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椎缘骨及腰椎软骨结节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深对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49例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的临床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即腰椎椎体前、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似,周围多有不规则硬化,骨质缺损后可见条形或弧形骨块突出椎体边缘。结论:CT扫描对椎缘骨、腰椎软骨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椎缘骨又称边缘骨、椎体边缘体、椎角离断体和永存骨骺。在日常X线检查中时常见到,其命名不一,发病机制也说法不一,包括外伤、永存骨骺和椎间盘髓核疝出等学说。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后者。有人统计发生在椎体前上角占95%,而发生于椎体前下角只占5%。这是因为可能与生物动力学因素有关。在脊柱活动弯曲过程中,腰椎是躯体活动最大支点,也是承负躯体重量和下达压力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黄成都 《医学文选》2002,21(2):214-215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 (Lumber posteriorintraosseous cartilaginous node,LPMN)于 X线平片表现为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 ,常被误诊为椎体外伤性骨折、永存骨骼及椎间骨等[1] ,并常导致不必要手术治疗。本文收集我院 1 995年 5月至 2 0 0 1年 8月经CT确认为 LPMN者 1 5例 ,并摄有腰椎正侧位平片 ,回顾性分析总结 X线平片表现及征象 ,旨在提高 X线平片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   1 5例中男 1 0例 ,女 5例 ,年龄 1 8~ 5 8岁。临床上多数起病隐匿 ,呈慢性发病过程 ,1年以上者 1 1例 ,1年以下者 4例 ;表现为腰痛 1 5例 ,其中伴有单侧下肢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腰椎前椎缘骨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丰县人民医院影像科2013年5月-2015年6月诊断的12例腰椎前椎缘骨影像学表现。8例由CT诊断,2例由MRI诊断,2例由CT与MRI共同诊断。结果病变位于腰椎椎体前上缘11例,前下缘1例,其中位于L4椎体6例,L5椎体4例,L3椎体1例,同时位于L4及L5椎体1例。影像学表现为椎体前缘骨质局部缺如,缺损区内见软组织密度或信号灶,病灶超出相邻椎体前缘连线,椎间盘前纤维环前凸,前纵韧带明显受压前凸。结论腰椎前椎缘骨主要发生于L4、L5椎体前上缘,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6.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较少见,我院1996年8月~1999年7月临床诊断椎间盘突出症所做CT扫描患者中,发现软骨结节26例,占3.5%。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认识,现就26例CT表现分析如下。l资料和方法本组26例,男ZI例,女5例,年龄20~76岁,平均56.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伴肢体麻木,疼痛,临床拟诊为推间盘突出症而行CT扫描。所用CT机为GEsyetc-SRI螺旋机。扫描范围常规L3~SI,部份患者LI~SI区域。平行于推间隙平面扫3层,发现可疑部位加层扫描层厚及间隔均为smm。2结果2.1部位26例共发现27个病灶,其中h下缘7例上S上缘5例,L。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腰椎后缘软骨结节MS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腰腿痛患者MSCT检查发现腰椎间盘后缘出现形态各异高密度影的影像资料。结果:55例中软骨结节39例,45个椎体受累。MSCT均表现为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及其后方不规则骨块影,8例横断位显示不典型,重组像显示典型诊断明确;后纵韧带钙化7例,椎间盘纤维化钙化8例,椎体后缘骨质增生1例,MSCT均未显示椎体后缘骨质缺损,重组像显示纵韧带钙化呈纵向高密度影,椎间盘纤维化钙化呈横行高密度影,两者多与椎体不连。椎体后缘骨质增生与椎体相连。结论:MSCT横断位结合多平面重组能对椎间盘后缘高密度影的病理性质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3~2005年72例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资料。结果: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表现为一软组织密度影突入椎管内,周围伴骨质硬化带。讨论:CT对腰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可进行较精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李文进 《中外医疗》2013,32(2):177-178
目的探讨骨海绵状血管瘤的X线平片与CT诊断表现,以增进高对骨海绵状血管瘤的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7例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X线平片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平片首诊确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57.14%,分别为脊椎骨海绵状血管瘤2例,颅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CT首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57.14%,分别为脊椎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颅骨海绵状血管瘤2例,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X线平片与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3例,诊断为骨肉瘤。骨海绵状血管瘤的X线平片表现为病灶部位较大的囊状膨胀性破坏,骨质边缘光滑平整,部分硬化。内可见粗骨嵴影与斑点状致密影或斑点状钙化影。CT表现为边界清晰,边缘有硬化,病变部位表现为从轻度到中度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并突破皮抽向前上方生长,可见明显日光放射状结构,呈片状低密度区及点状密度增高影肿块,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加呈不均匀性化。结论骨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临床较为少见,对该病X线平片与CT两种常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加深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31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表现为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多囊状或不规则形的骨质缺损区,大小不一,位于椎体后缘正中或偏侧,其CT值等同于同层面的椎间盘,边界清楚,常有薄厚不一的硬化带,缺损区后方骨块突入椎管内,椎管狭窄(10例,占32.2%),硬膜囊受压(5例,占16.1%),可伴椎间盘突出(16例,占51.6%)。结论:CT扫描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椎体边缘软骨结节在X线片检查中,时常见到发生在椎体前缘.随着CT检查在骨与关节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对其检出率明显提高,而逐渐受到重视.笔者收集1997年3月-2004年10月,有完整的临床,X线片及CT资料的椎体边缘骨结节20例(部分经手术病理证实),总结其在X线片上和CT片上的表现,探讨X线片和CT对其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要点于后:  相似文献   

12.
钱兰林 《吉林医学》2010,(24):4137-4138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分析42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结果:典型的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影像主要表现为以下4点:一是腰椎椎体后下缘或者后上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而且边缘致密硬化;二是圆形骨质缺损后方骨块突入椎管,呈现出完全游离或者部分与椎体相连的状态;三是大多数伴有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并且造成椎管狭窄;四是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结论:通过CT检查能够确诊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  相似文献   

13.
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系指发生于椎体后缘的软骨结节,其x射线特征改变为椎体后缘局部骨质缺损,其骨块向后突人椎管。CT能清楚显示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笔收集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病例16例,旨在了解腰椎后缘软骨结节与椎间盘突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CT诊断价值,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并做好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5年来收治的35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的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表现为:①椎体后上缘或后下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②缺损后方有一小骨块突入椎管,完全游离或部分与椎体相连;③对应层面的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④多伴有椎间盘突出并继发椎管狭窄。结论CT检查能够明确地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莫瑞嘉 《广西医学》2006,28(3):358-360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病因、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LPMN的临床表现及CT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PMN的CT特征为:①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区;②软骨结节;③突向椎管内的骨块.结论 CT扫描可明确诊断LPMN及继发性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腰腿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桂林 《上海医学》1996,19(8):492-493
椎缘骨的临床X线诊断(附16例报告)江苏省扬州市,华东石油地质医院放射科周桂林椎缘骨是由椎间盘内容物在椎体边缘与软骨板相连接处嵌入椎体内所致,在椎体边缘产生一个或一个以上三角形游离骨块,又称椎前缘软骨结节(AMCN)、永存骨骺、椎角离断体、边缘骨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38例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临床特征和X线、CT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38例均以腰腿痛为主诉就诊,部分伴有间歇性跛行,X线腰椎侧位片见病变椎体(以腰4、5椎体为主)后下(或上)角有骨缺损及该区有游离骨块突入椎管内,CT主要特征表现为软骨结节,椎体后缘骨质缺损区和凸向椎管内的骨突环碎片,可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CT扫描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有特征性表现,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肖林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1):868-869
目的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CT表现的认识以正确诊断。方法对35例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资料进行分析,15例与常规X线片比较。结果CT特点为:①腰椎后缘骨质缺损,密度与椎间盘相似,周边硬化;②缺损区后壁有突入椎管骨块;③多伴有椎间盘突出(24/35)。结论CT能明确诊断腰椎后缘软骨结节,并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认识.方法:对34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主要CT表现为腰椎椎体后缘类圆形骨质缺损,边缘致密硬化,缺损后方有~骨块突入椎管,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可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CT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对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LPMN)的诊断价值,并对可能的发病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5年来30例LPMN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常规CT平扫,对兴趣区加薄层扫描.结果:30例LPMN患者中,单发病灶25例,多发病灶5例,共35个LPMN.结节与椎体完全分离19个,与椎体部分分离16个.11个结节显示椎管前后径狭窄,侧隐窝狭窄6个,椎管及侧隐窝同时狭窄4个.结论:CT能够明确地诊断LPMN,从而为诊断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