010,24(9):917-918
目的浅析FDA对原料药的GMP现场检查。方法针对FDA关于原料药GMP现场检查的重点进行详细论述和分析。结果与结论企业如果建立了有效的GMP制度,那么企业完全能够通过FDA的认证。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产品年度质量回顾在制药企业质量管理和GMP、FDA、COS迎接认证检查中的重要性,详细地介绍了如何编写原料药产品年度质量回顾。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对原料药控制的方式及对企业检查的重点,提出原料药企业应对FDA检查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国际认证     
《医药世界》2007,(4):31-32
三种产品获德国GMP证书 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公司;洛伐他汀原料药通过美国FDA认证 丽珠集团;7个剂型获澳大利亚GMP认证 神威药业  相似文献   

6.
陈梁军 《海峡药学》2010,22(10):232-234
该文介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对原料药检查的目的、特点、程序和范围,对FDA检查中特别重视的六大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完善原料药cGMP管理,促进我国的原料药打入美国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原料药的生产具有特殊性,GMP要求与制荆不同,该文指出了其GMP管理容易混淆的一些问题,以促进原料药生产的质量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8.
赵刚  胡徽东 《安徽医药》2001,5(4):312-313
GMP是1963年由美国FDA首先提出[1],其全称是"good anufacturing practice of finished pharmaceuticals".它是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全过程及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艺.1963年美国首先制定了GMP标准.1971、1979年两次重新修订并已载于美国药典.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也相继制定了自己国家的GMP.  相似文献   

9.
毛建妍 《上海医药》2005,26(8):364-364
近日,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管理中心派出的GMP检查组来到浙江普洛康裕制药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4天的GMP认证现场检查。经过检查组的严格检查,该公司生产的盐酸洛美利嗪和洛伐他汀两种口服原料药通过了GMP认证。  相似文献   

10.
姚茂斌 《中国药事》2007,21(7):527-528
强制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保证药品质量的根本措施。至2004-06-30,所有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均已通过了GMP认证。但是,根据GMP跟踪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通过药品GMP认证以后,生产和质量管理水平没有得到很好保持,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这个问题的发生,除了与企业遵纪守法意识和GMP意识不强有关外,  相似文献   

11.
毛燕群  马淑涛 《齐鲁药事》2012,31(4):244-245,248
本文介绍了美国FDA现场检查的目的和检查程序,讲解了FDA现场检查的迎审对策,包括现场检查的基本原则,文件和现场准备,有效组织迎审团队,认真研究审核思路,加强GMP意识培养,历史检查问题的整改。  相似文献   

12.
中美药品GMP检查体系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毕军  邹毅 《中国药事》2013,27(6):578-583
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GMP检查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对中美药品GMP检查体系进行系统对比分析,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提出意见建议。结果美国药品GMP检查体系在法律法规、检查机构管理模式、GMP培训、检查员和专家队伍、现场检查管理制度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值得我国借鉴。结论完善法律法规、调整认证检查机构设置与职能分配、加强非GMP认证药品生产现场相关检查人员GMP知识的培训、建立专职检查员与现场检查专家队伍、完善现场检查管理制度,将有利于我国药品GMP检查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我国药品监管和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几年FDA、MHRA、CFDI及辽宁省药品GMP检查中厂房与设施、设备类的缺陷进行统计分析,从缺陷占比、高频缺陷等角度分析GMP检查缺陷在反映制药企业硬件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结果与结论:从GMP检查缺陷角度发现了我国制药行业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制药行业在厂房与设施、设备方面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孙苓苓  毕开顺 《中国药房》2012,(41):3847-3849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品抽验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美国FDA的药品监督检查与抽验机构和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此种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应重视企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检查,特别是实验室检查;药品质量抽验与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检查结合;贯彻质量风险评价为核心的理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进行原因追溯。美国FDA监督检查与抽验结合的过程控制理念很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冉大强  李泮海 《中国药事》2013,(10):1100-1102
目的 探索风险管理在药品GMP认证中的应用,用风险管理的原则指导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方法 用风险管理工具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的方法,确定冻干粉针剂生产系统现场检查的重点,并列出检查清单.结果与结论 运用风险管理原则,可以合理地分配资源,使药品GMP认证现场检查更具科学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杨敬鹏  徐晓楠  王元 《中国药事》2019,33(6):605-608
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GMP管理,提高企业GMP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检查37家(次)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在实施GMP中存在的381项缺陷,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进行分类评估,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结果与结论:目前,在我国血液制品GMP管理中,存在部分企业实施GMP主动意识不强、企业违反GMP成本较低等问题。建议通过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检查及处罚力度等办法,减少目前我国血液制品GMP监管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馨  龚前飞  李香玉 《中国药事》2023,37(5):520-526
目的:将我国GMP药品检查管理要求与药品检查合作计划(PIC/S)进行比较研究,为提高我国药品GMP检查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提升检查排查风险的能力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分析PIC/S及欧美药品监管机构执行基于风险制定药品GMP检查计划情况,探索我国实施基于风险制定GMP检查计划的路径。结果与结论:基于风险制定GMP检查计划的理念已在PIC/S和欧美药品监管检查体系中广泛实施,并形成当地适用的较为成熟的模型,发挥了集约检查资源、有效排查隐患的效能。本文结合我国药品监管法规体系中对检查程序的相关要求,分析我国基于风险制定GMP检查计划的实施现状和挑战,从制定基于风险的检查计划、明细检查程序、保障检查资源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统一规范药品监管机构药品检查运行机制和标准,提高药品检查效能。  相似文献   

18.
葛渊源  陈桂良 《中国药事》2020,34(8):901-908
目的:通过对比国内外检查缺陷及其变化趋势,以获得对中国GMP实施的建议。方法:对比英国、中国及上海地区药品GMP检查缺陷,分析GMP检查的发展趋势,阐述对国内药品监管和企业管理的启示。结果与结论:对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的启示:一是检查重点由“检验”回归到“体系”;二是由关注“有没有”(符合性)到“有没有效”(有效性);三是确保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完善自检管理体系;四是持续关注数据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唐文燕  张闯  颛孙燕 《中国药事》2023,37(5):499-503
目的:通过分析PIC/S GMP附录《无菌药品的生产》,为我国无菌药品检查与国际化接轨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对PIC/S GMP无菌药品附录的主要内容以及与我国现行版GMP无菌药品附录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无菌药品生产检查中的常见问题,为完善我国无菌药品GMP检查提供建议。结果结论: 修订后的PIC/S GMP无菌药品附录对比我国现有的GMP无菌药品附录从概念和内容都有了相当大的更新,体现了药品监管的与时俱进,提示我们在规范检查、提升检查水平的同时,应引导企业主动了解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向国际水平和国际标准靠拢,提升我国无菌药品生产行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