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是妇科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的良好途径之一,它能使许多妇产科疾病在创伤极小的情况下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我院妇科门诊从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对60例患者的盆腔包裹性积液在阴道彩超引导下穿刺抽液,明确诊断后注入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罗武珍 《中国药业》2010,19(7):72-73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液后注入95%乙醇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医院2003年4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64例行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上述方案治疗后,64例患者治愈57例,治愈率为89.06%,有效率96.87%,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B超引导下经阴道穿刺抽液后注入95%乙醇治疗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具有操作简单、微创的特点,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输卵管卵巢和盆腔腹膜、肠曲、大网膜粘连,其中存有积液称为包裹性积液,多继发于炎症和盆腹腔手术后。近10年来,我院共收治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2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在平日妇科工作中发现盆腔包裹性积液比较常见,采用手术方法对未育妇女不太适用,而保守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较易接受,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常德市卷烟厂职工医院门诊妇科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熏蒸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48例,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结果报道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红藤灌肠剂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疗效。方法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58例,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复方红藤灌肠剂灌肠治疗,月经干净后每晚灌肠1剂,15 d为1个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经阴道B超引导穿刺抽液治疗。疗程结束后复查囊肿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的治愈率62.5%,总有效率87.5%。两个疗程的总治愈率81.3%,总有效率96.9%,半年复发率9.4%。对照组1个疗程治愈率61.5%,总有效率88.4%,半年复发率19.2%。结论复方红藤灌肠剂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无需住院,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盆腔包裹性积液又称为盆腔腹膜囊肿或盆腔假性囊肿,临床上较为常见,多继发于盆腔炎、腹盆腔手术及反复感染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多有下腹部慢性持续性钝痛,也可表现为下腹部胀痛及腰骶部坠痛,低热,白带量多,色黄伴气味异常,痛经及月经紊乱,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异位妊娠甚至不孕.对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传统治疗手段多采用抗生素,中药灌肠,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等,上述方法多存在治疗周期过长、疗效差、患者创伤大、经济负担过重、易复发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旨在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与其他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复发率,为该病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探讨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可能发生原因及预防.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295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病例,其中腹腔镜组144例,开腹组151例,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共发现盆腔包裹性积液19例,开腹组4例(2.58%),腹腔镜组15例(10.42%),两者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开腹子宫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经阴道穿刺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开腹手术治疗,B组行经阴道穿刺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4.00%,B组为81.4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穿刺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与开腹手术疗效相当,且创伤小、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在介入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至2007年结核性盆腔积液女性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抽液后局部注入左氧氟沙星0.1g及异烟肼0.2g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异烟肼0.2g治疗,每周2次,急性期以1个月为1疗程,慢性期以2个月为1疗程,两组同时口服抗结核药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介入治疗结核性盆腔积液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术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保留3~5min后抽出。将同期单纯行经腹或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的29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穿刺治疗后1个月复诊以确定疗效,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78.8%,总有效率93.9%,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2.4%和89.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后6个月复发率为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后注入无水乙醇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疗效确切,复发率较低,可作为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和预防穿刺后复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与注射甲硝唑治疗术后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疗效。方法 118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58例,试验组抽净液体后注射无水酒精冲洗,对照组抽液后用甲硝唑溶液冲洗。结果穿刺治疗后随访12个月,试验组60例中有45例治愈,11例有效,4例无效。对照组58例中,33例治愈,13例有效,12例无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盆腔包裹性积液注射无水乙醇较注射甲硝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联合中药汽化热疗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的疗效。方法 选择盆腔包裹性积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汽化热疗联合超声引导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硫脒联合甲硝唑治疗,穿刺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愈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结论 超声引导注射无水乙醇联合中药汽化热疗治疗盆腔包裹性积液,疗效佳,简单易行,无射线损伤,安全性高,可重复多次治疗,且明显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介入治疗女性盆腔囊性包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2例适合的盆腔囊性包块患者,包括卵巢单纯性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炎性包裹性积液以及输卵管积水等,在超声引导下经腹壁穿刺盆腔囊肿,抽出囊液后注入硬化剂无水乙醇.并随访1~24个月.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介入治疗,其中46例盆腔囊性包块完全消失,6例复发.结论 超声介入治疗盆腔囊性包块,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靶位超声导入异烟肼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医院收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注入留置管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此基础上给予靶位超声导入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胸膜厚度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患者肺功能治疗20 d时比治疗10 d时及对照组均显著提升(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靶位超声导入异烟肼用于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配合的相应护理措施对于疗效的提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萍 《河北医药》2004,26(6):473-473
患者 ,女 ,3 6岁 ,下腹隐痛半年 ,来我院就诊。查体 :子宫后位 ,正常大小 ,左附件区增厚 ,有压痛。超声所见 :子宫后位 ,5 6mm× 5 3mm× 46mm大小 ,形态规则 ,回声均匀 ,内膜厚 9mm ,右卵巢 :3 0mm× 2 9mm× 2 0mm。左卵巢 :5 7mm× 5 6mm× 47mm ,内无回声 :5 2mm× 41mm×  相似文献   

16.
纵隔胸膜包裹性积液单独存在时诊断较难,笔者遇到1例误诊为纵隔淋巴结肿瘤,经试验性治疗而痊愈,已观察10年,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22岁,工人,病案号4738。于1973年7月因发热、胸痛及胸部压迫感而就诊。胸透上纵隔向两侧增宽,右肺门有一2.5×3cm边沿模糊密度增高阴影,考虑为纵隔淋巴结肿瘤入院。查体:体温  相似文献   

17.
18.
包裹性胸腔积液是胸腔积液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胸膜发生炎症,纤维素沉着、胸膜增厚粘连,形成局限性或多房性积液。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共收治了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95例,现将病因、治疗及预后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内科常见病之一,但单纯以包裹性胸腔积液为主要表现者,其诊断和治疗均较渗出性者困难。现将我院1974年4月~1984年4月住院病人确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216例中,呈包裹性表现者45例(20.8%)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年龄与性别:本组45例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16~76岁,平均46岁。2.临床表现:本  相似文献   

20.
包裹性胸腔积液是胸腔积液的特殊类型,是由于胸膜受到炎症刺激,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沉着,导致胸膜粘连增厚,或产生无菌性胸腔积液,并逐渐形成局限性包裹或分隔。笔者对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住院的包裹性胸腔积液36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21~76岁,其中<60岁16例(44.4%),>60岁20例(5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