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此方酸苦甘辛合法,寒热并用,杂味相投,配伍独特,为仲景治疗蛔厥腹痛及久痢之要方。经后世医家不断探索,其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笔者认为脾胃素虚,六淫、七情、饮食等致胃肠寒热失调,痰瘀凝着是大肠息肉的病机特点,故临床上常采用虚实兼顾、寒温并用之乌梅丸加减防治多发性大肠息肉,强调已病防变;重视脾胃之健运、气机之疏理;推崇分期论治,合理辨证寒热关系,古方新用,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2.
我们学习重庆地区名老中医龚志贤大夫用济生乌梅丸治疗直肠息肉、声带息肉的经验,收到很好效果,兹举例一则:谢××,男,58岁,工人。于五年前患急性咽喉炎,经服中西药好转,未图根治。半年前又因受凉感冒,引起咽中不适,疼痛,声音嘶哑,长期服用抗菌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清代医家黄坤载《四圣心源·消渴》篇:“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及郑钦安《医学真传·三消症起于何因》:“消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  相似文献   

4.
乌梅丸加减治疗崩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崩漏一症,西医多属功能性子宫出血。历代医家认为崩漏,由于脾胃失调,心火乘之所致,治疗大多从脾胃入手,以健脾为主。近年来,我们临床上治疗崩漏18例,全部运用乌梅丸加减,获效良好。1临床资料18例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52岁;已婚者16例,未婚2例;病程...  相似文献   

5.
声带息肉是一种较为难治的喉科疾病 ,证属肺气失敛 ,痰血瘀阻 ,日久恶肉乃生。一般药物难以奏效 ,西医多建议手术治疗 ,但许多患者常惧怕手术 ,且术后易于复发。近年来笔者自拟乌梅僵蚕丸治疗本病 5例 ,收到良好效果 ,兹举例一则。金某 ,女 ,3 6岁 ,售货员。于五年前患急性咽喉  相似文献   

6.
曹怡玲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2):751-751
乌梅丸出自仲景《伤寒论》,为治疗厥阴病主方 ,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用、酸收止利之功。自 1996~ 2 0 0 0年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  32例中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16岁 ,最大 5 0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0年。本组病例均经结肠镜检查证实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 :乌梅 10~ 2 0 g,川椒 3~ 6 g,桂枝3~ 5 g,附子 1.5~ 3g,细辛 2~ 3g,干姜 3~ 6 g,川黄连 3~6 g,川黄柏 3~ 6 g,党参 8~ 12 g,当归 6~ 9g。水煎服 ,日 1剂。加减 :舌淡苔白加吴茱萸 ;舌苔厚腻加厚朴、山楂、苍术 …  相似文献   

7.
乌梅丸见于《伤寒论》“伤寒脉微而厥……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又《千金方》载:“治冷利久下,乌梅丸方。”《方函口诀》云:“厥阴多寒热错杂证,除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外,凡用此方(乌梅丸)而奏效者多。”雉间焕云:“反胃之证世医难其治,此方(乌梅丸)速治之实其剂也。  相似文献   

8.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方能清上温下、安蛔止痛,原文用以治疗上热下寒、蛔虫内扰之证:经验表明其调和阴阳之功可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病,对厥阴寒热错杂证有良效。不孕症可由排卵障碍、子宫因素、输卵管因素、免疫因素等导致,中医称为无子、全不产、断绪等,主要病机为肾气不足,冲任气血不调,包括肾虚、肝郁、痰阻、瘀滞等多种证型。通过分析乌梅丸治疗不孕症,经方新用,旨在为不孕症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乌梅丸加减治疗复发性口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17例 ,女 19例 ;年龄最小者 6岁 ,最大者 6 2岁 ;病程在 3~ 6个月者 6例 ,7个月~ 1年者 8例 ,1年以上者 2 2例。临床症见口腔、舌面、颊粘膜、齿龈、咽峡部有一个或数个圆形或椭圆形如黄豆或米粒大的白色溃疡面 ,深浅不一。白苔刮之易出血 ,疼痛 ,影响进食。多数患者伴有肛门瘙痒、磨牙、睡眠欠佳或面部白斑 ,腹部间断隐痛等症状。 6例粪便化验可见蛔虫卵。2 治疗方法乌梅丸加减 :乌梅 2 0g ,制附子、桂枝、干姜、黄柏、党参、当归各 10 g ,花椒 6g ,细辛 2 g ,黄连 6 g。每日 1剂 ,水煎取汁2…  相似文献   

10.
直肠息肉、声带息肉、宫颈息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比较棘手,难于手术,术后易复发,很难治愈的一类疾病。直肠息肉属于中医肠风便血的范畴,表现为大便带血,血与粪便不相混杂。声带息肉则表现为咽喉梗塞感,声音嘶哑。宫颈息肉则见于长期阴道出血,淋漓不断。龚老用济生乌梅丸加味治疗皆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72-1074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之厥阴病篇,全方酸苦辛甘并用,清上温下。认为厥阴为阴阳相互转化的关键;久咳、顽咳与气机不畅、阴阳不相顺接有关,故与厥阴密切相关。临床上用乌梅丸加减治疗久咳、顽咳,尤其表现为寒热错杂、夜间咳嗽的类型,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12.
乌梅丸是临床常用的著名方剂,笔者用之治疗2例经辨证为寒热错杂型腹泻患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肠易激综合征某男,45岁,农民。反复腹痛、腹泻2 a余,大便每日3~5次,为黏液状稀便,便后腹痛缓解,经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平时常服诺氟沙星、泻痢停等药,效果不佳。患者精神倦怠,形体消瘦,心中烦热,常自汗出,脘腹胀痛,腹鸣漉漉,常自揉腹,矢气痛缓。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治以温寒清热,拟方乌梅丸加减:乌梅15 g,细辛3 g,川椒6 g,黄柏6 g,黄连6 g,制附片10 g,干姜6 g,当归10 g,肉桂6 g,党参15 g,黄芪15 g,白术15 g,…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中医理论探讨大肠息肉形成的病因病机,明确其寒热错杂、寒多热少的基本病性,以及与肝、脾的关系,通过文献整理和归纳,对乌梅丸的用药、方证及临床应用进行阐述与总结,明确了乌梅丸作为《伤寒论》中厥阴病的代表方剂,又是典型寒热并用、肝脾同治的方剂,对大肠息肉的防治有积极的作用,为中医药治疗大肠息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伤寒,脉微而厥,……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厥阴肝经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木能疏土,参与消化,病入厥阴则木火上炎,疏泄失常,因而发生上热下寒的胃肠证候,厥阴经脉挟胃贯膈,肝经气火循经上扰,所以心中疼热,嘈杂似饥.在临床上凡遇到肝木横逆,犯胃乘脾所致寒热错杂之证均可用乌梅丸治疗.笔者用本方治疗胃痛、便秘、泄泻、腹痛均获良效,现将治验举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红妹 《河南中医》2014,(4):601-602
乌梅丸载于《伤寒论》,具有调整胃肠蠕动、清除肠道感染、恢复胃肠功能的功效。但应用乌梅丸时需仔细体会寒热、虚实孰轻孰重,相应调整方中辛苦药物用量比例。乌梅丸在临床运用中寒热并用:清热而不助寒,温阳而不化火;攻补兼施: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助邪。  相似文献   

16.
乌梅丸一方,系张仲景用治蛔厥之主方。笔者稍事加减治疗西医口腔科之“黑毛舌”多例,均获满意之效。郭××,男,2岁。1986年10月26日诊。其母代诉:舌苔色黑有毛七个月。患儿七个月前患腹泄,用中西药治疗五天后泄止,但舌面生黑苔有毛,伴不思饮食、腹胀,曾服西药制霉菌素片、酵母片、主旋咪唑片(量不详)及中药清脾胃湿热方、温阳散寒方、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笔者应用《伤寒论》中的马梅丸治疗腹泻为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3岁;病程在1年以上者15例,1年以内者15例。所有的患者都有大使清稀,大便次数增多等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温清并用为法。选用马梅丸加减,处方:乌梅、党参各3(),干姜、细辛、黄柏、黄连各sg,桂枝、制阶片、当归各10g。加减:中气不足者加黄茂刀g,升麻、柴胡各sg;湿重者加苍术10g;饮食停滞者加炒山植10g,建曲15g;大便每日4次以上者去当归加红花10g。水煮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8.
乌梅丸加减治疗偏头痛4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头痛是一种原因不甚明确的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以反复发作、或左或右的剧烈头痛为主要表现,病情缠绵顽固,难以痊愈,发作时影响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乌梅丸加减治疗本病48例,疗效满意,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2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8例中,男21例,女27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36岁,平均24.2岁;病程最短者2年,最长者10年,平均4.9年。对照组32例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35岁,平均23.8岁;病程最短者1.5年,最长者9年,平均4.6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诸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  相似文献   

19.
乌梅丸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给予乌梅丸加减结合黄梅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灌肠方法同对照组。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乌梅丸加减结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的一首经方,历来多认为是厥阴病的主方,主治颇多,本文仅从治疗久利来探讨乌梅丸的机理、方证、加减使用经验。加减法根据病机相应药证的原则,疗效确切,并针对后期调理做了基于自己经验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