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估奥卡西平单药与添加治疗部分性癫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对在同济医院癫诊疗中心就诊的67名部分性癫患者应用奥卡西平后进行临床随访观察,分为单药治疗组和添加治疗组,用药的前3个月及后3个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发作频率减少的平均百分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2)。单药治疗组与添加治疗组相比,前者用药前3个月发作完全控制的百分率、用药后3个月发作频率减少50%的百分率和发作完全控制的百分率(P=0.02,0.017,0.019)均明显低于后者。单药治疗组或添加治疗组自身用药的3个月及后3个月发作减少50%的百分率、发作减少75%的百分率、发作完全控制百分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0%(13/67),主要出现于用药的前3月。结论:奥卡西平是治疗部分性癫的一线药物,可用于新诊断或其他药物无法耐受和疗效不佳患者的单药或添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治疗老年癫痫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老年癫痫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n=23)和添加治疗组(n=19),疗程为6个月。观察LEV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3.3%,其中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添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9%,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5例(11.9%)。结论:LEV治疗老年癫痫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耐药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对难治性癫大鼠的疗效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匹罗卡品组(PILO组)、卡马西平组(CBZ组)、低剂量维拉帕米组(LDV组)和高剂量维拉帕米组(HDV组),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自发性癫模型,选择耐药癫大鼠,分别给予常规或添加维拉帕米抗癫治疗,观察大鼠性发作频率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NS组相比,其它4组大鼠性发作频率增高,海马P-糖蛋白表达增强(P0.05);LDV组和HDV组大鼠的性发作频率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较PILO组和CBZ组降低(P0.05);PILO组和CBZ组大鼠性发作频率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LDV组和HDV组大鼠性发作频率及海马P-糖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添加维拉帕米治疗可明显减少难治性癫大鼠性发作频率,降低难治性癫大鼠海马P-糖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不同类型小儿癫持续状态(SE)的临床、脑电图特点及治疗反应,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36例临床发作及脑电图监测符合SE的患儿按发作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发作特点、病因、脑电图变化及治疗反应。结果症状性癫19例,隐源性癫14例,特发性癫3例。既往SE史14例,4例为首次发作。10例发病前智力、运动发育落后,5例发病后倒退。12例诊断为癫综合征。不同发作类型脑电图改变不同。非惊厥性癫持续状态(NCSE)患儿脑电图均表现为背景活动差,慢波多,其中4例伴有睡眠中癫性电持续状态。12例给予氯硝西泮,11例有效控制。结论不同类型的SE发作形式及脑电图表现不同,NCSE更为复杂,早期诊断和处理可提高生存率,减少神经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托吡酯单药或添加治疗小儿癫癎的疗效.方法:对28例癫癎患儿进行观察,其中全身性发作10例,部分性继发全身性发作4例,复杂部分性发作8例,简单部分性发作4例,婴儿痉挛症2例;应用托吡酯单药或添加治疗,进行自身对照的开放性研究,观察持续治疗6个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4例(85.7%)发作频率减少≥50%,19例(67.8%)发作减少≥75%,12例(42.8%)发作控制.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癎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惊厥性癫持续状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惊厥性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惊厥性癫持续状态其病因以脑血管病、特发性癫自行停药或减药、脑炎及脑外伤等为主;多数患者地西泮、丙戊酸、苯巴比妥钠等抗癫药物治疗有效,症状控制不良者给予丙泊酚可控制疾病发作;本组治愈23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癫持续状态多因脑血管病和特发性癫患者不规律服药所引起,脑炎及脑外伤也是常见病因;发作早期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有良好治疗效果,丙泊酚可作为难治性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惊厥性癫持续状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惊厥性癫持续状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惊厥性癫持续状态其病因以脑血管病、特发性癫自行停药或减药、脑炎及脑外伤等为主;多数患者地西泮、丙戊酸、苯巴比妥钠等抗癫药物治疗有效,症状控制不良者给予丙泊酚可控制疾病发作;本组治愈23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癫持续状态多因脑血管病和特发性癫患者不规律服药所引起,脑炎及脑外伤也是常见病因;发作早期地西泮、苯巴比妥钠有良好治疗效果,丙泊酚可作为难治性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癫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约30%的癫患儿同时伴有认知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判断及学习能力的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致疒间灶部位、不同发作类型、发病年龄、病程、发作频率、抗癫药物及家庭社会因素均影响患儿认知。应用神经心理学评定量表、事件相关电位及功能影像学检查可以测量认知功能损伤程度。通过综合治疗可提高癫患儿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应用托吡酯单药治疗各类型癫痫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性试验对 30例部分性发作及全面性发作的癫痫病人使用托吡酯单药治疗。本研究包括 8周的加量期 ,8周的稳定观察期。在加药期 ,成人剂量为托吡酯 2 5mg/d起 ;儿童加量期为服用托吡酯 1mg·kg-1·d-1起 ,直到目标剂量 (成人 2 0 0mg/d ,儿童 4~ 8mg·kg-1·d-1)或癫痫发作得到控制 ;其后为 8周维持稳定观察期。结果 :经 16周的观察显示 :总计有效率 ,癫痫发作减少≥5 0 %者为 2 7例 ( 90 % ) ,≥ 75 %者为 2 4例 ( 80 % ) ,完全控制率达 5 6 67%。就发作类型而言 ,单纯性部分性发作、复杂性部分性发作癫痫及全身强直 -阵挛性发作及失神发作癫痫的发作频率显著下降 ,发作频率减少≥ 5 0 %分别为88 89%、10 0 %、93 75 %、5 0 0 % ,副作用主要有胃纳差、体重减轻、无汗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结论 :托吡酯是一疗效高 ,安全性好的广谱的抗癫痫药 ,不但适用于难治性癫痫的加药治疗 ,且也适用于各种癫痫的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0.
非癫性发作non-epilepticseizures,NES)又称为非癫性发作事件,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阵发性临床发作,不伴有发作期脑电图样放电,发作时间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甚至数小时[1]。据文献报告NES5%~20%被误诊为癫[2]。我院神经科2005年收治32例外院误诊为癫的NES患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个月~15岁;均于外院诊断为癫,其中19例于求诊本院前已应用抗癫药物,用药时间1个月~2年。病程5天~3年。发作性症状:头痛、头晕8例,多发性抽动6例,癔症样发作4例,婴儿强直样NES4例,睡眠肌阵挛3例,屏气发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LEV添加治疗的开放性自身对照研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3~12个月。结果:LEV添加治疗3月时总有效率达62.5%,无发作比例为18.75%,与基线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4~12月疗效与近期相仿。特发性癫痫和症状性癫痫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1年保留率为66.67%。3例出现体重增加、性格改变等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结论:LEV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有良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轻,保留率高。  相似文献   

12.
Levetiracetam (LEV) is the most recently licensed antiepileptic drug (AED) for adjunctive therapy of partial seizures.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is uncertain but it exhibits a unique profile of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in models of chronic epilepsy. Thre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enrolling 904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partial epilepsy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icacy of LEV as adjunctive therapy, with a responder rate (> or = 50% reduction in seizure frequency) of 28-41%. Long-term efficacy studies suggest retention rates of 60% after one year, with 13% of patients seizure-free for six months of the study and 8% seizure-free for one year. Adverse effects of LEV, including somnolence, lethargy and dizziness, were generally mild and the frequency of incident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active treatment and placebo groups in clinical trials. LEV has no clinically significant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s (PKI) with other AEDs, or with commonly prescribed medications. Preliminary data suggest that LEV has efficacy in primary generalised epilepsy and further randomised trials are under way. The combination of potent antiepileptic properties with a relatively mild adverse effect profile makes LEV an attractive adjunctive therapy for partial seizures.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Languagedelaymeansthatchildinlanguagedevelopmentcannotcatchup,understandandexpressinlanguagelikenormalchildrenwiththesameage,andcannotcommunicatefreelylikenormalchil-drenbecauseofsomereasonsinanticipatedtime.Themainreasonsoflanguagedelayincludebrainfunctiontardy,hearingobstacles,relatedorgansabnormalandsoon.Currentmajortreatmentislan-guagerehabilitation犤1-2犦.Wetreated37childrenwithlanguagedelaycausedfrombrainfunctiondevelopmenttardywithhuperzineAandacquiredsome…  相似文献   

14.
陈国洪  孔峰 《华西医学》2010,(5):852-853
目的观察托吡酯单药治疗各类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50例各类癫痫患儿采用托吡酯治疗后的临床资料。结果发作完全控制者22例,占56.8%;发作减少≥75%者8例,占20.0%;发作减少≥50%者10例,占22.7%,总有效率88.0%。无效10例,占12.0%。结论托吡酯单药治疗癫痫效果确切,完全控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及评价托吡酯对各型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该院确诊的105例癫痫患者中的72例采用托吡酯添加治疗、33例单药治疗,经8周加量期和12周稳定期观察后进行评价。结果:添加治疗组及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2%和84.8%,完全控制率分别为27.8%和45.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托吡酯是一种广谱、有效及安全的新型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神经生理学疗法,通过刺激颈部迷走神经干可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目的:观察间断性左侧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致痫动物痫性发作的影响,为躯体内脏信息相互作用提供理论根据。设计:观察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材料:实验于2000-03/2002-09在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系电生理学实验室完成。实验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34只,体质量220~250g;健康成年家兔8只,体质量2.2~2.5kg。方法:①10只大鼠经肌肉注射150~160万单位青霉素致痫,通过观察迷走神经刺激术前后大鼠大脑皮质电图、行为学的变化,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致痫大鼠癫痫活动的影响。②另外8只大鼠向海马内注入青霉素0.24~0.48mg致痫,观察迷走神经刺激术对致痫大鼠痫性大脑皮质电图的影响。③16只大鼠皮下注射海人藻酸致痫。经迷走神经刺激术观察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放电活动、大脑皮质电图及行为学变化。④8只家兔用微量注射器向皮层滴注士的宁致痫,观察迷走神经刺激术对急性皮层损伤致痫家兔的大脑皮质电图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迷走神经刺激术对青霉素致痫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②迷走神经刺激术对海人藻酸致痫的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③迷走神经刺激对士的宁致痫家兔痫性大脑皮质电图的影响。结果:34只大鼠,8只家兔均进入结果分析。迷走神经刺激可以阻抑各组致痫动物的痫性发作,痫性皮质电图、海马神经元电活动及行为学表现均呈现显著的变化,总有效率达50%以上。如在癫痫发作前先行迷走神经刺激,有效率可达80%以上。肌肉注射青霉素致痫组,行为学及大脑皮质电图明显改善分别为40%和50%。海马内注射青霉素致痫组,50%的大鼠大脑皮质电图明显改善。迷走神经刺激对海人藻酸致痫大鼠的痫性发作的有效控制率为80%。家兔大脑皮质局部滴注士的宁组,经迷走神经刺激,50%的大脑皮质电图的痫性波得到控制。结论:迷走神经刺激可有效地阻抑致痫动物的痫性发作,脑的皮质、海马神经元参与了迷走神经刺激的抗痫作用。内脏传入信息可能通过在脑的皮质、海马部位的整合作用达到有效地阻抑躯体痫性活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各种类型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别用单药和添加治疗各类癫痫患者88例,添加组39例,在原有抗癫痫药基础上,按成人每日0.5~1.5g,儿童15~30mg·kg^-1·d^-1,于早、晚两次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单药组49例,成人起始剂量为每日口服丙戊酸镁缓释片0.5g,每周增加剂量不超过0.5g,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2.0g;儿童按15~30mg·kg^-1·d^-1,最大不超过40mg·kg^-1·d^-1。服药24周根据发作频率减少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治疗总控制率为43.2%,总显效率为23.9%,总有效率为81.8%,无一例出现发作次数增多。单药治疗组控制率为51.0%,显效率为22.4%,总有效率为83.7%;添加治疗组控制率为33.3%,显效率为25.6%,总有效率为79.5%。两组相比,单药组治疗效果略高于添加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药治疗疗效较为明显者为失神发作、强直发作、肌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等,而局灶性发作仅占50.0%;添加治疗组其疗效较为明显者是继发强直阵挛性发作(90.0%)。不良反应主要为头昏、体重增加、嗜睡、脱发、血小板减少、一过性氨基转移酶升高等,多数患者反应较轻,只要从小剂量开始,加药速度慢,注意肝功能等检查,就能够坚持服药。虽然此药比较安全,但在发育期女性及孕妇中应用仍然要慎重。随访一年以上患者依从性较好。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依从性,是较理想的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国农村黑龙江省东宁县全体居民进行流行病学普查,从而提供客观、可信的中国农村人群癫痫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应用癫痫流行病学调查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东宁县内4镇6乡全体居民进行面对面的流行病学普查,应查人口10 823人,实查人口10151人,见面率93.8%,所有癫痫患者均经神经科医生检查诊断.结果81例患者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癫痫的患病率为7.98/1 000.50~59岁年龄段男女两性癫痫的患病率最高.癫痫的年发病率为9.85/100 000.首次发病年龄在20岁之内的患者例数最多,超过50%的患者在此期间发病.特发性癫痫占79.0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症状性癫痫的主因.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的治疗缺口(没有接受治疗或者治疗不完善的患者所占的比率)在农村地区高达60%.结论中国农村黑龙江省东宁县癫痫的患病率很高,且以20岁以内发病居多,治疗缺口较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添加治疗青少年耐药性癫痫(DR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青少年DRE患儿39例,保持原有抗癫痫药物不变,加用LTG,小剂量起始,缓慢加量。结果:评价时间1年,添加LTG患者药物保留率94.9%,有效率73.0%,完全控制率16.2%,不良反应发生率10.3%,以皮疹为主要表现,治疗前后MMSE评分无明显变化,学习成绩排名无下降。结论:LTG添加治疗青少年DRE疗效明确,对认知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