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绝经后子宫出血是指生理性绝经一年以上出现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其病因较多,探查其出血原因非常重要。传统采用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术进行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为了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本文探讨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用于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子宫内膜癌的检出。方法 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患者84例行经阴道超声检查(TVS),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后行宫腔镜检查,对可疑病变多处活检,并以内膜厚度5mm为区分点,观察子宫内膜癌的检出情况。结果 84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大于6mm中子宫内膜癌17例,占20.2%,通过TVS检出6例,检出率为75%。联合检查优于TVS及宫腔镜检查,其预测率分别为94.1%、97.0%、88.9%。结论 两种检查互为祢补,优于单一检查,是较准确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阴道超声和官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是指绝经1年以后出现的阴道出血。PMB是老年妇女的常见症状,约60%的绝经后妇女罹患此症。引起PMB的原因依次为非器质性病变、良性疾病、恶性病变,其中恶性病变占不到10%。尽管大多数引起PMB的原因是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但因为80%的子宫内膜癌发生在绝经后妇女,而且,这些患者通常表现为PMB,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析宫腔镜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60例AUB患者,均进行宫腔镜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宫腔镜检查与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占3.33%(2/60);20例子宫内膜增生,占33.33%(20/60);1例子宫内膜息肉,占1.67%(1/60);1例子宫内膜病变,占1.67%(1/60)。宫腔镜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有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占3.33%(2/60);19例子宫内膜增生,占31.67%(19/60);1例子宫内膜息肉,占1.67%(1/60);1例子宫内膜病变,占1.67%(1/60);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67%、97.22%、95.00%、95.65%、94.59%。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有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占1.67%(1/60);12例子宫内膜增生,占20.00%(12/60);1例子宫内膜息肉,占1.67%(1/60);1例子宫...  相似文献   

6.
B超和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B超和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B超及宫腔镜对 76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进行检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腔镜对宫内病变的诊断正确性几乎达 10 0 %,但是 ,只能发现病灶 ,而不能对患者作出最后的诊断 ;B超检查可提示萎缩的子宫内膜厚度 ,但不能作出病因诊断 ;单纯诊断性刮宫术有 2 8%的遗漏率。结论 :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 ,可先作B超了解子宫及盆腔情况 ,再在宫腔镜下 ,同时行诊刮 ,作组织病理检查 ,已成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阴道超声检查形态设计评分方法,以利于临床筛选诊断性刮宫(诊刮)病例。方法:对18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行阴道超声检查并进行评分,其中135例施行诊刮术,将每例的超声评分与诊刮的组织病理检查(病检)结果相比较。结果:患者评分高低与内膜的病检结果明显相关。评分<3的72例中仅1例(1.4%)为子宫内膜癌,而评分≥3的63例中32例(50.8%)为子宫内膜癌。评分越高,内膜癌的真阳性率越高。结论: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筛选诊刮的手段,根据子宫内膜形态评分高低决定是否行诊刮有临床参考价值,但需进一步结合行腹部超声或(及)宫腔超声检查验证,即便是良性子宫内膜,亦需结合患者的临床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诊刮术。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我国女性健康意识的提高,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越来越受到重视。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绝经后妇女中常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和绝经后阴道出血。经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厚度是常用的子宫内膜癌早期筛查手段。在医学上,对于无阴道出血症状的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厚度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尚不明确。无症状绝经期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要根据是否存在高危因素个体化评估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适当的诊断不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早发现早治疗有重要意义,也可避免造成绝经女性的过度恐慌和减少不必要的有创诊疗,在临床中有现实意义。综述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疾病的特点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0.
阴道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鉴别绝经后子宫出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估附近超声测定予它内膜厚度能否作为筛检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指标。方法:对66例连续的绝经后子宫出血病例用胡速超声测定其内膜厚度,并与相应的诊利病检结果比较。结果:阴道超声测得的子宫内膜癌的内膜厚度(19.88±8.77mm)明显大于萎缩性宫内膜(2.72±2.04mm)和增生性内膜改变(5.41±3.43mm,包括单纯增生期内膜,增生过长及不典型增生)者。若以内膜厚度smm为界鉴别有无内膜病变(包括内膜癌、内膜息肉、内膜单纯性增生过长、腺癌型增生过长、腺囊型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47%,76.19%和80.32%;若以4mm为界,则该三项指标分别为94.74%,69.25%和77.05%。结论:可以阴道超声测得宫内膜厚度5mm为界,作为筛选宫内膜异常的有效指标。对测得内膜厚度小于5mm者,可以考虑不行诊刮,但需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1.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信号,以往常规诊断方法是诊断性刮宫,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宫腔镜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宫腔镜直视下活检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盲目进行宫腔镜检查会增加宫腔感染的机会和患者的负担。我们对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5mm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子宫内膜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2000年 5月至 2003年 12月收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 160例, 50 ~70岁,平均 60岁,全部病例均未用激素替代疗法,合并糖尿病 4例、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绝经后出血的准确率。方法:本组研究对67例绝经后出血病人实施经阴道彩超与经腹B型超声检查,同时借助宫腔镜直视下进行活检作病理检查,将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腹B型超声检查共37例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其诊断符合率为55.22%(37/67);经阴道彩超检查显示共59例同病理检查一致,其诊断符合率为88.06%(59/67)。结论:子宫内膜血流分布情况与RI值大小对内膜异常病变的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腹B型超声检查的效果不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92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为81.58%、特异度为96.30%、准确度为90.22%,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的60.53%、42.59%、50.00%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的52.63%、44.44%、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部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首次绝经后阴道流血(PMB)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的患者,发生绝经后反复阴道流血(RPMB)的病理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因RPMB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北京协和医院15年间因PMB就诊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918例中,有RPMB患者112例,首次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RPMB患者中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为8.04%(9/112),与PMB患者的子宫内膜癌发生率7.95%(73/9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7例(12.50%)患者在接受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后诊断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结论:首次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的RPMB患者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未增加。反复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应警惕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相似文献   

15.
阴道超声检查绝经后子宫内膜评分法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设计阴道超声检查(TVS)评分法,对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进行检测,并探讨该评分法筛选诊断性刮宫术的意义。方法:根据绝经后子宫内膜的TVS影像表现(形态、回声、厚度及有无宫腔积液)进行评分,每例妇女在TVS后行诊断性刮宫并行病理检查。根据临床症状将226例绝经后妇女分为A、B、C三组。结果:A组TVS评分0~5分,子宫内膜癌(EC)阳性率21.0%,良性病变阳性率50.8%;B组TVS评分0~5分,EC阳性率8.0%,良性病变阳性率60%;C组TVS评分0~4分,良性病变阳性率50%,未发现无EC者。TVS评分与病理检查结果呈明显相关性,TVS评分越高,有病变者发生率越高。结论:TVS是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是否正常的有效方法,TVS评分法可作为绝经后妇女筛选诊断性刮宫手段,如PMB妇女TVS≥2分或PMD妇女TVS≥4分,则应行诊断性刮宫。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息肉是常见的宫腔内良性病变,非弥漫性子宫内膜增生可产生子宫内膜息肉,息肉是非赘生性的,系内膜局限部位受激素刺激而形成。近年来,随着阴道超声的开展,其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诊断手段,为子宫内膜息肉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诊断与鉴别手段。本文对我院1年来阴道B超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89例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与宫腔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做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此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病变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临床检查方法有传统的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子宫输卵管造影、常规超声检查、宫腔声学造影检查、静脉超声造影增强检查及磁共振检查,其中超声检查以其简便、无创、痛苦小、易于复查等优点已成为子宫内膜病变首选的筛查手段。经阴道超声检查,探头靠近宫颈,无需充盈膀胱,不受体形肥胖、腹部疤痕及肠腔充气等因素的干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显示率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诊断性刮宫前B超检测子宫内膜的价值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目的:评估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B超检测子宫内膜,以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刮宫术(诊刮术)的价值。方法:对19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于诊刮术前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大小及子宫内膜厚度,然后进行分段诊刮术,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77例内膜厚度≤4mm者中,74例(96.1%)子宫内膜属生理性改变,3例为内膜癌;115例子宫内膜厚度≥5mm者中,92例(80.0%)子宫内膜属病理性改变,其中59例(51.3%)为内膜癌。结论:高分辨阴道B超检测,可作为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诊刮术前的一种筛选手段,当超声检测内膜厚度≤4mm时,可考虑避免诊刮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和宫腔镜检查对不孕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1年2月至2004年7月山东省立医院、烟台毓璜顶医院首次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IVFET)部分资料。对IVFET前自然周期超声监测内膜回声异常的52例患者,行宫腔镜检查(研究组Ⅰ),与超声检查内膜正常者(对照组Ⅰ,22例)比较。超声检查内膜正常者进入IVF周期后26例出现异常回声(研究组Ⅱ),IVF后宫腔镜检查,与IVF周期未发现内膜异常回声的,IVFET失败的患者(对照组Ⅱ,32例)比较。结果自然周期超声发现的异常内膜,经宫腔镜确诊(研究组Ⅰ)为78.84%,对照组Ⅰ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促超排卵周期超声发现的异常内膜,IVF后宫腔镜确诊(研究组Ⅱ)为11.54%,对照组Ⅱ为12.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然周期超声和宫腔镜检查是发现内膜病变的重要方法;超排卵周期超声发现的内膜异常,与内膜对激素的超反应有关,宫腔镜对这种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宫颈妊娠的价值。方法:采用GELOG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经阴道对子宫及宫颈进行纵、横多角度探测。结果:超声能对宫颈妊娠做出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经腹经阴道对宫颈妊娠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