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VEGF和IL-1β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以及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平衡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38例脑梗死(CI)患者发病24小时内、3天、7天、14天和1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4小时内及30名健康对照者的VEGF及IL-1β浓度.结果脑梗死组在病程各时间点上血清VEGF浓度与TIA组及对照组相比均增高(P<0.01),且呈动态变化,于第7天达高峰,第14天时仍未恢复正常;大梗死灶患者VEGF水平升高明显.24小时内脑梗死及TIA患者IL-1β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IL-1β水平在脑梗死组病程中亦呈动态变化,于24小时内达高峰,随后下降,第7天降至正常.各时间点IL-1β与VEGF浓度间未发现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VEGF及IL-1β参与了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VEGF可成为反映脑缺血程度及判断临床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含量的动态变化 ,讨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动态变化的意义及与梗死面积的关系。方法 将 4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3 9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的 1、7、1 4d做血清 VEGF含量测定 ,并且对患者进行梗死面积测定。从而比较 VEGF含量与梗死面积的关系。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VEGF含量在 1、7、1 4d皆高于正常人 ,发病第 7天 VEGF含量最高 ,并且一直持续到发病后 1 4d仍高于正常人。 VEGF含量与梗死面积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中 VEGF含量明显增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梗死面积与 VEGF的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动态变化,探讨S100B蛋白与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60例急性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 h内,第3、5、7、14 d血清S100B蛋白水平,并与大面积脑梗死组、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在发病后24 h内开始升高,第3 d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 h内,第3、5、7、14 d的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也高于大面积脑梗死组(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水平早期升高可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出血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发病2 d内、7 d、14d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VEGF和bFGF水平,利用头部CT或MRI测量梗死灶最大直径,3个月后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1)急性脑梗死组患者于发病后2 d内、7 d、14 d的血清VEGF和bF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在急性期VEGF水平持续升高,高峰发生在7 d,以后逐渐下降,至14 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血清bFGF水平在发病后2 d内达高峰,发病7 d呈逐渐下降趋势,14 d仍高于正常。(2)血清VEGF和bFGF水平与脑梗死面积有关,血清VEGF和bFGF水平愈高,脑梗死面积愈大(P0.01)。(3)VEGF和bFGF水平与脑梗死的预后有关,VEGF和bFGF越高,预后越好(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VEGF和bFGF浓度的变化与病程、梗死面积大小及脑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VEGF和bFGF浓度与脑梗死后新血管形成关系密切,二者可作为判断梗死面积与预后的新外周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的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提出了LPA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情变化的平行关系及治疗后LPA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设计,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1)脑梗死组。(2)TIA组。(3)健康对照组。急性脑梗死者组、短暂脑缺血发作组2组患者于发病24 h内、第3天、第14天、第28天采清晨空腹静脉血,健康对照组当日、第3天、第14天、第28天采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分别测定其LPA值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TIA患者,在发病24 h内、第3天、第14天外周血LPA均高于正常,第28天基本恢复正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80例患者经治疗28 d后,低LPA亚组与高LPA亚组比较,治疗前MAS评分M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而治疗后MAS评分MBI评分及提高分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TIA患者,在发病24h内、第3天、第14天外周血LPA均高于正常,提示体内血小板存在活化反应。LPA含量变化与血小板激活程度直接相关。本实验中,脑梗死组患者经治疗后低LPA亚组MAS评分MBI评分及提高分数明显高于高LPA亚组,说明脑梗死患者治疗后LPA恢复较低水平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ADL能力改善较好。提示急性卒中后LPA水平下降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LPA检测为急性脑梗死提供了早期诊断及早期防治的依据,对减少急性脑梗死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后继脑梗死患者早期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序贯收集首次脑梗死患者58例,根据病前有无同侧TIA史分为TIA组(26例)和非TIA组(32例),另选取16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以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头部CT测定脑梗死灶体积;以CD34和KDR双阳性细胞作为EPCs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早期外周血循环EPCs数量,以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分析循环EPCs数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及血清VEGF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 TIA组患者NIHSS评分及梗死体积明显小于非TIA组(均P0.01)。非TIA组患者外周血循环EPCs数量与正常对照组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TIA组患者外周血循环EPCs数量和血清VEGF含量均显著高于非TIA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01)。相关分析显示:有或无TIA史的脑梗死患者循环EPCs数量与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或脑梗死体积均成负相关,而且在TIA组内EPCs数量与血清VEGF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早期外周血循环EPCs数量关系到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TIA增加了对循环EPCs的动员,提高了外周血循环EPCs数量,EPCs增加很可能受VEGF调节,这可能是TIA发挥对后继脑梗死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颈部血管彩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诊断价值,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6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44例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及40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评价各组患者颈部血管斑块特点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脑梗死组、TIA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9.56%、56.82%、25.00%。脑梗死组斑块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斑检出率在梗死组、TIA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5.63%、48.00%、20.00%,脑梗死组软斑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部血管动脉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彩超对于高危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检测血清ox-LDL、PAPP-A水平。对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正常者22例,IMT增厚者47例,颈动脉斑块形成者81例,其中稳定斑块者49例,不稳定斑块者32例。比较各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清PAPP-A及ox-LDL水平显著高于TIA组(P<0.01),后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者血清PAPP-A及ox-LDL水平较颈动脉IMT增厚组明显升高(P<0.01),后者高于IMT正常组(P<0.01);在颈动脉斑块形成者中,其血清PAPP-A及ox-LDL水平在不稳定斑块组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Spearman分析显示,血清PAPP-A与ox-LDL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83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APP-A与ox-LDL水平是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2.549,95%CI1.12~3.79;OR=1.317,95%CI1.15~2.1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与ox-LDL、PAPP-A水平相关,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两者在颈动脉甚至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CI)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头颅CT或MRI计算CI体积。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78例分为大面积CI组(≥10 cm~3)25例、小面积CI组(<10 cm~3)41例和无梗死病灶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12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ECLIA法测定发病48 h内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各组NT-proBNP水平差异。结果:大面积CI组NT-proBNP水平较小面积CI组、TIA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面积CI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TIA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I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7分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7分组(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高低与CI梗死面积有关,急性期梗死面积越大,患者的血清NT-proBNP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水平与ABCD2评分的关系及在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中的价值。方法测定76例TIA患者(TIA组)和3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并按ABCD2评分法对TIA患者进行评分,随访TIA患者30d内是否发生脑梗死,TIA组按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TIA1组(30d内未进展为脑梗死)和TIA2组(30d内进展为脑梗死),分析TIA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ABCD2评分的相关性,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TIA组患者30d内出现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13.2%;TIA组的血清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TIA2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TIA1组(P0.01);TIA2组的ABCD2评分明显高于TIA1组(P0.01);且TIA患者的血清HMGB1水平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71,P0.01)。结论 TIA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与ABCD2评分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评价TIA进展为脑梗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与疾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0例脑梗死患者,4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和40例同期门诊体检者(对照组)血浆Hcy水平并记录脑血管病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对脑梗死组患者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析血浆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及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部分类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与TIA患者血浆Hcy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水平与NIHSS评分无明显相关性(r=0.155,P=0.32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Hcy进入模型。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是与传统危险因素无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Hcy水平与其类型及临床表现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发病在24 h内的急性幕上脑出血患者61例为脑出血组,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在急性脑出血发病1d、3d、7d、14d时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中VEGF和MMP-9含量,并分析VEGF和MMP-9水平与出血灶周围脑水肿体积的关系。结果 (1)急性脑出血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时点血清VEGF及MMP-9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0.01),且呈动态变化;(2)血清VEGF、MMP-9与出血灶周围水肿体积绝对值及水肿体积相对值密切相关;(3)脑出血后24 h~3 d内,血清VEGF与MMP-9呈正相关(r=0.619,P〈0.01)。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VEGF和MMP-9均显著升高,二者可能协同参与脑出血急性期脑水肿和损伤的病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超敏C反应蛋白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随访观察120例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组),14例发生脑梗死(11.67%)(B组),28例2次以上TIA发作而无脑梗死事件(23.33%)(C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TIA和/或脑梗死发生24h内及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A组、B组和C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和C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1);B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hs-CRP水平与TIA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它对TIA患者演变为脑梗死事件有早期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与进展性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水平的动态变化,揭示其在卒中进展中的作用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全自动血凝仪分别检测50例完全性缺血性卒中、4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发病24h内、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4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D-dime、rFib水平,并对缺血性卒中组患者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斯堪地那维亚量表(SSS)评分。结果完全性卒中组发病24h内血浆F i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3天时有下降趋势,第7天时降至正常。进展性卒中组发病24h内血浆Fib水平较完全性卒中组升高更明显(P<0.01),3d时达最高峰,14d降至正常。完全性卒中组发病24h内血浆D-dim e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3d时达高峰,7d降至正常,而进展性卒中组发病24h较完全性卒中组明显升高(P<0.01),至第7天达高峰,第14天迅速降至正常。进展性卒中组3w时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较完全性卒中组为差(P<0.01)。结论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血浆F ib和D-d im er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助于...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可溶性粘附分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76例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并与52例TIA患者和4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24小时内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明显高于TIA和健康对照组(P<0.01)。大梗死灶组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明显高于中梗死灶组和小梗死灶组。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VCAM-1、sE-selectine水平在脑梗死发生24小时至7天呈现上升趋势,7天至14天呈下降趋势。结论:sICAM-1、sVCAM-1、sEselectine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参与了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在脑梗死急性期阻断粘附分子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缺血性脑卒患者中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其对患者临床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患者65例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动态变化水平。并分析患者血清NSE水平与患者脑损伤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24h内血清NSE平均水平相比差异显著(t=7.29,P=0.001)。随后在2d、5d和第7d研究组患者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较24h时亦显著升高(t=21.81,18.56,9.13;P=0.000,0.000.0.001)。入院第2d,脑损伤病情中型重型组患者血清NSE水平与病情轻型组患者比较显著偏高(t=4.06,t=8.58,P=0.002,0.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各时间血清NSE水平检测值均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t=6.46,5.17,6.43,3.83,7.34;P0.05)。结论临床上可以将血清NSE的表达水平作为判断缺血性脑卒患者早期诊断的有力依据和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ABCD2评分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及ABCD2评分法预测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测定79例TIA患者(TIA组)和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血清hs-CRP水平,TIA组按ABCD2评分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和低危组,比较3组间hs-CRP水平,并观察其2 d、7 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TIA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高、中、低危组间血清hs-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3分的TIA患者22例,2 d、7 d发生脑梗死分别为1例(4.5%)、2例(9.1%);评分为4或5分的患者31例,2 d、7 d进展为脑梗死分别为3例(9.7%)、5例(16.1%);评分≥6分的患者26例,2 d、7 d进展为脑梗死分别为7例(26.9%)、10例(38.5%).不同ABCD2评分值的TIA患者,其脑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IA患者ABCD2评分与血清hs-CRP水平关系密切,两者呈正相关.ABCD2评分值不同,脑梗死的发生率不同,分值越高,发生率越高,联合二者更有助于TIA的指导治疗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动态监测,探讨TIA 患者临床转归与其血清hs-CRP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敏ELISA 法检测对照组与TIA患者(A、B组)入院24h内血清hs-CRP 水平, TIA组患者病后第7、15、30天血清hs- CRP 水平,并行 hs-CRP 水平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和B组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发病24h和第7、15、30天A组和B组的血清hs-CRP 水平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2组hs-CRP 水平与脑梗死发生率均呈正相关(分别为0.665、0.936,P< 0.05).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了TIA 的发生、发展,血清hs-CRP 水平高的患者较水平低的患者进展为完全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分析急性出血性脑梗死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动态观察,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为出血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45例为大面积组,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急性组、大面积组发病后24h、3d、5d、7d、14d后等不同时间点血清S100B蛋白动态变化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大面积组血清S100B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血清S100B蛋白均高于大面积组和对照组,且发病24h后呈升高趋势3d内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血清S100B蛋白水平升高能作为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出血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将87例患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组(67例,其中脑梗死组4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检测所有受试对象血浆Hcy水平并记录患者的脑血管病传统危险因素。分析血浆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结果与血浆Hcy水平在最低四分位人群相比,处于较高四分位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比值比(OR)为5.278(95%CI为1.203~23.158,P〈0.05);处于最高四分位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比值比(OR)为7.917(95%CI为1.473~42.538);与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相比,Hhcy患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OR值为4.325(95%CI为1.156~16.174,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组、脑梗死组与TIA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Hcy水平相比较无差异(P〉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Hcy进入模型。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是与传统危险因素无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有必要制订出适合于中国人的Hhcy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