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调任通督针刺组(调任通督组)和传统针刺组(传统对照组)。调任通督组32例接受调任通督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传统对照组31例接受传统针刺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两组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卒中量表(css)的改善调任通督组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调任通督针刺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气虚痰瘀阻络型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观测指标的变化,据此探讨此法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对照组采用以阳明经取穴为主的头体针配合的针刺法,10天为1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56.3%,对照组29.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调督、健脾化瘀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痰瘀阻络型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张少芸  皮敏  陈鹏典  缑燕华  周瑞  彭勇 《新中医》2015,47(7):255-257
目的:观察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针灸科住院部及门诊患者缺血性中风病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检查,治疗组以醒脑通督针法结合益智汤治疗,对照组以传统针灸取穴及中药辨证治疗,评价治疗前后简易智能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 CA)、日常生活能力(ADL),以总体评价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的MMSE、Mo CA(北京)、ADL量表综合评分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任通督针刺法及普通针刺法对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均有效,且调任通督针刺法效果更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刺联合祛风通络汤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及对肢体功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中医科于2018年5月~2021年1月收治的风痰瘀阻型中风后偏瘫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祛风通络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Fugl-Meyer量表(FMA)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以及血浆Hcy、CRP、LDL-C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FMA和MAS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观察组NIHSS和MA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和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HCY、CRP及LDL-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Hcy及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联合祛风通络汤加减可以改善患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针灸干预的疗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系统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进行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评估,为临床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科学、严谨、信度强、质量高的临床研究证据。方法:78例入选患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康复易化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8周、入组3个月,分别运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定疗效。结果:8周末针灸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较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末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针灸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较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末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MSE和ADL评分针灸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疗效观察组为91.43%,对照组为85.29%。结论:针刺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MMSE和ADL评分,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远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亚高原地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1次/日,共3周;治疗组给予同样低分子右旋糖酐的基础上服用脑心通胶囊,连服3周。两组服药期间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接受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结果:脑心通胶囊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能明显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汪燕 《世界中医药》2012,7(4):320-32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通过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能力状态分级,予以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改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通督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BFGF、血清VEGF、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的影响,初步探讨针灸通督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FGF、VEGF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灸通督组(A组)、常规针刺组(B组)及药物对照组(C组)3组,每组40例,疗程14d。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血清VEGF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前后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3种疗法均不同程度地提高BFGF、VEGF的表达,改善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针灸通督组对各项指标的影响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通督法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BFGF、血清VEGF的表达并改善NIHSS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提示针灸通督法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更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王震  郑之俊  梁发俊  章显宝  肖伟 《新中医》2019,51(4):227-230
目的:观察通督治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纳入PSD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帕罗西汀片口服,针刺组予通督治郁针法。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45天、治疗90天评估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患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5天,针刺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90天,2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1),且针刺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P 0.01)。根据各个量表评判临床疗效,针刺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通督治郁针法治疗PSD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0.
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验证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设立红花治疗组和川芎嗪对照组,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再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红花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减少(P<0.01),病残程度显著改善(P<0.01),治疗显效率67%,高于川芎嗪组40%(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11.
王友明 《中医药学刊》2013,(10):2305-230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开窍法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开窍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ADL能力(Bathel指数)和并发症。结果:(1)治疗4周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减少,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明显增加,两组的变化均数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在并发症方面,两组肩关节半脱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4项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继发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采用益气活血开窍法与对照组相比,在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并发症,提高运动功能、ADL积分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十二透刺法联合火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十二透刺联合火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采用简化的Fugl-Meyer偏瘫肢体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十二透刺法联合火针法较常规针刺法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增高状态,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阴补阳针法对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lⅣ~Ⅵ期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平阴补阳针法,对照组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并对2组患者采用简式Fugl—Meye运动功能(FldA)测评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进行量化评定。结果:①治疗前2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2组FMA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①平阴补阳针法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Ⅳ~Ⅵ期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El常生活活动能力;②平阴补阳针法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上优于“醒脑开窍”针刺法。  相似文献   

14.
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治强 《光明中医》2010,25(9):1658-1660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头穴透刺组,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0天后,对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头穴透刺组总有效率为89.3%,优于常规针刺组的71.4%(P0.05)。头穴透刺法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的改善均优于常规针刺法(P0.05或P0.01)。结论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电针治疗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进行早期电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28d后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及ADL。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FMA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6.
巨刺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巨刺针法与常规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巨刺组(30例)、患侧组(30例).两组均穴取肩偶、肩髎、曲池、合谷等,巨刺组取健侧,患侧组取患侧.采用Fugl-Meyer量表评价患肢运动功能;采用ADL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AS)评价疼痛及观察治疗前后肿胀程度.结果: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比较,巨刺组优于患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肿胀和疼痛评分都有下降(均P<0.05),组间比较,肿胀程度改善巨刺组优于患侧组(P<0.05),但疼痛改善两组相当(P>0.05);巨刺组总有效率为93.3%,患侧组为9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针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在减轻肿胀、改善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及对Fugl-Meyer和CSI评分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10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原则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足三阳经穴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通督针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Fugl-Meyer评分、CSI评分、ADL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情感功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评分升高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SI评分显著降低、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麻木、口眼歪斜、头晕头痛、疼痛冷热感觉障碍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P、FIB和H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采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针刺足三阳经穴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的时效关系,确定针刺治疗脑出血介入的最佳时间。方法:30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60例,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按针刺介入时间分为发病24小时针刺组、72小时针刺组、1周针刺组及2周针刺组,每组均60例。结果: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之间比较,本项指标改善程度随针刺介入的时间先后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以发病后24小时针刺组疗效最为显著。结论:针刺在脑出血急性期的介入时间越早,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越显著。故脑出血后应尽早应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唐玉英  李琳 《西部中医药》2013,(12):112-113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按时开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针配合按时开穴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56.6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腹针配合按时开穴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