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金元四大家对消渴的论治既借鉴了前人也有很大的创新,刘完素从怫郁燥热论治,张从正从三消火断论治,李东垣从血中伏火论治,朱丹溪从阳有余阴不足论治,此四家对消渴的论治虽有不同,但皆是建立在“运气不齐,古今异轨”(李杲)的基础之上,对后世医家论治消渴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方法主要有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内治法包括分脏腑论治和分证型论治,分脏腑论治有从肺论治、从脾论治、从肾论治等;分证型论治分为外感风寒型、风热郁肺型、脾气虚弱型、肾气亏虚型等.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滴鼻法、针刺疗法(包括毫针刺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  相似文献   

3.
绝经前后诸证是由卵巢功能衰退所引起,肾虚为本,兼及心、肝、脾.运用中医药疗法,其综合优势明显,各医家有从肾论治,有从肝论治,有从脾论治,有从心论治.由于分型过于繁杂,其临床经验往往又带有明显的个人观点,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古至今,傣医治疗疾病的方药很多,论治方法也很多,有季节论治、年龄论治、  相似文献   

5.
古代文献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有丰富论述,包括从心论治、从肝论治、从肾论治、从心肾不交论治、从心脾论治、从痰论治、从瘀论治,现代医家认为其病位在肾,涉及心脾,认为该病本虚标实,除痰浊、瘀血外,浊毒也是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黄泽灿 《吉林中医药》2010,30(9):763-764
中医药治疗肾性血尿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分期论治,谨守病机论治,结合现代医学辨病论治,专方及经验方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研究进展,治疗肾性血尿有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清代名医傅山从肾心论治呕吐的经验有独到之处,立病在脾胃、本在肾心说,分别从肾论治、从心论治、肾心同治。  相似文献   

8.
过敏体质对哮病发病有着关键作用,而且是可调可治的。现从历史沿革、病机特点及各医家论治等方面较详细地阐述中医药对哮病过敏体质的认识现状,以期为过敏体质的辨治和研究提供些许方向。对于其病机特点,主要有血分瘀热、阴虚内风及脏腑功能失调3个不同观点;对于其辨治,有从血分瘀热论治,有从风论治,有从补肾扶正论治,有从辨体-辨病-辨证综合论治,还有报道穴位埋线和穴位贴敷疗法亦有效。  相似文献   

9.
丁敬远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0):875-876
通过对部分病例治验的总结、分析 ,明确满意迅速的临床疗效提示从湿论治疑难杂症可能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从湿论治是否与从痰论治、从瘀论治一样成为治疗杂症的重要治则仍待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0.
吴曦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3):129-131
唐宗海,字容川(1851—1908),四川彭县人,晚清著名医学家,代表著作《血证论》。其学术成就突出于血证研究方面,而对痨瘵证治亦颇有创见,在《血证论》中专设《痨瘵》篇。唐氏论治痨瘵,强调审因论治、从症论治、从体论治,独具一格,今探析如下。1审因论治唐氏论治痨瘵,强调辨病辨证  相似文献   

11.
经方中细辛减毒增效配伍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有毒中药细辛的毒性特点及其在经方中的减毒增效配伍方法进行了探讨。临床上细辛的配伍应用具有减毒与增效两方面的作用,分析了其配伍应用的合理性与规律性,以及减毒增效的机制,总结出了以收制散、以寒制温、扶正制毒的配伍减毒方式,以及相济相助、相反相成的配伍增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了解中风患者照顾者的照顾感受,以探索促进照顾者心身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取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中风患者的照顾者进行非结构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主题,得出4个主题:承受巨大的压力与痛苦;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全身心投入照顾中;在照顾中感受真情。结论中风患者照顾者的照顾感受包括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研究结果同时揭示了照顾者感受的发展历程和中国文化对照顾者感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湿热证是临床常见基本证候,选择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紧密相关的指导用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其所列疾病及湿热证型进行分析,提取与湿热证相关证型(子证型),揭示病证分布特征,归纳湿热相关证型。发现湿热证与代谢性疾病、慢性肾病、肝胆疾病、脾胃疾病等多个重大或慢性疾病关系密切。但目前对湿热在重大或慢性疾病中的重视程度与研究深度均有待提高,且湿热证相关证型繁杂,尚需统一规范。因此,厘清与湿热证候有关的重大或慢性疾病,建立规范化辨证标准,是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先秦两汉至隋唐时期的医家认为手足口病与心密切相关,正气不足、气候反常与骤变、感受温邪、戾气,经脉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宋金元时期医家对温病、疮疹等发病的病位及特点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将先天因素"胎毒"纳入发病的重要病因,并指出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认为内有血热,再加上外感风热,兼有寒、暑、湿之气,或时邪疫毒等,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导致本病的发生。明清时期的文献指出本病病位在于脾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感受温热、湿热之邪气,或脏腑积热而致,并把经络理论与情志因素纳入其中。此时期对本病的发病特点、证候症状以及注意事项等有了具体的认识,为后来学者留下了参考依据。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小儿的身体素质,均衡饮食,少食肥甘厚腻之品,切忌暴饮暴食,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从而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其次,做好本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一部重要医学文献,其语言深奥典雅,风格隽秀,是中医古籍中运用修辞的典范。其修辞现象既是文字运用的一大特色,又是翻译的难点所在。故基于比喻、摹声、讳饰、谐韵等辞格角度,探讨如何依据题旨情境,在英译中实现本体与喻体、声象与物象、词形与韵律的有机结合,从而一方面清楚表达语义和逻辑关系,创建合理的结构形态和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展示中医内涵与文化意蕴,在译语中构建出鲜明的民族文化和情感意境,实现“形与意”“情与理”的符号转换,具有良好的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数医家从血瘀论治胆囊息肉,认为息肉乃瘀血所化生,一些医家也从气、湿、痰、毒等病理角度论治胆囊息肉,采用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疗效确切,在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充分说明了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的优势和潜力。与西医手术治疗相比,中医药优势明显,避免了术中创伤及术后各种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中医药治疗胆囊息肉仍处于初期阶段,不同医家对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判定未形成统一标准;不同文献报道之间的可比性差,降低了疗效的可信度;很多文献报道仅局限于临床经验的总结,未进行系统的实验验证;临床观察存在"短期行为",缺乏前瞻性研究。因此,在此后的工作中,除了总结临床经验,还应该规范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疗效判定的标准,使不同组方之间的治疗效果具有可比性;开展更多的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临床实验研究,筛选特效药,从而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论痰对癫狂病发病及病情演变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就痰对癫狂类重性精神病发病与病情演变之作用,做了论述。文章指出,痰系癫狂类重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简称精分症)之主要致病因素,而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简称分裂情感症)中则是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简称躁郁症)发病虽与痰无关,然病久不愈,生痰生瘀,可使病情向重度、复杂性演变。文章最后重点指出,元·朱丹溪首创之痰致癫狂说,是值得肯定的;然需后人对此原始古朴之致病说不断修正、补充与发展提高;若不注意痰之演进、衍生性,一成不变地运用此学说辨治癫狂病,效果将是不理想的。  相似文献   

18.
章明星  赵伟  刘建卫 《光明中医》2013,(12):2673-2675
观察和分析学生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的情况,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为教师在该平台后续建设和使用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以中医院学生为观察对象,统计他们在一个学期内访问不同的内容板块和不同时间的访问次数,分析他们的学习效果与访问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显示,学生对内容区访问次数最多但课后在论坛讨论交流较少;访问时间方面,周末和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9点访问次数较多;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访问次数呈正相关.分析结果 后得出以下结论,教师在应用BB网络教学平台时不仅要及时的关注平台上学生的动态,特别在周末和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9点,还要寻找合适的话题、问题并积极的引导和参与讨论;虽然学习效果与访问量呈正相关,但是相关性不是很大,如何让学生能更有效的利用BB网络教学平台,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亮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5):551-552
提出当前中医的发展,存在两化的问题:一是理论现代化,一是技术实业化。就中医发展的技术实业化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提出有八个方面的原因要求中医必须进行技术的实业化发展:推广中医技术、转化中医成果、扩大中医在社会中的影响、增加中医界的资本积累、增加就业机会、吸引高智商人才进入中医界、适应社会化大医疗模式的需要以及实现技术标准的完成和执行。并提出结论,认为对于任何学科都是一样的,只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为具体的经济力量,转化为老百姓头脑中实实在在的认可,才具有力量和意义。中医的实业化是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0.
结合杭州市西溪医院所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新冠肺炎以寒湿证为主,寒湿伤阳,且阳气是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治疗宜始终"顾护阳气",既重视阳气量之充足,又注重阳气运行之宣通。本病早、中、危重及恢复期4个阶段皆需顾护阳气:早期宜辅助阳气、透邪外出,温补卫阳或宣通阳气解表之凝滞。中期正邪交争剧烈,既要顾护阳气以防邪气内陷,又要祛除邪气以使正气来复:寒湿重者宜温阳散寒、利水渗湿;热势弥漫者宜清热泻火止汗,以截阳气外泄之势;热结成实者阳气功能异常,宜通降腑气,使阳气功能来复;同时邪正交争之证,需顾护胃气以滋卫阳、抵御疠气。危重期真阳厥脱,需回阳救逆、求得生机。恢复期注重瘥后防护,滋补阳气、阳复则阴生、清除余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