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激光(Laser)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the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字头缩写词。1960年,Maiman首先制成激光器。激光同普通光比较,方向性强、亮度高、单色性和相干性好,故较早被用于生物医学研究。早期的大量研究表明,激光具有抗肿瘤作用。最早应用激光治疗脑瘤的是Rosomoff(1966),国内陈公白等(1979)和刘守勋等(1983)首先应用CO_2激光刀做脑、脊髓手术。近来,激光在神经外科应用已较普遍,兹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报道应用Nd:YAG 激光(掺钕乙铝石榴石激光器)切除10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初步经验。作者使用Molectron 800Nd:YAG 激光装置。光斑直径1.2mm,产生的氦氖激光投射于手术野清晰可见,供描准之用。这种激光能使直径小于1mm 的血管凝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临床联合应用钕:钇(Nd:YAG)激光和二氧化碳(CO_2)激光切除颅内脑膜瘤的优点。方法:应用国产Nd:YAG激光-CO_2激光切除23例颅内脑膜瘤,其中位于幕上者16例,后颅窝7例。肿瘤直径3~12cm,其中直径>8cm的巨大肿瘤8例。所用Nd:YAG激光功率10~45W,平均25W;CO_2激光功率10~60W,平均45W。结果:19例全切,全切率82.5%,无一例死亡。手术安全快捷,出血明显减少,去除肿瘤较彻底,术后反应轻,忧于常规手术切除。结论:联合应用Nd:YAG激光-CO_2激光切除颅内脑膜瘤,效果满意,是目前最佳的激光手术刀的组合。  相似文献   

4.
正激光间质热疗(laser interstitial thermotherapy,LITT)是一种使用激光的热效应破坏靶组织的治疗方式~([1])。近年来,LITT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愈加广泛,使用立体定向技术,可以将纤细的激光光纤直接植入颅内病灶的核心,并使用激光破坏病灶,达到类似于手术切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Wistar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激光干预组。结扎新生大鼠左颈总动脉后,再吸入低浓度氧制备HIBD动物模型。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内Nestin和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 transferase,ChAT)的表达。结果氦氖激光干预后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与模型组相比,激光干预组海马区Nestin和ChAT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氦氖激光明显提高HIBD新生大鼠脑认知功能,机制可能与激光促进HIBD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以及脑组织合成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增多,进而提高缺血缺氧后神经细胞数量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激光修复脑神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激光对脑神经再生情况的影响,探讨激光吻合脑神经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对10只家猫的动眼神经在颅内段切断后,以二氧化碳(CO_2)激光1.5W,光斑长0.5cm,宽0.3mm原位吻合修复,术后进行瞳孔功能、神经纤维直径、通过率等指标的观察。结果:14周后术侧瞳孔对光反射功能恢复良好,神经组织学观察轴突再生情况良好,神经纤维通过率达83.47%,未见有害情况。结论:CO_2激光可作为修复脑神经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临床联合应用钕:钇(Nd:YAG)激光和二氧化碳(CO2)激光切除颅内脑膜瘤的优点。方法:应用国产Nd:YAG激光-CO2激光切除23例颅内脑膜瘤,其中位于幕上16例,后颅窝7例。肿瘤直径3~12cm,其中直径>8cm的巨大肿瘤8例。所用Nd:YAG激光功率10~45W,平均25W;CO2激光功率10~60W,平均45W。结果:19例全切,全切率82.5%.无一例死亡。手术安全快捷,出血明显减少.去除肿瘤较彻底.术后反应轻,优于常规手术切除。结论:联合应用Nd:YAG激光-CO2激光切除颅内脑膜瘤.效果满意.是目前最佳的激光手术刀的组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激光氧液对戊四氮(PTZ)所致癫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激光氧液的疗程选择。方法 28日龄雄性SD大鼠以PTZ建立癫持续状态模型,随机分为PTZ+激光氧液组、PTZ+GS组和NS+激光氧液组、NS+GS组,分别给予激光氧液和5%葡萄糖液(5%GS)尾静脉输入,于模型制作成功后第0、3、7、10、14天采用比色法检测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 (1)MDA结果:PTZ+GS组大鼠海马组织MDA含量在SE后3d、7d、10d、14d较NS+GS组明显增高(P0.05),PTZ+激光氧液组与之趋势相同,但在各时间点均较PTZ+GS组大鼠降低(P0.05)。(2)SOD结果:PTZ+GS组大鼠海马组织SOD活力在SE后3d、7d较NS+GS组明显降低(P0.05),PTZ+激光氧液组SOD活力与之趋势相同,但在3d、7d、10d三个时间点上较PTZ+GS组大鼠升高(P0.05)。第14天各组大鼠海马内SOD活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激光氧液能降低SE大鼠MDA含量,升高SOD活力。(2)激光氧液的治疗可选择10d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9.
背景:新型钴铬合金为一种不含镍和铍等有害成分的齿科合金材料,但关于其激光焊接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目的:分析新型钴铬合金的激光焊接参数,优选激光焊接电压条件。 方法:铸造0.5 mm×6 mm×30 mm的新型钴铬合金试件60个,将试件分成6组。1组作为对照组;5组试件从中间断开,进行激光焊接,光斑直径设定为0.6 mm,脉冲持续时间10 ms,电压分别为220,250,280,310,340 V,焊后进行拉伸强度测试,记录拉伸强度和延伸率。 结果与结论:激光焊接新型钴铬合金拉伸强度随电压升高而增加。延伸率在电压低于280 V时,随电压增大而增加;高于280 V时,随电压增大而降低。电压为280 V时,激光焊接新型钴铬合金的拉伸强度为(679.94±46.87) MPa,延伸率为(5.91±0.38)%。提示电压280 V,脉冲持续时间10 ms,光斑直径0.6 mm条件下激光焊接新型钴铬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均能满足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激光氧液对戊四氮(PTZ)所致癫(癎)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及激光氧液的疗程选择.方法 28日龄雄性SD大鼠以PTZ建立癫(癎)持续状态模型,随机分为PTZ+激光氧液组、PTZ+GS组和NS+激光氧液组、NS+GS组,分别给予激光氧液和5%葡萄糖液(5%GS)尾静脉输入,于模型制作成功后第0、3、7、10、14天采用比色法检测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 (1)MDA结果:PTZ+ GS组大鼠海马组织MDA含量在SE后3d、7d、10 d、14 d较NS+ GS组明显增高(P<0.05),PTZ+激光氧液组与之趋势相同,但在各时间点均较PTZ+GS组大鼠降低(P<0.05).(2)SOD结果:PTZ+ GS组大鼠海马组织SOD活力在SE后3d、7d较NS+GS组明显降低(P<0.05),PTZ+激光氧液组SOD活力与之趋势相同,但在3d、7d、10d三个时间点上较PTZ+ GS组大鼠升高(P<0.05).第14天各组大鼠海马内SOD活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激光氧液能降低SE大鼠MDA含量,升高SOD活力.(2)激光氧液的治疗可选择10 d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氦氖激光照射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19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65例.治疗组63例,对照组62例.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进行血液流变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及血清BDNF含量检测,同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与常规组和对照组比较,观察氦氖激光照射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变学、抗氧化能力、脑源性营养因子(BDNF)和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与常规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高低切变值和血浆黏度明显改善(P<0.01),血清SOD活力增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BDNF含量明显增加;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和对照组.结论 氦氖激光照射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理想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2.
低强度氦氖激光对内皮细胞增殖与ICAM-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强度氮氖激光对内皮细胞增殖与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 Molecule-1,ICAM一1)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功率低强度氮氖激光辐照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研究内皮细胞的增殖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其ICAM一1的变化。结果 在辐照后48小时、72小时、96小时发现,随着辐照次数与辐照时间的延长,反映内皮细胞增殖的光密度(OD)值逐渐变高,其增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皮细胞ICAM一1表达则逐渐减低。结论 经低强度氮氖激光辐照后,内皮细胞没有出现增殖,但能抑制内皮细胞ICAM一1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一、临床资料1.我科自 1998年 10月以来 ,应用半导体激光配合神经内镜手术 2 3例 ,其中颅内蛛网膜囊肿摘除 6例 ,第三脑室底造瘘 3例 ,透明隔造瘘 3例 ,高血压脑内血肿清除 4例 ,脑室内肿瘤切除 2例 ,经鼻蝶切除垂体瘤3例 ,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2例。2 .手术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德国产zeppelin牌 ,直径 6 5mm ,操作孔道直径 2 8mm) ,半导体激光(美国产DANGER牌 ,光导纤维直径2mm ,最大输出功率 5 0W )。常规确认部位 ,钻孔 ,导入内镜 ,生理盐水持续冲洗保证视野清晰 ,同时有利于对抗激光的热效应。凝固止血时采用功率 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试图借助二氧化碳(CO_2)激光作用来焊接周围神经,并与外膜缝合为对照,研究CO_2激光焊接神经的效果,期望为小脑桥脑角肿瘤手术时为顿神经断裂的焊接,特别是面神经断裂的焊接打下基础。方法:实验动物用雄性大白鼠20只,取双侧同体配对,吻合坐骨神经采用激光焊接和神经外膜缝合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电生理研究、腓肠肌重测定、组织学研究、超微结构观察虽均显示无差异,但证明激光的优点在于:①焊接快;②神经纤维损伤少;③修复较好,水肿反应较轻;④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结论:本法可望应用于周围神经离断的焊接。  相似文献   

15.
激光轮廓注册法在神经导航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激光轮廓注册法在神经导航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在40例神经导航手术中,不采用m arker,而运用Fazer激光轮廓注册仪对头部轮廓进行扫描后,系统即进行自动注册。记录每一病例的平均误差。结果平均注册误差为(2.05±0.58)m m,准确性与传统的标记点注册法相仿。结论激光轮廓注册法用于微创的导航神经外科手术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术前CT扫描时激光点头皮定位的简易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病灶术前进行头皮定位 (尤其在小切口微侵袭手术 )有助于手术切口的确定 ,以求准确、快捷。但仅根据CT、MRI影像资料进行头皮精确定位并不易。我们介绍两种术前CT扫描时使用激光点进行头皮定位的简易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一 (图 1) :使用一长方形木条或泡沫条 ,长度以小于CT扫描机架孔壁半径为宜。在木条或泡沫条的中点上下垂直放置两支激光笔。在扫描机架孔壁 (内侧面中央 )环行粘贴一标有 36 0度的纸条。使用时手持长方形木条或泡沫条紧靠扫描机架孔壁 ,上方激光点对准扫描机架孔壁上的相应刻度 ,下方激光点投射到病人的头皮…  相似文献   

17.
既往认为,脊髓空洞症(SM)是一种缓慢进行的脊髓退行性病变,往往伴有脊髓髓内肿瘤及后颅或颅颈交界处畸形,如Arnold-Chiari畸形、颅底凹陷等。我们应用激光显微手术治疗4例SM,近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CO_2激光显微手术 脊髓显露如常,在显微镜下切开蛛网膜,选定靶点,控制呼吸,应用8~10W聚焦CO_2激光(聚焦后功率密度为1100W/cm~2左右),纵形切开脊髓白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应用第一台国产CO_2激光显微手术装置,成功地切除了T_(11)~L_2髓内室管膜瘤、C_(3~7)髓内纤维血管脂肪瘤和T_(6~8)髓内星形细胞瘤等3例脊髓髓内肿瘤,均达肿瘤次全切除。术后近期内,3例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均有改善,表现为自发性疼痛消失,肌力增强和肌张力减低;无激光造成的外加神经系统功能缺失的表现。其中2例,术后核磁共振显示肿瘤基本切除干净。表明激光显微手术具有操纵方便、定位精确、安全易控制、无机械牵拉、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和不干扰生物电等优点,增加了肿瘤切除的机会,减轻了术后伤残,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作者对激光显微手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试图借助二氧化碳(CO2)激光作用来焊接周围神经,并与外膜缝合为对照,研究CO2激光焊接神经的效果,期望为小脑桥脑角肿瘤手术时为颅神经断裂的焊接,特别是面神经断裂的焊接打下基础,方法:实验动物用雄性大白鼠20只,取双侧同体配对.吻合坐骨神经采用激光焊接和神经外膜缝合法。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电生理研究、腓肠肌重测定、组织学研究、超微结构观察虽均显示无差异,但证明激光的优点在于;①焊接快②神经纤维损伤少:③修复较好.水肿反应较轻;④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结论:本法可望应用于周围神经离断的焊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激光加复方丹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纤溶功能、肌电图、症状体征的变化及毒副反应。方法 :治疗组46例 ,应用激光加复方丹参治疗 ;对照组 32例 ,应用山茛菪碱加复方丹参治疗 ,检测治疗前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组织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胫、腓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疗法总有效率 91 3% ,而对照组仅 6 8 74% ;两组治疗前后t -PA明显增高 ,PAI明显降低 ,同时神经传导速度也明显改善 ,但均以治疗组改善幅度大。结论 :激光加复方丹参对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有良好的抗凝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