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验证骨髓腔输液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1-3月来我院急诊的15例危重患者,在90s内未成功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时,进行了骨髓腔穿刺并输液,做好全程护理。结果 15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骨髓腔输液快速便捷,操作简单易行,能作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输液通道建立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抢救危重患儿时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2006-08-2010-12住院患儿反复静脉穿刺3次失败或90s内未能穿刺成功者应用骨穿针进行骨髓腔穿刺。结果 15例均一次穿刺成功,综合抢救成活13例,2例死于严重的基础疾病及并发症,治愈13例经3个月随访无局部感染及骨髓炎发生。结论重症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循环不良,往往不能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骨髓腔输液技术难度低,并发症少,适于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技术在危急症患儿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5例危急症患儿采用骨髓腔输液,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14例1次穿刺成功,输液通畅,1例患儿因穿刺针弯曲,更换另一下肢重新穿刺成功,平均穿刺时间<60 s,骨髓通路保持时间1~3 h;经抢救存活12例、死亡3例。结论对危急症患儿采用骨髓腔输液,能有效替代静脉途径,提供抢救时机。  相似文献   

4.
总结58例创伤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采用骨髓输液的急救护理.严格掌握骨髓输液适应证,低血容量性休克存在周围循环衰竭,连续穿刺 3次以上,或 90 s内不能建立静脉通路者,立即行骨髓输液;选择最佳穿刺部位,经本组患者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成人首选髂前上棘为最佳穿刺部位;骨髓输液期间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肿胀、感染等征象,并及时处理;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掌握最佳拔针时机,外周静脉输液通路建立后立即予拔除骨穿针.经及时抢救本组58例患者均病情痊愈或趋于稳定,58例患者中57例骨髓穿刺成功,有1例患者骨髓穿刺失败,后改为深静脉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3.1%,全部病例随访 1~6个月,随访期间无造血功能障碍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灿萍  张彩娣  吴晓   《护理与康复》2017,16(11):1222-1223
总结1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行骨髓内输液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做好物品及患儿准备,准确选择穿刺部位,确保穿刺成功;妥善固定,以防穿刺针滑脱;合理控制输液速度,保证复苏药物的及时应用;加强穿刺部位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本例患儿经骨髓内输液,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患儿抢救成功后转入NICU,3个月后痊愈出院,出院随访3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骨髓内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髓输液在抢救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手足口病患儿,采取胫骨骨髓穿刺输液,对输入的药物、输液速度和穿刺时间进行分析,并给予全面细致的护理。结果5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循环衰竭的情况下在2min内建立起骨髓输液通道,缩短了静脉建立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骨髓腔输液是一种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安全的方法,结合全面、细致的护理,应用于儿童的急救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次性骨髓腔输液连接装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2016年1至10月收治抢救的急危重患者172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将2016年1至5月我科收治抢救的90例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骨髓腔穿刺成功后,连接输液器(输血器),并反复推注药物,将2016年6至10月我科收治抢救的82例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骨髓腔穿刺成功后,连接一次性骨髓腔输液装置反复推注药物。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延迟给药、骨穿针移位、骨穿针脱出、肢体肿胀、药液外渗等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观察组在延迟给药、骨穿针移位、骨穿针脱出、肢体肿胀、药液外渗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2% vs 11.1%,χ2=7.013,P=0.008;1.2% vs 7.8%,χ2=4.161,P=0.041;0 vs 5.6%,χ2=4.692,P=0.030;3.7% vs 14.4%,χ2=5.916,P=0.015;2.4% vs 15.6%,χ2=8.749,P=0.003)。 结论一次性骨髓腔输液连接装置保证了骨髓腔输液管路的密闭性和稳定性,防止穿刺针移位、脱出和药液外渗,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院前急救中遇到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0例,并按输液方式的不同等分为常规静脉输液组和骨髓腔穿刺输液组。观察两组患者建立有效输液通道的时间、输液速度、血压回升所需时间、抢救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组建立有效输液通道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常规静脉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静脉输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组抢救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静脉输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中采用快速骨髓腔穿刺输液可有效缩短静脉通道建立时间,提高抢救有效率,临床应用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弹射式一次性骨髓腔输液器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多家军地医院对输液时建立静脉通道失败、批量伤病员需紧迫建立输液通道、需建立心肺复苏输液通路的患者,使用自主研发的弹射式一次性骨髓腔输液器进行输液,选择内踝胫骨下端、胫骨上端、骼前上棘、髂后上棘、桡骨远端、肱骨头、胸骨7个部位13个骨髓穿刺点,观察并统计相关临床指标。结果47例患者共进行52例次骨髓腔输液,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龄23~75岁;其中重症医学科39例次(先后2个部位行骨髓腔输液者5例)。急诊科9例次,其他科室3例次,长途转运1例次;心肺复苏28例次,休克复苏18例次,术后大出血抢救5例次,肿瘤1例次;输入液体有血浆、血浆代用品、生理盐水或林格液;内踝胫骨下端、胫骨上端、骼前上棘、桡骨远端、肱骨头、胸骨部位的重力输液速度分别为30.0、15.4、21.2、7.2、15.0、23.8 mL/min;加压输液速度可以达到50.0 mL/min或更高;操作成功时间15~120 s,保留时间20 min~2.5 d。拔针后进行局部观察,仅2例出现液肿,均未发生骨折。47例次完成操作,成功率为90.3%,其中于髂后上棘处取骨髓标本2例;不成功原因中操作不当4例,器械故障1例。结论骨髓腔输液不仅在院前、院内,即使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也可以发挥其快速、可靠、便捷的输液优势,在“白金10 min”内取得最佳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0.
骨髓腔内输液(IO)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建立的紧急输液方法 ,是利用长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当无法建立静脉通路时,IO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报道1例心力衰竭,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存在导管相关性感染,且外周静脉穿刺成功困难的患者,通过建立IO通道,及时给予抢救药物,并成功挽救了生命。护理要点为严格掌握建立IO通道的时机,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合理掌握输液速度,做好骨髓炎、局部漏液等并发症预防护理。  相似文献   

11.
<正>危重症患者急救中,建立一条有效的静脉通道、及时输注药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早在《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提出:"病情危重需紧急抢救者,反复静脉穿刺3次失败者或90 s内未能成功穿刺者,推荐使用骨髓腔输液",此方法适用于所有人。近年来,国内有关骨髓腔输液的文献屡见不鲜,但是大量文献检索显示,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只是在国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D静脉留置针输液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98例应用BD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进行观察。对穿刺部位、穿刺方法、封管方法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结果:穿刺成功186例,成功率达94%。结论:BD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渗透率,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骨髓腔输液治疗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4月收治的70例采用骨髓腔输液治疗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舒适度、操作技术、操作效果、沟通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骨髓腔输液治疗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迅速建立有效的输液通路。但在某些病人如休克或伴有高度水肿的患者,浅静脉穿刺不易成功,静脉切开操作繁琐费时,锁骨下及颈内静脉穿刺技术难度大,且易出现并发症,上述方法均不利于急救。因此,我们首次试用经骨髓腔输液,抢救1例严重脑水肿病人,并获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成人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危重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中心静脉置管输液治疗,观察组开展骨髓腔输液治疗,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抢救成功率、穿刺时间、通道建立时间、输液速度、血压正常时间、管道留置时间、脱管率、血性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脱管率、血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通道建立时间、血压正常时间、管道留置时间低于对照组,输液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成人患者急救中开展骨髓腔输液能有效缩短穿刺时间,促进患者血压尽快恢复至正常水平,提升抢救成功率,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因此该种输液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当外周静脉系统塌陷、外周静脉通路难以建立或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太长时,可以通过骨髓腔内输液通路迅速建立补液途径,骨髓腔内输液技术已渐渐应用于多种急危重症的抢救。在抢救急危患者尤其心搏骤停的患者,骨髓腔输液建立抢救输液通路速度快操作简单,在急诊抢救中骨髓输液渐渐成为一种替代静脉通路的紧急输液通路。本文对骨髓腔输液的种类、骨髓腔输液和其余输液装置的比较以及骨髓腔输液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液中心患者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应急护理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输液中心73例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应急护理要点。结果 72例患者救治成功,其中52例患者输液完毕后出院,20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院观察治疗;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输液中心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会发生不良反应,且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应制订合理的应急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急诊创伤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保证急诊创伤患者及时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减少搬动、转送过程中静脉通道发生故障。方法对2010-04-2010-09在急诊抢救室抢救收治的车祸患者40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组200例和四肢静脉留置针输液组200例,观察2组穿刺成功次数和液体外渗情况。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组1次穿刺成功率80%,需穿刺2次17%,需穿刺3次3%,液体外渗10%。四肢静脉留置针输液组1次穿刺成功率只有57%,需穿刺2次33%,需穿刺3次10%,而液体外渗38%。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在急救中使用既安全简便、易于操作,又能保证抢救的速度和质量,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护理技能和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各种抢救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股静脉留置针输液在急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急危病人静脉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股静脉穿刺输液。结果:43例病人中一次穿刺成功40例,失败3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达到93.023%。结论:采取静脉留置针股静脉输液,穿刺速度快、一次性成功率高,入液顺畅,保证了在急危病人抢救中输液、输血的速度。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骨髓输液在7例手足口病危重型患儿中的应用,包括骨髓输液的穿刺方法,相关注意事项等.患儿均穿刺成功,及时开展输液治疗.认为在手足口病危重型患儿的抢救中,特别是患儿处于心肺功能衰竭期时,首先进行骨髓输液建立液体通道,可争取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