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111例0-3h内和0-6h内胸痛发作患者的血清H-FABP、cTnI和CK-MB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非急性心肌梗死(NO-AMI)36例、非心源性胸痛(NCCP)35例,同期选择37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0-3h内和0-6h内胸痛发作患者H-FABP的表达水平,观察H-FABP、cTnI和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0-3h内和0-6h内AMI组H-FABP水平表达(38.14±24.18)ng/mL和(73.35±56.73)ng/mL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H-FABP诊断发病3h和6h内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nI和CK-MB(P〈0.05),特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H-FABP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优于cTnI和CK-MB,可作为一种有效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5例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患者,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发病0~3、3~6h和6h后血清的H-FABP,并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3种心肌标志物在AMI不同发病时间段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种指标在所有胸痛患者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MI组患者中,H-FABP的阳性率为72.9%,显著高于cTnI(66.7%)及CK-MB(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ABP检测诊断AMI的敏感性在0~3h(70.00%)和3~6h(82.61%)时间段显著高于cTnT(20.00%与65.22%)和CK-MB(10.00%与65.22%);在诊断特异性上,H-FABP高于CK-MB,但比cTnI低。结论 H-FABP对于诊断早期AM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特异性,适合于临床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以胸痛为主要表现、疑似AMI就诊的患者144例(有90例确诊为AMI,其余54例为疑似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发病3 h内、6 h后的血清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其在AMI早期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正确性。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仿的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在发病3 h内,AMI组H-FABP水平为(56.13±19.17)ng/mL,明显高于疑似组[(11.46±4.85)ng/mL]和正常对照组[(3.14±1.52)ng/mL](P<0.01),并且其阳性率(91.11%)、敏感性(91.11%)、特异性(98.33%)、诊断正确率(94.67%)、阳性预测值(98.80%)和阴性预测值(88.24%)均明显优于cTnI(13.33%、13.33%、96.67%、48.00%、85.71%、43.48%)和CK-MB(21.11%、21.11%、95.00%、52.67%、86.36%、48.80%)(P<0.05、P<0.01)。而cTnI及CK-MB水平在发病6 h后AMI组才明显高于疑似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在AMI发病早期(3 h内),H-FABP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诊断正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可以用于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江明凤 《检验医学》2012,27(6):511-513
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146例临床疑似AMI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血清HFABP的浓度,并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AMI患者发病早期入院时、发病2 h、入院后6~8 h检测血清HFABP、CK-MB和cTnI浓度明显高于非AMI组和对照组(P<0.001)。在AMI发病早期,HFABP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率预测值和阴性率预测值分别为83.3%、94.0%、88.5%、93.8%、83.9%,均明显高于CK-MB和cTnI。结论在AMI发病早期,HFABP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高等优势,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丁柳美  唐钧  倪培华 《检验医学》2011,26(6):383-386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78例AMI、5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65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及7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H-FABP水平,同时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质量(CK-MB mass)并作比较.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AMI症状发生后0~3h和3~6h采集47例AMI患者静脉血,检测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s)、肌红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心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同样检测H-FABPs、cTnI、MYO和CK-MB。结果 AMI症状发生后0~3h和3~6h,患者H-FABPs检测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I、MYO和CK-M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s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乳胶凝集法检测105例因胸痛疑似AMI就诊患者的血清H-FABP,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和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 I,cTnI)。根据最终的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AMI组和非AMI组(对照组),并对2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诊断效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5例疑似AMI患者中,最终诊断为AMI患者45例,其余60例排除AMI诊断作为对照组。AMI组的H-FABP、cTnI、MYO、CK-MB平均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49.32±10.29) ng/mL、84.4%,(1.62±0.76) ng/mL、44.4%,(156.14±54.23) ng/mL、82.2%,(13.01±6.08) ng/mL、42.2%,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中H-FABP阳性率与MYO阳性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cTnI及CK-MB的阳性率(P<0.05)。H-FABP与CK-MB诊断AMI的特异度相似(P>0.05),但低于cTnI(P<0.05),高于MYO(P<0.05)。H-FABP与cTnI的阳性预测值相似(P>0.05),均高于MYO、CK-MB(P<0.05)。在阴性预测值方面,H-FABP与MYO相似(P>0.05),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4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组合分析,H-FABP+ cTnI、H-FABP+ CK-MB、H-FABP+ MYO、H-FABP+ cTnI+MYO、H-FABP+ cTnI+CK-MB、H-FABP+ cTnI+MYO+CK-MB诊断AMI的灵敏度均为100.0%,特异度分别为82.0%、72.0%、61.2%、59.3%、68.1%和56.5%。结论: 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cTnI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AMI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急诊内科2010年7月至2013年5月疑似ACS患者143例的临床及血清H-FABP浓度变化资料。结果:在AMI发病3 h内,H-FABP的诊断敏感性(67.8%)优于c Tn I(0.0%)和CK-MB(0.0%),AMI发病4-6 h内,H-FABP敏感性(93.7%)仍高于c Tn I(60.9%)和CK-MB(51.2%)。AMI发病6 h内,H-FABP是最为敏感的心脏标志物,尤以发病3 h内,优于经典心肌损伤标志物c Tn I和CK-MB的诊断价值。结论:在早期诊断AMI的心脏标志物中,血清H-FABP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 Tn I和CK-MB,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在AMI发病3h内,H-FABP的诊断价值优于c Tn I和CK-MB。HFABP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急诊胸痛可疑心肌梗死入院患者68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共22例)和AMI组(共46例).分别在患者胸痛发生后3h和6h抽取静脉血5 mL,ELISA法定量测定血清H-FABP浓度.分别计算H-FABP在AMI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与hsTnT、CK-MB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在胸痛发生后3h和6h血清H-FABP浓度明显大于UAP组(P<0.05).胸痛后3 h H-FABP用于检测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81.8%、90.9%、75.0%,胸痛后6h分别为95.7%、90.9%、95.7%、90.9%.其中6h组除阳性预测值外均明显高于3h组(P<0.05).H-FABP用于检测AMI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hsTnT和CK-MB(P <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H-FABP浓度明显增加,H-FABP用于早期诊断AMI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中以胸痛发生后6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对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意义。方法发病6h内以急性胸痛就诊的疑似AMI患者83例,根据出院诊断分为AMI组32例与非AMI组51例,非AMI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3例(UAP组)与非心源性胸痛18例(NCCP组),选择体检健康者40名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H-FABP水平,并与传统心肌标志物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血清H-FABP水平明显高于非AMI组和对照组(P均<0.01);ROC曲线显示,H-FABP的AUC为0.954(95%CI:0.912~0.997),H-FABP诊断AMI的最佳截断值为6.65ng/mL;H-FABP诊断发病6h内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90.26%,80.39%,93.18%,84.34%;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心肌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P<0.05)。结论 H-FABP对发病早期的AMI有较好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因“胸痛、胸闷3 h 以内”就诊,拟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6例,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浆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比较3种指标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与非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浆 CK-MB、CTn-I 及 H-FABP 明显升高(P <0.05);与 CK-MB 和 CTn-I 相比,H-FABP 对3 h 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较高,而特异性则低于 CTn-I,但高于 CK-MB。结论对于发病3 h 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测 H-FABP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AMI 患者32例,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AMI 患者入院后0~2 h、2~4 h、4~6 h检测血清H-FABP、cTnI、CK-MB,体检人员仅采血检测血清H-FABP.结果 入院后0~2 h、2~4 h、4~6 h,患者血清H-FABP的检测灵敏性、特异性均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体检人员血清H-FABP平均浓度为(4.81±1.37)ng/mL;入院后0~2 h、2~4 h、4~6 h,患者血清H-FAB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78±2.40)ng/mL、(85.49±1.88)ng/mL及(91.21±1.46)ng/mL.结论 将H-FABP检测用于AM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胸痛发生6h内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发表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的关于hFABP检测诊断AMI的横断面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并应用Meta-DiSc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7个研究,共2338例受试者纳入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FABP检测诊断AMI的灵敏度为63%(95%CI:60%-66%),特异度为90%(95%CI:88%-91%),阳性似然比为4.48(95%CI:2.06-9.75),阴性似然比为0.42(95%CI:0.25-0.69),诊断比数比为10.97(95%CI:3.51-34.31),SROC曲线下的面积(the area under curve,AUC)为0.8859。结论 hFABP在胸痛发生6h内对AMI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临床上诊断AM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为AMI胸痛患者126例,进行H-FABP、cTnT及CK-MB检测.结果 34例AMI患者发病3h内血液H-FABP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显著高于cTnT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AMI患者发病3-6 h血液HFABP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显著高于c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MI患者H-FABP在以上两个时间段均为正常值.结论 H-FABP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准确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以急诊入院的患者116例,其中AMI患者64例,非AMI患者52例。用胶体金方法检测患者发病0~3h和3~12h血清中H-FABP;用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定量检测cTnI、BNP的浓度,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FABP、cTnI、BNP项目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MI组发病0~3h测定的H-FABP、cTnI、BNP的敏感性分别是95.45%、59.09%、61.36%;发病3~12h后测定的H-FABP、cTnI、BN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7.73%、97.73%、86.36%和90.63%、84.38%、81.25%。结论发病0~3h检测H-FABP对AMI敏感性较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发病3~12h后联合检测H-FABP、cTnI、BNP有利于提高AMI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加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AM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91例ACS患者(心肌梗死41例,心绞痛50例)分别于胸痛发作后3、6、12 h采集静脉血检测H-FAB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分析胸痛发作后不同时间的H-FABP、cTnI及CK-MB水平对ACS的诊断价值.结果 ACS患者H-FABP水平于胸痛发作后3 h明显升高.cTnI、CK-MB在胸痛发作后6 h明显增高.在胸痛发作后3 h,H-FABP、cTnI、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70.3%(64/91)、35.2%(32/91)、23.1%(21/91),H-FAB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TnI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H-FABP水平升高较心绞痛患者更为明显(P<0.05).结论 H-FABP适合作为ACS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定性检测104例发病3h内胸痛患者的血H-FABP,比较其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肌红蛋白(MYO)诊断早期AMI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入选患者中最终确诊为AMI患者50例,非AMI54例。H-FABP、cTnI、CK-MB和MYO检出AMI的敏感度分别为88.00%、68.00%、64.00%和84.00%,H-FABP显著高于cTnI和CK-MB(均P<0.05),与MYO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检测特异度分别为90.74%、87.04%、85.19%和70.37%,H-FABP显著高于MYO(P<0.05),分别与cTnI和CK-MB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在四种心肌损伤标志物中,H-FABP的准确诊断指数最高。结论:H-FABP用于AMI早期诊断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和特异度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