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胎龄满28周而不满37周,出生体重在2 500 g以下的新生儿。由于早产低体重儿的身体各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低下,适应性与抵抗力差,病死率较高。因此,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只有精心护理,才能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成活率。我院2009-09~2010-09间,  相似文献   

2.
早产低体重儿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并发症,病死率高。为了降低并发症,提高成活率,我们于2005年3月~2005年12月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低体重儿,观察并发感染、硬肿及出血症的发病及转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锐 《中原医刊》2007,34(8):92-93
目的分析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相关护理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将61例早产低体重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出现与进食、体位、周期性呼吸相关的呼吸暂停,适时适当采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早产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低出生体重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低,是围产期保健的重点人群,低出生体重是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低出生体重儿围产期死亡率较正常儿高8倍[1],且活婴日后长带有智力和运动功能发育障碍。发达国家低出生体重儿以早产为主,而发展中国家以宫内发育迟缓为主  相似文献   

5.
凡是孕期不满37周,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或身长不足45厘米,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的婴儿,称早产低体重婴儿(简称早低儿).早产低体重婴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护理难度大,常规的护理方法不能满足人们对护理的需求.在工作中,我们采取询证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早低儿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早产低体重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者是否均为早产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新生儿现常称之为低出生体重儿(Low-birth-weight infant),既可以是早产亦可是冈胎内发育营养障碍所致,后者称小于胎龄儿(Smail-for-date infant)。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的未成熟儿而言,他们大部分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这类小儿主要矛盾是宫内正常生长发育因早产而中断,器官发育不够成熟,功能差。小于胎龄儿是指其出生体重比该胎龄平均体重低两个标准差,相当于比应有体重低25%。所以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护理。方法对我科VICU 64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呼吸暂停、继发性呼吸暂停、胃食管反流、体位不当、体温波动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时处理好各种有可能引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高危因素,有效的预防、得当的急救护理是控制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早产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围生期医学的发展,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治疗、护理和抢救技术逐渐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也有所提高。我院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早产低体重儿68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8例早产低体重儿中,男39例,女29例,出生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加顾性分析38例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病因素、合并症以及死亡率与胎及体重的关系。结果 说明胎龄愈小,体重愈低,存活率愈低。结论 早产低体重儿应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及静脉营养,及时处理合并症,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提高助产抢救技术,减少窒息,是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低出生体重儿童的影响因素和生长发育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7例出生低体重儿童进行了3年定期的体格发育随访,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及头围,并与正常儿对照组进行两组比较,结果发现:在婴幼儿期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速度较正常儿快;其中早产低体重儿生长速度又较足月小样儿为快;到2岁左右,早产儿体重、身长及头围超过小样儿达到正常儿水平(P〉0.05),而小样儿直到3岁各项指标仍低于正常铆(P〈0.05)。对低出生体重儿的母婴情况调查分析显示,造成低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  相似文献   

11.
早产低体重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的活产新生儿.给初生早产低体重儿适度的关爱、精心的护理对早产低体重儿是否能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意义.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了48例早产低体重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48例本院产科出生孕未满36周的早产低体重儿.  相似文献   

12.
吴转琴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4):597-598
早产低体重儿器官发育不成熟,机体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并发症,病死率高。为了降低并发症,提高成活率,我们于2005年3月~2005年12月使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低体重儿,观察并发感染、硬肿及出血症的发病及转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视网膜病(ROP)是一种未成熟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的视网膜增殖性病变。在我国,随着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治疗需求和生存率的不断提高,ROP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逐渐上升,预防和治疗ROP已成为提高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梁莉丹  林振浪  陈尚勤  赵凯怡  陈翔 《浙江医学》2015,37(5):398-400,429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239 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早产随访组,采用鲍秀兰早期教育资料制定的干预计划,进行系统干预,并与326 例失访的早产儿童以及与随访组相似的326 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分析。采用Gesell 儿童发育量表等标准化工具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早产随访组Gesell 儿童发育量表5 项均分、总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总分与早产失访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早期干预能显著促进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智能发育,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江东枝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767-767
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时间超过20s并伴有紫绀、心动过缓的异常现象,多见于早产低体重儿。该病的发生率高,其护理措施关键是要做到专人监护,早发现、早处理,提高早产低体重儿的成活率,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早期抚触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2010年3月~2011年12月出生并住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70例,随机分成抚触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出生后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不进行任何神经系统干预;抚触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出生24小时后实施新生儿抚触干预。比较两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在日龄28天时的行为神经评分( NBNA)。结果 抚触干预组除对格格声反应、视听定向反应、腘窝角、围巾征这四项外,其余16项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评分高(P〈0.05);抚触干预组NBNA总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抚触干预能促进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神经系统发育,积极改善了其日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韦益  韦德厚 《广西医学》2009,31(10):1457-1458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208例低出生体重儿(其中早产小于胎龄儿54例,早产适于胎龄儿74例,足月小于胎龄儿80例)在出院时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112例和非干预组96例,干预组指导家长在家进行抚触、听、视觉刺激及婴儿操,非干预组采用常规育儿方法,未进行干预。在出生后3d、3个月、6个月进行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体格发育值测量及采集相关资料,分析两组体格发育值的变化。结果出生后3d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项体格发育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时干预组在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等各项体格发育值优于非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干预对低出生体重儿体格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影响其低体重儿发生率的因素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出生体重在 <2 5 0 0g以下的围生儿 5 99例 ,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低体重儿发生率为 5 4 .94‰。足月低体重儿有所下降 ,而早产低体重儿有所增加。低体重儿死亡率为 36 .73‰ ,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的 6 .2 1‰ ,低体重较正常体重儿死亡率高 5 .91倍。造成低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因素 (孕母 )前四位 ,以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双胎占 98.2 0 % ,孕母营养不良占 78.74 % ,胎膜早破为 36 .17% ,妊高征为 31.36 %。并且孕母的文化程度越低低体重儿发生率越高。胎儿因素主要为发育缺陷占 71.30 %。结论 妊娠期合并征和并发症等各种病理因素均可造成低体重儿的发生 ,应加强孕期教育 ,认真筛查高危因素并严密监护、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9.
早产低体重儿51例临床管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床早产低体重儿管理治疗经验,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对51例早产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和综合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30例,占58.8%;好转7例,占13.7%;自动出院8例,占15.7%;死亡6例,占11.8%,其中5例死于呼吸衰竭,肺出血。其中3例有硬肿症,3例为极低体重儿;孕周<32周者3例;1例有宫内发育迟缓,1例有新生儿窒息史,1例有感染史,1例有抽搐史(颅内出血待排)。早产儿死亡率与孕周、体重密切相关,并发硬肿症者死亡率更高。结论:重视早产低体重儿的体温、营养、感染,严密而细致的临床管理,并积极预防及治疗并发症是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杨燕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952-195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及保健指导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对近三年来本院出生的印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系统的旱期抚触及保健指导干预。结果早期干预组患儿住院日及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治愈率增加(P≤0.01)。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早期干预、护理及出院保健指导,减少了患儿平均住院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