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9月506例医学危急值报告,利用软件统计出危急值项目构成比以及不同时间段危急值发生频率,危急值发生周期,不同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量等。结果 检验医学危急值出现率最高的项目是血小板(PLT),占危急值总数的16.80%,其次:白细胞(WBC)13.24%、血肌酐(Cr)12.25%; 危急值报告量集中在9:00~11:00,占全天的34%左右; 周二和周四危急值报告量较多,周日较少; 危急值报告量最多的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占危急值总数的24.70%,其次是肾内科21.15%,血液科19.57%。结论 检验科室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各临床科室认真执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每年根据情况对医学检验危急值进行评估,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门急诊血常规危急值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该院门急诊血常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的危急值发生率及分布规律;并召开临床协调会,共同商定适合不同科室的门急诊危急值标准。结果共报告危急值667例次,占总例数的1.92%(667/34 675)。其中WBC危急值538例次,占80.59%;Hb危急值9例次,占1.29%;PLT计数危急值120例次,占18.11%。报告危急值前3位的科室为内科、血液科、感染科,分别占45.75%、16.84%、10.71%。结论按临床不同科室的需求调整WBC、Hb、PLT的危急值,可提高临床和实验室的工作效率,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法该院2013年9月的506例医学危急值报告,包括危急值项目的分布情况、1天中不同时间危急值发生频率、不同临床科室危急值报告量等。结果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量最多的项目是血小板(PLT),占16.80%,然后依次为白细胞(13.24%)和血肌酐(12.25%);危急值报告量集中在9:00~11:00点,占全天的34%左右;周二和周四危急值报告量较多,周日较少;危急值报告量最多的科室是重症医学中心(ICU)占总报告量的24.70%,然后依次为肾内科(21.15%)和血液科19.57%。结论检验科室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检验医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各临床科室应认真执行危急值报告登记制度;每年需要对医学检验危急值管理的状况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不断减少危急值漏报,避免发生因危急值漏报所致临床患者诊疗的延误,维护患者安全。方法依照该院不同科室个性化检验危急值报告管理规定,对照该科室急诊检验组2013年危急值报告记录,对该科室在实施个性化危急值报告后的危急值漏报率、漏报项目及科室进行分析。结果该科室急诊检验组实施个性化危急值报告的漏报率从前期的32.17%下降到0.26%。该科室改进前后危急值漏报项目从14项减少为10项。改进后危急值漏报前3位的项目为血红蛋白(Hb)、肌钙蛋白T(cTnT)、血钾(K+)。漏报科室前3位的依次为消化科(49%)、呼吸科一科(9%)、肿瘤科和干部疗养科(均占8%)。结论本科室个性化检验危急值报告管理持续改进方法有效,能不断减少危急值漏报,维护患者安全;另外,漏报率前3位的项目及科室也需要提醒工作人员提高警惕,避免漏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查询2013年11月到2014年5月该院检验科所报危急值数据记录,分析其危急值的发生率,并对危急值的接收时间、项目及科室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危急值1 856项,危急值的发生率为0.31%,1 856项危急值按项目分布统计,危急值报告数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白细胞(46.28%)、总胆红素(16.92%,)、D-二聚体(9.81%)、血红蛋白(8.51%)和血小板(8.03%)。按科室分布统计,报告危急值最多的前3位科室分别是新生儿科(37.12%),妇瘤科(23.33%)和产科(21.17%)。结论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妇产科医院中有重要的作用,应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危急值追踪在检验科与临床沟通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株洲市二医院检验科526例患者的检验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危急值进行追踪分析。结果经追踪后达到正常值的有214例,比例为40.7%;未追踪至正常值的为312例,比例为59.3%。危急值中,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含量(Hb)、红细胞比容(HC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均为追踪较好的项目。结论危急值追踪加强了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提高检验人员及医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及责任心,有利于基础与临床学科的交流进步,有助于医护人员获取全面准确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统计检验科危急值报告情况,分析我院危急值发生状况,为危急值报告的管理及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瑞美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统计检验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发生的3587例危急值,对危急值项目的发生率、科室分布、时间分布、标本类型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结果医院2017年发生率为0.48%,危急值排名前五位的项目分别是:肌酐(C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钠(Na)、钾(K)、白细胞计数(WBC)。发生危急值最多的科室是肾病学科、ICU血液肿瘤科,一天中危急值发生高峰时段为9:00至15:00,低峰时段为凌晨1:00至7:00。一周中分布规律为周一至周五较多,周六、周日相对较少。从标本类型分:住院危急值最多,门诊危急值最少,生化危急值最多,其次为血液分析。结论加强重视对危急值的管理,不断完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解决危急值报告的影响因素,保证快速、高效的将危急值结果报告给医护人员,以提高实验室的服务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该院检验科肌钙蛋白I(cTnI)和白细胞(WBC)危急值报告现状,为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东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系统统计检验科cTnI和WBC危急值的发生率及科室分布、cTnI危急值的范围分布情况。结果共发生危急值10 179例次,发生率占前两位的项目为cTnI、WBC,占全部危急值的47.07%;cTnI以内科及内干科居多;WBC以重症监护室(ICU)及儿科居多:cTnI危急值范围以小于0.5ng/mL的居多。结论应联系临床进一步调查和评估目前cTnI和WBC危急值报告的可靠性,并制定合理有效的危急值报告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危急值电子报告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eHIS)查询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的危急值数据,分析危急值的发生率、项目分布和科室分布。结果共报告危急值3 405项,危急值发生率为0.45%;危急值报告数量排前5位的分别是血氯(25.76%)、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19.97%)、血钠(9.43%)、血小板计数(9.05%)和二氧化碳分压(6.40%);危急值报告数量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心血管内科病区(18.94%)、神经重症医学科病区(12.04%)、重症医学科(9.52%)、神经外科二病区(5.11%)和血管神经病区(5.02%);危急值报告的中位数时间降低了33.33%,四分位间距时间降低了40.00%。结论危急值电子报告系统的使用,降低了危急值报告所用时间,提高了危急值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保障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血液室危急值项目,以便进一步完善危急值制度。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收集该院2015年血液室危急值项目,统计危急值发生率、科室分布及来源。结果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室危急值项目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等8项,全年共发送危急值报告9235例,危急值报告的发生率为1.74%;危急值比例最高为PLT(30.62%),其次为PT(22.27%);危急值发生率最高为PT(7.27%),其次为PLT(2.67%);危急值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是血液内科,其次是肿瘤科。结论血液学危急项目的设定和阈值设定上存在一定问题,各实验室应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与临床积极协商,制定出适合所在医院的危急值界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充地区检验危急值的管理情况,为进一步改进南充地区检验危急值设置及制订相应管理规范提供参考。方法现场调查南充地区3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检验危急值,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整理调查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危急值界限值的差异和不同性质医院危急值界限值的差异。结果南充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设置的检验危急值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糖(Glu)、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钾、血钠、血钙、血氯、血尿素氮、肌酐(Cr)、心肌肌钙蛋白T、血淀粉酶、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三级医院Hb危急值下限界限值低于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三级医院其余16项危急值项目界限值与二级医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Hb、PLT、Glu危急值下限界限值,Cr危急值上限界限值在综合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幼保健院WBC危急值下限界限值均高于综合医院和中医院(P=0.025、0.014),PLT危急值下限界限值均高于综合医院和中医院(P=0.005、0.029),Hb危急值下限界限值高于综合医院(P=0.017),Glu危急值下限界限值、Cr危急值上限界限值低于中医院(P=0.023、0.035)。结论南充地区二级及以上医院危急值项目选择及界限值相近。部分危急值界限值在不同性质的医院存在差异,医院需结合就诊的主体人群设置危急值界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简称Sysmex UF-1000i)的性能,以探讨其是否符合临床要求。方法按照实验室ISO15189要求,检测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上皮细胞(EC)计数、管型(CAST)计数及细菌(BACT)计数5项指标的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准确度并验证生物参考区间。结果 Sysmex UF-1000i对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上皮细胞(EC)、管型(CAST)、细菌(BACT)的低值质控批内精密度、高值质控批内精密度、低值质控批间精密度、高值质控批间精密度、低值质控准确度、高值质控准确度,以及RBC、BACT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02%和0.00%)均符合厂家要求。WBC、RBC、BACT的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4,0.999 8,0.999 8,r2均不低于0.95,线性良好。结论 UF-1000i各项性能均符合ISO15189对性能评价的要求,可应用于临床尿液沉渣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我院2018年度危急值数据及分布情况,为危急值项目界限的设定提供参考,并优化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按科室与项目统计分析检验科2018年危急值的登记记录情况。结果2018年共报告危急值6408例,占全年标本比例为0.61%。按科室,分布较多的是肾病、内分泌科(17.43%)、急诊科(12.91%)和重症医学科(9.69%)。按项目,分布较多的是血小板(11.77%)、白细胞计数(11.75%)、肌酐(10.63%)和血清氯(10.42%)。其中肌酐主要分布在肾病、内分泌科,占该科室的55.24%,血清氯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占该科室的45.77%。结论定期统计分析全院危急值数据,评估危急值项目在各个临床科室的适宜性及阈值范围的准确性,不断改进,提高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22家三级医院检验结果危急值项目及警戒限值,为检验结果危急值设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电子邮件、微信上传照片收集调查医院医务处下发的危急值项目及其警戒限值的文件。结果 22家医院共设置危急值项目63项。所有医院均将血红蛋白、血小板、血钾、血钙、血糖列入危急值报告,其他认可度较高的项目及其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白细胞计数95.5%(21/2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90.9%(20/22)、血钠86.4%(19/22)、纤维蛋白原68.2%(15/22)、凝血酶原时间63.6%(14/22)。微生物和感染类项目共有13个危急值项目。结论北京地区医院危急值项目的设置有一定差异,多数项目警戒限值相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我院2020年度医学检验科危急值数据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危急值项目及界限的设定提供参考,并优化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按科室与检验项目统计分析我院检验科2020年危急值的登记记录数据。结果 2020年共报告危急值1 704例,占全年标本比例为0.68%,其中危急值数量较多的科室是重症医学科(24.9%)、内三科(23.9%)、脊柱中心(8.5%);危急值数量占比较高的检验项目为N端脑钠肽(24.5%)、D-二聚体(17.3%)、降钙素原(16.8%)、超敏肌钙蛋白(10.0%)和纤维蛋白原(9.7%);有38.7%、21.1%的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危急值分布在重症医学科,有49.3%、55.9%的N端脑钠肽、超敏肌钙蛋白危急值分布在内三科。结论医院应定期统计分析医学检验科危急值数据,评估医学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界限在每个临床科室的适宜性及阈值范围的准确性,不断改进,以便提高医学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疗和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2014年上半年3 944例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查找危急值报告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危急值报告的现况,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6月该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记录本》上记录的3 944例危急值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危急值科室分布:重症监护室(ICU)(42.09%)、神经外科五病区(10.73%)、神经内科二病区(8.75%)、神经外科七病区(8.06%)、神经内科一病区(5.35%);危急值报告组别分布:临检组(31.34%),生化组(62.65%),免疫组(1.34%)、微生物组(4.67%)。临检组和生化组所占比例为93.99%;血钠、血氯、血糖、白细胞计数、血钾、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这7个项目危急值数量占全院的比例为62.28%。结论通过危急值报告数据分析,为改进和加强危急值报告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检验科1年来危急值报告数据进行评估分析,为持续改进危急值报告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系统,统计2014年的危急值项目及结果数据,经数据处理,计算出危急值项目的发生率、临床科室分布、天内分布、周内分布、评估危急值范围。结果该院检验科医学危急值项目17项,报告共5 066例,危急值报告的发生率是1.86%,出现率最高的项目是钾,占危急值报告总量的13.48%,其次是血小板(10.09%)和血肌酐(9.08%);危急值报告集中在9:00~13:00,占全天46%左右;每周一危急值报告最多,周日较少;危急值报告最多科室是ICU,占危急值报告总量的28.37%,其次是肾内科(16.86%)和血液科(12.16%)。结论急值报告制度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分析,加强与临床沟通,共同探讨,持续改进,才能提高检验科与临床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522例非洲刚果(金)维和人员恶性疟患者血液相关指标进行检测,探讨常规检验项目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及其在疟疾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包括确诊为恶性疟疾522例患者和222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血球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RBC、Hb、WBC、PLT和TC、TG。结果恶性疟组RBC、Hb、PLT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C、Hb、TC及PLT计数降低是协助诊断恶性疟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罗湖医院集团26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康中心")全血细胞计数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为全血细胞计数检测结果在罗湖区内互认提供依据.方法 用5份新鲜血样本在罗湖医院集团管辖的26家社康中心4种品牌共27台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共8个项目,最后对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迈瑞仪器在WBC、PLT、Hb、HCT、MCHC项目中的检测值与标准实验室一致性较好,在RBC、MCV项目中的检测值与标准实验室的一致性稍差;瑞士奥菲仪器在RBC、PLT、MCV项目中的检测值与标准实验室一致性较好,在MCHC项目中的检测值一致性较差;雷杜仪器在RBC、PLT和Hb项目中的检测值与标准实验室一致性较好,其他项目稍差;优利特仪器在WBC和MCH中的检测值与标准实验室检测值一致性较好,其他项目检测值与标准实验室一致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个品牌仪器全血细胞计数检测结果与标准实验室检测结果相比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其中迈瑞总体表现良好,其次是瑞士奥菲仪器,雷杜和优利特仪器需重视其校准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该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现状,为危急值报告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东软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对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检验科各危急值的发生率、危急值发生频度天内分布、危急值发生频数的周内分布、科室分布、危急值登记的合格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危急值发生率危急值发生频数排前3位的检测项目依次为cTnI、WBC和PLT,各项目所占比例分别为32.12%、15.07%、12.09%。危急值发生频数天内分布主要集中在00:06~17:59,占危急值报告总数的77.1%。周内分布以周一较多,周末较少,其余各天相差不大;危急值发生频数排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ICU、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内科,发生次数分别为771、477、460;危急值报告总的合格率为99.10%。结论应联系临床进一步调查和评估目前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的有效性,对危急值项目、范围及危急值报告制度做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