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方法对4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从鼻肠管内注入营养液。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根治性切除44例,姑息性切除1例。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率100%,无一例低蛋白血症和吻合口瘘的发生,获得了有效的营养支持。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营养治疗方法,经济、方便、营养素全面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经鼻肠管肠内营养(TPN)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科2006年3月。2006年8月收治的12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支持,对营养液的输人、并发症的观察及相应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全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肠内营养治疗顺利,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食管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本院心胸外科收治的主要疾病。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最主要方法,食管癌患者常因进食困难及肿瘤慢性消耗或因就诊晚的缘故,有效摄入量减少,肿瘤负荷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甚至有水、电解质失衡。围术期禁食及手术创伤的应激,会严重影响机体的代谢状态,不利于手术后康复,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特别是吻合口瘘的发生,增加临床死亡率。围术期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手术风险[1]。肠内营  相似文献   

4.
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肝移植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肝移植的26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静脉营养组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记录患者的感染率、死亡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血糖测定值及胰岛素用量。结果肠内营养组感染率、死亡率与静脉营养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其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静脉营养组少(P〈0.05);在控制血糖等效的情况下,术后6d内胰岛素日平均用量比静脉营养组低(P=0.031)。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住院费用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250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科对 2 5 0例食管癌患者术后给予我科备制的肠内营养 ,保证了手术效果 ,减少了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食管癌患者 2 5 0例 ,男 2 0 3例 ,女 4 7例 ,年龄 36~ 86岁 ,平均年龄 6 1岁。分别经钡餐检查、纤维食管镜检查明确为食管癌 ,行右侧开胸 ,根治性癌灶切除术 ,术后经肠内营养管提供营养。1 2 材料与方法。肠内营养管 (即十二指肠营养管 )均为上海新亚医用橡胶有限公司生产的硅橡胶管 ,长约 10 0cm ,直径约 2mm。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105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EN组)和对照组。EN组术中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外,早期予以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常规静脉补液支持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7天测两组患者的体质量、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同时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出现并发症等。结果术前、术后第3天,两组患者的体质量下降、白细胞总数、血浆总蛋白,白蛋白无明显差异,第7天差异明显;EN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肺部感染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食管癌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规范、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患者血清Alb、TF、Pre-Alb均显著升高,自我效能感评分较干预前高,GQOLI-74生活质量各项因子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术后采用整体、规范的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防范不良事件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及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行食管癌切除,胃代食管胸内吻合术后的患者20例,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结果: 20例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未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较重的消化道功能紊乱情况.伤口愈合良好.术后第14天,总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有效,是值得推广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45例60岁以上食管癌病人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92.7%病人安全渡过围术期,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6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病人虽然并发症较多,围术期风险大,只要加强对其围术期的护理,就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6,他引:7  
为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营养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我们对 1996年 4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进行了观察研究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2 30例中男 16 7例 ,女 6 3例 ,34~ 83岁 ,平均 6 5岁。按TNM分类随机分为实验组 133例 ,手术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手术围手术期的营养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食管癌手术的围手术期饮食护理干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科73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24小时后给予滴注肠内营养液。5-7天后给予全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待肛门排气后给予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胃肠道恢复情况,并测定入院时、术后第一日、第七日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早,且蛋白含量较术前有显著提高。结论食道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对60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60例食管癌术后病人均能很好地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结论:食管癌术后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维持了病人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使病人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87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免疫营养组、普通营养组、对照组,各29例。免疫营养组术前5d开始连续口服瑞能,1000mL/d;术后第1~7天,空肠造瘘管滴注瑞能。普通营养组术前5d开始连续口服瑞素;术后第1~7天,空肠造瘘管滴注瑞素。对照组围术期不进行营养支持。各组患者术前5d、术后8d检测免疫指标、炎症指标、术后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免疫营养组和普通营养组术后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免疫营养组手术后CD4、CD4/CD8、NK、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明显,和普通营养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手术后CRP均明显升高(P〈0.叭),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比较,免疫营养组CRP升高的最不明显(P〈0.01)。免疫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P〈0.05)。免疫营养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营养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对老年食管癌病人围术期的护理,包括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的严密监控,细致的护理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潘艳丽  罗前颖 《循证护理》2022,(17):2327-2329
食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因消耗过多的原因导致病人手术治疗前常伴有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症状,加之手术创伤及术后常禁饮禁食的影响加剧营养不良的症状进一步恶化,影响病人的恢复。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EN)提早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本研究就早期肠内营养的途径、时间、免疫功能和对食管癌术后病人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翔军  梁军铭 《现代护理》2006,12(29):2798-2799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及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空白对照组(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每组20例。EEN组为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护理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饮食时间及不良反应;监测术前及术后第9天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所有患者在观察期无死亡、无严重不良反应,EEN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明显提前(P<0.05)。EEN组PAB及外周血TLC都明显升高(P<0.05);术后体重减轻较对照组为少(P<0.05);而同期ALB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既能改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细致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支持及护理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空白对照组(常规禁食、补液、胃肠减压),每组20例.EEN组为术后第1天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护理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饮食时间及不良反应;监测术前及术后第9天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LC).结果 所有患者在观察期无死亡、无严重不良反应,EEN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明显提前(P<0.05).EEN组PAB及外周血TLC都明显升高(P<0.05);术后体重减轻较对照组为少(P<0.05);而同期ALB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既能改善营养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细致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海燕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2):1799-1799
2004年1月-2005年6月,我们对23例食管癌术后患应用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4):5731-5732
择取本院于2009年6月~2014年6月11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象。针对其不同营养方式分成两组。46例采取术后肠外营养治疗(设为对照组);剩余70例采用肠内营养(设为试验组)。详细记录两组围术期各项机体指标,对比其不同营养方式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指标上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炎症反应低于肠外营养组。对行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加快其肠道功能的恢复,尽早恢复免疫功能,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喉癌围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喉癌围术期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对喉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喉癌术后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间隔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实验B组。对照组28例,术前正常进餐,术后6h鼻饲高能匀浆膳肠内营养;实验A组28例,术前正常进餐,不间断地添加普通肠内营养混悬液,术后6h鼻饲高能匀浆膳肠内营养;实验B组28例,术前正常进餐,不间断地添加肠内免疫营养混悬液,术后6h鼻饲高能匀浆膳肠内营养。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指标、营养指标、术后咽瘘发生率、切口Ⅰ期愈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A组和实验B组术后第9天的LgG、LgM、LgA、CD3^+、CD4^+、CD4^+/CD8^+、BW、PA、ALB与对照组术后第9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术后第9天的LgG、LgM、LgA、CD4^+、CD4^+/CD8^+与实验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A组、B组的术后咽瘘发生率、切口Ⅰ期愈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患者进行围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纠正营养不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