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复方功效只存在于复方整体水平之上,不同于各单味药功效、也不同于各单味药功效的累加功效。中药复方分析存在多元性、复杂性的特点,作者从复方药物的性味配伍研究复方功效主治,尝试基于知识元语义分析,以中药药性、功效知识元为基础,采用归纳、统计分析方法,从中药复方性味知识元配伍、性效知识元关联、效证症病知识元关联、功效知识元关联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综合各分析反映复方整体功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功效-药性组合关联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功效--中药药性组合的关联性问题,采用单味药作为研究载体,在明确单味药所发挥功效的基础上,通过整理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关于单味药药性与功效的数据记载,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算法,从单味药层面,得到各功效所对应的药性组合,获得相同功效的药味在药性组合层面的共性规律.基于已知的经验知识,对上述共性规律进行分析验证.此研究以"功效-药性组合"为主线开展中药药性、功效系统性研究,全面阐述中药药性、功效的关联性,对解析中药方剂的药性组合配伍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归纳《神农本草经》所载具有“延年”功效的药物,总结《神农本草经》“延年”用药学术思想。方法:收集和整理《神农本草经》里明确记载的具有养生功效的药物,通过数据分析该类药物的性味规律及现代分类方法,归纳其药性特点和药物功效分布现状。结果:在药性方面,平性药有60种,占比最高,温热药次之有42种,寒凉药最少有40种;在药味方面,甘味药比例最高有59种,其次为苦味药48种,辛味药有27种,酸、咸味药较少;在现代药物分类方面,高频药类(≥10)为补益药和利水渗湿药两种。结论:发现《神农本草经》“延年”药物多见于上品类,其药多性平味甘,功效特点以补益为主,兼有利水渗湿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延年”药物的研究可为总结提炼古代养生药物特点及现代功效演变状态,为现代养生用药提供一定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性之外,还有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者,但有学者认为这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别,仍未超出四气范围。既然未超出寒热范围,那么为什么提出平性,并沿用至今呢?平性,到底有什么独特的之处呢?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的性、味、归经、齐全523味药物为研究对象,尝试基于药性—功效知识元语义分析,探讨平性的药性定位,并与"寒、凉、温、热"四性进行比较,从而论述"平"性与四气中其他四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味性化味"(Ro Nus Zhur Jes)理论是藏族药(简称藏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藏药核心配伍规律,是以药物的六味为表层药性,被三胃火消化后的三化味为内层药性,八性和十七效等为深层药性,本质性能为特殊药性,形成多层次药性理论,但其内在结构仍需统一整理,临床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该文采用文献挖掘,藏药理论,矢量结构模型,K-均值聚类分析,Gephi 0. 9. 2可视化软件等方法,整理藏药药性理论,发现藏药药性内在结构具有"7药性+3特性"的多维结构特点,且药性相同则会叠加,药性相反则会抵消,可用矢量表示,提出了构建藏药"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以二十五味余甘子散和92种常用藏药方剂为例,分析单一方剂十七效和多个方剂作用于三因的比值,并将其结果与临床功效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发现模型分析结果与临床功效之间不仅从方剂的六味、三化味、十七效等高度吻合,而且主治疾病等均相符,具有很高的拟合度和解释度,能够有效而直观地量化藏药方剂药性,揭开复杂的藏药理论隐性知识。后续将继续应用藏药"味性化味"矢量结构模型分析藏医经典方剂,并不断进行拟合评价及修正优化,以期提高藏药药性理论在大数据环境下的实用性,为藏药方剂的药性量化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熊兴富  赖昌生 《河南中医》2016,(10):1844-1846
目的:采用计算机统计淡味中药的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淡味药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黄兆胜主编的《中药学》为蓝本,构建淡味药的性能数据库,并利用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淡味中药均以寒性最多(占64%),平性次之(占21%),凉性位居第三(占14%),无热性及温性药。归经中,以入胃经最多,占50%;入膀胱经、心经、小肠经各占36%;入肾经、肝经、肺经各占29%;入脾经、胆经各占14%。14味淡味药均具有沉降性质,无升浮性质中药,无毒性药物。结论:淡味药以寒凉、沉降为主,入胃经最多。  相似文献   

7.
以"补肾助阳"中药功效术语为例,探索基于药性理论的中药功效术语个性化翻译。通过查阅词典、古代文献和相关教材,对"补肾助阳"相关功效术语的中文内涵进行挖掘,分析具有类似功效药物的药性特点。从国内外较为认可的英译标准、辞典辞书和中药学英文教材中遴选能够表达中药药性特点的英文翻译,以期在中英翻译转换中介入最具核心的药性特点,使之能够更加正确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植物寄生类彝药药性中的四气、五味及功效。 方法: 借鉴中药药性理论,采用文献数据整理与挖掘的方法,对彝医药现存古籍—《彝药志》、《聂苏诺期》、《彝族医药》等十余部文献中记载的26种常用植物寄生类彝药进行四气、五味及功效规律的总结。 结果: 植物寄生类彝药的四气构成比为温性>寒性=凉性>平性>热性;五味中单味构成比为含苦味>含涩味>含辛味=含酸味>含甘味=含淡味>含咸味。从多味组合角度看,两味组合中苦涩的有7种,苦辛、酸苦、酸涩各1种;三味组合为酸苦涩、苦辛涩各1个。 结论: 植物寄生类彝药药性的四气以温性药居多,寒、凉类次之,平性再次之,无热性药。五味有单味、两味及三味的组合,其中单味以苦味最多,无淡味药。两味以苦涩味最多,三味包括酸苦涩、苦辛涩。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补益肝肾是植物寄生类彝药的三大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中药药性组合的概念出发,探索“老药”抗癌新作用,为“老药新用”提供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新方法与新思路。方法以气阴两虚型肺癌为例,通过分析中医抗肺癌的治则治法,依据功效-药性组合关系,整理出中医抗肺癌所需要的药性组合模式,筛选符合此标准的化学药,预测其具有抗癌作用。结果筛选出符合益气、养阴药性组合模式的15种化学药,其中2种是临床使用的抗癌药,另有4种非抗癌化学药物具有抗癌作用。结论基于药性组合模式发现“老药”抗癌作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于“老药新用”的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方剂组成有一定原则,药与药之间的配伍,有以药性、功效相似的几种药互相辅佐,使其药效相得益彰;有以药性作用相反的几种药彼此配合,以奏其功者。这两种组方用药在中医临床上都是较为常见的,而后者这种即属相反相成的配伍方面,从它表面上看,药与药之间,因药性相反,似乎存在互相排斥的现象,但实质上正由于性能、效用相反,却起到互相补充和促进作用。综观相反相成配伍方法的特点,每以寒与热,补与消、散与敛、升与降、利与涩、润与燥、峻与缓等等相反药物着手,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病情上和用药上的矛盾,如证有寒热错杂,  相似文献   

11.
药性理论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理论基础.药性中气、味、归经的特定组合与功效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文献中颇有论述,然限于对具体药对的阐述较多,系统研究药性组合与药对功效之间的规律报道尚少.本文从有明确功效记载的药对出发,探究药对功效与药性组合的关系,及特定功效的常用药性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象思维是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式之一。药性理论与功效研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传统中医学对于中药药性和功效的认识,不能脱离象思维的思维方式。解读象思维的核心意义,基于象思维视角从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角度分析中药的药性理论内涵,从"象-效"关系认识中药的功效特点,掌握中药学药象、药性与功效三者之间的规律,从而指导临床,发挥中药的最大价值,以期能够为中药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解表"相关中药功效术语"发汗""发散"为例,基于药性理论探讨如何用英文准确表达药物功效、作用特点的方法与可行性,为中药功效术语翻译的标准化提供研究实例。首先对"发汗""发散"的学术内涵进行古今文献的系统挖掘,把握其核心作用特点,然后对当前的英译版本进行系统整理并研究其英文内涵,对相关术语的中英文内涵进行对照研究,得出基于药性理论指导下性效结合的英译,并建议"发汗""发散"翻译为sweat perspire和disperse。本研究首次将药性理论应用到"解表"相关中药功效术语的英译中,为中药功效术语英译的合理性、准确性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南阳“八大宛药”四性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整理山茱萸、辛夷、桔梗、丹参、半夏、杜仲、栀子、天麻"八大宛药"在历代主要本草文献中四性及功效主治的相关记载,寻找其四性的作用及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综合评定"八大宛药"临床疗效的独特性提供文献依据。方法:以历代主要本草文献为工具,从"八大宛药"的药性、功效、主治以及临床应用方面分析其四性作用。结果:除辛夷四性在古代本草记载中没有变化外,其余均有不同记载。其中,山茱萸、栀子、杜仲、天麻四味药药性记载大方向基本稳定;半夏、丹参、桔梗三味药颇有争议,但在大方向上也基本保持稳定。结论:"八大宛药"四性文献研究的结果与现代中医药相关文献论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李佳珊  杜寒倩  徐盼瑜  李泽辉  李源  林娜  徐颖 《中草药》2023,54(20):6753-6762
目的 以雌激素样作用中药为例,探究中药药性、功效、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 以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作为信息来源筛选雌激素样作用中药及复方,通过频数统计分析其药性、功效、来源、主治疾病的分布规律,筛选核心药性组合;从药性组合-功效-作用靶标-功能模块-病理变化-疾病的角度诠释雌激素样作用与中药药性、功效、主治的内在关联。结果 共筛选得到82味雌激素样作用中药,主要分布在补虚药与活血化瘀药中,多具有活血、补肾的功效,其核心药性组合为温甘肾、温甘肝、平甘肾、寒苦肝和温辛肝。高频药性组合温甘肾包含了研究频次较高的淫羊藿与人参等中药,其活性成分淫羊藿苷、人参皂苷等可通过调控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级联激活与钙离子的转运从而发挥雌激素样作用。结论 核心药性组合温甘肾通过参与细胞自噬与凋亡、腺体发育、免疫调节、糖代谢、骨代谢等生物过程发挥雌激素样作用,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卵巢早衰、2型糖尿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从分子网络水平阐释了雌激素样作用中药的性-效-理-病...  相似文献   

16.
阐明中药学术语是中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学生理解掌握具体知识有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应恰当处理中药临床应用术语中抽象概括与具体描述之间的关系,注重运用药性理论,从不同角度阐明中药功效及其作用特点,以诠释相关术语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药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望、闻、问、切"四法,通过调动身体的各个感官,眼看、鼻闻、口尝、手摸感知药物,推断中药药性和功效,其中的"切"法,是通过手来感知中药。以手抚药可获得药物的寒热之感,其寒热之感与药性之间的关系,可简单概括为"温热者性温热,寒凉者性寒凉""温热者辛而甘,寒凉者酸苦咸""温热者浮而升,寒凉者沉而降"。该关系对于认识药物的个性和共性以及临床实际用药有实际指导意义。而就"切"法本身而言,于中药理论与实践均具重要意义,尚可通过课堂及临床教学两种方式来加快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联规则。方法:以中药性效为主线,结合中医中药基础理论,探究分析200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525味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联性,归纳分析药性组合群与功效群。结果:发现单味中药大部分药性组合与功效相统一,部分药性组合没有相对应的功效,部分功效没有相对应的药性组合;不同中药相同的药性组合与功效的关联符合一定的规则;不同中药同一功效对应的药性组合也符合一定的规则。结论:以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为主线开展中药性效关联的研究,全面阐述中药药性、功效的关联性,构建中药"药性组合群"和"功效群",方能揭示中药药性、功效关联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9.
邓乐  丁长松  黄辛迪  梁力伟  梁昊 《中草药》2020,51(16):4277-4283
目的为解决中药药性描述的抽象、模糊导致难以准确把握其本质特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药向量训练(quantitative mod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ropertie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QM-BP)模型,实现中药药性的量化表示。方法首先对中药及其对应的功效进行整理,获得"中药-功效"样本对;其次,构建"中药-药向量-功效"3层结构的QM-BP模型,并利用中药的药性数据对模型进行初始化;最后,基于QM-BP模型使用"中药-功效"样本进行训练,得到BP药向量。结果将《中药学》教材所涉及的474味中药及其528个功效基于QM-BP模型训练并结合临床分析,发现训练后得到的BP药向量比药性的初始量化值更能反映中药的属性特征。此外,由于BP药向量与词向量具有相似的性质,发现功效相似的药物对应的BP药向量在欧几里得距离中距离较近,而功效差异较大的中药药向量在欧几里得距离中距离较远。结论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药向量训练模型,在中药药性与功效具有关联性的基础上,对药性量化值进行修正,以...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中药学的特色主要在于"药性"与"药效"的辩证统一。中医学自古"医药不分家",但现在"医不知药"情况普遍存在,中医专业学生对中药饮片的辨识能力薄弱,忽视炮制知识,对中药饮片炮制前后性状、药性、功效的差异掌握不够,影响处方用药效果。为提高中医专业学生对中药药性理论理解、应用及临证选用恰当中药炮制品能力,充分发挥中医用药特色与优势,保证用药安全性与有效性,增强学生动手与分析能力,在中医专业学生中适度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识+炮制"综合实训课程,收效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