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对宫内节育器(IUD)的实践与认识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尽管使用 IUD 避孕已有近八十年的经验,目前有数以千万计的妇女用 IUD 避孕,并有众多学者对 IUD 的作用机制进行过多种研究,但目前学术界对IUD 的作用机制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本文就文献中各学者对 IUD 作用机制的探讨作一综述,以加深我们对 IUD 的认识,并从不同角度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最后达到阐明其避孕原理。从而使 IUD 更好地为人类生育控制服务,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2.
铜IUD作用机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IUD是效果显著的避孕器,因此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从铜IUD通过对子宫内膜组织学和对宫内膜与宫腔液所引起的生化变化,干扰了孕卵的种植,以及对精子和卵子的直接作用所导致的质量改变等,阐述了铜IUD的作用机制,指出其作用机制是多元化的。IUD支架既具有惰性IUD的机械性避孕作用,而附加其上的铜所释Cu~(++)又具有改变生殖道的内环境和配子质量的特殊作用。铜IUD除起局部作用外,对机体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宫内节育器(IUD)是中国育龄妇女使用最广泛的避孕工具,经量增多、经间点滴出血是IUD的主要不良反应。含吲哚美辛的IUD不仅能发挥良好的避孕效果,而且能避免置器后经量增多、经间点滴出血的不良反应。大量研究表明,吲哚美辛能抑制哺乳动物排卵。因此,研究者对这类含有吲哚美辛IUD的作用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和探讨空间,即含吲哚美辛的IUD是否有抑制女性排卵、抑制卵子受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宫内节育器(IUD)是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工具,其发展与完善大大提高了育龄妇女对IUD的接受性,拓宽了IUD应用范围。而释放左旋18-甲基炔诺酮(LNG)的宫内节育器(LNG-IUD),近年来称之为LNG宫内缓释系统,即LNG-IUS(Levonorgestrel Intrauterine System),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性能优良的宫内抗生育系统,具有IUD使用的长效性及口服避孕药的高效性,又减少IUD的副作用,同时还具有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及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宫内节育器历史回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宫内节育器(IUD)由古代节育器发展而来。古代阿拉伯和土耳其人在骆驼子宫内放入小石块以防止骆驼在沙漠长途旅行中妊娠而影响体力。11世纪中期报道了避孕托的应用,19世纪有金属制成的有柄避孕托应用。实际上这些装置未进入子宫腔,不是真正的IUD。首次用于人体的IUD为1909年波兰医生RiehardRichter设计,并报道了其避孕效果。至今IUD用于人类整整有100年的历史,一百年来,人类在IUD的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努力,让我们一起来回顾IUD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6.
宫内节育器(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是一种长效、可逆、简便的避孕方法,使用至今已有40余年历史[1]。目前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其使用率占世界IUD避孕的80%。我国是世界上使用IUD最多的国家,早在1957年,IUD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推进,IUD使用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对121例放置宫内节育器妇女进行了B超随访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经济而又可逆的避孕方法,是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中国使用IUD避孕总人数占世界的80%[1]。在放置IUD时,由于多方因素,致使IUD异位偶有发生,虽发生率较低,但其给受术者  相似文献   

8.
<正>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操作简单、相对安全、经济而又可逆的避孕方法,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占世界使用IUD避孕总人数的80%。但在放置IUD时,由于多方因素,致使IUD异位偶有发生,虽发生率较低,但其给受术  相似文献   

9.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副作用小的避孕方法。深受广大育龄妇女的欢迎。据统计,我国妇女避孕80%以上是使用IUD,放置IUD后主要的不良反应有:月经异常、疼痛、晕厥等,尽管此法避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但也不能忽视,现就IUD的不良反应及预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避孕方法。其作用机制曾有多种学说,但未完全明了。其主要副作用是子宫出血,置器后的内膜,电镜下见浅表层血管有缺口,基底膜断裂;纤溶活性增强;前列腺素增加;酸性磷酸酶及其它溶酶体酶活性增强;并且一些影响血管通透性的因子也增加。以上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而致子宫出血。  相似文献   

11.
2002年的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已有1.56亿妇女使用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其中亚洲国家使用者占多数,中国使用者几乎占全世界的2/3。有研究表明我国使用IUD的育龄妇女人数在1亿以上。随着国家对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工作的推进,IUD的使用者呈上升趋势。宫内节育器不仅用于避孕,也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疾病。目前,对IUD的研究在临床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较多。本文主要对近10年来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宫内节育器(IUD)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目前约70%妇女选用IUD作为避孕方法,占世界使用IUD避孕人数的80%[1]。国内外推广带铜IUD,增强了避孕效果,但置器者因铜离子对子宫  相似文献   

13.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长效、可逆及简便的避孕方法,使用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8000万名妇女使用IUD,其中我国占80%,是世界上使用IUD最多的国家。IUD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其不良反应,如疼痛、出血及白带增多成为藏区妇女中途停止使用IUD的主要原因。这些副作用除生理病理因素外,还与精神、情绪、文化、社会经济环境、避孕节育知识及卫生保健知识的信息获得、劳动体位等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活性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和副作用的比较,IN型吉妮宫内节育器和带铜V200宫内节育器,临床各取300例随访观察一年。结果使用一年时间IN型吉妮IUD和带铜IUD的有效避孕率分别为98.6%和96.3%,无明显差异;其白带增多、脱落率、出血率均P<0.01,副作用<0.05,有明显差别。结论吉妮IUD比V200IUD避孕率高,具有安全性大、副作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放置宫内节育器(IUD)避孕具有长效、安全、简便,经济等优点,且取出IUD后能够很快恢复生育能力,因此在众多避孕措施中成为首选。在中国有8 000万以上的育龄妇女使用IUD避孕,临床上常用二维超声对其进行评价,但二维超声有其局限  相似文献   

16.
常用宫内节育器效能及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避孕效果良好、安全、使用简便、经济、可逆的长效避孕方法,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1.56亿妇女使用,其中中国占2/3,为1·04亿。目前,TCu380A、TCu220C、MLCu375、宫铜300、活性γ型IUD在我国农村广泛使用,为了解上述几种IUD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有效性,本文就IUD避孕效果的影响因素和改进IUD的使用作一综述。一、常用IUD的效能指标及评价方法(一)效能指标IUD的效能指其避孕效果和使用性能。妊娠率是衡量IUD避孕效果的金标准;脱落率和因症取出率用于评价宫内节育器的性能。采用生命表法计算妊娠率、意外妊娠率、带器妊…  相似文献   

17.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是一种长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措施.2005年国家计生委对2.3亿采取避孕措施的已婚育龄妇女调查显示,49.8%的妇女使用IUD避孕[1],笔者就近些年来国内外广为采用的主流IUD的作用机理、效果及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宫内节育器(简称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可靠的避孕工具.一次放置能长期避孕.取出后可以很快恢复生育能力,已成为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宫内节育器分惰性IUD(如金属单环、宫形环)与活性IUD(如含铜节育器及含甾体激素节育器),它的避孕原理是改变子宫腔内环境,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干扰受精卵发育和着床。含铜T型宫内节育器释放的铜离子,能增加子宫内膜的炎症反应,抑制酶活性,干扰精子活动和存活,其释放的铜离子有杀精作用;孕激素类节育器可干扰子宫内膜周期,使子宫内膜明显变薄,并使子宫内膜超前转化,  相似文献   

19.
<正>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避孕工具,要求IUD避孕的人日益增多。临床放置IUD常见到一些异常情况。现将我们的诊断处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IUD异位 是指放置后IUD不同程度嵌钝在子宫壁或穿过子宫壁而进入腹腔。其原因大部分是置器时损伤宫壁所致,其次是IUD过大,压迫宫内膜,使内膜产生缺血坏死而嵌入。 1.诊断 除放置环时穿孔伴有剧烈的腹痛、出冷汗、晕厥、血压下降外,一般无明显症状。个别患者  相似文献   

20.
正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放置于子宫中主要通过局部组织对异物的组织反应而达到避孕效果的一种避孕器具,活性IUD的避孕效果还与IUD的活性成分有关。放置IUD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经济、可逆的避孕方法~([1])。约50%中国已婚妇女使用IUD避孕,使用IUD避孕1年内意外妊娠的发生率约为0~2.1%,使用IUD 5年时意外妊娠的发生率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