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癌痛患者止痛药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中重度癌痛并且正在口服止痛药的住院癌症患者,在出院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进行止痛药物知识宣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出院后电话随访,指导患者坚持定时、定量服药。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两个月后对止痛药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止痛药服药依从性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癌痛患者止痛药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帼英 《护理学报》2010,17(10):29-30
目的探讨影响癌痛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为进一步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19例晚期恶性肿瘤癌痛患者止痛治疗的依从性,探讨不依从止痛治疗的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19例癌痛患者中,13例(10.9%)完全拒绝止痛治疗,54例(45.4%)疼痛难忍时才用止痛药。担心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患者止痛治疗不依从的首位原因,其次是害怕药物成瘾、止痛药使用不便利、对疾病认识不足等。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缺乏规范的癌痛治疗,对止痛治疗认知不足,存在误解。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止痛药知识的宣传与解释,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促进癌痛患者规范止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以专科为重心对出院癌痛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成立癌痛延续护理小组,建立癌痛患者档案,对某三甲医院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441例出院的癌痛患者进行电话、网络平台双向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居家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癌痛控制效果、止痛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参加延续护理积极性等.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服药依从性和爆发痛发生次数的相关性.结果 共437例患者获得随访并纳入统计,电话随访结果显示,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较差,5周内爆发痛次数与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r=-0.622,P<0.001),出院癌痛患者止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中便秘的发生率最高,达93.4%(408/437),其次为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8.8%(82/437).结论 以专科为重心的延续护理因人力资源、地域等因素限制仅能通过电话、网络等非面谈方式进行护理评估及健康指导,护理效果欠佳,建议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有效协作,健全延续护理制度,形成专科医疗与全科医疗有效衔接,为癌痛患者提供无缝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出院肿瘤患者癌痛控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于本院使用阿片类止痛药的190例出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健康教育及服药指导,出院1周内进行电话回访;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观察患者及家属的癌痛知识掌握程度、止痛药物依从性、疼痛强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癌痛知识评分为(88.22±7.45)分、止痛药物应用依从性为94.47%%、护理满意度为98.9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18±8.27)分、75.79%、90.53%;观察组的NRS评分为(3.11±1.08)分,低于对照组的(4.21±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癌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药物治疗癌痛的效果得到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应用镇痛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3月8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癌痛患者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出院前均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对照组出院后电话随访1次;试验组出院后第3,7,15,30天各电话随访1次,并记录结果。结果:1月后患者来院随诊,对其出院后镇痛药物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试验组患者按医嘱服用镇痛药物、疼痛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能提高癌痛患者镇痛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巩固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延缓和减少了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癌痛患者受益,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癌痛患者对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的依从性,达到更好的止痛效果,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疼痛且正在服止痛药的恶性肿瘤患者76例,其中男56例,女20例,年龄21~84岁,中位年龄58岁。发放自行设计的止痛药物依从性调查问卷80份,收回76份,回收率为95%。结果癌痛患者总体服药依从性的情况是:定时又定量服药36例,占47.4%,定时服药40例,占52.6%,定量服药47例,占61.8%。在不定时又不定量服止痛药的40例患者中,存在有关疼痛及止痛药知识的缺乏占95.0%,担心止痛药的副作用难以耐受者占97.5%、担心止痛药治疗疼痛容易成瘾者占97.5%,担心止痛药物会逐渐产生耐药性者占95.0%,担心止痛药的副作用难以控制者占92.5%,认为不痛时就不需要服止痛药者占85.0%,认为癌性疼痛能够治疗者占55.0%,以上因素对口服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只定时或只定量服止痛药的患者中同样存在上述担心,且比例也很大,对口服止痛药依从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医护人员指导用药及患者家属督促服药对患者依从性也具有明显的影响(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及经济负担对服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在本组中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癌痛患者对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方面存在许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止痛药物的知识缺乏、认识不足、观念陈旧。当务之急是加强宣传,对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乃至各界人士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癌痛患者对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的依从性,达到更好的止痛效果,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疼痛且正在服止痛药的恶性肿瘤患者76例,其中男56例,女20例,年龄21~84岁,中位年龄58岁.发放自行设计的止痛药物依从性调查问卷80份,收回76份,回收率为95%.结果 癌痛患者总体服药依从性的情况是:定时又定量服药36例,占47.4%,定时服药40例,占52.6%,定量服药47例,占61.8%.在不定时又不定量服止痛药的40例患者中,存在有关疼痛及止痛药知识的缺乏占95.0%,担心止痛药的副作用难以耐受者占97.5%、担心止痛药治疗疼痛容易成瘾者占97.5%,担心止痛药物会逐渐产生耐药性者占95.0%,担心止痛药的副作用难以控制者占92.5%,认为不痛时就不需要服止痛药者占85.0%,认为癌性疼痛能够治疗者占55.0%,以上因素对口服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只定时或只定量服止痛药的患者中同样存在上述担心,且比例也很大,对口服止痛药依从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医护人员指导用药及患者家属督促服药对患者依从性也具有明显的影响(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及经济负担对服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在本组中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 癌痛患者对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方面存在许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止痛药物的知识缺乏、认识不足、观念陈旧.当务之急是加强宣传,对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乃至各界人士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在院外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出院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定期电话随访,观察比较2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 2组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疼痛程度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随访可提高院外癌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晚期肿瘤患者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方法对预计生存期三个月以上的、带口服止痛药出院止痛治疗的晚期肿瘤患者50例,出院后除常规的自我管理教育外,由专职疼痛治疗护士定期家庭随访进行自我管理教育,比较家庭随访对提高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患者的依从服药性均提高,癌痛程度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随访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癌痛患者得到规范化、人性化治疗,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余春华  李虹  黄怡 《现代护理》2007,13(3):642-645
目的了解癌痛患者对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的依从性,达到更好的止痛效果.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疼痛且正在服止痛药的恶性肿瘤患者76例,其中男56例,女20例,年龄21~84岁,中住年龄58岁。发放自行设计的止痛药物依从性调查问卷80份,收回76份,回收率为95%。结果癌痛患者总体服药依从性的情况是:定时又定量服药36例,占47.4%,定时服药40例,占52.6%.定量服药47例,占61.8%。在不定时又不定量服止痛药的40例患者中,存在有关疼痛及止痛药知识的缺乏占95.0%,担心止痛药的副作用难以耐受者占97.5%、担心止痛药治疗疼痛容易成瘾者占97.5%,担心止痛药物会逐渐产生耐药性者占95.0%,担心止痛药的副作用难以控制者占92.5%,认为不痛时就不需要服止痛药者占85.0%,认为癌性疼痛能够治疗者占55.0%,以上因素对口服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分别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只定时或只定量服止痛药的患者中同样存在上述担心,且比例也很大,对口服止痛药依从性具有明显的影响;医护人员指导用药及患者家属督促服药对患者依从性也具有明显的影响(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及经济负担对服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在本组中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癌痛患者对口服止痛药物依从性方面存在许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对止痛药物的知识缺乏、认识不足、观念陈旧。当务之急是加强宣传,对患者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乃至各界人士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居家癌性疼痛管理模式在癌痛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构建院内信息随访平台并运用于临床。选取59例患者为对照组,55例患者为观察组。由以护士为主导的随访团队对对照组给予电话随访,对观察组以信息平台为依托,结合电话随访进行癌性疼痛随访管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基础疼痛评分和24 h内爆发痛次数、服药依从性、随访工作落实情况。结果 观察组基础疼痛评分、24 h内爆发痛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在服药依从性方面有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团队工作落实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托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居家癌性疼痛管理模式能更好地落实随访工作,从而提高癌性疼痛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癌性疼痛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霞  刘伟  蔡小霞  张定富 《护理学报》2017,24(23):15-18
目的 探讨护士参与癌痛全程管理在提高癌痛患者口服止痛药依从性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2016年4—7月88例癌痛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癌痛管理流程护理;2016年8—11月84例癌痛患者为观察组,护士参与癌痛全程管理,从疼痛评估、药物滴定、效果观察、健康指导、出院回访、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止痛药,不出现漏服现象的依从性.结果 2组患者口服止痛药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按时、按量口服止痛药,未出现漏服现象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护士参与癌痛全程管理,规范了癌痛管理流程,提高护士癌痛管理能力及患者口服止痛药的依从性,有效帮助肿瘤患者减轻、控制癌性疼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北京市住院癌症患者的疼痛控制状况,为癌痛管理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短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疼痛强度量表(NRS)、疼痛强度简易描述量表(VRS),以及自设的疼痛控制状况调查问卷,对北京市28家综合医院肿瘤科及2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共589例存在癌痛的住院癌症患者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组NRS评分为( 4.81±2.27)分,无痛30例(5.09%),轻度疼痛164例(27.85%),中度疼痛266例(45.16%),重度疼痛129例(21.90%).目前有538例(91.34%)患者应用止痛药治疗癌痛,447例(83.08%)应用口服止痛药,仅293例(49.75%)患者能按时用药.仅51例(9.48%)患者应用止痛药后疼痛完全缓解,559例(84.44%)患者对疼痛控制结果满意.结论 北京市住院患者癌痛控制的效果有待加强,癌痛的健康教育工作仍需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美沙酮与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止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第二阶梯止痛药不能缓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药物分别为美沙酮组和美施康定组,在用药后15天评价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疼痛缓解率美沙酮组为83.3%(25/30),美施康定组86.7%(26/30),差异无显著性(P>0.05)。美施康定组便秘、恶心及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美沙酮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美沙酮由于对中、重度癌痛的止痛效果好,副作用低,为治疗中、重度癌痛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老年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使用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方法:选取30例伴有中、重度疼痛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至少应用5贴,观察15d,记录治疗前后的疼痛强度、生活质量评分和用药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后获得完全缓解20%(6/30),明显缓解30%9/30),中度缓解40/30),轻度缓解3.33%1/30),未缓解(((6.66%2/30),总止痛有效率90%,总获益率93.33%。中度疼痛缓解(率91.67%(11/12),重度疼痛缓解率88.89%(16/18)。不良反应有头晕、嗜睡、便秘、恶心、呕吐、排尿困难、皮肤过敏等,无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老年晚期癌痛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口服止痛药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肿瘤科住院的癌痛患者的疼痛状况,为本地区癌痛管理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参加"春分行动调查"的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肿瘤科及1家肿瘤专科医院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53例存在癌痛的患者进行了疼痛情况以及镇痛情况的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疼痛部位性质、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治疗方案、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不满意患者和医护方面原因等。结果:本组癌痛患者入院时NRS(数字等级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评分为(6.15±2.37)分,轻度疼痛者9例(16.98%),中度疼痛者20例(22.64%),重度疼痛者24例(45.28%)。有49例(92.45%)患者应用止痛药治疗癌痛,其中46例(93.88%)应用口服止痛药,12例(9.48%)患者应用止痛药后疼痛完全缓解,疼痛控制理想42例(79.2%)。结论:内蒙古自治区住院癌症患者癌痛控制效果较满意,但在止痛药规范用药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7.
总结105例癌痛规范化管理的实施体会。癌痛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为成立癌痛规范化管理小组,制定管理流程为疼痛筛查、止痛措施、疼痛评估、护理干预、癌痛教育及出院随访。患者在实施癌痛规范化管理后,疼痛缓解明显,总缓解率为94.29%,Karnofsky活动状态有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使用多瑞吉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31例出院后自配使用多瑞吉的癌痛患者采用一系列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如疼痛知识和多瑞吉镇痛效果、多瑞吉不良反应等知识的个别讲解和谈话。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镇痛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31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结论健康教育可以使癌痛患者使用多瑞吉的依从性提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疼痛教育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对晚期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36例晚期癌痛患者,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三阶梯止痛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疼痛控制、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应用疼痛教育后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4.12%(64/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56/6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NRS)评分、爆发痛人均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教育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有助于提高晚期癌痛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控制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芬太尼贴剂治疗晚期癌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安全性。方法对63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贴剂的疗效、疼痛缓解度、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评定。结果使用芬太尼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镇痛有效率为69.8%(44/63),24例(38.1%)出现不良反应,与用药前比较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食欲、精神、睡眠、疲乏、情绪、日常生活、面部表情指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芬太尼治疗晚期癌痛患者具有止痛作用显著、不良反应轻微的优势,是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