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丘小汕 《新医学》1999,30(4):189-190
1概述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从胃反流入食管,是小儿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紊乱。根据病理改变和预后的不同,GER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GER无器质性病变,随着年龄增加多在生后18个月内逐渐好转。而病理性反流常有解剖学的异常和/或继...  相似文献   

2.
关于His角角度的论述文献提及甚多,但对于其角度与深度一起测量同临床症状,对照分析报导甚少。现将我院21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常琦  徐照明 《临床医学》1992,12(4):168-169
目前国外对胃食管返流和支气管哮喘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研究,近两年我院对15例哮喘病人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其与胃食管返流之间的相互关系。临床资料一、诊断依据:按全国统一诊断标准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15例,均经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及有关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返流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158例胃食管返流(GER)伴11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715例一般胃病伴109例哮喘患者的资料,结果,GER组哮喘发生率70.25%显著高于对照组发生率1.91%。而且GER程度越重,支气管哮喘发生率越高。呈正相关。探讨了GER并发支气管哮喘的机制,及积极治疗GER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返流(CER)并非少见,近年来有发病增加的趋势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临床及放射科医生往往对此病认识不足,易至误漏诊。现将我们有完整的临床及X线检查资料60例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食管返流以下简称(GER)是导致顽固性哮喘的重要原因。由于多种因素,哮喘患者又容易发生GER,有人报告45%~65%哮喘患者伴有GER。因此正确认识GER和支气管哮喘的相互关系,是减少哮喘病人误诊,提高哮喘病人治愈率的关键。本文就本院近年来经食管压力测定仪、食管PH测定仪、纤维胃镜及粘膜活检诊断为GER的哮喘病人,而被误诊的23例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8.
胃食管返流(gatstro esophageal retlux简称GER)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导致胃内容物返流入食道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易发生于新生儿期,近些年来已受到重视。现将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26例新生儿GER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 (GER)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食管括约肌 (LES)功能不全 ,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病理状态 ,可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GER在成人、小儿均可发病 ,但由于解剖和生理特点 ,婴幼儿发病较多 ,引起并发症的机会也较大。GER是婴幼儿顽固性呕吐和生长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并发症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狭窄、食管溃疡及由于出血所致的贫血。研究表明GER与婴幼儿时期反复发作的肺炎、哮喘和支气管炎、窒息以及婴儿猝死综合征 (SIDS)均有密切关系。1 病因及发病机制在…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酸返流与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俊超  林世富 《华西医学》1998,13(2):152-153
为了解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胃食管返流情况。采用24小时,pH监测43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食管pH动态变化,并对比出血组与同血组,发现:1.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返流阳性率为62.8%;2.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无显著差别.3;总返流次数出血组,明显多于无出血组。4.长于5分钟返流次数;出血组无出血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返流病误诊为冠心病27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胃食管返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简称GERD,又称返流性食管炎。常因胸部症状就诊于心血管专业 ,现就近 5 a来所遇误诊 2 79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 1996 - 0 1~ 2 0 0 0 - 12收治胸闷及 /或胸痛为主诉患者 2 79例 ,男 189例 ,女 90例 ,年龄 2 8~ 79岁 ,初诊冠心病、心绞痛 2 76例 ,怀疑急性心肌梗塞 3例。1.2 临床表现均有胸闷、胸痛、胸骨后阻塞感 ,伴背部不适 ,常与活动无关 ,而与坐、卧位有关 ,尤夜间发作居多。持续时间可长达 3~ 5 h。发作时常因坐起或站起慢走而减轻症状 ,发作前可因进食稀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窒息对新生儿消化系统的影响 ,了解窒息后新生儿胃食管返流 (GER)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窒息组 2 2例 ,对照组 32例 ,均在入院后 2~ 3d内行 B超检查。结果 窒息组新生儿 GER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0 .0 5 >P>0 .0 1,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B超检查为治疗胃食管返流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窒息后新生儿应尽早检查 ,及时治疗 ,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返流与非心源性胸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惠云 《临床医学》1997,17(9):17-18
有反复发作的胸骨下疼痛的病人首先应进行心脏方面的检查,如果无阳性发现,(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时),应考虑是否有胃食管方面的问题,这些病人所感受的疼痛称为非心源性胸痛。我们对200例非心源性胸痛患者进行原因分析,旨在探讨胃食管返流与非心源性胸痛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组200例,均排除了心脏方面的异常,均主诉胸骨下疼痛。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 1.2 胸痛原因:返流性食管炎157例(78.5%),胆管痉挛、胆囊炎8例(4%),胃自动活动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核素胃食管显象诊断胃食管返流具有方法简便、灵敏、非侵入性、定量等优点。作者用本法检测18例正常人均未见返流,84例胃食管返流可疑病人检出率为78.6%,而X线钡剂胃肠和内窥镜检查的检出率仅为70.2%和26%,分别为放射性核素显象检出率的89.3%和33.1%。  相似文献   

15.
胃食管返流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为因果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永胜  高云风 《临床荟萃》1994,9(12):543-544
  相似文献   

16.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的下端食管括约肌(LES)功能下降引起胃液或胆汁从胃反流到食管[1];GER的主要表现是呕吐,易发生于新生儿期,尤其在早产儿生后一周,发病率高达 80~85%[2-7];新生儿至少生后6周才达成人水平,早产儿需2~3个月胃食管功能才能较成熟,建立起有效的抗反流屏障。而GER除了呕吐外,常伴有体重不增,食管炎、食管糜烂或溃疡[2],严重者表现有烦躁不安、易激惹、拒食、呼吸暂停,更严重者会出现呕血或便血,导致缺铁性贫血。返流物也容易被吸入到气管,反流程度越高并发肺炎机会越大,严重能引起反复发作吸入性肺炎,亦可引起肺不张、窒息甚至猝死综合征[1],对早产儿家庭造成严重伤害,应引起重视。故对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为了能够有效降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本文对目前早产儿胃食管反流的主要护理措施进行归纳总结,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行食管,胃钡餐检查涂布钡剂的过程中,发现胃食管返流的征象,以提高放射科医师的警觉性,注意这些现象并加以仔细检查。方法 在行食管胃吞钡摄片检查的174例病人中,随机分为转身组、翻滚组。观察有无钡剂回流入食管的可疑征象。结果 转身组86例,阳性17例(19.8%);翻滚组88例,阳性6例(6.8%),二组间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转身法,19.8%的病人在钡剂涂布过程中,至少发  相似文献   

18.
胃食管反流(简称GER)系指由于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等因素引起胃内容物自发地反流入食管,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儿科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容易漏诊、误诊。1981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小儿GER153例,其中误诊31例(20.3%)。现择典型病例作误诊原因分析。例1:21天女孩。进食后呕吐伴进行性消瘦20天。足月剖腹产,生后第2天喂糖水即吐,第3天喂奶后也吐,以后改喂糖水,每次10ml,但  相似文献   

19.
31例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06年1月-2007年12月31例确诊为胃食管反流患儿的病历资料,包括体位安置、呼吸暂停的护理、喂养、洗胃、药物治疗等方面。结果:经精心治疗护理,患儿的呕吐症状减轻或消失,呼吸暂停未再发作,无1例猝死发生。结论:通过洗胃、合适的体位安置和合理喂养能有效地减少或防止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疾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天华  朱人敏 《新医学》1997,28(4):219-221
胃食管反流疾病的药物治疗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消化科(210002)沈天华朱人敏胃食管反流疾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一组研究中发现约有7%的成年健康者每日出现反流症状,19.4%者每周出现反流表现(Klinkenberg-Knol,19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