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冲洗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6月,我院修复重建外科患者21例。感染情况:皮瓣术前伤口培养阳性9例,阴性12例。创面分期:急诊创面10例,择期创面11例。所有患者在麻醉下行清创加封闭式负压引流覆盖手术,放置冲洗液入口端,根据医嘱选择冲洗液,利用输液装置接头连接冲洗液连接管,出口端选择透明无菌的一次性引流管连接,引流液收集装置采用美诺一次性引流收集装置并连接负压。冲洗液常规采用0.9%生理盐水或0.9%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冲洗方法采用持续冲洗与灌注冲洗结合,持续冲洗24小时维持,开放负压的同时开放引流液冲洗通路,以24小时1500-2000毫升冲洗液量维持,边冲洗边引流。灌注冲洗是在持续冲洗的基础上进行,每天冲洗3次,冲洗时关闭负压,并利用止血钳夹毕出口连接管,中速滴注引流液灌注创面,以VSD薄膜轻度鼓起为限,引流液充分灌注创面后,关闭冲洗,松开止血钳,开放负压引流,待冲洗液充分引流后,继续进行持续伤口冲洗,灌注冲洗是在持续伤口冲洗的基础上进行的。结果:21例患者中,分别经过3-7天冲洗,9例术前伤口培养阳性病例,拆除VSD薄膜,8例感染完全得到控制,1例少量残存感染,可见有新鲜肉芽组织,毛细血管丰富;12例术前伤口培养阴性病例,缺损组织肿胀缓解,损伤组织暴露明显。21例患者经过二期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均成活。结论:运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冲洗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操作简单,能有效控制感染,为皮瓣手术的前期准备创造良好的条件,是皮瓣成活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痰液收集装置的改良与应用.此痰液收集装置包括杯体、漏斗、横杆、杯把、杯盖、开关、连接支架等.痰液收集装置采用透明材质,漏斗通过螺旋安装于杯体内,解决了传统痰杯容易消毒液和痰液洒出、不便于倾倒的缺点.横杆可避免漏斗变形,保证漏斗和杯体间的密封性;握住横杆转动漏斗,可将漏斗装入或取出.杯体上设置开口状的杯把,不仅可用于握持,还可悬挂在床档上,便于卧床患者拿取.杯体上可连接支架,将整个痰液收集装置连接固定,并由支架将杯体支撑到患者嘴巴附近,便于接痰.该痰液收集装置操作简单,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方便性,同时也减少了家属人力方面的负担,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外科术后患者常采用留置引流管的方式, 引流出伤口积液、积血, 以减轻患者疼痛, 促进伤口愈合, 医护人员通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来判断患者的康复情况。而目前临床上很难做到精准测量, 且存在引流液被污染的风险。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便于移动且计量精准的引流液收集装置,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体式膀胱冲洗引流液容器在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行持续膀胱冲洗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诊断为BPH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3 000 mL或者5 000 mL集尿袋引流收集,待集尿袋液体满时将液体释放入塑料桶或者塑料盆等无盖容器进行转运倾倒;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分体式膀胱冲洗引流液容器进行持续性密闭式引流和转运。评价冲洗后及停止冲洗后不同时段2组患者导尿管接口处、尿袋或容器出口处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再比较冲洗过程中患者和家属的使用满意度、护士工作量及使用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在冲洗后48 h及停止冲洗后24 h细菌培养阳性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一级储液罐阀门局部采样和尿袋出口内壁局部取样细菌培养,在冲洗后24 h及48 h,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使用过程中可有效减少倾倒冲洗液的频率及时间,降低工作量,提高患者、家属及护士的使用满意度(均P<0.05)。结论 将分体式膀胱冲洗引流液容器...  相似文献   

5.
正持续膀胱冲洗是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常规的护理操作技术。为了观察冲洗引流的通畅性,会将引流袋下方出口打开,比较冲洗的速度与引流袋出口排液的速度是否一致,从而判断冲洗是否通畅,有无堵管。引流袋出口下方常用的储液装置包括便盆、尿壶、水桶等,这些储液装置均为开放式、没有刻度、不透明装置,不符合院感要求,不便于计量,而且不易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为此,笔者设计并制作了一种可计量、可报警的新型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钟小锋 《当代护士》2013,(11):78-79
总结了自制多套管的制作方法及多套管在肠外瘘伤口冲洗引流中的应用效果.其优点包括不易堵管、充分吸引漏出液、持续吸引负压稳定,避免造成腹腔出血、保持伤口干燥,利于伤口愈合,周围皮肤完整、持续冲洗,减轻漏出液对腹腔的腐蚀、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可以收集消化液回输,促进肠道吸收功能、可根据患者情况调节多套管制作.认为根据患者情况合理调整多套管制作,加强多套管管道护理可以在肠外瘘伤口冲洗引流中起到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耳畸形整形手术分两次进行,二期手术应用自体肋软骨支架,耳再造术后常会使用墙壁负压引流装置,目的首先利于伤口引流液的引出,其次为了塑形,一般此患者引流装置需要10d左右。此引流装置需要一个负压引流瓶,分别接上两个一次性吸引器连接管,一端接墙壁负压,  相似文献   

8.
何其英  柳焱  范冬萍  彭胤琼 《华西医学》2012,(10):1538-1539
目的总结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术在后深部窦道伤口感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例深部窦道伤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采用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进行伤口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7例患者经过3~5d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拔管后2~3d伤口闭合,上皮覆盖,伤口全部愈合。结论采用持续封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深部窦道伤口感染,方法简便,费用低廉,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5例腰椎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采用VSD负压冲洗引流治疗,行彻底清创,根据创面大小和形状剪裁VSD敷料,将无菌负压封闭引流管及冲洗连接管插入泡沫敷料内置引流管内,用生物半透贴膜封闭整个创面,形成负压封闭引流状态,冲洗连接管一端连接输液装置,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引流器行负压引流,维持负压60~80 kPa,持续引流7~10 d。结果15例患者中7例经1次引流术后,创面清洁肉芽生长满意,予一期缝合;4例行2次引流后直接缝合伤口;2例行3次引流后缝合伤口;1例行4次引流后死腔方消灭,创面明显缩小,停用VSD,通过常规换药1周后创面即愈合。结论 VSD负压冲洗引流不仅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利于控制椎间隙的感染,同时增加椎间隙局部血流量,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创面愈合快,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利用重力作用和密闭式引流的原理,自行设计了用于持续膀胱冲洗收集引流液的一次性持续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在临床应用2年多以来,取得良好效果,具有省时、方便、实用,减少病室的环境污染,最低限度地减少污染机会,准确记录冲洗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40℃雷佛奴尔溶液用于深部感染性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择对伤口损伤小、疗效好、费时少的伤口换药冲洗液。方法将9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40℃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浸泡伤口+庆大霉素纱奈引流;对照组用常温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浸泡伤口+庆大霉素纱条引流。结果观察组伤口显效快,换药次数与伤口愈合天数均较对照组少。结论采用40℃0.1%雷佛奴尔溶液冲洗浸泡伤口,可减少各类伤口的换药次数及缩短其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2.
腹部大手术或腹腔感染手术后双套管持续冲洗、引流、吸引是外科常用的治疗技术之一,其目的是将腹腔渗液、积血感染渗液或脓液充分吸引、引流,防止感染及减轻全身症状,使病人尽快痊愈。具体方法是将一根双套管置入感染部位,冲洗管与输液管相接,可以根据伤口情况从不同速度进行冲洗并持续负压吸引。一般认为,凡需要冲洗的伤口都有液体渗出,观察渗出量或分泌量对于诊断或治疗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冲洗量与引流量往往不相符,冲洗量多大于引流量。这就给临床上正确估计腹腔的渗出量带来了许多困难。为查找原因,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观察,首先是观察伤口有无液体漏出和出入量登记是否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创面冲洗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1例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应用创面冲洗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结果21倒惠者中,无一例堵管,负压装置拆除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创面缩小,经二期缝合、植皮后全部愈合。结论创面冲洗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骨折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克服了引流管堵管,提高了引流效果,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也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压疮伤口换药中要求清洗伤口、去除分泌物,对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但在临床经常会遇到一些带有窦道及潜行类的伤口,开口狭窄、创面较深且无法完全暴露。传统方法直接用冲洗液冲洗会带来药液浪费、液体飞溅,冲洗液引流不充分;用棉球、棉签清洗时强行通过伤口会给病患带来痛苦,并有伤口底部清洗不到位,棉絮或伤口分泌物残留等问题。对此,我们将一次性注射器装置用于窦道、潜行类伤口冲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膀胱冲洗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是利用导尿管将溶液灌入到膀胱内,利用虹吸原理将灌入的液体引流出来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大量无菌溶液冲洗,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黏液、细菌等异物,防止导尿管堵塞。临床中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等术后为防止血块凝聚仍然需要快速膀胱冲洗,传统的膀胱冲洗引流装置使用的储液容器为一次性引流袋,引流袋的使用因体积较小需要护理人员多次倾倒引流液,在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加了逆行感染及职业暴露的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床头升降同步型脑室引流固定架在脑室引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制一款可以与病床床头同步升降的脑室引流固定架。选择神经外科行脑室引流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使用床头升降同步型脑室引流固定架,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脑室引流装置,比较两组脑室引流装置位置准确率、脑室引流并发症发生率、护士工作压力。结果观察组的脑室引流装置位置日均不准确次数(0.23±0.18)次、脑室引流并发症中引流不足(0.28±0.16)次、引流过度(0.18±0.15)次、意外拔管日均发生次数(0.01±0.03)次,护士工作压力评分中担心意外拔管(1.78±0.97)分、担心引流不足或过度(1.93±1.11)分、担心家属不满意(1.67±0.9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床头升降同步型脑室引流固定架能有效提高脑室引流效果,降低引流并发症,降低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简易高压冲洗装置在手外伤清创中的应用效果。回顾性收治的100例手外科伤口污染严重的患者的资料,50例行常规手外伤清创患者归为对照组,50例清创中应用简易高压冲洗装置冲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清创间、颗粒污染物清除率、清创后24h伤口渗出液细菌培养数、二次清创率、伤口感染率及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清创时间略大于对照组(P0.05),清创后24h伤口渗出液细菌培养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二次清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伤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简易高压冲洗装置在手外清创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用生理盐水加双黄连冲洗脓腔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30例深部大脓腔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16例用生理盐水加双黄连冲洗切口引流 ,对照组 14例放胶片、胶管引流。结果 :治疗组伤口愈合较快 ,疤痕组织面积小 ,效果满意 ;对照组局部伤口生长缓慢 ,不易愈合 ,疤痕组织面积大。结论 :用生理盐水加双黄连冲洗脓腔可尽快引出脓液 ,有利切口愈合 ,可减少因引流不彻底所致的假性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微型负压吸引装置在各类伤口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2月各类伤口病人120例,将2015年8月—2016年7月60例(82处创面)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12月60例(86处创面)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对伤口封闭负压引流(VAC)治疗,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负压吸引装置对伤口VAC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伤口面积及深度、愈合时间、护理时数、更换贮液材料费用。[结果]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伤口平均面积及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伤口愈合时间、护理时数、更换贮液材料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61,-27.991,-8.974,P均0.05)。[结论]研制微型负压吸引装置达到对伤口VAC治疗的有效性,能促进各类伤口愈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减少病人治疗费用,较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对伤口VAC治疗具有经济实用、携带方便和病人舒适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负压伤口治疗+超声定位+改良冲洗法在慢性窦道伤口中的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4月在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就诊的9例慢性窦道伤口患者资料,观察患者在负压伤口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超声定位、改良伤口冲洗方法下的窦道愈合情况。结果 9例患者经过(9.25±1.05)d的负压伤口治疗和1~2次超声定位后窦道伤口愈合,愈合时间为(12.25±2.25)d。结论 负压伤口治疗联合超声定位有利于慢性窦道伤口引流彻底,改良冲洗方法有助于坏死组织的冲出,促进慢性窦道伤口愈合,该技术操作方便、安全性强,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