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有效率及其对血清中VEGF、bFGF、TNF-α的影响。方法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GP+沙利度胺治疗,共35例。化疗组:单纯使用GP方案化疗。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CR+PR)为51.4%,化疗组有效率为3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VEGF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VEGF较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化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TNF—α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含量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GP能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抑制肿瘤细胞VEGF的产生;沙利度胺能够抑制肿瘤细胞TNF-α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2007年1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沙利度胺治疗组32例,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和盖诺治疗;常规治疗组30例,使用奥沙利铂联合盖诺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沙利度胺治疗组有效率22%(7/32),常规治疗组有效率13%(4/3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2,P〈0.05)。结论使用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和盖诺化疗治疗老年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方便有效,毒副反应小,患者容易耐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及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GP方案加沙利度胺治疗,具体为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滴d1,8;顺铂75 mg/m2,d1-3,沙利度胺100 mg/d 口服,一周后加至200 mg/d.对照组采用GP方案化疗,剂量方法与治疗组相同.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1%和32.1%,两者无显著差异(P > 0.05),但中位肿瘤进展时间由3.4月延长至5.8月.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著提高疗效,毒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NSCLC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N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VEGF、bFGF及TNF-α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受益率(CB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bFGF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血清bFGF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具有一定的优势,能降低血清VEGF、bFGF及TNF-α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术前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脱发、皮疹、恶心呕吐、关节痛、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瘦素在正常肺组织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血管生成、转移、分期、分型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和1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瘦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在NSCLC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NSCLC组织中异质性高表达(P=0.049)。NSCLC组织中瘦素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P=0.024)、有无淋巴结转移(P=0.010)、临床TNM分期(P=0.024)均存在相关性。瘦素和VEGF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化程度都存在相关性;在NSCLC组织中,瘦素呈表达强阳性者,其VEGF的表达率阳性者也明显增加,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0.970,P〈0.01)。结论:瘦素在肺癌组织中呈异质性高表达,且与N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瘦素有可能协同VEGF或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进NSCLC中肿瘤血管的生成,在NSCLC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金复康(黄芪、北沙参等组成)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泌的影响,及抑制晚期NSCLC侵袭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分为化疗组(35例)、综合组(42例)和金复康组(38例)。化疗组化疗后对症治疗,综合组化疗前后均服金复康,金复康组单纯服用金复康。治疗前后测定3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观察患者原发瘤灶、转移灶变化和新转移灶出现情况,评价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后,原发瘤灶瘤体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灶瘤体增大患者例数综合组少于金复康组和化疗组(P〈0.05),而缩小患者例数高于金复康组和化疗组(P〈0.05);新转移灶、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综合组显著低于金复康组和化疗组(P〈0.05,P〈0.01);化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中药金复康能够协同化疗起到抑瘤、防止复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沙利度胺联合最佳支持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重变化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沙利度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每日睡前口服沙利度胺1次,剂量l50 mg,同时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对照组23例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体重增加情况及KPS评分.治疗后2个月评价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个月体重增加、KPS评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口干,嗜睡,便秘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增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体重及改善其KPS评分,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人肝细胞微粒体代谢系统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沙利度胺体外抗血管生成的影响及细胞色素酶CYP2C19在其中的作用。采用沙利度胺原药或与人肝细胞微粒体在体外共孵育后用MTY法检测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CVEC)增殖活力,用流式细胞术测定hUVCEC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以改良的Boyden小室法检测hUCVEC细胞迁移力,以体外小管形成实验检测hUCVEC分化。结果表明:沙利度胺原药对hUCVEC活力无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凋亡比例也无明显增加,轻度影响细胞迁移,无抗小管形成作用;当与人肝细胞微粒体共孵育后hUCVEC增殖活力明显受抑。100μg/ml沙利度胺与肝细胞微粒体共孵育后hUCVEC增殖活力的抑制率达(11.7±3.9)%,凋亡细胞增加达27.2%,明显下调细胞迁移力并抑制体外小管形成。在共孵育体系中加入CYP2C19特异性抑制剂奥美拉唑,可减弱沙利度胺抑制hUCVEC增殖活力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减低细胞迁移力和部分逆转抗小管形成的作用。结论:沙利度胺的体外抗血管生成作用依赖于人细胞微粒体的作用,细胞色素酶系中的CYP2C19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选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应用单纯手术结合放化疗、中药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放化疗、中药结合方式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治疗3个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时间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手术、化疗、放疗、中药相结合的方式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更好,生存时间更长,生存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7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综合组36例,采用依托泊苷+顺铂同步放化疗,放疗予常规分割,2 Gy/f,总量56~70 Gy,同时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静脉滴入,2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对照组31例,采用依托泊苷+顺铂同步放化疗。放疗结束后1个月评价疗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天,治疗后1月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百分率(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含量变化观察免疫功能变化;通过KPS评分,体重变化来观察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2组有效率分别为75%和70.9%(P0.05);2组治疗前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综合组治疗后一天测免疫功能稍下降(P0.05)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综合组治疗后一月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有改善(P0.05);综合组3~4级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为1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P0.05),综合组3~4级消化道不良反应以及≥2级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治疗后KPS评分及体重评分改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可以减轻放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减少3~4级骨髓抑制和≥2级放射性食管炎、肺炎的发生,使患者的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并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多西他赛75m4g/lm2静脉滴注,第1天。21d为1个周期,治疗2~4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共化疗140个周期,中位化疗2.9个周期。RR为25.O%,DCR为56.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3个月,中位生存期8.6个月,1年生存率35.4%。不良反应以粒细胞减少、贫血、腹泻、脱发为主。结论多西他赛单药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良好,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CT影像特征与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关系,为NSCLC的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23年1月112例确诊为NSCLC的患者,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256iCT检查患者CT影像特征,检测NSCLC组织中Ki-67、VEGF的表达,分析影像特征、临床资料(病理类型、性别、年龄、吸烟史)与Ki-67、VEGF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CT特征与Ki-67表达关系中,出现毛刺征、深分叶征、动脉期强化CT值≥ 20 Hu、静脉期强化CT值≥20 Hu、肺门淋巴结肿大、直径≥3 cm,Ki-67阳性表达率高(P < 0.05);出现钙化、胸膜牵拉征,Ki-67阳性表达率低(P < 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特征与VERF表达关系中, 出现血管集束征、动脉期明显强化≥20 Hu、直径≥3 cm、肺门淋巴结肿大,VEGF阳性表达率高(P < 0.05);出现空泡征、深分叶征、直径 < 3 cm,VEGF阳性表达率低(P<0.05)。临床资料与Ki-67、VEGF表达关系中,男性、有吸烟史、患者中Ki-67阳性表达率高,病理类型为鳞癌Ki-67阳性表达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VEGF表达与临床资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的CT影像特征与Ki-67、VEGF中的表达状态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可推测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 K I药物对非小细胞肺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100例,分为两组,使其有可比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组患者采取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除不使用吉非替尼外所有治疗均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大小进行比较,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肿瘤均缩小,其中观察组缩小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随访40个月,死亡31例,中位生存期16.73个月;生存期超过1年者28例(56.00%),35例(70.00%)患者疾病进展或者出现死亡,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12.63个月;16例(32.00%)患者达到部分缓解,中位缓解期11.37个月;20例(40.00%)患者稳定,10例(20.00%)患者进展,还有4例(8.00%)患者疗效未能作出评价。除4例疗效未能作出评价的患者外其余46例患者在接受吉非替尼治疗过程中,其临床疗效受患者年龄、是否吸烟、有无皮疹以及呼吸困难是否加重等因素影响。皮疹是吉非替尼治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次是腹泻,各种不良反应均以Ⅰ度为主,Ⅱ度和Ⅲ度很少。结论吉非替尼作为TKI的代表性药物,在治疗非小细胞肺腺癌方面有确切效果,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且不良反应少,容易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紫杉醇(PTX)联合奈达铂(ND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紫杉醇(PTX)联合奈达铂(NDP)方案化疗:PTX 135~17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NDP 80~100 mg/m2,静脉滴注,第2天,21 d为1个周期。结果全组4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率(CR)3例(6.3%),部分缓解率(PR)16例(33.3%),稳定(SD)22例(45.8%),病情进展(PD)7例(14.6%)。有效率(RR)为39.6%,疾病控制率(DCR)为85.4%。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较轻。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轻,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8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mg做,1次/d。结果38例患者均可以评价疗效,获CR1例(2.6%),PR11例(28.9%),SD19例(50.0%),PD7例(18.5%)。有效率(CR+PR)为31.6%,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1.6%。腺癌的有效率优于鳞癌(P〈0.05),ECOG体力状况评分0~1分较2~3分的有效率高(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vrP)304d(95%CI:109-498d);中位生存时间333d(95%CI:212--453d)。女性、腺癌、ECOG评分0~1分的TTP分别优于男性、鳞癌、ECOG评分2~3分者。腺癌、ECOG评分0~1分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优于鳞癌、ECOG评分2~3分者。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体力状况评分是服用厄洛替尼后TTP(HR:0.037,95%CI:0.010-0.147)和中位生存时间(HR:0.014。95%CI:0.002-0.125)独立的预测因素。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高,在国人中女性、腺癌、体力状况好的患者将有可能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8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 mg/次,1次/d。结果38例患者均可以评价疗效,获CR 1例(2.6%),PR 11例(28.9%),SD 19例(50.0%),PD 7例(18.5%)。有效率(CR+PR)为31.6%,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1.6%。腺癌的有效率优于鳞癌(P<0.05),ECOG体力状况评分0~1分较2~3分的有效率高(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304 d(95%CI:109~498 d);中位生存时间333 d(95%CI:212~453 d)。女性、腺癌、ECOG评分0~1分的TTP分别优于男性、鳞癌、ECOG评分2~3分者。腺癌、ECOG评分0~1分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优于鳞癌、ECOG评分2~3分者。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体力状况评分是服用厄洛替尼后TTP(HR:0.037,95%CI:0.010~0.147)和中位生存时间(HR:0.014,95%CI:0.002~0.125)独立的预测因素。最常见的毒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高,在国人中女性、腺癌、体力状况好的患者将有可能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艾素)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结果全组无CR病例,部分缓解25例,稳定25例,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83%,中位生存期10.5个月,一年生存率45%,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或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的一线治疗方案对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41例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C组)和29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C组)一线治疗的ⅢB/Ⅳ期非鳞状细胞NSCLC患者,疾病得到控制者进入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结果在一线治疗中,PC组和GC组有效率(χ2=0.0442,P=0.8332)和疾病控制率(χ2=0.0049,P=0.9439)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维持治疗阶段,2组的有效率(χ2=0.0601,P=0.8059)、疾病控制率(χ2=0.0045,P=0.9464)和无进展生存期(χ2=1.904,P=0.168)均亦无显著性差异,但PC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GC组的[15.4月∶11.6月(χ2=5.243,P=0.022)]。结论不同的一线治疗方案对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的近期疗效无影响,但在远期疗效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