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结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病情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6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分成2组,各38例。其中一组接受康复护理,设定为康复组,另一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加用认知训练,设定为联合组。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功能以及平衡功能的评分均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训练结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疾病知识、认知功能以及平衡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统计约有 9.3%的脑卒中患者有失语症( 1) 。常影响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 ,其心理因素在患者语言功能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2 ) 。本文分析了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的心理变化 ,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心理治疗。1 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失语患者 4 7例 ,临床诊断脑梗死 31例 ,脑出血 1 6例 ,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 ;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不等 ,年龄 4 3~ 82岁 ,病前均无智力障碍 ,言语正常 ,病后无意识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 2 4例和一般护理组 2 3例 ,两组间神经功能缺陷程度评分及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心理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康复干预,研究组于病情得到控制48 h后予以早期综合康复干预.观察统计2组患者干预前后上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上下肢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予以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脑卒中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心理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结果脑卒中患者均存在焦虑的心理状态,试验组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提高了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功能的及早恢复。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发病急骤 ,恢复较慢 ,且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作者对我院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8月 5 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 7例脑卒中患者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 ,其中脑出血 2 2例 ,脑梗死 3 5例。男 3 4例 ,女 2 3例 ,年龄为 43~ 78岁。均系首次发病 ,发病即日~ 3天入院 ,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 ,肌力为0级者 2 2例 ,1级者 15例 ,2级者 5例 ,3~ 4级者 15例。5 7例均于发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训练时间 15~ 72天 ,平均 3 5天 ,肌力完全恢复 3 9例 (68.4% ) ,比康复训炼前提高 1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健康知识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的早期康复护理。在护理干预前24 h及干预结束后1周,分别评估和比较2组患者的Bra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Fulg-Meyer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观察组评分提高幅度较对照组大(P<0.01);2组SAS与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P<0.01)。结论:科学规范化的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的肢体功能、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早期康复干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石丽华  蒋祁桂  陆晖 《广西医学》2004,26(4):481-48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青年脑卒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 将6 0例 <4 5岁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0例及对照组 2 0例 ,治疗组在患病 2~ 15d内进行正规的早期康复干预 ,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指导 ,自行锻炼。结果 治疗组患肢运动功能改善及ADL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缩短住院日 ,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治疗。结论 早期康复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干预应成为脑卒中急性期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 62例进行临床观察心理康复护理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神经科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共收治经临床 CT或 MRI确诊为脑卒中患者 2 1 9例。其中脑出血 41例 ,脑梗死 1 78例 ;男 1 1 3例 ,女 1 0 6例 ,年龄 2 3~ 85岁 ,病程 1~ 3个月。失语和痴呆及发病前有抑郁史者均未列入本观察。发病两周后采用 HAMD或 Zung量表评测。HAMD量表≥ 1 7分或 Zung量表≥ 40分即可诊断。2 治疗方法2 .1 药物治疗 抑郁障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康复护理。通过采集病例和问卷调查方式获得每位患者的个…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为降低这“三高” ,除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外 ,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也是非常必要的[1] ,现将对 4 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 8例脑卒中患者均为 2 0 0 0年 3月—2 0 0 2年 2月的住院患者 ,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 ] ,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 (A组 ) 2 4例、常规治疗组 (B组 ) 2 4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情感障碍的发生率,脑卒中部位与情感障碍的关系,以及口服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并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情感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与社会生活质量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住院脑卒中患者170例筛查,把76例脑卒中后并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接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及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6周末进行测评.结果 170例脑卒中患者有76例发生情感障碍,约44.7%,其中:65.8%(50例)同时患抑郁症和焦虑症.情感障碍的发生与额叶,左侧大脑半球,基底节病灶有关,治疗后治疗组HAMD、HAMA、SSS评分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6周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发生与脑卒中部位相关;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丁螺环酮及心理干预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康复护理和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和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入院48 h病情平稳即接受由康复护士制定的康复计划进行训练,视病情进行心理干预,每日1次或2次,每次30~40 min.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56.7%(P<0.05);观察组ADLⅠ~Ⅲ级所占比例为70%高于对照组的50%(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和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心理和行为干预对脑卒中后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肢体偏瘫的康复效果。方法66例脑卒中后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心理行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心理行为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由心理医师实施的心理干预和由护理人员实施的运动训练,共进行5周,治疗前和治疗期满后用CDR评定痴呆分级情况、MMSE评定认知功能康复情况、FMA评定运动功能康复情况和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心理行为干预组有12.1%的患者CDR评定分级为可疑或正常,而对照组仅有3.0%为可疑痴呆;干预组其MMSE,FMA,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和行为干预较一般康复方法更能促进脑卒中后痴呆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肢体偏瘫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70例急性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方法训练,干预组除上组方法外加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运动功能康复临床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SD的早期心理干预较一般康复方法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方法:对2012年7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68例脑血管疾病伴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均在早期开始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训练每个时期配合适宜的心理治疗,观察并记录在心理干预情况下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1~2个康复疗程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良好的心理干预有利于调整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完成各项康复训练任务,对脑血管疾病康复患者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70例急性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方法训练,干预组除上组方法外加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运动功能康复临床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SD的早期心理干预较一般康复方法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覃莲 《广西医学》2003,25(4):614-616
脑卒中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 ,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十年来 ,康复治疗逐渐受到重视 ,尤其早期康复治疗 ,在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上起到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现将我科近 2年来 ,对 43例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86例脑卒中患者为 2 0 0 0年 2月~2 0 0 2年 5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 ,均符合 1 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1)。经头颅 CT或 MRI证实 ,均为首次发病患者 ,病程均在1周内 ,患肢肌力在 级以下。除外有严重心肺并发症、昏迷及明显…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非常高 ,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 ADL水平 ,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重返社会。本组资料对不同时期开始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 ADL改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以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 ADL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2月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 98例 ,均经头颅 CT或 MR扫描确诊 ;既往无脑卒中史 ,现无影响康复治疗的其他疾病。随机分为两组 :A组5 1例 ,病后 2周内开始康复治疗 ;B组 47例 ,病后 4~ …  相似文献   

18.
卒中后由于脑实质的损害 ,临床表现除有各种躯体症状外 ,还常常伴有精神障碍 ,直接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 ,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对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7月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的精神障碍进行分析 ,并对其病因进行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96例脑卒中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 ,其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均符合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进行神经系统检查时均无明显的意识障碍。其中脑出血 4 2例 ,男 2 8例 ,女14例 ;脑梗死 5 4例 ,男 2 9例 ,女 2 5例。年龄 36~ 78…  相似文献   

19.
徐景  何俊 《辽宁医学杂志》2009,23(5):243-244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干预措施。方法对脑卒中后发生抑郁障碍的老年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系统心理-康复临床干预措施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过程的第1周、2周、3周、4周及出院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以了解所采用的临床干预措施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联合应用系统心理.康复临床干预措施治疗,本组46例发生脑卒中后抑郁的老年患者,在出院时仅1例尚存轻度抑郁,其他患者的抑郁障碍均被消除,疗效明显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组(P〈0.01)。结论系统心理-康复临床干预措施对消除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谵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脑卒中后谵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干预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Bobath方法训练,干预组除上述方法外加心理干预强化.结果 干预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康复临床效果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康复方法基础上强化心理干预治疗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后谵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