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崩漏是经血非时而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诸病源候论》指出:“忽然暴下,谓之崩也”、“非时而一,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生于青春期,更年期,也有生育期崩漏的现象。均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不规则,甚至一月数行。究其原因,青春期崩漏多由于天癸初至,先天不足,肾气稚弱,以致冲任失固,封藏失司所致。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没有子宫功能性出血的病名,但在妇科学月经不调及崩漏的范围内有这种症状的记载。如武之望的济阴纲目和清代付青主的妇科,均有女子行经之后,淋漓不止,谓之“经漏”,经血大下不止,谓之“经崩”,是符合子宫功能出血的特征。徐灵胎说: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冲任二脉损伤,皆由心肝脾三脏为病。《素问》说:冲为十二经气血的要冲,故称“经血之海”,又叫血海;任脉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中医崩漏病范畴,其发病特点是月经周期、血量、带经时间发生紊乱,经血非时而下,阴道不规则出血,或量多如山洪之崩,称“血崩”;或来势慢,出血量少淋漓不断,甚至数月难尽,称“漏下”。两者可相互转化,血崩日久,气血大衰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进亦能成“崩”,故中医统称“崩漏”。 本病多发生在青春前期、青春期和更年期女子。青春前期,青春期主导性征生殖功能的肾精未实,处于肾气初盛的不稳定状态,极易受  相似文献   

4.
王满清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654-1655
崩漏是由于冲任二脉经气失调,经血妄行所致,主要症状为月经过多或经期过长,甚者达几周之久,量多而势猛者称为"崩",量少而淋漓不断势缓为"漏"。常伴有头晕、目眩、心慌、面黄、身倦无力、腰酸腿软等症状。近几年来,我科收治了32例各种证型的崩漏患者,除了给予一般护理外,还运用  相似文献   

5.
崩漏是指妇女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指崩中,后者指漏下,在临床上二者常交替出现。《诸病源候论》曰“非时而下,淋漓不止,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二者病情虽不尽相同,但常相互转化,故合称崩漏。由于本病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故医者每以止血为务,见血止血,忽视了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常使其迁延不愈,它既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临床治疗中,只要掌握好崩漏症的病因,对症处理,得当用药,都会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崩漏即崩中漏下,指在非经期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或持续淋漓不断出血。崩漏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可突然发作,亦可由月经失调发展而来。1 血瘀患者26岁,2007年5月13日初诊。因月经半月一行,  相似文献   

7.
崩漏是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持续下血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前者称为“崩中”,后者称为“漏下”。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者为崩,出血量少或淋漓不净者为漏。两者常相互转化,如血崩日久,气血大衰,可变成漏,久漏不止,病势日久,亦能成崩。《济生方》云:“崩漏之疾,本乎一证,轻者谓之漏下,甚者谓之崩中。”本病以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多见。自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崩漏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宫血) ,中医称之为崩漏 ,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其来势急 ,出血量多 ,称为“崩” ;其来势缓 ,出血量少 ,而持续时间长 ,称为“漏”。本病是妇产科常见病 ,本病的特点是月经的周期、量发生严重紊乱。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 ,不能制约经血 ,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临床上大体分为血热(虚热、实热)、肾虚(阳虚、阴虚)、脾虚、血瘀等四型。故治疗上本“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以塞流、澄源、复旧为总则。选择药膳当以凉血 ,补肾、健脾、祛瘀为主 ,辨证施食。1、血热型可表现为虚…  相似文献   

9.
崩漏是指妇女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指崩中,后者指漏下,在临床上二者常交替出现。《诸病源候论》曰"非时而下,淋漓不止,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二者病情虽不尽相同,但常相互转化,故合称崩漏。由于本病以出血为主要症状,故医者每以止血为务,见血止血,忽视了审证求因,审因论治,常使其迁延不愈,它既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临床治疗中,只要掌握好崩漏症的病因,对症处理,得当用药,都会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崩漏 妇女阴道出血,若非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而是由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的,中医施治认为是崩漏,表现为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断,临床常见血热、血虚、瘀血、睥虚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漫话崩漏     
“崩漏”之病,最早见于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曰:“阴虚阳搏谓之崩”。泛指女子阴道白带或血流不止一类疾病。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妇人规》中写道:“由漏雨淋,由淋而崩,总因血病。”从此以后,如果没有“白崩”字样,“崩漏”一般多指阴道出  相似文献   

12.
梅光桥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092-2093
归脾汤是临床上常用的著名方剂,首载于严济和<济生方>,后经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补入当归、远志而使是方更臻完备.此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适用于各种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不足、心脾两虚之候;或脾不统血之便血、吐血、妇人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淋漓不止;或带下等证.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疗相关血证每获良效,裨益颇多,现择验案三例介绍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采用健脾益气补肾之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习惯性流产收效甚佳,现将临床所得点滴体会介绍如下。一、功能性子宫出血本症属中医“崩漏”范畴,其病因有血热、血淤、脾虚、肾虚等。但临床多因脾虚不能统摄血液,肾虚,真阴亏损,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者多见。前人治疗此病谓:“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还其旧”。这些  相似文献   

14.
虽然中医没有“更年期”这一概念,但中医对女性的更年期却有着独到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就是对女子停经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崩漏是中医对妇科行经问题的一个称呼,指的是妇女非正常行经而引导下血淋漓不尽,以子宫出血和月经周期絮乱为主要表现[1]。此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肾虚、血热、血瘀、湿热以及外伤等因素导致非正常性阴道出血。漏下主要是由于血瘀、肾虚导致;崩中主要是因为淤血阴滞或血热迫血妄行,或气血冲任不固等因素导致[2]。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贫血、虚脱和邪毒感染等,甚至导致不孕等,严重影响妇女身体健康。由于此病病机复杂、常累及多种脏器,所以在治疗上中医主要以调理脾胃、清热止血、补肾固冲为主。  相似文献   

16.
贯众有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之功效,作者运用贯众配伍它方治疗崩漏,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绝等妇科出血证,屡用屡效,作者通过具体一例病例的介绍,效佳.贯众细粉治外伤出血,创口修复,组织再生快,不留疤痕之功效.  相似文献   

17.
新华 《婚育与健康》2009,(15):21-21
<正>妇女怀孕初期,时而出现轻微头晕、恶心、择食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因月经闭止,冲脉之气(冲为血海)不得下行而向上冲逆,影响胃气和降所致,一般视为是妊娠应有的反应。妊娠恶阻则是指妇女怀孕以后,1-3个月期间,出现恶心、  相似文献   

18.
贯众有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之功效,作者运用贯众配伍它方治疗崩漏,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绝等妇科出血证,屡用屡效。作者通过具体一例病例的介绍。效佳。贯众细粉治外伤出血。创口修复.组织再生快,不留疤痕之功效。  相似文献   

19.
一、女子月经期 宜以“通”为主 中医认为,血脉不通则痛,除了表现出痛经之外,如果女性身上还出现有其他一些疼痛症状,多半也是气血不通所致。月经期(即月经来潮的5~7天),经血排出顺利与否,将直接关系身体日后的恢复,故此,经血必须要以“通”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一、月经过多 是指月经血量较常量明显增多,而月经周期、持续时间基本正常,又称为“经多”或“经水过多”。中医通常将其分为气血两虚、血热、血瘀、虚寒四种类型。 1.黑木耳红枣茶 黑木耳30克,水泡洗净,红枣20枚,共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