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2021-2023
肝门胆管癌是指发生在肝门部的肝外恶性肿瘤,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0%~75%。胆管癌的发病较少见,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多见,但国内外胆管肿瘤发病率近年来均有显著上升趋势。基因组学是指研究生物基因组及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2.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指发生于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又称Klatskin瘤,占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50%~70%[1]。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症状时疾病多已进展到晚期,能够做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只有20%~30%[2],同时肝门胆管癌对放化疗亦不敏感。目前根治性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最佳方法,但因为肝门部胆管癌位置的特殊性,沿胆管纵向浸润,向肝动脉、门静脉横向侵袭,肿瘤边界判断困难,肿瘤的根治(R0)切除存在技术性难点.  相似文献   

3.
肝门部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肿瘤切除率低(<30%),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仅13.2% 1,2.我们统计3个医院近5年来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43例,其中12例行根治切除术,切除率约33%.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胆道系统肿瘤(简称胆系肿瘤)包括胆囊癌、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是一种预后很差的肿瘤,同时也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肿瘤,但近些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西方国家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4%,东南亚发病率相对较高[1]。在我国,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约占消化道肿瘤的第5位[2]。胆系肿瘤病因复杂,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诊断时通常已处于晚期,预后极差,治疗非常棘手。目前,切缘阴性的手术仍是唯一有治愈可能的治疗方法,但是仅约10%的早期患者可以进行根治性切  相似文献   

5.
吴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6):3796-3797
原发性肝内胆管细胞癌起源于肝内小胆管或末梢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据统计资料,肝内胆管细胞癌约占胆管癌8%~13%^[1],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15%^[2-4],占肝内恶性肿瘤第二位。临床上较少,但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6.
肝门部胆管癌(Klatskin瘤[1])是肝外胆管肿瘤中最常见、最难治疗的一种癌症,其发生率约占胆管癌的60%~70%[2]。2009年美国癌症联合会(The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7版[3]的TNM分期将其归为肝门周围胆管癌或近侧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是可能治愈该类疾病的唯一手段[4],手术要求肿瘤切缘无癌细  相似文献   

7.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iocarcinoma,HCCA)是指累及胆囊管开口及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常扩展至肝门汇合部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恶性肿瘤,又称为Klatskin肿瘤,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  相似文献   

8.
肝门部胆管癌(HBDca)是指发生在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和肝总管的癌肿,也称高位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癌的主要类型,约占胆管癌的50%~75%。近年来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率为64.1%。我院自.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肝门部胆管癌35例。现就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胆管癌一般是指原发于左右肝管至胆管下端的肝外胆管癌,不包括肝内的胆管细胞癌、胆囊癌和壶腹部癌,其发病率为0.01%~0.46%,但近年来有增高趋势,其中以肝门胆管癌的处理较为棘手,约占胆管癌的23.5%~58.0%[1-3]。一、肝门部胆管癌的病理生物学特性和临床分类及分期众多学者对肝门胆管癌的病理学及生物学特性已做了大量的研究,结合我们以往的研究及文献[4-11],总结其主要病理生物学特性为:(1)高分化腺癌占大多数,约为90%,癌组织与残留的正常腺体常于管壁内共同存在;(2)胆管癌细胞主要沿胆管壁向上、下及周围直接浸润,生长缓慢,远处转移发生晚;(3)癌组织常浸润神经,并沿神经周围间隙扩散,手术彻底切除困  相似文献   

10.
肝门胆管癌是指胆总管起始部以上,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发生的肝外胆管癌,也称高位胆管癌或近端胆管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0%-60%,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目前认为与肝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肝吸虫感染、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乙型、丙型肝炎感染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是起源于胆管上皮的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50%~70%[1]。其预后较差原因包括患者就诊时多为进展期,伴有黄疸和肝功能损害;肿瘤常侵犯肝脏(尾状叶)、肝动脉和门静脉,手术切除困难,根治性治疗比例低,围术期死亡率高,术后复发率高,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目前外科根治性切除仍是患者唯一可能获得治愈的手段,故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策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胆管癌是指发生在各级胆管系统的癌肿,按其解剖部位可分为肝内及肝外两种。其发病率近年来有较高趋势,研究胆管癌超声图像特点,将进一步提高胆管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肝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指生长于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汇合部的一种上皮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亚洲较多发[1]。肝门胆管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偏晚期,而由于其对放化疗等治疗的不敏感性,手术成为肝门胆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2]。因此,针对肝门胆管癌的围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肝门胆管癌常见的分型方式包括Bismuth-Corlette分型、Blumgart/MSKCC T分期、TNM分期以及国际胆管癌组织分期等,其中临床应用较多的为Bismuth-Corlette分型.  相似文献   

14.
MRCP与LAVA技术联合应用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动态增强扫描(LAVA)联合应用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8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MRI、MRCP和LAVA检查,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肝内胆管受浸润范围,了解肿瘤与肝门部血管尤其是门静脉的关系及淋巴结受累情况并与术中探查结果行对比分析。结果:8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MRCP和LAVA显示癌肿未侵犯邻近组织、血管者37例,癌肿压迫邻近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者15例,侵犯或浸润邻近血管者23例,远处器官转移者12例。与术中探查结果相符者72例,准确率达92%。结论:MRCP和LAVA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周围组织浸润和术前肿瘤转移,尤其是对肿瘤血管浸润可明确显示,其影像学结果对病变程度的估计及指导临床治疗决策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同部位的胆道狭窄或闭塞,常规恶性肿瘤有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肝癌和肝门部转移癌等。因为胆管梗阻,造成肝内胆汁淤积而进展为肝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导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肿瘤多为少血供肿瘤且血供特殊,发病隐匿,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全身或局部化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发生的恶性肿瘤,也称近端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1957年Altemeier首先描述该症,1965年Klamkin报道13例后才被广泛重视并被命名为Klamkin。因其部位特殊、呈浸润生长及手术切除困难等。肝门部胆管癌曾被认为是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疑难癌症。现代影像学和手术技术的提高,使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但如何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这一临床病变,依然是胆道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现依据文献报道并结合我们的诊疗经验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肝总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占肝外胆管癌的40%-60%。其特殊的解剖位置、毗邻关系和多极化浸润转移的生物学特性,致其手术切除率和长期生存率极低,使得HCCA诊断和治疗成为外科疑难问题之一。本文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1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HCCA诊  相似文献   

18.
胆管癌的影像学诊断及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胆管癌的影像学诊断及评价韩吉才,冯宝举综述崔允峰审校胆管癌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于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癌肿的0.5~1%。组织学上以乳头状腺癌及粘液腺癌多见,有时为囊性腺样癌和鳞状细胞癌[1~3]。按肿瘤的部位,胆管癌可分为①周围型:肿瘤位于肝内...  相似文献   

19.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iocarcinoma,HCCA)是指累及胆囊管开口及以上1/3的肝外胆管,并常扩展至肝门汇合部和一侧或双侧肝管的恶性肿瘤,又称为Klatskin肿瘤,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例^[1]。由于特殊解剖关系及生理学特征,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误诊率高,而且此类患者常有梗阻性黄疸并伴有明显肝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胆管癌由Klatskin在1965年首次描述,因此又被命名为Klatskin瘤,是发生在左肝管、右肝管、左右肝管分叉部和肝总管上段的胆管黏膜上皮恶性肿瘤。肝门部胆管癌解剖位置特殊,肿瘤易侵袭、浸润转移,外科手术治疗颇为棘手,而根治性切除仍然是目前惟一可能获得治愈的方法,但相关文献报道的手术治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也存在较多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