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静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238-239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进行综合性干预措施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儿童孤独症进行综合性干预训练。结果干预治疗后患儿的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能力等得到明显改善。结论综合性干预训练是治疗孤独症的有效方法 ,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对患儿及早实施科学的训练和护理,对改善孤独症患儿生活自理、躯体运动、感觉、交往、语言能力等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孤独症儿童的综合康复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跃  田国英  周永红 《江苏医药》2006,32(10):979-979
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以缺乏情感、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及刻板行为为特征,属于全面发育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较少见疾病,患病率为4/万~5/万,目前对该病国际上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措施。我院康复科2000年-2005年对46例孤独症患儿进行连续6个月以上的综合康复训练,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听觉统合训练配合康复干预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孤独症患儿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听觉统合训练;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康复情况、行为特征分布情况及智力(IQ)得分.结果 观察组社会交往为(15.89±3.05)分、感觉为(9.16±1.31)分、语言为(11.96±1.08)分、躯体运动为(18.64±2.61)分、自理为(13.11±1.16)分,对照组社会交往为(20.14±4.48)分、感觉为(11.75±1.84)分、语言为(15.27±2.76)分、躯体运动为(20.78±3.32)分、自理为(14.06±1.24)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主动回避眼光接触、注意力涣散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缺乏想象性游戏、缺乏模仿性动作等发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Q得分为(67.42±12.9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15±14.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听觉统合训练配合康复干预,能有效促进患儿早期恢复,改善部分行为特征,促进智力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声导抗与纯音听阈测试检查听力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12月到本科就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两组患儿听力测试完成情况及测试耗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能主动配合检查,完成率为91.67%,耗时相对较短,平均用时(18.72±9.63)min;对照组患儿主动配合检查完成率为62.50%,检测平均耗时(21.50±11.93)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确保听力测试的顺利完成及数据的准确性,并明显缩短了测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听力筛查及早期干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沾化县2007~2009年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瞬态耳声发射(TEOAE)检查,探讨早期发现听力异常,早期干预的意义。方法对9420名(包括高危儿430名)新生儿进行瞬态耳声发射测试,对三次测查未通过者在出生后三个月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查并确诊,对听力异常儿建档及追踪管理。结果最后确诊听力障碍16例,总发病率1.70‰。经语言训练,10例轻度听力障碍者语言发育正常;中度听力障碍4例中,1例语言发育稍落后,3例语言发育基本正常;2例重度听力障碍者已佩戴助听器,语言发育迟缓。结论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发现听力异常,早期干预,促进语言发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20,(1):144-146
目的对儿童早期干预在婴幼儿发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定期保健的68例婴幼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婴幼儿采取常规保健,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婴幼儿采取儿童早期干预保健,比较两组婴幼儿保健效果。结果实验组婴幼儿GESELL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婴幼儿PDI与MD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儿童早期干预在婴幼儿发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并促进婴幼儿智力的提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儿童肥胖症的致病因素及干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妇幼保健院2007年~2010年期间出生接受系统管理的435例儿童,实施体格测量并观察临床表现。结果:435例儿童当中共有65例儿童肥胖症。结论:儿童肥胖症的主要致病因素包括行为与饮食习惯影响、遗传因素以及神经与内分泌因素影响,应当根据这些致病因素,给予患儿对应的减肥治疗、健康宣教以及早期干预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结合神经康复治疗对儿童孤独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儿童孤独症患儿,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4个疗程,于治疗前后使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脑电生理和听阈测定,比较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儿的病情有明显好转;治疗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正常例数增加,异常表现例次数减少;治疗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各波的潜伏期和峰间期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治疗前双耳听阈都有增高,治疗后听阈值明显下降.结论 儿童孤独症患儿存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经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后有明显改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康复治疗的疗效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周洁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217-218
目的进行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分析,观察干预治疗及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50例患儿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观察孤独症发病的相关因素;同时采用行为干预、结构化教育、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音乐护理治疗等早期干预方法进行治疗,时间平均6个月,5d/周,8h/d。结果妊娠史、出生史、发育史、家族史(父母精神、智力情况)、家庭教育情况等与孤独症的发病有密切关系;采用干预治疗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治疗儿童孤独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发育迟滞儿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在儿保科确诊的发育迟滞儿童35例,20例为干预组,进行早期干预,训练时间为每次40min,每周4次,同时对家长进行家庭训练指导。15例不进行医院干预患儿作为对照组,半年后对两组儿童进行发育商测评。结果:干预组发育商显著超过对照组(P〈0.01)。结论:说明适当的早期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生理发育的不足,提高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社区儿童保健干预方法对于婴幼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选择我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儿童保健并且建立档案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根据是否根据规定进行体检进行体检分类,将所有儿童分为规律儿童保健组以及非规律儿童保健组。同时对社区儿童进行抽样,从中抽取出从出生到18个月之间的神态状况予以调查。结果本研究收集了300例儿童的资料,其中有男童162例,女童138例,对规律儿童保健组以及非规律儿童保健组的儿童在18个月内进行儿童保健次数的分析。结论儿童作为家庭的一个必要成员,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的稳定性,也关系到全民的素质,社区儿童保健干预方法能有效的对于婴幼儿早期发育产生良性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促进儿童早期身心全面发展,探讨参加早期儿童发展促进干预对母子交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6年7月参加早期儿童发展促进中心亲子活动的128名4个月~3岁的正常儿童及母亲。对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母子交流情况,并对早期儿童发展促进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除了编号4和编号12所对应的2项问题内容差异无显著性外,另外10项问题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通过早期儿童发展促进干预,促进了母子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办医政发〔2010〕12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规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使儿童孤独症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康复治疗,我部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儿童保健干预对促进婴幼儿早期生长、运动及智力发育的临床影响。方法本次纳入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保健干预的152例婴幼儿,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76例,其中对照组常规随诊,定期体检;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用儿童保健干预,比较2组婴幼儿早期生长、智力及运动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身长、体质量、智力发育指数(MDI)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行为发育优秀+聪明占比为76%,明显高于对照组之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性疾病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之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干预可促进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并促进运动与智力发育,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国每年出生约 2 0 0 0万新生儿 ,据以往资料统计 ,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占 3%~ 10 % ,其中发生智力发育迟缓、脑性瘫痪及其他特殊问题的可能性大大高于正常儿。国内外研究表明 ,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效果显著。为此 ,我们开展了这个项目 ,对我院产科出生的 75例高危新生儿进行了系统的智力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在我院产科出生的具有围生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 75例 ,其中男 38例 ,女 37例。1.2 监测方法生后 3个月行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DDST)筛查 ,结果可疑或异常者 ,进一步作盖泽尔发育诊断 ,并同时开始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损害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指标及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0例多次尿常规检查正常的HSP患儿通过检测尿微量蛋白(IgG,MA,TRF,α1-mG,β2-mG)及尿酶(NAG,γ-GT)的含量。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将45例异常的HSP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在甲氰咪胍,维生素C,克敏能,钙剂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干预组)22例加用肝素钠皮下注射,甘利欣口服治疗。B组(对照组)23例,未加任何处理。结果 多次尿常规正常的HSP患儿肾损害占90%。干预组治疗后2个月、4个月尿微量蛋白,尿酶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4个月尿IgG,MA,β2-mG,NAG,γ-GT等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干预组治疗2个月,4个月尿微量蛋白,尿酶各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尿IgG、MA、TRF、NAG恢复较快,干预组治疗4个月时已基本接近正常。而尿α1-mG、β2-mG、γ-GT恢复较快慢,干预组治疗4个月时,仍有轻重不一的异常。两组治疗4个月时,出现尿常规异常者,对照组较干预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尿微量蛋白,尿酶是早期诊断HSP肾损害的良好指标。用肝素钠,甘利欣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能有效预防肾损害,延缓疾病进度。对HSP肾损害必须强调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我院在对新生儿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早期干预,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8月至今我院观察足月出生的住院新生儿40例,随机抽样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婴儿出生时头围、身高、血红蛋白、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相似文献   

19.
心肾综合征(CRS)是指心力衰竭与慢性肾功能不全两病共存且互相影响导致病情显著恶化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随着慢性肾脏病(CKD)合并心血管疾病(CVD)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CRS已受到临床医师广泛的重视,但临床发现单纯使用西方医学手段治疗不理想,而结合中医整体辩证,以"心肾不交"理论高度概括CRS的病机,采取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为CRS的治疗及早期干预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中风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3个月的干预之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均P< 0.05),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应用于中风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有助于患者远期疗效的提高,值得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