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L-6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可由T细胞、成纤维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产生。近来实验发现,微量IL-6即能刺激垂体前叶激素的释放。作者推测垂体前叶可能是IL-6体内来源之一。并在本文的体外实验 相似文献
2.
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法研究了29例不同胎龄人胎儿垂体痈叶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与促甲状腺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关系。人胎儿垂体前叶存在少量粗细不等的P物质反应神经纤维,多成丛分布于前叶的中央区及其与外侧部的交界区。随着发育,P物质反应纤维增多、增长,分布趋于集中。促甲状腺素反应细胞在早期多有短粗突起,中期增长、增多,晚期又减少;细胞主要位于背腹缘及中央区,晚期较密集。在P物质反应纤维与促甲状腺素反应 相似文献
3.
人胎儿垂体前叶P物质免疫阳性纤维与促甲状腺素免疫阳性细胞的关系及其发育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法研究了29例不同胎龄人胎儿垂体前叶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与促甲状腺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关系。人胎儿垂体前叶存在少量粗细不等的P物质反应神经纤维,多成丛分布于前叶的中央区及其与外侧部的交界区。随着发育,P物质反应纤维增多、增长,分布趋于集中。促甲状腺素反应细胞在早期多有短粗突起,中期增长、增多,晚期又减少;细胞主要位于背腹缘及中央区,晚期较密集。在P物质反应纤维与促甲状腺素反应细胞的分布重叠区域内可有较密切接触,随发育其接触数量及其密切程度均有增加。结果提示人胎儿垂体前叶内P物质反应神经纤维与促甲状腺素反应细胞可能存在功能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IL-6阳性细胞在小鼠胸腺内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IL-6阳性细胞在小鼠胸腺的分布。方法:采用免疫酶细胞化学,免疫荧光双染及免疫电镜技术方法原位显示小鼠胸腺不同部位IL-6阳性神经的表达情况。结果:光镜免疫酶组织化学确定了IL-6阳性细胞的分布范围,即IL-6在胸腺皮质和髓质的某些特定的细胞表达;进一步采用免疫荧光双染色及免疫电镜技术对IL-6阳性细胞进行了解析,确定了小鼠胸腺内IL-6阳性细胞主要是胸腺实质中不同形态的巨噬细胞,IL-6不存在于胸腺上皮细胞及胸腺细胞。结论:巨噬细胞是小鼠胸腺IL-6的主要来源,参与胸腺细胞发育微环境的构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大鼠垂体重量、垂体前叶3类细胞比例及滤泡星形细胞(FS细胞)S100蛋白表达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取2~3月(青年组)、10~12月(中年组)、18~20月(老年组)3组大鼠垂体经分析天平称重后,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垂体前叶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中年组垂体重量最大;垂体前叶嫌色细胞(其中多为滤泡星形细胞)所占比例以中年组最高(39.26%±0.10%);3年龄组S100蛋白阳性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细胞阳性率以中年组最高(27.13%±0.16%),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年组大鼠垂体重量、垂体前叶FS细胞的数量、分布与其它两组比较变化最大。在大鼠垂体前叶增龄过程中,FS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7.
免疫大鼠下丘脑及垂体ACTH样和β—内啡肽样免疫阳性细胞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正常Wistar大鼠,雌雄兼用。老龄鼠(20个月)和壮龄鼠(8个月)各10只。用福氏痢疾杆菌及福氏完全佐剂免疫动物,免疫成熟后处死取材。石蜡切片,ABC法染色,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下丘脑及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免疫反应(ACTH-ir)和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β-END-ir)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和计数。图像分析仪测其灰度值。结果:多数鼠第三脑室室周层出现许多β-END-ir强阳性细胞。弓状核 相似文献
8.
取正常Wistar大鼠,雌雄兼用。老龄鼠(20个月)和壮龄鼠(8个月)各10只.用福氏痢疾杆菌及福氏完全佐剂免疫动物,免疫成熟后处死取材。石蜡切片,ABC法染色,DAB显色.光镜下观察下丘脑及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免疫反应(ACTH-ir)和β-内啡肽样免疫反应(β-END-ir)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和计数。图像分析仪测其灰度值。结果:多数鼠第三脑室室周层出现许多β-END-ir强阳性细胞.弓状核ACTH-ir阳性细胞以及β-END-ir阳性细胞数量在被免疫的老、壮龄鼠之间无明显差异.弓状核ACTH-ir阳性细胞灰度,免疫组老龄鼠低于同组壮龄鼠;而β-END-ir阳性细胞灰度则反之。垂体前叶的ACTH-ir阳性细胞灰度,免疫组老龄鼠高于同组壮龄鼠;βEND-ir阳性细胞灰度,免疫组老、壮龄鼠间无明显差异。表明免疫组老龄鼠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间的调节发生紊乱、与正常组比较,除免疫组老龄鼠弓状核ACTH-ir阳性细胞灰度显著低于正常老龄鼠外,其余各组灰度值皆高于或接近于相应正常组大鼠。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受体在大鼠垂体前叶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ERα和 β两个亚型在大鼠垂体前叶的表达及两者是否共存。 方法 用种属特异性抗体 (兔抗大鼠ERα和羊抗大鼠ERβ抗体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ERα免疫反应物质位于细胞核内 ,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垂体前叶和后叶 ,中间叶极少。ERβ免疫反应物质位于胞浆和胞膜 ,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垂体前叶和中间叶 ,后叶不表达。ERα和ERβ可共存于同一细胞。 结论 ERα和ERβ在大鼠垂体前叶分布不同 ,但部分细胞有共存 ,提示两者在介导雌激素的作用中有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5例水囊引产、不同胎龄胎儿垂体前叶超微结构研究,从形态上证明前叶激素的释放有多种方式:1.胞吐和错位胞吐;2.以胞质小块释放入血窦:有突起的细胞将突起伸入血管间隙,末端与细胞脱离形成含分泌颗粒的胞质小块,经内皮窗孔进入血窦;3、越膜渗出:分泌颗粒内容物跨越颗粒膜和细胞膜渗出细胞;4.有脑颗粒的排出;5.血窦内皮的吞噬和转运作用。[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5-羟色胺受体在大鼠脑垂体前叶中的分布及5-羟色胺受体与黄体生成素的共存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大鼠脑垂体前叶分布有5-羟色胺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胞体较大,多边形或图形;黄体生成素阳性的内分泌细胞中含有5-羟色胺受体。结论:存在于垂体前叶的5-羟色胺能神经纤维,可能在垂体前叶的5-羟色胺受体介导下,直接参与垂体激素的合成与释放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海洛因依赖对大鼠下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白细胞介素2(IL-2)阳性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正常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海洛因依赖组.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分别于第10、17、24、31、38d取下颌下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图像分析及细胞计数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盐水对照组大鼠下颌下腺EGF、IL-2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强度均无明显改变.2.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下颌下腺EGF、IL-2阳性细胞的免疫反应增强,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海洛因依赖期间,EGF、IL-2 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始终低于空白组及盐水对照组(P<0.05).3.EGF与IL-2在大鼠下颌下腺内分泌细胞中有共存现象.结论 在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下颌下腺EGF、IL-2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反应强度均发生了规律性改变,提示大鼠下颌下腺分泌的EGF及IL-2参与了机体对海洛因依赖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大鼠垂体前叶中一些免疫内分泌物质的共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其受体和雌激素受体(ERα或β)在大鼠垂体前叶的共存。方法 用种属特异性抗体(兔抗大鼠ERα蔌IL-2Rβ,羊抗大鼠ERβ或IL-2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结果 在大鼠垂体前叶有ERα、ERβ、IL-2和IL2Rβ免疫反应细胞,REα位于胞核内,IL-2和ERβ免疫反应物质位于胞浆内,IL-2Rβ位于胞膜,ERα或β和IL-2共存于同一细胞,ERα和IL-2Rβ无共存,而ERβ和IL-2Rβ共存。结论 在大鼠垂体前叶ER和IL-2以及膜受体IL-2Rβ和核受体ERβ共存于同一细胞,表明在大鼠垂体前叶存在免疫内分泌网络。 相似文献
14.
地甘口服液对小鼠CD45阳性细胞和IL-2活性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 ,目前仍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中药复方———地甘口服液在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的基础上 ,我们曾对环磷酰胺 (CTX )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及该药的免疫调节功能进行初步的研究[1] 。为进一步探讨 ,该药的作用机制 ,以血CD4 5阳性细胞及脾细胞增殖能力为指标进行观察。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 昆明种小鼠 ,性别不限 ,18~ 2 2g,由湖北省医科院动物中心提供。1 2 主要药物与试剂 10 0 %地甘口服液 ,含生药 1g/ml,熟地黄、炙甘草各 0 4g/ml,由湖北中医学院附院制备。FITC标记的大鼠抗小鼠CD4 5抗… 相似文献
15.
大鼠垂体前叶内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大鼠垂体冠状和矢状方向的连续切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详细描述了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大鼠垂体前叶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簇状的SP-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垂体前叶尾1/3段主要分布在背侧近垂体裂处;而在中1/3段则主要分布于前叶的两翼中部靠腹侧处。 相似文献
16.
《神经解剖学杂志》1996,(3)
对经福氏痢疾杆菌免疫后的Wistar老龄、壮龄大鼠,腹膜腔注入致病量福氏痢疾杆菌F1b(活菌492万个/g体重),24h后处死取材,用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下丘脑及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和卜内啡肽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形态、分布并进行计数,再通过图像分析仪测其灰度值.结果:下丘脑弓状核含此二种活性物质的阳性细胞数量,老龄鼠明显低于壮龄鼠.多数鼠第三脑室室周层出现许多β-内啡肽样强阳性细胞.再感染老龄鼠弓状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佯阳性细胞灰度值显著高于再感染壮龄鼠,但其β-内啡肽样阳性细胞灰度值却显著低于再感染壮龄鼠.再感染老龄鼠垂体前叶的此2种活性物质阳性细胞灰度值均显著低于再感染壮龄鼠.提示:弓状核和垂体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β-内啡肽含量的变化以及二者间比例的失调,与老龄鼠免疫功能减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IL-6对呼吸系统趋化因子表达谱及免疫细胞组成的影响。方法通过real-time PCR对IL-6敲除小鼠的上呼吸道鼻黏膜和下呼吸道肺组织中56种趋化因子及受体的表达谱进行芯片分析,利用流式细胞术对上下呼吸道中免疫细胞组成进行分析;再使用IL-6蛋白对野生型小鼠进行滴鼻处理,检测鼻黏膜和肺组织内趋化因子表达谱和免疫细胞组成的改变。结果IL-6敲除后小鼠肺组织CXCL5表达显著降低,鼻黏膜中T细胞占比升高,肺组织中肺泡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占比均降低;IL-6滴鼻后鼻黏膜中CCL3、CXCL2和CXCL3的表达显著升高,肺组织中总白细胞占比显著减少,除中性粒细胞占比增加外,其它免疫细胞均有减少。结论降低或升高IL-6水平均可导致呼吸系统内多种趋化因子表达以及免疫细胞组成发生改变,提示IL-6可调节呼吸系统免疫,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为了观察大鼠垂体前叶细胞中各类激素细胞的增殖水平,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无同位素污染的检测垂体前叶细胞增殖的方法。方法:应用原代培养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加入5-溴-2-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细胞增殖,用抗BrdU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大鼠垂体前叶细胞中各类激素细胞增殖能力。结果: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可见Br-dU阳性标记内分泌细胞,其细胞核内可见棕褐色阳性颗粒,核浆比例增大,呈颗粒状,提示处于细胞增殖期。免疫细胞双重染色表明,体外培养垂体前叶的生长激素细胞、催乳素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均具有一定的增殖能力。结论:BrdU标记是一种有效的标记垂体前叶细胞增殖的方法,为探究大鼠垂体前叶细胞中各类激素细胞增殖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甘丙肽和经典激素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内的共存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大鼠垂体前叶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甘丙肽免疫反应细胞。用相邻切片免疫组化方法,发现甘丙肽免疫阳性细胞同时与所有ACTH、GH、PRL、FSH、TSH等5种垂体前叶经典激素在腺细胞内共存,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垂体前叶神经活性物质和激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