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经不同强度推拉动作暴露后 ,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程度和时相变化规律。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35只 ,随机分为 7组 ,每组 5只 ;除对照组外 ,各组大鼠于暴露后 0 .5、6、2 4h进行灌注固定 ,取大脑半球 ,切片后分别进行HE染色和尼氏染色 ,镜下观察结果。结果 实验B2、B3组可见大鼠额叶皮质有一定数量的神经元形态发生改变 ,但实验B3组损伤程度相对较轻 ,其他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低强度推拉动作不会引起明显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损伤 ,而高强度推拉动作可对大脑造成较大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鼠经高强度模拟推拉动作暴露后,海马不同区域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和时相变化规律。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5只,实验组( 8Gz→ +8Gz组)15只。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大鼠分别在暴露后 30min、6h、24h取材,灌流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8Gz暴露后 6h和 24h海马各区可见到一定数量形态发生改变的神经元,以CA1区损伤最重。结论 高强度推拉动作可造成海马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不同强度推拉动作对大鼠海马神经元bF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动物离心机建立模拟推拉动作的动物模型,探讨"推拉效应"对大鼠海马神经元bF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10组(对照组,三种强度暴露后的30 min, 6 h, 24 h组),每组4只,灌注固定,取大脑半球,切片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海马各区神经元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对照组和±2Gz暴露后的30 min组bFGF呈弱阳性表达;而±6Gz和±8Gz暴露后30 min的实验组可见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bFGF表达开始增加,6 h实验组表达明显增强,24 h后表达下降但仍较正常对照组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中、高强度的推拉动作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bFGF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4.
推拉动作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韦应波  孙喜庆  曹新生  姚永杰 《医学争鸣》2002,23(16):1525-1529
目的 探讨推拉动作后再高G值暴露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Gz/3min组和推拉组3组,每组8只。记录+Gz暴露后不同时间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变化。结果 推拉组大鼠正确反应率在暴露后即刻与2d时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反应时在暴露后即刻、2d及4d时较对照组及+10Gz/3min组显著延长(P<0.01),错误数及错误时间在暴露后6h及6d时较对照组及+10Gz/3min组显著增加(P<0.01),潜伏期在暴露后6h,2d,4d及6d时较对照组及+10Gz/3min组显著缩短(P<0.01),理毛次数在暴露后6h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中央格内停留时间在暴露后即刻与对照组及+10Gz/3min组相比显著延长(P<0.01),平衡能力在暴露后即刻及2d时较对照组和+10Gz/3min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推拉动作后再进行+10Gz/3min暴露可导致大鼠严重的持续性记忆功能障碍和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5.
模拟推拉动作对大鼠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模拟推拉动作后 ,大鼠血小板计数(PLT)、粘附 (PAdT)、聚集功能 (PAgT)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单纯加速度组和推拉动作组 .利用动物离心机和体位翻转控制装置 ,推拉动作组暴露 + 5Gz 3 0s后 ,- 5Gz暴露 3s,+ 10Gz暴露 2 0s.单纯加速度组进行 + 5Gz暴露 3 5s后 ,+ 10Gz暴露 2 0s.共作用 4次 ,两次之间间歇5min .对照组只进行同样时间、同样方法的固定 ,但不受±Gz作用 .观察模拟推拉动作后 ,PLT ,PAdT ,PAgT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结果 :推拉动作组与单纯加速度组相比 ,PAdT和PAgT都明显增加 (P <0 0 5 ,P <0 0 1) ;全血粘度 (ηb)、全血还原粘度 (ηrd)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EAI)亦增加 (P <0 0 5 ) .单纯加速度组与对照组相比 ,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推拉动作 4次后 ,可引起PLT ,PAdT和PAgT显著性增加 ,ηb,ηrd和EAI亦增加  相似文献   

6.
费舟  章翔  黄卫东  王西玲 《医学争鸣》2003,24(22):2060-206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mGluRla及Homer1a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实验分为损伤与对照组,将SD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d.损伤组以微量移液器塑料滴头在培养孔内“十”字形划割,造成机械性损伤,伤后不同时间点(10,30min,1,3,6,12,24h)行神经元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组除不进行“十”字形划伤培养神经元外,其他处理同损伤组.结果:损伤组神经元mGluRla与Homerl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自伤后10min持续至伤后24h,阳性染色颗粒分布于胞质、胞膜及突起;对照组mGluRla与Homerla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均呈弱阳性.结论: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后mGluRla及Homerla蛋白表达时间与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提示Homerla与mGluRla可能共同参与了神经元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7.
倾斜床模拟推拉动作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应波  姚永杰  张舒  孙喜庆 《医学争鸣》2002,23(11):1033-1036
目的:探讨倾斜床模拟推拉动作的效果,观察各种体位改变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1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倒立组在倾斜床上经受“直立位对照(+1Gz)→倒立位(-1Gz)→直立位(+1Gz)”;平卧组则经受“直立位对照(+1Gz)→平卧位(0Gz)→直立位(+1Gz)”的推拉动作,测定心率(HR)、血压(BP),基础阻抗(Z0),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及总外周阻力(TPR)等生理指标。结果L在平卧位时,受试者HR减慢,TPR降低,SV和CO增加与直立位比较达显著性水平(P<0.01)。在倒立位时,上述变化同样出现而且幅度更大,与0Gz比较,-1Gz时HR的降低,SV和CO的增加更为显著,两者比较达到显著性水平,两组各自的再次直立位与直立位间心血管指标变化率的比较,倒立组的多数指标比平卧组的改变程度更大。结论:应用倾斜床模拟推拉动作是可行的,“推”时相不同的G值水平暴露对其后“拉”时相的心血管功能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黄卫东  费舟  章翔  王西玲 《医学争鸣》2004,25(4):307-309
目的: 建立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机械性损伤模型. 方法: SD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7 d,微量移液器塑料滴头于培养孔内机械性划割培养之神经元,依划割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3组,对照组除不进行机械性划割,其余处理同损伤组,伤后不同时间点(10, 30 min, 1, 3, 6, 12, 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及培养液上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 结果: 伤后30 min起,损伤轻、中、重组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损伤程度加重,细胞存活率下降(P<0.05),24 h达高峰,伤后30 min起LDH含量较对照组增加(P<0.05). 结论: 微量移液器塑料滴头机械性划伤操作简便,能较好模拟脑损伤后神经元损伤机制,造成神经元不同程度损伤,利于观察和研究神经元损伤及周围神经细胞反应,是一种较好的体外神经元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9.
大鼠前脑缺血神经元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纹状体、皮层细胞损伤情况。方法 :夹闭wiste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 ,应用TUNEL染色。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不同时间脑细胞发生坏死及凋亡 ,海马最明显 ,神经元坏死从第二天后不再增加。结论 :脑缺血可致神经元坏死和凋亡 ,不同神经元耐受缺氧能力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纹状体、皮层细胞损伤情况。方法:夹闭wiste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应用TUNEL染色。结果:短暂性脑缺血不同时间脑细胞发生坏死及凋亡,海马最明显,神经元坏死从第二天后不再增加。结论:脑缺血可致神经元坏死和凋亡,不同神经元耐受缺氧能力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帕潘立酮对地佐环平损伤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孕15d胎鼠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应用地佐环平损伤神经元,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帕潘立酮。采用MTT技术检测脑皮层神经元的生长活性,采用酶标仪检测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神经元细胞内Ca2+浓度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通过神经元突起数目及长度检测神经元生长情况,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Akt1、GSK3β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地佐环平损伤组神经元活性明显下降,LDH释放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P均<0.01),神经元突起总长度下降,神经突起数目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P<0.01),RT-PCR结果显示,Akt1及GSK3β表达下降(P<0.01);加入不同浓度的帕潘立酮能明显对抗地佐环平对神经元的损伤,MTT结果显示神经元活性升高(P<0.01),LDH活性明显降低(P<0.001),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显著下降(P<0.01),神经突起数目和长度增加(P<0.01),Akt1及GSK3β表达上升(P<0.01)。结论 帕潘立酮对地佐环平损伤脑皮层神经元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可抑制细胞凋亡,并通过Akt1 GSK3β通路促进神经突起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射频热凝对兔脑皮层损伤过程中凋亡的作用。方法 兔脑分别以 5 1~ 80℃ 60s和70℃ 15~ 12 0s射频热凝 ,术后 2 4h或 14d处死动物 ,取出兔脑 ,固定、包埋、切片。对大体标本进行HE染色 ,采用透射电镜 (TEM )、原位末端标记法凋亡检测 (TUNEL染色 )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2 4h组兔脑组织均表现出由中心向外周的坏死、凋亡、正常的梯度变化。 14d组可见坏死、胶质增生及正常组织的梯度变化。结论 射频热凝兔脑皮层过程中 ,凋亡参与细胞损害过程。在特定温度区间 ,主要表现在坏死与正常脑组织的交界区 ,区带宽度为 ( 1.2 96± 0 .481)mm ,2 4h病理变化显著 ,14d后被胶质细胞增生取代  相似文献   

13.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含补阳还五汤的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的影响,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观察对象,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观察含药血清对常规培养及在缺氧状态下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对常规培养及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的神经元有显著促进生长作用,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有显著差(P<0.05),结论:大鼠以补阳还五汤灌胃给药后,其血清中的药物成份有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元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含补阳还五汤的药物血清对体外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生长的影响,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体外培养新生SD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观察对象,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情况。观察含药血清对常规培养及在缺氧状态下神经元生长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对常规培养及在缺氧条件下培养的神经元有显著促进生长作用,与空白血清组比较有显著差(P<0.05)。结论大鼠以补阳还五汤灌胃给药后,其血清中的药物成份有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元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脑缺血后引起的神经元损伤,常常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目前对缺血性神经元损伤机制的研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有人认为,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是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主要原因,也有人提出Ca2+、氧自由基、一氧化氮及其它一些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脑中央区皮层进行皮层电位诱发的最佳刺激参量。方法使用皮层电极在10只新西兰雄兔中央后回感觉皮层对应部位记录N20-P25波,沿中央后回运动区皮层向前移动电极直至记录到一个波型相反、波幅相近、位相倒置的波型(P20-N25波),定为运动中枢刺激点。使用不同刺激参量直接刺激该点,在上肢掌长肌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10只新西兰雄兔均记录到N20-P25波和P20-N25波,并成功诱发MEP。各组高频串刺激的刺激电流阈值均低于单波刺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监测方法;高频串刺激在脑中央区皮层MEP监护中优于单波刺激;当串刺激参量限于一定范围(时程0.2~0.3 ms,频率300~500 Hz,方波个数3~5个)时,均能安全、有效地诱导出皮层MEP。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纹状体,皮层神经元损伤情况。方法:夹闭Wistar大鼠双侧颈总动脉5min制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电镜,Tunel染色观察前脑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第2d,纹状体和皮层神经元坏死,凋亡情况较明显,第4d,海马神经元坏死轻微,凋亡情况最明显,神经元凋亡形态学典型表现持续时间较短,呈色深浅不一。第2d后坏死神经元数量不再增加。结论:脑缺血可致神经元坏死和凋亡,凋亡持续时间较短,以后细胞的形态改变与坏死近似,不同神经元耐受缺氧能力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对脑中央区皮层进行皮层电位诱发的最佳刺激参量.方法 使用皮层电极在10只新西兰雄兔中央后回感觉皮层对应部位记录N20-P25波,沿中央后回运动区皮层向前移动电极直至记录到一个波型相反、波幅相近、位相倒置的波型(P20-N25波),定为运动中枢刺激点.使用不同刺激参量直接刺激该点,在上肢掌长肌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结果 10只新西兰雄兔均记录到N20-P25波和P20-N25波,并成功诱发MEP.各组高频串刺激的刺激电流阈值均低于单波刺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监测方法;高频串刺激在脑中央区皮层MEP监护中优于单波刺激;当串刺激参量限于一定范围(时程0.2~0.3 ms,频率300~500 Hz,方波个数3~5 个)时,均能安全、有效地诱导出皮层MEP.  相似文献   

20.
小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损伤的模型制备及其实验观察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建立皮层神经元缺氧损伤的模型 ,为抗缺氧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形态学观察和 MTT比色分析比较了不同密度、不同缺氧时间对培养神经元形态及活性的影响 ;同时观察了银杏内酯、人参皂甙预处理对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 1)在进行原代皮层神经元培养时 ,细胞接种的密度以 1.6× 10 6~ 2 .0× 10 6个细胞 /ml为好。( 2 )随着缺氧时间延长 ,神经元活性降低 ,细胞死亡率增加。 ( 3 )银杏内酯和人参皂甙预处理均能使缺氧 8h的神经元比单纯缺氧对照组活性明显升高。结论 :实验结果稳定 ,重复性好 ,是离体抗缺氧研究的一种较理想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