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的减量方法。方法对入选的48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1年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均接受益赛普治疗,初始剂量为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当疾病得到缓解(BASDAI<2;ESR男<15mm/h,女<20mm/h;CRP<0.8mg/dl;PLT<300×109/L),即将益赛普每隔2个月逐渐减量。如果减量使患者症状加重或ESR、CRP、PLT计数等炎性指标反弹至异常水平,则将益赛普重新调回前一个剂量,并于下次复查时评估以确定益赛普的剂量。A组患者同时接受柳氮磺吡啶(SSZ)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0.25tid,第2周增至0.5bid,第3周增至0.75bid,第4周增至1.0bid维持至第24周。结果两组患者前2个月均使用推荐剂量的益赛普即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起效快,缓解率高,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情获得缓解的病例从第3个月起减量至25mg每周1次,至第4个月末评估疗效,达到ASAS20的百分数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间隔逐渐延长,两组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当益赛普减量至25mg每2周1次后,组间差别更是达到P<0.01。结论 SSZ联合益赛普治疗AS可取得较高的疾病缓解率或低疾病活动状态,可明显延长益赛普的用药间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对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前6周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52例AS患者随机接受6周的每周2次益赛普(25 mg)或安慰剂皮下注射;后6周均接受益赛普治疗,于第0、1、2、4、6、7、8、10、12周进行血常规检查及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规律。结果益赛普治疗后第1周,A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即较基线时下降(P<0.05),并且有1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进一步分析显示益赛普治疗使AS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要高于淋巴细胞增加的程度。临床分析表明白细胞减少与益赛普的疗效无关。同时还发现益赛普治疗可改善AS患者的贫血状态,降低异常升高的血小板。结论益赛普治疗AS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患者血液系统的变化,有必要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常规。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学》2017,(3):640-643
目的:评价依托考昔与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注射剂(益赛普)联用患者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AS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益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托考昔治疗;治疗后第0、2、6、12周4个时间点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评分值、及实验室检查项目测得值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巴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活动指数(BASDAI)、总评分值、脊柱痛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治疗后第2、6、12周时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但第6、12周时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周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依托考昔与益赛普治疗难治性AS患者起效较快,疗效较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本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治疗组患者予以依那西普(50mg,1次/周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氨蝶呤(10~15mg/周)和柳氮磺吡啶(1.5~2.0g/d)联合治疗,两组均同时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治疗。疗程12周后评价腰痛发生率、腰部晨僵时间、实验室炎症反应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及BASDAI、BASFI评分等,随时记录观察期间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与各自基线相比,腰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腰部晨僵时间明显缩短(P<0.05),BASDAI、BASFI评分明显改善,ESR、CRP、PLT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治疗组患者降低依那西普用药频率继续使用,病情维持稳定。不良反应均为轻度,未发现结核、病毒性肝炎感染等情况。结论: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AS患者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与免疫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2月确诊的AS患者123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A、B、C组,每组41例。 A组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皮下注射,B组给予依那西普皮下注射,C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口服。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症状改善时间,记录治疗前后外周关节疼痛评分、肿胀程度评分情况及血红细胞沉降率( ESR)、炎性因子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A、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组,治疗12周后3组疼痛评分及外周关节肿胀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ESR和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33、白介素-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A、B组低于C组( P<0.05);A、B组下腰背疼痛、外周关节疼痛、外周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和依那西普则对AS治疗效果优于柳氮磺吡啶,且不良反应较轻,建议综合考虑患者情况,选择最佳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2009年4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在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6周时的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用于治疗AS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见效时间较短,相对柳氮磺吡啶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方法于基线,第1、4次给药和停药(第8次给药)后20d收集rhTNFR-Fc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10例AS患者(50mg,1次/周)和13名健康对照外周血,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rhTNFR-Fc治疗前后AS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分泌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6和干扰素(IFN)-γ的T细胞数变化情况。并与AS活动指数(BASDAI)及其各子项目、AS功能指数(BASFI)、患者总体评价(PGA)、夜间痛、总体背痛、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等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基线时分泌TNF-α、IL-2、IL-6和IFN-γ的T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在给药后呈降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到停药后20d与基线时相比降低达到统计学意义。基线时分泌IL-6的细胞数与BASFI有显著的相关性;在给药第4次后,分泌TNF-α的细胞数与BASDAI-E有相关性,分泌IL-6的细胞数与BASDAI、夜间痛、总体背痛、BASDAI-E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AS患者存在TNF-α、IL-6、IL-2、IFN-γ分泌功能的上调;rhTNFR-Fc治疗降低了AS患者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分泌IL-6的细胞数与AS临床评价指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强直性脊柱炎7年,未予正规治疗,2018年9月开始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皮下注射治疗:第1个月25 mg biw,第2个月25 mg qw,第3个月以后25 mg qow,病情缓解,患者无炎症性肠病的个人或家族史。2019年6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未予治疗,休息1周后自行好转。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51-853
目的:探讨生物制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5月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益赛普规范化治疗,并提供相关护理。结果:规范生物制剂临床应用的护理流程及生物制剂治疗中心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达到全程治疗的目的。结论:随着益赛普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广泛使用,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展专科护理/培养风湿病专科护士是风湿病护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实践》2016,(9):665-668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将120例AS患者按临床症状分为早、中和晚期三个组,每个组分别接受运动疗法联合rh TNFRFc治疗和rh TNFR-Fc单药治疗,治疗12周,对比不同疗法的组间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单药治疗组的AS疗效评价标准20%(ASAS20)改善率分别为78.7%和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和中期AS患者中联合治疗组ASAS20改善率以及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rh TNFR-Fc治疗AS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且早中期AS患者采取运动疗法联合rh TNFR-Fc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来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2组患者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 BASDAI )评分、关节肿胀程度、晨僵时间、红细胞沉降率( ESR)、C反应蛋白水平( CRP)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7/50),高于对照组的70%(35/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例,女性7例,男性3例,使用益赛普治疗,1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联合甲氨蝶呤,5.0~7.5mg/周,口服或者静脉注射,治疗8周,观察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时间、握力、患者总体评估、医师评分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CRP)。结果益赛普+甲氨蝶呤起效较快,所有的患者在第1周始便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缓解,4周70%的患者达到临床ACR20缓解,治疗8周,60%(6/12)的患者获得了ACR70缓解。结论益赛普+甲氨蝶呤治疗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作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治疗的首选方案,其长期疗效以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正>强直性脊柱炎(amkylosing spondylitis)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会侵犯到患者的脊椎和周围关节,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终身残疾,危害极大,有效的治疗方式极为重要[1]。目前,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原因,医学界还没有明确定论。为探究沙利度胺联合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沙利度胺、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36例AS髋关节病变的患者,50mg/次,每周1次,疗程12周,同时加用DMARDS(沙利度胺100mg,1次/晚,柳氮磺胺吡啶1.0g/次,2次/日),12周后停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继续DMARDS至36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髋部骨髓水肿MRI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沙利度胺、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6周后可以显著改善BASDAI,治疗前BASDAI平均评分(6.13±1.05)分,治疗36周后BASDAI平均评分(3.14±0.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僵、夜间痛、ESR、CRP等疗效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显示治疗后髋关节骨髓水肿显著改善。另外,本研究发现在停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继续使用沙利度胺、柳氮磺胺吡啶24周后(36周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炎性指标(ESR、CRP)、BASDAI和骨髓水肿等较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12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反应和轻度肝功能损害。结论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沙利度胺、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益赛普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观察和护理。方法选择汕头市中心医院应用益赛普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例,观察其疗效、不良反应和护理。结果 20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配合各种护理使治疗顺利开展,并能增强疗效。结论益赛普是新型有效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不良反应少,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过程中要重视各种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AS诊断标准并处于活动期的患者45例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给予传统治疗药物及对症治疗,疗程半年;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前2个月给予益赛普,25mg/次,2次/周。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活动性指数、功能性指数,晨僵时间、全身和脊柱疼痛程度等,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扩胸度、枕壁距、Schober试验,血沉、C-反应蛋白及用药安全情况等。结果治疗组除2例经济困难未坚持治疗、1例出现下呼吸道感染而停止治疗外,余20例患者治疗半年后,多个主要观察指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脊柱疼痛、晨僵时间均有明显的改善与好转,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90.0%。结论对于患有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传统治疗药物基础上加用益赛普,能迅速减轻AS的症状和体征,并可改善AS患者的功能、活动范围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生物制剂在国内风湿性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产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近年在国内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性疾病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本文综述其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中的国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22例强直性脊柱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益赛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22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使用给予益赛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22例患者对照组只用甲氨喋呤,药物用量、用法、疗程均与治疗组相同。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均详细记录身高,胸廓扩展范围,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数值,关节疼痛[VAS法测试]。结果两组治疗后3、6个月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4个月Schober、VAS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以上结果说明益赛普与MTX合并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单用MTX治疗效果不好的AS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益赛普治疗13例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赛普(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能竞争性地与血液中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结合,阻断它和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降低其活性,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症状。本文报告13例强直性脊柱炎应用益赛普治疗的观察及护理,11例腰背疼痛、晨僵及外周关节肿痛明显好转,10例血沉及CRP(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通过心理护理、功能锻炼、生活护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一系列护理措施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