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患者陈××。男21岁,病案号27756。因一小时前空腹服乐果原液350毫升(有机磷药物),于1982年9月12日17时56分急诊入院。无呕吐。检查:体温35℃,脉搏160次/分,呼吸29次/分,血压106/78毫米汞柱,深空昏迷,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紫绀,瞳孔无明显缩小(3毫米),光反射消失,口鼻内不断有大量稀薄分泌物涌出,喉部有痰鸣,呼吸困难,两肺满布大中小水泡音,无肌颤,神经反射未引出。诊断:急性乐果中毒(重度)。入院后立即用2%碳酸氢钠液反复洗胃,同时吸氧,输液,静注阿托品,每次10mg,每10~15分  相似文献   

2.
<正> 患者赵××,男性,25岁,战士,病案号14362。主因上腹部突然持续性疼痛5小时于1981年1月18日15时45分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7. 2℃,脉搏7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16/70毫米汞柱,神志清,痛苦面容,两肺呼吸音清晰,心律规整无杂音,板状腹,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为著,肠鸣音减弱,化验:尿常规(一),血红蛋白16. 6克%,白细胞26000/mm~3,中性88%,入院诊断:1、胃穿孔;2、泛发性腹膜炎;3、代谢性  相似文献   

3.
李学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392-3392,F0003
1一般资料患者,女,69岁,农民,因反复右上腹疼痛4年,复发加重4天,于2002年7月15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因进食高脂饮食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伴右背部放射痛,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及黄疸,自服“胃药”后未缓解。入院查体:T36.9℃,P72次/分,R18次/分,BP12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及巩膜无黄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未发现异常,腹平坦,肝脾未扪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莫非氏征(±),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查血常规:RBC3.9×1012/L,Hb117g/L,WBC4.5×109/L,N0.75,L0.25,pt280×109/L。尿…  相似文献   

4.
孙××,女,17岁(住院号04640),1976年6月22日上午10时入院。入院前二天突然发烧,头痛伴呕吐,送来门诊检查时无异常体征,以头痛待查入院。体温39℃,脉搏80/分,呼吸20/分,血压130/90毫米汞柱,神清,躁动不安,皮肤粘膜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及,颈软,心肺(-),四肢脊椎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入院后病情迅速恶化,头痛加重,呕吐二次,于当晚7时小便失  相似文献   

5.
闻斌  柳勇  李冰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12):59-59
1 病历介绍 男性,35岁,因晨起进食后出现心前区疼痛,四肢麻木、呼吸困难、口干等症状,于2002年1月17日急诊入院。入院后呕吐大量胃内容物一次。既往史:有一年的高血压病史(具体血压不详),近一个月来有多饮、多尿、多食。查体:体温37.5℃,脉搏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mmHg,肥胖体型,神志清、皮肤干燥,无皮疹、淤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及四肢脊柱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白细胞5.2×10~9/L,淋巴0.52。血糖19.6  相似文献   

6.
古××男21岁,病案号13528于78年5月20日入院,入院前八小时与女友口角服水银一斤多,初时有轻度恶心,呕吐无水银吐出,约20分钟后感腹部有坠胀性隐痛,尤以站立走动时为剧。单位以1∶5000高锰酸钾液洗胃,猪油引吐,并内服蛋清等。T36.6℃,P78次/分,BP122/80mmHg,神清口腔粘膜无溃疡,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软,压痛不明显,肝脾(-),  相似文献   

7.
例一:陈××,女,52岁,家庭妇女。因头晕2小时,反复出现短暂性昏厥6次,于1982年3月26日入院。患者有风心病,二狭十二闭、慢性房颤史2年。入院前有自服大剂量冬眠灵史。体检:T36℃、P54次/分、R18次/分、BP140/90mmHg,心律绝对不齐。面色苍白,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心尖搏动弥散,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杂  相似文献   

8.
急性重症肝炎合并腹膜后出血极其罕见,易造成误诊,现报道如下。病例摘要患者陈××,男性,21岁。因畏冷、发热、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且进行性加重10天而入院。既往无肝炎病史。体检:T38.5℃,P80次/分、R20次/分,BP98/58mmHg。表情淡漠,巩膜与皮肤深度黄染,心肺正常。肝脾(-),化验:白细胞17100/  相似文献   

9.
患者:刁××,女,23岁。诊断:右上臂挤压伤合并感染。患者三天前不慎将右上臂内侧挤压致伤(皮肤撕裂,无骨折),经清创处理,后化脓感染入院。体温37℃,脉博90次/分,血压110/80mmHg,WBC126,000、Hb9.8g。入院33天后死亡,现将用药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顽固而难以控制,一般降压药难以奏效.笔者用琉甲丙脯酸治疗二例效果较好特报告如下:例1:男12岁,因头痛20余天,阵发性视物不清,抽搐三次入院.查体:T 37℃,P 120次/分,R 22次/分,BP 24/18KPa,面部多汗,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肝右肋下2cm质韧.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大心肌劳累.腹部B超:腹膜后探及3.2×2.9cm实质性包块,CT检查:双肾上腺均增大呈类圆形结节影,右侧约2.5×2.5cm,左侧约3×3cm,,实验室检查:VMA(香草基杏仁酸)85.3_μmol/24h尿(正常值5~40.3_μmol/24h尿),CA(儿茶酚胺)695n mol/24h尿(正常值0~650n mol/24h尿),诊断嗜铬细胞瘤.治疗:除入院第一天给予α受体阻滞剂一次,以后均口服巯甲丙脯酸1mg/(kg.次),每日三次维持控制全身症状,当血压有阵发性增高时可加服一次(剂量同上),血压均在半小时后降至正常范围,经治疗五天后血压稳定,一周后转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经病理证实为嗜铬细胞瘤.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6岁。因喉部疼痛一周,发热咳嗽4天,1987—11—06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81次/min,血压13.3/10kPa;神志清晰,语言流利;末梢温暖,脉搏有力,心肺听诊无异常。实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6.4×10~9/L;分叶80%,淋巴18%,红细胞4.5×10~(12)/L,血小板153×10~9/L;出血时间1min(Duke法),凝血时间1min(玻片法);血尿素氮6.2mmol/L,尿常规正常,血糖5.95mmol/L;胸片及心电均正常。入院后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静点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青霉素800u,地塞米松5mg治疗。5天后多次测病人体温正常,咽痛、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12.
罗××,35岁,孕_3产_2。患者八年前人流后即放避孕环。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为1987年2月20日。停经后无恶心厌食等不适,4月19日因停经74天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两次,每次量中等,无血块及组织排出而入院。十天后突感右下腹持续性绞痛并向腰背部放射,以“肾绞痛”、“阑尾炎”转入地区医院,经对症处理后自觉症状减轻。一周后行B超检查报告:1.子宫增大,妊娠约11周,胎儿停止演进声象图;2.宫内避孕环位置下移。检查:体温36.2℃,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8kPa(90/60mmHg),心肺未发现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妇检:宫体前位,约12×10×9cm~3,可活动,无触痛,两侧附件未发现异常。拟诊:过期流产。行吸宫术。吸出组织与停经月份符合,取出避孕环一枚。术后出血停止。 5月10日晚突感右中、下腹疼痛加剧,以“亚急性阑尾炎”收入院。检查:右中、  相似文献   

13.
散发性病毒脑炎并发消化道大量出血在国内尚未见正式报告,今报告我院所见一例供参考。住院号7990,张××,男,25岁,工人,未婚,贵州籍。因持续发热4天伴头痛呕吐于1980年5月26日住我院。入院当天有腹泻,黄色稀便,否认既往有溃疡病史。入院时体检:体温37.5℃(腋下,以下同),脉搏9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00/70毫米汞柱,颈部有抵抗,心肺无异常体征,肝脾不肿大,颅神经无异常,克氏征可疑阳性,视神经乳头无水肿。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5岁。以突发性暗红色血便6次伴头晕眼花1天入院。既往有胆道手术史及反复心窝部痛病史,曾多次钡餐透视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体检:736.5℃,P100次/分,BP18/10kPa。神志清。苍白外观。心肺(一)。腹无压痛,肝睥未触及。WBC9.2×10~9/L,N0.67、L0.33,Hb85g/L.给予正肾口服、输液输血等处理。入院后仍排黑便每日2~3次,量多,遂输血2000ml,复查Hb60g/L。急诊剖腹探查:十二指肠前壁有1.5×1.5cm的溃疡面;空肠上段无积血。距屈氏韧带170cm处空肠上有3.0×2.0×2.0cm的外生型质硬的肿物,表面血管丰富,肿瘤肠腔面有1.0×0.6×0.6cm的溃疡,内有两条直径1.0mm的血管暴露。于是行肿瘤段肠切除吻合术。术后病理报告:空肠平滑肌瘤伴出血。  相似文献   

15.
病历摘要孙××,女,29岁,已婚。1976年9月24日入院。诉闭经40多天开始有早孕反应,持续约半月。5个多月开始感胎动,两下肢出现浮肿。近一个多月来血压高,两下肢浮肿渐加重,无其他自觉症状。此次妊娠为第一胎。既往史和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查体:体温37.3℃,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0/110毫米汞柱。神清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颈、心、肺(-),腹部隆起,会阴肛门检查无特殊发现,两下肢浮肿(+++)。产科情况:宫底平剑突下4指,胎位因腹壁张力大、水肿摸不清,胎心136次/分。骨盆测量在正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7岁。因发现左下腹肿块1周于1992年7月4日入院。起病后无畏寒、发热,肌注青霉素无效。体检:T37.2℃,P86次/分,R20次/分,神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全身表浅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扪及;左下腹壁扪及一鸡蛋大肿块,质韧,境界清,无触压痛。拟诊“腹壁纤维廇”。术中见肿块约4×4cm,位于腹内斜肌内,切除肿块,病检为左下腹壁嗜酸性肉芽肿,术后  相似文献   

17.
患者李××,男,32岁,81年2月21日夜急诊入院,一小时前因斗嘴服断肠草根约10克,嫩叶近20个(癒后自诉)。发现时神态恍惚、烦躁、音语含混、感恶心呕吐、吞咽困难,全身无力、间断抽搐、昏迷。入院时昏迷已1小时余。体检:体温37.4℃,脉搏106次/分,呼吸12次/分,血压100/64mmHg,昏迷状态,全身皮肤暗红;双睑下垂,结膜充血,瞳孔散大近5mm,光反应迟钝。双肺(一),心率106次/分,律齐。腹膨胀,肝脾(一)。  相似文献   

18.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2019年10月18日因"直肠癌术后4年余,肺转移2年余"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检:T36.7℃,P 70次/min,R 16次/min,BP 130/84 mm Hg,身高170 cm,体质量70 kg,体质指数(BMI) 24.22 kg·m-2,体表面积1.80 m2,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 80分,疼痛数字评分(NRS) 3分,予曲马多缓释片100 mg q12h止痛,神志清,精神可。血常规:WBC 4.72×109·L-1,N 3.48×109·L-1,Hb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0岁,高血压病误服过量巯甲丙脯酸(CPT)25mg×25~#/次、Bid×2天,因胸闷加剧疲倦乏力来院。查体:T37℃,P74次/分,R20次/分,BP14/8kPa,神清,无皮疹,唇无绀色,颈软,肺(-),心率74次/分,律齐,A_2≥P_2,腹软,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浮肿。NS(-)。实验室检查WBC4.2×10~9/L,N0.72,L0.28,血K~+5.1mmol/L,Na~+142mmol/L,CI~_108mmol/L,Ca~(?)2.3mmol/L。EKG;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AVB)。高血压病史五年,无心律失常史,服药前EKG 无异常。入院后停药观察,第三天心电图示Ⅱ°-AVB 消失。  相似文献   

20.
阿苯达唑致脱发、血液系统障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患者男,17岁,藏族。主因消瘦1个半月,黄染18d,于2002年3月21日住院。患者1993年曾行肝包囊虫摘除术。入院诊断:①双肺Ⅱ型结核;②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③药物性肝炎;④肝包囊虫钙化。入院时血常规:WBC 10.2×10~9·L~(-1),N 0.89,Hb145g·L~(-1),RBC 4.05×10~(12)·L~(-1),PLT 185×10~9·L~(-1)。B超:肝回声增粗、增强,血管走向不清,肝右叶下段可见8×7.7cm强回声团块,边缘清。提示:①肝硬化;②肝右叶包囊虫钙化。患者入院后行抗痨、保肝、退黄、补充白蛋白、纠正电解质紊乱、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4月10日复查B超提示:肝右叶下段可见8.1×7.4cm钙化灶回声,其间可见6.1×4.0cm液性回声,考虑肝包囊虫病复发。4月12日行抗包虫治疗,予以阿苯达唑(肠虫清),按20mg·kg~(-1)·d~(-1),总剂量为20mg×45kg=900mg,分2次口服。4月26日复查B超提示:肝右叶下段无回声区扩大,为6.8×4.6cm。于4月27日开始加大肠虫清剂量,40mg·kg~(-1)·d~(-1),总计量为1800mg,分2次口服。加量后1周,患者逐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