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温热论》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温热论》是一部系统论述温病的专著,它补充了《伤寒论》有关温病不足,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仅在温病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整个祖国医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 《温热论》的特点1.1 承前启后羽翼伤寒叶氏温病学说是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继承刘河间辛凉、表里双解之法。刘河间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他治  相似文献   

2.
温病纵谈     
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温病学说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通天论》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次见于《伤寒论》,如《太阳篇》第六条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到了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三大温病家,在《内经》、《伤寒论》温病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温病辨证  相似文献   

3.
吾师王香岩先生名普耀,浙江镇海人,在杭州业医数十年,善治温病,对杂病也有研究,曾著《医学体用》一卷。其医案大部分已散失,在1922~1926年间曾零星发表于《中医杂志》的“桂馨庐医案”中。对温病学方面,先生除继承叶、薛、吴、王的理论经验外,对《广温热论》《伤寒指掌》等也有心得。现将王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辨体施治是因人制宜的具体实践,体现"治病求本"的原则。"温热大师"叶天士十分重视辨体施治,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著作中可窥见一斑,笔者试从叶天士在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中对不同体质的患者的辨识与防治,从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诱发因素、体质与诊断、体质与防治等方面探讨叶氏的辨体施治观。  相似文献   

5.
辨体施治是因人制宜的具体实践,体现"治病求本"的原则。"温热大师"叶天士十分重视辨体施治,在其《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等著作中可窥见一斑,笔者试从叶天士在温热类温病与湿热类温病中对不同体质的患者的辨识与防治,从体质与发病、体质与诱发因素、体质与诊断、体质与防治等方面探讨叶氏的辨体施治观。  相似文献   

6.
正温病学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部分,研究的对象是温热病。《素问》是最早记载温热病的著作,从病因、病机、发病到对临床表现的描述,说明当时对温热病已有初步认识。从两汉到宋早期,温热病的著作几乎不见。到金元时期,河间学派创始人刘完素提出"火热论",论述对热病的辨证治疗,初步奠定了温病学说的基础[1]。明代温病学说发展几近停滞。  相似文献   

7.
我国温病大师叶天士先生,毕生致力于温病研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今天有效地指导着温病临床,为我国传染病的诊断治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叶氏非常重视辨舌,他说:“必验之于舌.”其《外感温热篇》条文共37条,其中舌诊条文16条,对舌诊有深刻的研究,在临床诊断的运用、阐述得全面具体.为了继承和发扬叶天士的温病学说,笔者对叶香岩《外感温热篇》舌诊条文特作初步探析。1 辨察舌苔定卫气营血众所周知,叶香岩的《外感温热篇》是温病学的  相似文献   

8.
柴中元同志的《恽铁樵及其<温病明理>》(见《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对恽铁樵的贬叶排吴思想评介扼要,贬褒分明,笔者读后,获益不浅。然又觉有未尽之意,今不揣愚陋,谨就恽氏若干论点再作辨析,不当之处,恳盼斧正。一、热病皆伤于寒现在一般认为“温病是由温热病邪所引起的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疾病”。感受四时温热病邪而为温病的理论是  相似文献   

9.
温病学问答     
问:温病有哪些病名? 答:温病的病名历代医家各有所论,互不统一,可谓琐碎,繁杂,五花八门,为后世医者造成混乱。仅就清代几位著名的温病学家所论来看: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开篇即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瘟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共九种。王孟英在《温热经纬》中又增加了若干种:在“仲案湿温篇”中收入“湿家之为病”等条。在《仲景疫病篇》中增加了阳毒,阴毒,百合病,孤惑等病。雷少逸在《时病论》中则按四时六气所伤来列病。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相似文献   

10.
有的医学家为了说明“伤寒”、“温病”这两大类外感病在病因病机、证候治疗上有很大的不同,因而有“风寒由皮毛而入……温热由口鼻而入”(《外感温热篇》沈尧封按),“风寒先受于足经……风温先受于手经”(前书章虚谷按),“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外感温热篇》),伤寒六经与温病三焦“有一纵一横之妙”(《温病条辨·凡例》),“伤寒所以不可不发汗,温热病则断不可发汗”(《温病条辨·卷四·论汗》)等等说法。这些提法,从鉴别对比的角度看,固然言简意赅,有  相似文献   

11.
中医温病学中有许多病名,但在古今中医文献中,一个病名常有几种含义。在学习温病学,特别是阅读古代文献时,如不弄清这一点,必然会造成误解或混乱。故本文拟把温病文献中病名的各种含义作一简单介绍。一、温病 1.为多种外感温热病的总称: 温病之名首见于《内经》,又称温。一方面指感受时令温热  相似文献   

12.
《温病条辨》是温热病学的重要著作之一,自清以后,一直为医家所推崇。此书之作,诚如作者吴瑭(鞠通)自己所说:“至王安道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惜其论之未备。吴又可为卸却伤寒,单论温病、惜其立论不精、立法不纯,又不可从。惟叶天士持论平和,立法精细、然叶氏吴人,所治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论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瑭故历取诸贤精妙,考之《内经》,参以心得,为是编之作。诸贤如木工钻眼,已至九分,瑭特透此一分,作圆满会耳,非敢谓高过前贤也。”可以说,吴瑭之作《温病条辨》,的确是批判继承前代温病学说的结果,尤其是他对叶天士的温病理论多有深研与发挥,故能集历代温病理论之大成。  相似文献   

13.
<正>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一语,见于《外感温热篇》之首。《外感温热篇》为清代医家叶天士游洞庭山时,门人顾景文随于舟中,将其口授之语录记而成。自章楠改题定名之后,这句名言便被奉作认识全部温病的提纲,其实只不过是试图概括风温而已。叶氏医案有云:“吸入温邪,鼻通肺络,逆传心包络中……。”有人认为,“这  相似文献   

14.
清代名医王孟英,是继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之后,温病学派之集大成者。所著《温热经纬》,于温病理论多有发挥。其中关于暑病之认识,辨阴暑阳暑之非,驳暑必挟湿之论,言中肯綮,使人信服。王氏医案中,于暑病的验案很多,治法寓有精义,见解颇为独到,实有整理研讨之必要。兹就此作一初步探述,还望高明指正。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明代《伤寒论》文献,指出明代《伤寒论》研究对后世温病学说具有多方面影响。认为明代《伤寒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广义伤寒病,包举温病之内容。明初的《伤寒论》研究,及时拨正了以伤寒方统治温病,和刘河间等家例用寒凉,“以伤寒一断为热而无寒”之偏,奠定了深化温病研究之基础。明代伤寒学者对多种温热病之病因病机、证候特点、辨证规律以及诊断、治疗方法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论述,丰富了温病辨治方法。明代的《伤寒论》研究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王履(1332-1391)字安道,江苏昆山人,为著名的温热派医家。谢诵穆认为在温病学发展史上,“最可注意者,为王安道、叶天士、陆九芝三人。温病学说之剧变,王安道启其端。”(1)时逸人说:“后世谈温热病的、都以为始于河间,可是河间所论的,在伤寒中亦有热证,……至安道才人张旗鼓,将温病另立门户。”(2)正因王履之论寒温,对后世影响极大,故今就其若于学术见解,略加述评。如有欠当处,请高明指正。一、对仲景学说的见解 1、《伤寒论》并非全书:王氏认为“阳明篇无目痛,少阴篇无胸背痛,太阴篇无嗌干,厥阴篇无囊缩,必有简脱。”“仲景书中只有中风与伤寒二项,如温暑寒疫,时行温疫等,必另有治法,想已失传。”又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首载“伤寒”治逆之论,并创订救逆方法;但对温病救逆之沦、方欠详。盖逆者,治法与病机不合而误治之谓。清·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诸温热家,潜心研究温病规律,创制温病理论体系,使热病的治疗渐臻完善,然救逆诸法,散见于论、治之中;惟吴坤安先生所著《伤寒指掌》,有专篇论述,爰就吴氏有关内容作进一步归纳研讨,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湿温病是属于湿热性质的外感病,它不仅和因寒致病的伤寒病性质截然有异,而且与一些属温热性质的温病亦有一定不同,由此而决定了它们在治法上的不同特点.这可从疾病的各个主要阶段体现出来:病之初期,邪气在表,法应解散,但伤寒之辛温发汗,温热之辛凉解肌,均不宜于湿温病;病之极期,伤寒之攻下燥粪,温热之增液通腑,也不宜于湿温病;疾病末期,伤寒之辛热助阳,温热之咸寒养阴,亦不能尽为湿温病所用。因此,自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湿家忌汗、不可以火攻之之后,  相似文献   

19.
《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为叶天士所作,兹就书中有关内容对其辨治湿热心法作一探讨,冀对临床辨治湿热有所裨益。1论病因,内湿外湿互引叶氏论湿热温病的产生原因,强调内湿、外湿互引。外湿的形成,与季节、气候条件、居住环境等密切相关,并...  相似文献   

20.
温病学说是中医外感病学中的宝贵部分之一。历代医家有关温病的论著很多。其中以吴又可的《瘟疫论》、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条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最为著名。如何才能学习研究好这些名著?试谈以下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