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述络脉的起源和生理作用,回顾"络病在表"和"久病入络"两种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在这两种理论指导下相关疾病治疗的应用。分析两种理论产生的机制,认为"络病在表"是因为络脉表浅,所以率先受邪;"久病入络"是由于经脉和络脉气血相互渗灌,久病引起络脉血行异常,进一步导致全身血行不畅。无论新病久病,都应该重视络脉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初病在络”与“久病入络” ,初学者常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感到迷惑 ,笔者从分析络脉含义上着手 ,简要阐明“初病在络”、“久病入络”虽说法不同 ,而实质相同 :均为邪气侵入络脉。其根本原因在于 ;络脉是流动的网络 ,邪气深入部位内外不同。1 络脉是流动的网络络脉形态学涵义 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经络系统中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灵枢·脉度》有云 :“经脉为里 ,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 ,说明在形态上经脉较为粗大 ,是主干 ,络脉是细小支横别出的部分。络脉是一个系统群体 ,每一络脉系统中 ,各级支横而别者又…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理论是未来医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是医学发展的最高境界。"初病在络"久病入络"应引入"治未病"思想,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发挥防重于治,防治结合,对以络病病机变化为主的多种慢性难治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强 《中医杂志》2011,52(3):258-259
叶天士创"久病入络"之说,源于其对温邪易伤血络的认识。其实并非凡久病皆入络,而且然病亦可入络。血与络是统一整体,病邪伤血即可伤络,无论病之元初,血热还是血瘀,治络先治血,血和络自通。营行脉内应是气血同络,卫行脉外但不另外有络;"气络"乃是伪概念,气可行于经络内外,没有与血络并行的"气络管网"。  相似文献   

5.
脑小血管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和病理综合征。现代社会人群中脑小血管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但与之对应的治疗研究却进展缓慢。在中医络病学中,脑络形态细小,结构上呈网状分布,功能行气走血,滋养脑窍,其和现代脑小血管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高度一致,故脑小血管病在中医学中亦可划分为脑络病范畴。通过以清代医家叶桂(字天士)“久病入络”理论为出发点,从正虚邪盛的角度探讨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认为年老久病,肾精虚损,正气渐衰,脏腑失调而致痰瘀内生,痰瘀邪气客于机体,日久由经入络,阻于脑络,脑窍失养,从而出现认知损害、肢体功能失调等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现。治疗上当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分清标本虚实。年老体虚,正气不足而致脑络虚损者,重在补肾培元,以益气扶正为本;痰瘀阻络、气血不足而致脑络失养者,重在活血行气,以祛邪通络为标。然而临床中脑小血管病患者往往正虚邪实同时存在,故治疗上当将扶正与祛邪二者动态结合,即将补肾益气扶正药物与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药物相配伍,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动态辨证以调整双方药物用量,标本兼顾才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络病理论认识高血压与脑梗死,二者病理因素均为风火痰瘀虚,病在血脉,其病机变化符合络病气机郁滞、络脉痹阻、络脉绌急、络脉不荣及络脉损伤。  相似文献   

7.
叶天士络病新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凡疾病的发生 ,多自浅及深、由气入血 ,无论外感内伤一般多有这种规律可循 ,故《灵枢·经脉》论经络病有“是动”病和“所生”病之说。《难经》阐述其义 ,明确指出 ,“是动”病为气先病 ,“所生”病是血后病 ,气先病为气滞而不行 ,血后病为血壅而不濡 ,说明其由气病发展为血病  相似文献   

8.
“久病入络”论及其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现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位病因.依据中医络病理论,糖尿病肾病属于络病范畴.糖尿病肾病痛机复杂,临证表现繁多,虚实夹杂,湿、热、毒、瘀并重,缠绵难愈.从"久病入络"入手,既病防变,已病治络,可望取效.  相似文献   

9.
温邪与“毒”致病学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温病病因的认识,历代医家有分别从温邪和毒邪立说。但温、毒两邪有何联系?有何区别?长期以来论述者甚少。现今,不少医家已开始从本质上对温病病因进行客观的研究分析,初步阐述了温邪与毒的关系,论证了温病毒邪致病学说的正确性,从而充实、发展了温病病因学说。临床研究与应用温邪与毒邪致病的共同特点为起病急骤,传变较快,多以发热为主症,易出现险恶证候,病程中易耗伤阴津等。但因温邪与毒邪之不同,可显示出程度上的差别及证侯上各自固有的特性。一、致病机理的研究温邪与毒邪作为病因,现代医学所说的致病微生物应当包括在…  相似文献   

10.
11.
“久病入络”及其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久病入络”及其临床运用贾正平山东梁山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梁山274800)1久病入络理论形成依据《难经·八难》中指出:“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体正气旺盛,防御功能健全,则病邪不得而入,即使致病之邪气侵入人体,旺盛之正气也能驱邪外出,恢复健康。但久病之...  相似文献   

12.
“久病入络”与慢性胃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久病入络”与慢性胃病浙江中医学院(310009)何杨伟久病入络说是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大量临床实践中的一个创见。他的理论医术主要是根据其流传于世的医案而得,现就其部分医案探讨久病入络说在治疗慢性胃病中的运用。一、气血经络为病变基础叶氏认为,病之新久,有...  相似文献   

13.
试论“久病入络”理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正平 《光明中医》2010,25(8):1323-1324
<正>"久病入络"理论,乃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先生于长期大量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思想结晶,为后人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某些慢性及内伤杂病的途  相似文献   

14.
"初病在络"与"久病人络"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病在络"与"久病人络",初学者常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感到迷惑,笔者从分析络脉含义上着手,简要阐明"初病在络"、"久病人络"虽说法不同,而实质相同:均为邪气侵入络脉.其根本原因在于;络脉是流动的网络,邪气深人部位内外不同.  相似文献   

15.
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久病人络学说是叶天士在内伤杂病临床中的贡献之一,现就历代中医有关络病,以及叶天士久病入络学说的论述、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久病入络”理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属糖尿病神经病变范畴,其典型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并可伴有四肢冷凉、皮肤蚁行感,DP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是代谢学说和血管学说。就DPN的中医辨治体系结合其现代病理生理学改变,以久病入络理论为主的学术观点,用活血  相似文献   

17.
从络病角度认识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认为正虚为本,邪实(痰浊、瘀血)流注络脉,导致络脉不通为其病机;病程迁延、久病久痛、病久内舍于脏的临床表现,符合络病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发展规律。结合络病三维空间结构,辨RA表里轻重缓急;结合络病在治法上以通为用,RA治疗上应急性期活血化瘀,缓解期通补兼施;RA用药以辛味通络药和虫类通络药为主,并根据寒热虚实斟酌加减,以期为RA临床论治规范化提供新的参考,也为临床其他属络病范畴的疾病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医术精湛,医理渊博,不仅在温病理论上有卓著的贡献,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而且在杂病方面也有很多创见。他提出“久病入络”的重要学术思想,认为“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发前人未发之旨,并创立治络之法,治法通变,用药灵活,开拓了新的治疗思想。  相似文献   

19.
林敏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4):253-255
“久病入络”理论是历代医家不断探索和临床实践的结晶,在慢性病和疑难杂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本文就其在现代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等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简略综述。参考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20.
张恒耀  纪少秀 《新中医》2024,56(6):157-161
中医学现有辨证体系中缺少能够反映慢性疾病病机演变规律的辨证方法,而伤寒及外感温热病有 诸如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可以反映病机传变规律和预判病势发展的分期辨证理论和方法。“百病生于气” 和“久病入络”是气病和络病理论的总纲,两者揭示了疾病发生和演变的一般机制。因此,基于气病和络病理 论形成的“气络辨证”法可以指导慢性疾病分期或分阶段辨证治疗,同时气络辨证也可为中医治未病、功能性 疾病辨治、慢性病早期扭转和进展期截断等提供理论依据和辨治方法。本文结合气病和络病相关理论,从中医 发病学和病机学角度对疾病的发生和演变进行探讨,从而辨析“百病生于气”和“久病入络”的病机内涵,对 气络辨证法在中医慢性病分期诊疗中的临床指导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