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189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5组:基础针刺组、铺棉灸组、火针组、叩刺拔罐组、西药组。基础针刺组取阿是穴(围刺)、夹脊(电针)、支沟(电针)、后溪(电针),铺棉灸组、火针组、叩刺拔罐组在基础针刺组的基础上分别施以铺棉灸、火针、叩刺拔罐,西药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胶囊(300mg/次,2次/d)、维生素B1(10mg/次,3次/d),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0d。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前后疱疹评价指标(包括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强度的变化和综合疗效。结果:在疱疹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和综合疗效方面,5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疼痛强度比较,治疗第1-6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7-10天4个针灸组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而4个针灸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结束时的疼痛强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疗效基本相当,在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及综合疗效等方面与西药疗法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第7天以后镇痛效果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行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其主要观测指标中时效指标生存曲线分析,直观观察其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A组(基础针刺组)、B组(铺棉灸组)、C组(火针组)、D组(叩刺拔罐组)和E组(西药组)5组,分别于第1~10天进行临床治疗,并记录相关时间指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结果 5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生存曲线分析均未表现出差异(P﹥0.05);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生存曲线分析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4种针灸疗法同西药疗法一样能有效缩短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针灸方法较西药疗法更能有效缩短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中治疗频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和甲钴胺,联合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试验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2次,对照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止疱、结痂、脱痂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每疗程末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前3个疗程末日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8.0%。结论西药口服联合每日2次的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AHZ)的临床疗效,以期肯定该疗法治疗AHZ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火针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记录患者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百分数、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例患者因针刺后晕针剔除,3例患者未完成治疗疗程而采用其他疗法做脱落处理。完成研究的80例患者治疗组愈显率70%,优于对照组的57.5%,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止疱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百分数、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结痂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配合针刺疗法对AHZ具有良好的疗效,相对于西药疗法能够缩短疱疹结痂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毫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4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毫火针合刺络拔罐治疗。观察2组结痂、脱痂、止疱、疼痛持续时间,对比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33%(42/45),对照组为75. 00%(33/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脱痂、结痂、止疱、疼痛持续时间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毫火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能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月红  俞婧  马玲  沈艳玲 《中医杂志》2013,54(3):222-224,227
目的 比较叩刺拔罐、火针疗法及口服西药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叩刺拔罐组、火针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甲钴胺片每次500 μg,布洛芬胶囊每次300 mg,均每日2次,疗程30天.叩刺拔罐组、火针组分别于阿是穴(病变皮损处)行叩刺拔罐、火针治疗,3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4天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患侧、健侧神经传导速度,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叩刺拔罐组总有效率为90.0%,火针组为93.3%,对照组为70.0%,叩刺拔罐组和火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叩刺拔罐组和火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叩刺拔罐组及火针组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叩刺拔罐组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方面与火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叩刺拔罐及火针疗法对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口服西药,火针疗法、叩刺拔罐疗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喜炎平配合火针、叩刺拔罐治疗肝经郁热型老年蛇串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0例肝经郁热型老年蛇串疮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予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对照2组予火针、叩刺拔罐治疗,对照3组予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火针、叩刺拔罐治疗。治疗1周后,分别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止痛、止疱、皮损结痂、皮损消失)改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情况。结果:对照3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2组临床有效率(P0.05),临床症状(止痛、止疱、皮损结痂、皮损消失)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AS均有所降低,疼痛程度均随时间延长而减轻,且对照3组VAS降低幅度高于对照1、2两组,疼痛缓解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3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2组(P0.05)。结论:喜炎平配合火针、叩刺拔罐治疗肝经郁热型老年蛇串疮患者安全有效,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铺棉灸法治疗带状疱疹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铺棉灸疗法、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分析这两种针灸疗法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铺棉灸组和火针组各30例,在围针刺和电针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施以铺棉灸治疗和火针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及疼痛缓解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并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铺棉灸组和火针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棉灸法、火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均有良好疗效,铺棉灸法在疼痛缓解方面优于火针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火针治疗)和对照组(西医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结痂时间、止疱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即刻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32/40)比较,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止疱时间和脱痂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即刻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即刻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夹脊穴穴位注射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夹脊穴穴位注射。观察两组疱疹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疱疹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夹脊穴穴位注射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良好,具有见效快、疗程短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探改良电针围刺疗法治疗躯干部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躯干部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改良电针围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带状疱疹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综合评分、患者耐受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针围刺疗法治疗急性期躯干部带状疱疹在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脐针配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脐针配合刺血拔罐及盐酸伐西洛韦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综合疗效评分,疼痛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止疱、结痂、脱痂以及综合疗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在缓解疼痛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以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脐针配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围刺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刺络拔罐联合围刺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联合组患者疱疹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7、14 d 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IL-4、IL-6、TNF-α、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疗后IL-4、IL-6、TNF-α、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围刺法联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效果良好,可缩短患者疱疹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缩短疼痛时间,降低IL-4、IL-6、TNF-α、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14.
袁慧 《江苏中医药》2015,47(11):51-52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温和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拔罐、TDP照射配合温和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或静滴阿昔洛韦等治疗。治疗7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VAS评分、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治疗结束1月后比较2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的73.53%(P0.05);治疗组在缓解疼痛、促进结痂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为14.71%(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温和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火针加艾灸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予以对照组西药治疗,予以实验组火针加艾灸联合西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皮损消除时间及疼痛程度、疼痛改善时间等。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疱、结痂及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即刻镇痛起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消除时间、即刻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加艾灸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可加快皮损愈合,有效减轻疼痛程度,并快速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线香灸配合刺络拔罐与常规西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初步探讨其镇痛机制。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观察组33例、对照组34例纳入统计。观察组穴取疱疹局部阿是穴,采用线香灸配合刺络拔罐治疗,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甲钴胺片,连续治疗14 d,并配合注射干扰素,连续6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疱疹评价指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疼痛强度变化,检测外周疱疹局部血清P物质(SP)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定两组综合疗效情况。结果:治疗中观察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改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SP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均P0.01),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9%(29/33),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3%(29/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痊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66.7%(22/33)vs 58.8%(20/34),P0.05]。结论:线香灸配合刺络拔罐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与常规西药处理比较,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等优点,其机制可能与较大程度地降低外周血清中的S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针刺及龙胆泻肝汤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刺络拔罐、针刺及龙胆泻肝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及脱痂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针刺及龙胆泻肝汤联合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黄晶  陈少萍  梁超  张燕珍 《四川中医》2022,(12):206-209
目的:探究铺棉灸结合挑刺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83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铺棉灸结合挑刺拔罐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疱疹指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情况、情绪状态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显效34例(80.95%),有效8例(19.0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23例(56.10%),有效12例(29.27%),无效6例(14.63%),总有效率为85.37%,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止泡时间(4.01±0.16)d、结痂时间(7.24±1.26)d、脱痂时间(9.56±1.12)d均短于对照组止泡时间(4.69±0.28)d、结痂时间(8.09±1.42)d、脱痂时间(11.63±1.31)d(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3天后、14天后研...  相似文献   

19.
徐展琼  孟珍珍 《新中医》2016,48(6):186-188
目的:研究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40例临床疗效及体征改善情况。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症状、体征、临床总疗效、疼痛评分、持续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疱疹变化情况。结果:2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9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止疱、结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脱痂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持续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疼痛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间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豹文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改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铺棉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铺棉灸+单纯毫针组)、对照组1(单纯毫针组)、对照组2(西药组)各30例,分别予铺棉灸+毫针,单纯毫针,口服阿昔洛韦、维生素B1+外涂阿昔洛韦软膏于疱疹处等治疗。经过10 d,观察上述患者综合疗效、疱疹评价指标、疼痛评价指标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1及对照组2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86.7%和83.3%,治疗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两组对照组止疱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脱痂方面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两组对照组治疗后VAS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棉灸+毫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可靠,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能即刻缓解患者疼痛,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短,且无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疗效优于单纯毫针法和单纯西药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