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减轻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方法将该院骨科病房收治的62例需行下肢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n=24)、咪达唑仑组(n=23)及对照组(n=15)。所有患者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右美托咪定组于穿刺后给予,负荷量1μg/kg,维持量0.5μg/(kg·h);咪达唑仑组于穿刺后给予,负荷量0.06mg/kg,维持量0.05μg/(kg·h)。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使用止血带前(T0),松开止血带时(T1),松开止血带后30min(T2)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过氧化氢(H_2O_2)、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3组患者血清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在T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血清OH、O_2~-、H_2O_2、MDA水平在T1时低于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血清SOD水平在T2时高于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血清O_2~-、H_2O_2水平在T2时仍低于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SOD仍高于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P0.05);与T0时相比,3组患者血清OH、O_2~-、H_2O_2、MDA水平在T1时均升高,SOD均降低,咪达唑仑组和对照组血清OH、O_2~-、H_2O_2、MDA在T2时均升高,SOD均降低(P0.05);与T0时相比,右美托咪定组血清OH、H_2O_2、MDA水平在T2时明显升高(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血清O_2~-、SOD水平在T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减轻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使用止血带诱发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应用气压止血带行下肢骨科矫形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应用气压止血带行下肢骨科矫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各40例,2组均给予芬太尼4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0μg/kg负荷量静脉注射10min后,以0.5μg/(kg.h)速度持续输注至松止血带;对照组在相应给药时点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监测并记录应用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负荷量前即刻(T1)、止血带充气前即刻(T2)以及充气后30min(T3),60min(T4),90min(T5)和止血带放气后5min(T6)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输出量。结果右美托咪定组T2~T6时间点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T3及T6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T3~T6时间点心排量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异常发生率(67.5%)高于右美托咪定组(20.0%)(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控制行下肢手术患者由于应用止血带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股神经阻滞对全麻下做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止血带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择期做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股神经阻滞组、右美托咪定复合股神经阻滞组和全麻对照组,每组各20例,四组均实施常规全麻诱导和全凭静脉维持,再根据不同组麻醉方法进行试验。分别测定神经阻滞前(X0),止血带释放后15min(X1)静脉血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记录止血带充气前(T0)、止血带充气后30min(T1)、45min(T2)、60min(T3)、90min(T4)各时间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结果在X1时间点,四组之间MDA含量差异有显著性,且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全麻对照组MDA含量最高,右美托咪定组、股神经阻滞组次之,右美托咪定复合股神经阻滞组最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T2~T4时间点,四组之间MAP、HR水平差异有显著性,且全麻对照组MAP最高,右美托咪定组、股神经阻滞组次之,右美托咪定复合股神经阻滞组最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股神经阻滞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股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减轻止血带反应,减轻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唐恩辉  徐华琴  蔡明珍  翁浩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3002-3005,300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下肢踝关节手术使用止血带引起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行下肢踝关节手术患者90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术中常规使用止血带,观察组在使用止血带前予以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使用止血带前(T0)及松止血带后15 min(T1)、30 min(T2)、60 min(T3)、2 h(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T0~T4各时点HR、MAP、PaCO2和Pa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时点血清TNF-α、IL-10、8-iso-PGF2α、NO、LDH、CK和CK-M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4时点血清TNF-α、8-iso-PGF2α、NO、LDH、CK和CK-MB水平较T0时点明显升高,血清IL-10水平较T0时点明显降低,且对照组升高或降低水平较观察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血压和止血带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通过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缓解下肢肌肉损伤,从而达到对使用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辅助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下肢手术时止血带部位镇痛及全身镇静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拟行下肢手术(急诊和择期手术)的患者80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方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股神经、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成功后用微量泵泵入右美托咪定,B组给予等剂量安慰剂对照。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为术中镇静效果(Ramsay评分)以及止血带部位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结果术中最高Ramsay评分A组4(4,4)分,B组2(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39,P<0.001),术中最低Ramsay评分A组2(2,2)分,B组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04,P<0.001)。术中VAS评分A组0(0,1)分,B组8(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610,P<0.001)。心率最低值A组为(58.1±5.5)次/min,B组为(70.0±10.6)次/min;心率最高值A组为(85.2±7.1)次/min,B组为(98.1±11.0)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453、4.038,P值分别P<0.001、0.048)。MAP最低值A组为(80.3±6.0)mmHg,B组为(92.1±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9,P=0.028),MAP最高值、呼吸频率最低值、SpO2最低值A、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股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静脉辅助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缓解下肢止血带长时间应用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或Ⅱ级的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Ⅰ组)与对照组(Ⅱ组),每组60例。并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_0)、术毕即刻(T_1)、术后12 h(T_2)、24 h(T_3)抽取外周血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T_1和T_2外周血IL-8、IL-6和TNF-α比T_0升高,Ⅰ组术后IL-8、IL-6和TNF-α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减少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炎症因子IL-8和IL-6、TNF-α的水平,对抑制手术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科下肢手术中应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对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依据右美托咪定用药剂量分为甲组、乙组及丙组,各30例;选取同期于我院行生理盐水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的30例骨科下肢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镇静情况及认知功能。结果丙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甲组、乙组和对照组(P<0.05)。用药10 min(T1)、30 min(T2)、60 min(T3)及120 min(T4)时,甲组、乙组、丙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用药前(T0),且均高于对照组,同时乙组高于甲组,丙组高于甲组和乙组(P<0.05)。术后次日,甲组、丙组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均低于乙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下肢手术患者行右美托咪定辅助低位硬膜外麻醉时,右美托咪定的泵注量选择0.6μg/kg可达到较佳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9.
右美托咪定(Dex)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A-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能特异性激动蓝斑核,在产生剂量依赖性镇静镇痛效果的同时,不增加呼吸抑制的发生[1-2]。作者观察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本院骨科择期90例静脉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行下肢手术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择期行下肢手术、且预计手术时间短于3 h  相似文献   

10.
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1月50例下肢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寒战级别为0-1级者分别为21例,22例,并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对两组患者心率进行比较中发现,1组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比率为11.3%,2组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比率为43.2%。两种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治疗效果均较为显著,但0.3μg/kg右美托咪定能够降低窦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两种不同充气压力的止血带在下肢手术中的运用,探讨下肢手术使用空气止血带的适宜压力.[方法]将60例下肢骨科手术使用空气止血带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止血带压力为0.08 Mpa,实验组止血带压力为病人本人右上肢收缩压0.04 Mpa.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手术时间、止血带充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实验组未发生止血带副损伤,时照组发生4例.[结论]空气止血带的压力应因病人血压而异,一般高于病人右上肢收缩压 0.04MPa,即可达到压迫下肢动脉止血的效果,并且能有效减少止血带副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运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运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下肢手术时不同椎管内麻醉方式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探讨更为适合老年人行该类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老年择期手术病人66例,ASA分级Ⅱ~Ⅲ级;将病人随机分为持续硬膜外麻醉组(EA组,n=22)、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n=23)和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OCSEA组,n=21),分别行相应的椎管内麻醉。观察指标:①各组麻醉过程中分别记录麻醉前(t1)、麻醉后翻身5 min时(t2)、手术行内固定时(t3),以及手术结束时(t4)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情况;②麻醉成功率;③各组输液量;④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量;⑤手术出血量。结果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和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在麻醉后t2时间点较腰硬联合麻醉组的更稳定,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的麻醉效果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的更确切。结论单侧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具有确切的麻醉效果,同时麻醉时血液动力学指标较为稳定,更适合老年病人下肢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0例,分为机器人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机器人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进行康复训练。于训练前后通过 Fugl-Meyer运动及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患者的下肢康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训练60d后,2组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机器人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应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的四肢体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坐转移下肢负重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实验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在4种肢位下完成站-坐转移,对受试者完成站-坐转移的时间、双下肢负重、人体重心点在冠状面上的最大摆动幅度(COGX)进行比较。结果:不同上肢体位下脑卒中偏瘫患者站-坐转移的所需时间、下肢负重及COGX的差异不显著(0.05P0.1)。不同足位下脑卒中偏瘫患者站-坐转移的时间、下肢负重及COGX有差异,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足置后,脑卒中偏瘫患者完成站-坐转移时双下肢负重的不对称性要明显小于健足置后(P0.05);而当健足置后时,脑卒中偏瘫患者完成站-坐转移的稳定性要明显优于患足置后(P0.05)。正常人在不同四肢体位下其站-坐转移的时间、下肢负重及COGX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上肢体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坐转移的稳定性及下肢负重无明显影响;不同足位能显著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站-坐转移时稳定性及下肢负重,患足置后可视为一种潜在提高患侧下肢功能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罗玲玲  杨俊 《当代护士》2016,(10):174-176
目的将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干预中,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方法对41例下肢动脉硬化症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分析,比较品管圈应用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组患者的"住院须知"、"饮食知识"、"休息活动"、"用药知识"、"治疗知识"、"护理知识"得分明显提高(P0.05);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干预前组(P0.05);护士解决问题能力、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素质得到了加强和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士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亚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45min/次,每周6次)和下肢康复机器人的功能训练(20min/次,每周6次),一共6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在训练结束后进行运动想象疗法(15min/次,每周6次)。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6周后采用下肢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在Fugl-Meyer(FMA)运动功能量表、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MA,BBS,FAC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李惠兰  缪鸿石 《中国康复》1993,8(3):122-124
观察了10项因素对偏瘫病人下肢功能康复的影响,其结果表明:①下肢功能水平;②平衡功能障碍;③足下垂内翻;④髋关节屈曲外旋挛缩;⑤深感觉障碍;⑥疼痛等几项因素对偏瘫病人下肢功能康复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