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丽丹  王恒建  汪宏 《安徽医学》2013,34(2):134-136
目的探讨小肠憩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小肠憩室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诊断,归纳小肠憩室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结果均经手术诊断,病理为憩室。结论小肠憩室主要并发症为急性憩室炎或伴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对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应考虑小肠憩室,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夏涛  陆才德  俞仲辉 《当代医学》2010,16(22):12-13
目的探讨成人小肠憩室的误诊原因及诊治方法,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成人小肠憩室9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诊断,归纳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结果 9例均经手术诊断,病理均为憩室,1例粘膜胃组织异型,1例伴炎性假瘤形成。术中诊断Meckel憩室4例。结论小肠憩室主要并发症为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急性憩室炎或伴穿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对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应考虑小肠憩室,手术治疗效果好,警惕憩室恶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肠造影对美克尔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改良法小肠钡剂造影检测病例。结果:发现美克尔憩室1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美克尔憩室缺乏特异症状及临床表现,本文应用改良法小肠钡剂造影并有针对性的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从回盲部开始向回肠近端逐段加压,能很好的显示憩室的“盲袋状的囊样突起”或“三向放射状粘膜”等征象,提高本病术前的X诊断。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憩室为胃肠道壁层向腔外膨出所形成的囊袋。腔内憩室的发病机制与前者迥异而少见。消化道憩室的发现约占胃肠道X线检查的5~9%,多发于结肠,其余依次为小肠、食管及胃。据我院160例统计,发生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其余依次为食管、小肠、胃及结肠(表1)。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血管畸形8例,小肠肿瘤4例(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为空肠间质瘤,1例为血管瘤),小肠憩室2例(手术证实1例为Mechel憩室),小肠克罗恩病3例,小肠息肉2例,小肠多发溃疡1例,小肠淋巴管扩张3例,另发现小肠非特异性炎症7例,小肠寄生虫1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无创,检出率较高,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肠道憩室临床较为少见,既可发生于结肠也可发生于小肠,以结肠憩室最为好发,小肠憩室少见.肠道憩室一般没有临床症状而被患者忽视,少数伴有炎症、出血、肠梗阻、甚至穿孔的憩室又往往与急性阑尾炎、消化道溃疡、肿瘤等病变的临床表现相似,导致诊断困难.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诊断肠道憩室并经手术确认的患者11例的超声表现做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肠出血25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例经手术确认的各种小肠疾病所致消化道出血进行病因分析,结果,小肠肿瘤16例,其中良性10例,恶性6例,以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最多见;小肠Meckel憩室5例,其他4例。分析表明:小肠出血以肿瘤为最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8.
分析110例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上消化道以粘膜浅表性或糜烂性炎症出血最多见,消化性溃疡次之。下消化道出血以小肠麦克耳憩室为首,坏死性肠炎为次。小儿消化性溃疡症状不典型,常以突然便血或呕血入院。纤维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快速、准确,对浅表粘膜的出血和炎症较钡餐透视阳性率明显提高,小肠憩室及肠重复畸形出血首选Tc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肠憩室几种常见并发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对32例小肠憩室并发症的临床病理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不论小肠憩室出现何种并发症,手术切除的近、远期效果良好;腹部其他手术中意外发现的小肠憩室,倘若保留,则是存留隐患。小肠憩室常见并发症类型有:炎症、出血、结石、穿孔、肠梗阻等,憩室内容物的滞留、嵌入、摩擦或冗长型憩室粘连带的形成是引起常见并发症或临床症状的直接原因;几种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机制与憩室壁的组织学特点、憩室粘膜异化组织类型、憩室形态和内容物的成分等因素有关。结论小肠憩室并发症是急腹症不常见的原因之一.手术切除是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肠多发憩室合并小肠慢性扭转及出血1例报告锦西市医院放射科(121500)桑雅荣,崔国栋锦西市医院外科(121500)赵永驰 小肠憩室以十二指肠憩室、美克尔氏憩室最为多见,其它部位比较少见。我院1988年遇到1例多发空肠憩室合并慢性小肠扭转及出血,现...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诊治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对小儿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1996年5月~2004年2月对2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儿行腹腔镜探查术。结果 本组腹腔探查22例中,发现多种小肠畸形。其中包括Meckel憩室11例.回肠重复畸形9例,肠壁血管瘤1例,小肠息内1例。病变均位于小肠,22例手术均成功。结论 对于小儿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合并有小肠畸形的诊断及治疗,腹腔镜辅助下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优点,适用于开腹之前的另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小肠多发憩室合并小肠慢性扭转及出血1例报告锦西市医院(121500)桑雅荣,翟国栋,赵永驰小肠憩室以十二指肠憩室、美克尔氏憩室最为多见,其它部位比较少见。我院1988年遇到1例多发空肠憩室合并慢性小肠扭转及出血,现报告如下。女患.28岁。以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3.
李锐  陈卫昌 《苏州医学》2009,32(2):79-81
小肠出血是指发生于Treitz韧带以下,回盲部以上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出血,发病原因包括消化性十二指肠黏膜糜烂或溃疡、小肠憩室病、血管畸形、小肠肿瘤、炎症性肠病等,以血管畸形、肿瘤、憩室最为多见。小肠出血临床上并非常见,在所有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占3%~5%。但由于该区域为胃、十二指肠及结肠镜难以抵达的盲区,临床诊断颇为困难。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立明  卢武胜 《四川医学》1997,18(6):360-362
报告74例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结果。发现异常者62例,其中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7例,胆道出血10例,小肠病变35例,结肠10例。53例作了手术或动脉栓塞。37例与手术或病理结果相符。结果表明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很有价值。本文分析了动脉造影的一般X线表现,着重讨论了动脉造影的时机选择及其对急性胆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小肠憩室的造影表现等。  相似文献   

15.
憩室(diverticulum)是消化道的局部囊样膨出,有真性(全层膨出)和假性(仅有黏膜和黏膜下层膨出)两种,绝大多数憩室向消化道腔外膨出,极少数向腔内膨出,称腔内憩室.多个憩室同时存在称为憩室病(diverticulosis),有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症状性憩室病或憩室性疾病,需要治疗.目的 浅谈小肠憩室的诊断与鉴别.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 十二指肠憩室诊断依赖于X线钡餐检查;Meckel憩室诊断常不容易,大多为无意中发现.X线钡餐摄片常由于憩室炎症和梗阻不易填满而不显影;空回肠憩室X线钡剂造影是有效的诊断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双气囊小肠镜在胶囊内镜检查阴性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双气囊小肠镜对胶囊内镜检查阴性疾病的诊断,探讨胶囊内镜在不同小肠病变的诊断作用。 方法对156例疑诊为小肠疾病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随后对87例阴性患者进一步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 结果156例患者中69例胶囊内镜检查阳性,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52例,有警报症状和体征17例,总体阳性诊断率44.2%(69/156),检出的主要病变有:小肠炎症(粘膜糜烂、溃疡)32例,小肠肿瘤24例,小肠血管发育不良9例,小肠憩室1例,白塞病2例,小肠结核钙化灶1例。87例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患者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额外检出小肠病变12例,对于胶囊内镜检查阴性患者双气囊小肠镜诊断率为13.8%(12/87),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9例,有警报症状和体征3例,检出病变有:小肠憩室5例,小肠血管发育不良4例,小肠溃疡1例,小肠肿瘤2例。 结论胶囊内镜对于表现为隆起性、浸润性、溃疡和多发性病灶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的诊断能力,但对小肠憩室和病变局限病灶较小的小肠血管发育异常者诊断能力有限,与双气囊小肠镜有效结合运用能大为提高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产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4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胶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共检出病变20例,包括小肠肿瘤5例(间质瘤2例,小肠癌2例,淋巴瘤1例),血管畸形3例,新鲜出血3例,小肠多发及孤立溃疡3例,小肠钩虫病2例,小肠糜烂2例,Meckel憩室1例,结肠息肉1例。结论国产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率可达83.3%,且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可作为该类疾病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65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75次。结果:共检出病变56例,阳性检出率为86.2%,阴性率为13.8%。其中小肠血管畸形25例,小肠肿瘤7例(手术证实血管瘤3例,小肠癌3例,淋巴瘤1例),小肠溃疡5例,小肠糜烂3例,小肠克罗恩病4例,小肠憩室3例(手术证明Meckel憩室2例),活动性出血5例,小肠寄生虫病3例,小肠息肉1例。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率较高,可达86.2%,安全且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2例小肠疾病致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动脉造影(DSA)、小肠镜、核素扫描(ECT)、胶囊内镜等检查、手术和病理确诊,小肠疾病主要为小肠肿瘤15例(35.71%),其它为血管病变11例 (26.19%)、小肠炎症及息肉10例(23.81%)、小肠憩室5例 (11.91%)、克罗恩病1例(2.38%).结论 致消化道出血的小肠疾病主要为小肠肿瘤,主要检查为小肠气钡双重造影,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应择期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陈晨  高群  卢贤映 《安徽医学》2015,36(6):731-73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单孔腹腔镜辅助经脐孔切口对5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儿进行治疗,于脐孔置入单孔腹腔镜 Trocar,探查肠管,找到憩室或重复畸形肠段后,行憩室楔形切除术、肠重复畸形囊肿剥离或病变肠管切除及肠吻合术。结果50例患儿的手术中,48例发现小肠畸形,行腹腔镜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平均60 min;平均住院天数为5 d。术中发现并病理检查证实为梅克尔憩室45例、小肠重复畸形3例、2例未发现病变肠管。术后24 h进流质饮食,术后3天换药,切口无红肿出院。无脐疝、肠瘘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对因梅克尔憩室或肠重复畸形引起的下消化道出血具有诊断与治疗价值,且具有创伤小、切口隐蔽、外形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