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了解珠海市农村学龄前儿童的伤害情况及其父母、教师的儿童伤害知识,为实施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珠海市三灶镇在园儿童942个家庭的父母,45名任课教师进行儿童伤害情况及儿童伤害知识调查。结果 儿童伤害发生率为5.0%,伤害以意外跌落或坠落伤(61.4%)、烧烫伤(17.5%)为主,头部及四肢为主,分别为57.4%、37.0%。伤害的地点:幼儿园占14.0%,家庭占40.4%,幼儿园和家庭以外的其他场所为占45.6%。单次伤害的平均经济损失790.7元。父母的年龄越小和化水平越高,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越高。母亲的知识一般高于父亲。国家工作人员的知识高于其他职业,农民最低。结论 农村学龄前儿童伤害较为严重,应该对儿童、家长及老师3类人群开展与儿童安全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采用健康促进策略来预防与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富阳市农村儿童伤害的流行特征,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富阳市5个行政村的782名0~15岁儿童la内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33.89%,其中男生为42.65%,女生为23.98%。发生率居前5位的依次是跌伤(15.60%)、刀割/锐器伤(9.46%)、动物咬伤(3.7l%)、碰撞伤(2.17%)、交通伤(1.28%)。活动受限时间总计为562.5d,人均0.7d;共支出医疗费40924.90元,人均52.33元。0~、5~、10~15岁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46.07%.37.04%、23.99%,其中0~岁组以跌伤为主,5~岁组和10~15岁组以跌伤、刀割/锐器伤为主。结论 建议在农村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以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伤害     
珠海市某农村社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情况厦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伤害疾病负担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在珠海市某农村社区学龄前儿童中,实施伤害健康促进项目一年后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实施干预的9个幼儿园中抽样调查211名儿童、298名家长、51名教师,进行儿童伤害相关知识及危险因素调查。结果干预后,家长的儿童伤害急救知识正确率有明显提高(P<0.05);儿童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中伤害危险因素及伤害相关危险行为与习惯存在率均有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伤害发生率为13.7%,高于干预前的水平(5.0%,P<0.05);儿童伤害单次平均医疗费为357.6元;单次伤害的间接经济损失平均为526.8元,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结论健康促进策略是预防控制农村学龄前儿童伤害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周桥社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长宁区周桥社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本社区6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889名及其家长的安全知识、2004年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该社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5.22%,人年均意外伤害1.99次。发生意外伤害的有关因素包括儿童性别、早产史、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儿童自身性格、生活能力、大人陪伴时间等。结论 该社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比较严重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和家长的重视,切实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伤害状况及家长对伤害的知识、信念、行为(简称KAP)水平,为安全社区创建和学龄前儿童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6岁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2005年9月-2006年8月期间2-6岁儿童发生伤害的情况及家长对伤害的KAP水平。[结果]对花木社区13所幼儿园3089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儿童伤害的发生率为10.94%,最常见伤害类型为跌倒或坠落、碰伤或挤压、扭伤等;家长对儿童伤害相关知识正确应答率〉80%,但只有23.67%正确认识到伤害是儿童死亡和伤残的最主要原因;预防儿童伤害相关正确行为形成率为44.63%~86.35%,其中对于家中电源插座防护、不给3岁以下儿童喂食果冻和硬果、带孩子坐前排位置必须系安全带的行为形成率都不到50%。[结论]预防和控制学龄前儿童的伤害发生,需要对家长加强教育和培训,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尤其是提高家长预防儿童伤害相关正确行为的形成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009-2011年杭州伤害监测点3~6岁学龄前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实施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杭州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采用统一制定的伤害监测登记表对前来就诊的首诊伤害病例进行登记.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对3~6岁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地点、活动情况、类别、严重程度和性别差异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调查期间3家哨点医院共接诊3~6岁学龄前儿童884名.学龄前儿童伤害多发生在居所,以夏季为多,其次是秋季;常见于空闲、运动活动的过程中;伤害原因以动物伤(44.00%)、跌伤(或坠落)(30.77%)为多;伤害程度多为轻微浅表伤(80.54%).伤害存在性别差异,学龄前男、女儿童的伤害在发生地点、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伤害原因、伤害的严重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结论]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3~6岁学龄前儿童特点,尽早开展相应的伤害安全教育等干预控制,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杨浦区托幼机构168例儿童意外伤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相关因素,减少和预防集体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方法:对1997—2001年杨浦区托幼机构中发生的168例儿童意外伤害情况,结合保育员和教师培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保育员及教师资质程度最高时(中、高级保育员占75.7%,幼高、中高级教师占42.5%),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最低(0.88%)、意外伤害发生在游戏活动时所占比例也最低(12.5%)。结论:加强保育员、教师的有关知识培训,提高保育员、教师保教工作时和设计游戏时的安全意识以及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能力,同时重视培养儿童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以切实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学龄前儿童医院急诊伤害分布情况,为伤害事件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2010—2011年在深圳市光明新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首诊0-7岁学龄前儿童伤害病例进行患者一般信息、伤害事件的基本情况、临床信息及伤害涉及物品进行调查,并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1年学龄前儿童累计伤害病例3034例,男、女病例分别为2016、1018例;1、2、3岁年龄组发生最多,分别为706例(占23.33%)、708例(占23.34%)和519例(占17.11%)。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跌倒/坠落(1136/3034,占37.44%)、动物伤(672/3034,占22.15%)、钝器伤(316/3034,占10.42%)和机动车车祸(292/3034,占9.62%);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1509/3034,占49.74%)、公共居住场所(595/3034,占19.61%)、公路-/街道(560/3034,占18.46%)。伤害事件均为非故意性伤害事故,轻度伤害为主(2624/3034,占86.49%),造成重度伤害(9例)的主要原因为机动车车祸(5例)。伤害事件绝大部分都发生在10-22时段之间,占总登记数的86.88%(2636/3034),在17-20时段(1115/3034,占36.75%)呈小高峰。结论跌倒/坠落、动物伤是造成学龄前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预防需采取不同措施预防学龄前儿童不同原因伤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通江县农村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现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1998年对四川省通江县某乡324名0-14岁儿童1年中伤害发生现况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伤害发生率为38.89%,7.94%儿童1年中发生两次以上伤害。11种受伤害类型中的5 种为跌落伤(16.98%)、钝锐器伤(6.17%)、碰撞伤(5.25%)、刺伤(3.09%)、烧烫伤(2.47%),占伤害总例数的87.30%。不同年龄、性别、季节以及儿童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等伤害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并对受伤害的危险因素、场所、形式及部位、程度、伤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示我们应针对儿童伤害发生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保护儿童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海门市学龄前儿童意外损伤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海门市学龄前儿童损伤发生现状 ,探讨损伤发生的特征及减少损伤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体抽样 ,由保健老师询问老师及家长并填写调查表 ,市妇幼保健所医生进行质控汇总。调查了海门市 14所幼儿园 2 3 4 8名学龄前儿童 2 0 0 2年 3月 1日~ 2 0 0 3年 2月 2 8日期间损伤发生的情况。结果海门市学龄前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率为 15.55% ,男童高于女童 (P<0 .0 5) ;意外损伤的发生 3~ 4岁高于 5~ 6岁 (P<0 .0 5) ,夏秋季高于冬春季 (P<0 .0 5) ;男童前 3位损伤类型为跌伤、撞伤、动物伤 ,女童损伤类型前 3位为跌伤、撞伤、烫伤 ;90 .68%属轻度损伤 ,8.50 %属中度损伤 ,0 .82 %属重度损伤 ;家庭中损伤占 45.2 1% ,幼儿园中损伤占 43 .2 9% ,路途中损伤占 11.50 %。结论海门市学龄前儿童意外损伤发生率较高 ,采取综合安全防范措施 ,能够减少学龄前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广州市天河区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天河区0~14岁儿童及其家长,以问卷方式调查儿童在过去一年意外伤害发生状况以及家长对意外伤害的认知水平。结果 共调查天河区1285名0~14岁儿童,其意外伤害发生率为16.34%,伤害次数发生率为20.47%,男、女性分别为23.46%和17.43%,男性高于女性(P<0.01)。跌倒/坠落、碰撞/挤压伤、扭伤和交通事故是最常见类型,最常见的伤害地点是家里/宿舍、学校/幼儿园。2.66%的受伤儿童需住院治疗,44.87%的受伤儿童需医院门诊处理,意外伤害医疗费用支出占家庭人均月收入的14.53%。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因素为父亲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及儿童性格特点等。95.2%的家长表示听说过“意外伤害”;89.4%的家长表示经常或有时担心孩子会发生伤害;13,4%的家长表示接受过有关预防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培训和指导。结论意外伤害严重影响着天河区0~14岁儿童的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经济损失。预防重点是培训家长和教师,开展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安全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了解南宁市学龄前儿童在近1年内意外伤害情况及家长认知水平,找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为今后开展儿童意外伤害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南宁市6县6城区24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及其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对家长(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5.9%,男女童之间、不同年龄组别儿童之间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伤害主要原因为跌伤/跌倒、交通事故、碰撞/挤压;近1年内有39.3%的儿童发生伤害次数达2次或2次以上;儿童家长对意外伤害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有13.7%的人接受过有关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培训和指导,家长对于伤害预防知识存在不同需求。结论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率较高,家长对儿童伤害认识不够,社区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及其监护人的安全健康教育,以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流动儿童意外伤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流动儿童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广州市3~6岁流动儿童进行伤害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学龄前流动儿童伤害发生率为34.97%,一年内发生2次及以上伤害发生率为9.30%,男女比例为1.14∶1。跌落是伤害主要原因,家庭是发生伤害的重要场所,发生伤害时多数儿童在娱乐活动或行走,父母在身边看护。流动儿童伤害受儿童班级、母亲年龄、母亲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结论流动儿童意外伤害发生较普遍,应针对流动儿童伤害特点尽早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父母的安全意识和监管力度,加强对家庭环境的干预,防止儿童伤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在学龄前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中开展以预防儿童伤害为主题的健康教育,针对发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提高伤害对象的认知行为,降低儿童伤害的发生。 【方法】 以学龄前儿童为干预对象,监测意外伤害,对干预前后的学龄前儿童伤害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干预方法包括对幼儿老师设计安全课程,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召开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等。 【结果】 干预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较干预前降低。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家庭中危险因素认知有所提高,改变不利因素的家庭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低于未改变的家庭,结果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健康教育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淄博市农村3~6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现状, 为开展伤害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伤害相关行为调查表, 按整群抽样的原则, 对淄博市三个县1 231名农村3~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为6.58%, 家中是易发生伤害的场所, 跌伤为最常见的伤害形式, 伤害部位以四肢为主, 发生季节以夏、冬季较多, 伤害程度以轻度居多, 次均治疗费用675.3元。结论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 应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 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社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原因,为开展学龄前儿童伤害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社区4所幼儿园为伤害监测点,建立伤害登记、报告制度。结果伤害次数发生率为31.44%,其中男童为36.90%、女童为25.47%;男女童伤害次数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0,P0.01);伤害类型前3位分别是跌倒或坠落(12.77%)、撞击伤(6.95%)、暴力伤(3.33%);伤害发生地主要为幼儿园(45.00%)、家(28.80%)、小区(16.80%);伤害发生部位主要是头颈部(57.50%),伤害程度以轻微伤为主(82.90%)。结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率较高,开展学龄前儿童和家长安全教育是预防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查达永  雷马香  闵闽  杨林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1690-1692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学龄前儿童伤害的特征,为预防与控制伤害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通过广州市儿童伤害监测网络,调查白云区学龄前儿童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儿童伤害发生率在学龄前儿童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男童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P<0.01);伤害多发生在幼儿园和家中;伤害发生部位以头面部居多,其次为腕和手;伤害多发生在玩耍/娱乐活动中;儿童伤害的首位原因为跌伤,其他依次为:钳锐器伤、烧烫伤、道路交通伤、动物伤;跌落和道路交通伤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减少儿童伤害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参与,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