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崔建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以肢体麻木、疼痛、无力、肢凉等为其临床表现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氧化应激及神经滋养血管的微循环障碍为其主要发病机理,属于中医学"痹证"、"血痹"、"麻木"的范畴。现代医学针对其发病机制试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钙拮抗剂、神经生长因子、神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出现在糖尿病虚、损阶段,病程日久,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病变病位在络.其病机关键是气血两虚、瘀血阻络,与肝、脾、肾脏有密切的关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大法.针灸治疗该病临床效果显著,取穴以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肺俞、脾俞、胰俞、肾俞为主,随症加减穴位.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病机呈消渴病“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规律动态演变,病机关键是气阴两虚,且贯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瘀血阻络是导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临证可见燥热、湿热、寒湿、痰浊等不同阶段的病理演变,与肝、脾、肾脏有密切的关系.治疗上,以气虚血瘀论、痰瘀阻络论、寒湿阻滞论、肝肾亏虚论.气虚血瘀治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痹;寒湿阻滞治以温经通络、散寒除湿;痰瘀阻络治以化痰活血、宣痹通络;肝肾亏虚治以补肝益肾、填髓充肉.另外,针灸、中药外治疗法如熏洗等皆可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6)
络病理论系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邪客络脉,影响络中气血运行及津液输布,致使络失通畅或渗灌失常,瘀血滞络,发为消渴,久病入络,体内血瘀、气滞、痰浊等互相胶结,损伤络脉。将脉络理论应用于消渴治疗中,辨证分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阳虚寒凝、痰瘀阻络,以调气血、化痰瘀、通络等为基础治疗大法,辨证施治,未来研究当以整体观为指导,运用络病理论分析络脉结构功能与其相关性,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具有一定临床优势。近年来中医药对DPN的防治机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笔者从氧化应激和自由基损害、多元醇途径和相关代谢紊乱、蛋白激酶C的激活、蛋白质非酶糖化过程、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微血管病变和血流动力学、炎症因素7个方面,对近年来中药复方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药复方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等整体治疗优势。作者从多元醇途径和相关代谢紊乱、蛋白激酶C的激活、蛋白非酶糖基化终产物的形成、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因素6个方面,对近6年来中药复方干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该领域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苏小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47+49-47,49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将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50例前列地尔静滴,地巴唑、甲基B12、维生素B1口服。治疗组50例辨证分为气血亏虚、气滞血瘀、肝肾亏虚、湿热阻络4型治疗。10d为1疗程,治疗3疗程(30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痊愈5例,有效3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89%。痊愈率治疗组50.00%优于对照组10.00%。[结论]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提高糖尿病神经病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治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如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44-45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90%,尤以周围神经病变(DPN)多见.由于本病起病隐匿,可以出现在糖尿病症状之前而易被忽视,严重者可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残原因.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并显示出优势,现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治思路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王旭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病因多样,病机复杂,总属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致病之本,脉络瘀阻为致病之标,虚瘀错杂,互为因果。提出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原则,标本同治,内外法并用,多途径综合治疗。附验案1则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50%~80%[1],临床上对于这种常见病症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应用中医药治疗DPN,无论在控制症状,改善客观指标及远期疗效方面,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但以感觉神经最为常见.症见皮肤感觉异常,自发性疼痛呈针刺样,双下肢麻木,末端袜套感,走路不稳,似脚踏棉花或活动受限,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仍无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DPN在临床上以肝肾阴亏,痰瘀阻络为常见.笔者自拟止消通脉宁治疗本病60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临床多见。 1 998~ 2 0 0 1年 ,笔者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5 2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男 2 4例 ,女 2 8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2 1岁 ,平均 5 6岁 ;病程最长 30年 ,最短 2年 ,平均 7年 ;双下肢发病 1 0例 ,单侧下肢发病 42例。1 2 诊断标准 符合 1 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符合以下标准 :有糖尿病史 ;有手足麻木、疼痛、感觉障碍等症状 ,查体可有腱反…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糖尿病日久,气血亏虚,络脉闭阻所致,故在治疗时采用运脾和络法以滋其气血生化之源和通其痰瘀阻滞之标,双向调节,相辅相成,并根据不同的证型和临床表现应用不同的治法,以达到辨证论治、对症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病例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中药足浴治疗和甲钴胺注射液0.5mg、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肌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32例,应用同等剂量甲钴胺、维生素B1和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作出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有显著改善,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足浴治疗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作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具有简便、价廉和安全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从痰瘀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在临床上 ,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补肾的基础上 ,从痰瘀论治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个人的体会介绍如下。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是肾虚 ,如《石室秘录》中所指出的“消渴之证虽分上中下 ,而以肾虚致渴 ,则无不同”。肾虚日久 ,脏腑功能不足 ,不能帅血 ,致血流缓慢 ,瘀阻脉道而为血瘀 ;肾虚不能主水 ,水湿内停 ,则聚而成痰。瘀血、痰浊由肾虚而发 ,为继发因素。痰浊形成后 ,随气血流行 ,停留于所过之处 ,必影响气血运行 ,而致瘀血 ;瘀血内阻 ,血不行则为痰。故痰瘀互生 ,结而不解 ,百变丛生。在糖尿病周围神…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三大合并症之一,且发病率极高,大约60%~90%糖尿病患者会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虽然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但却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所以,针对DPN的治疗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中药治疗DPN已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笔者自2003-2006年用补气、活血、化痰法治疗DPN 60例,小有心得,愿与同道共飨. 相似文献
19.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中医药重视整体调节、辨证论治,在探寻其发病机理及药物的作用机理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中医药的治疗具有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相比现代医药有着较明显的优势,特别是中药复方中虫类药物的配伍应用,更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总结了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虫类药物运用的认识,并对近年来有关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虫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理研究、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运用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以总结近年来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虫类药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