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危急值与病原学的关系,为急诊重症感染病人早期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30日所有降钙素原危急值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点。结果:所查889例患者的降钙素原,共报87例危急值。同时送检血培养71例(81.6%)阳性率12例(19.7%),检出主要菌株为大肠埃希菌。结论:降钙素原危急值对临床有重要警示作用,此类病人血培养阳性率较高,首次抗生素使用要注意覆盖革兰氏阴性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危急值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统计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医学检验部检测到的危急值,分析血清cTnT危急值特点及其分布规律。结果共报告危急值检验报告2865个,其中血清cTnT164例,占所有报告危急值的5.72%;检测血清cTnT3417人次,报告率为4.80%。其中28例危急值结果〉10ng/ml,占血清cTnT报告危急值的17.07%,均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危急值病例主要以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为主,其次为脑梗死、肺栓塞、严重肾功能不全及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结论血清cTnT危急值的限值范围较宽,应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设置危急值范围。  相似文献   

3.
泌尿系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在国内医院感染病例中占20.8%~31.7%,与导尿管有关的可达37.3—56%,发达国家泌尿系感染占医院感染的40%以上。1987~1988年我国部分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率为0.78%(0.6—1.07),其中66%~86%与导尿管使用有关。我院对1995~1996年的出院病人进行了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我院将1995~1996年度14376位出院病人进行了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在这些出院病人中,共发生院内感染人数728例。其中泌尿系感染105例,占院内感染发病率的14.4%。1995年泌尿系感染人数60例,占院内感染发病率的16%,其中导尿留置病人42例,占泌尿系感染发病率70%。1996年发生泌尿系感  相似文献   

4.
谢娜  彭晔  韩轶超 《华西医学》2016,(4):765-767
目的探讨持续改进危急值报告制度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肿瘤内科危急值登记本上所有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13年1月1日-2014年1月1日(改进前)接到相关科室报告并记录有危急值的患者共96例,2014年1月2日-2015年1月1日(改进后)接到相关科室报告并记录有危急值的患者共61例。常见的异常指标为白细胞、血小板、血清钾、血清钠、血清钙、肌酐和尿酸。与改进前比较,改进后危急值重复报告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且未发生因危急值所致的医疗纠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科室实际情况持续改进危急值报告制度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保障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统计我院2020年度医学检验科危急值数据及分布情况,为临床危急值项目及界限的设定提供参考,并优化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按科室与检验项目统计分析我院检验科2020年危急值的登记记录数据。结果 2020年共报告危急值1 704例,占全年标本比例为0.68%,其中危急值数量较多的科室是重症医学科(24.9%)、内三科(23.9%)、脊柱中心(8.5%);危急值数量占比较高的检验项目为N端脑钠肽(24.5%)、D-二聚体(17.3%)、降钙素原(16.8%)、超敏肌钙蛋白(10.0%)和纤维蛋白原(9.7%);有38.7%、21.1%的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危急值分布在重症医学科,有49.3%、55.9%的N端脑钠肽、超敏肌钙蛋白危急值分布在内三科。结论医院应定期统计分析医学检验科危急值数据,评估医学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及界限在每个临床科室的适宜性及阈值范围的准确性,不断改进,以便提高医学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疗和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血液室危急值项目,以便进一步完善危急值制度。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收集该院2015年血液室危急值项目,统计危急值发生率、科室分布及来源。结果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室危急值项目包括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等8项,全年共发送危急值报告9235例,危急值报告的发生率为1.74%;危急值比例最高为PLT(30.62%),其次为PT(22.27%);危急值发生率最高为PT(7.27%),其次为PLT(2.67%);危急值发生频率最高的科室是血液内科,其次是肿瘤科。结论血液学危急项目的设定和阈值设定上存在一定问题,各实验室应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与临床积极协商,制定出适合所在医院的危急值界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留置尿管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了解留置尿管老年患者泌尿系感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泌尿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病历、护理记录、尿常规和尿培养等化验报告与科室院内感染小组成员填写的医院获得性感染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院老年科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留置尿管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泌尿系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24例留置尿管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感染者82例,占36.5%。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情况与其年龄、性别、留置尿管的时间、尿管的护理措施等因素有关。结论严格掌握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指征,尽量减少老年患者的置管率,缩短置管时间,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不同感染情况加强管道护理是降低院内泌尿系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危急值种类及特点,讨论危急值报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意义及指导价值。方法收集心血管内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的274例检验危急值报告,分析危急值发生的种类、时间及原因。结果心血管内科危急值报告共274例,其中发生肌钙蛋白增高的例数最多,为150例,占55.7%,发生PT值异常和尿素氮异常的例数次之,为33例和30例,分别占12.0%和10.9%;危急值主要发生在8∶00~17∶00这一时间段,共168人次,占危急值报告总数的66.1%,发生在18∶00~7∶00时间段的例数为86人次。结论心血管内科危急值报告项目主要为肌钙蛋白异常、PT值异常和尿素氮异常,易发生在8∶00-17∶00时间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现有工作流程下部分生化检验项目危急值报告时间,探讨实验室内外的影响因素,为持续改进危急值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6月检验科部分生化检验项目。分析危急值发生率,报告时间及影响因素。结果急诊检验危急值424例,平诊检验危急值528例;急诊检验危急值发生率3.3%,平诊检验危急值发生率1.7%。急诊检验危急值报告于48 min内全部完成,平诊危急值报告时间大于60 min的占26.5%。结论急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基本满足临床需要,平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尚不能满足临床需要,需采取措施缩短平诊检验危急值报告时间,提高危急值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气分析危急值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评估,验证血气分析危急值范围是否合理,各科室之间危急值符合率的差异。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统计本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的血气分析危急值临床报告情况,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搜集相关患者的病历信息。对危急值报告数和危急事件数作回归分析,计算危急值的临床符合率,比较其在科室间的差异。结果该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共报告pH危急值3个,临床紧急处理3个;PO_2危急值283个,临床紧急处理190个;PCO_2危急值247个,临床紧急处理176个。危急值临床报告数与危急事件回归分析,rPO_2=0.914;rPCO_2=0.860。结论该院PO_2、PCO_2的危急值范围设定合理,pH危急值范围需进一步调整。各临床科室之间的危急值符合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泌尿系统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该院泌尿外科住院病历,对泌尿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出1 042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占总细菌数的79.0%,革兰阳性菌占15.3%,真菌占5.7%。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对于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氨曲南、头孢吡肟耐药率均比较高,对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6.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均较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70.0%)。结论 临床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充分结合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s a common cause of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 in young children. The non‐specific presentation has implications for misdiagnosis and the potential for long‐term complications. Aims: To determine if a negative dipstick urinalysis is adequate to exclud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aged 0–10 years. Data was subdivided into two age groups: 0–2 years and 2–10 years. Methods: Retrospective case note review over an 8‐month period. Cases included required a printed urinalysis recorded from the Clinitek 50 (Bayer) machine and a printed microscopy and culture result. We defined a negative urinalysis as being negative for all of blood, protein, leucocytes and nitrites. A total of 375 cases were included for statis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Three hundred and seventy‐five cases gave a prevalence of 10.7% with a sensitivity of 92.5%, specificity of 39.4% and a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97.8%. In the 0–2‐year‐old group, we demonstrated a prevalence of 15%, a sensitivity of 87.5%, specificity of 39.7% and a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94.7%. This compares to the older group (2–10 years) with a prevalence of 7.0%, a sensitivity of 100%, specificity of 39.7% and a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100%. Conclusions: Preval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varied with age with a higher prevalence in the 0–2 years age group. The lower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the higher clinical importance in this age group means that dipstick urinalysis is inadequate to exclud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onversely, we believe that children in the 2–10 years age group can adequately hav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excluded with a negative dipstick urinalysi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期住院女性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 850例住院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绝经,将患者分为绝经期组(1 019例)和非绝经期组(831例),分析两组患者发生院内泌尿系统感染的比例,绝经期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 1 850例女性住院患者中发生泌尿系统感染492例,感染率为26.59%,绝经期组1 019例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390例,感染率为38.27%,非绝经期组831例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69例,感染率为8.30%。绝经期组390例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31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0株,占53.97%;革兰阳性菌86株,占27.30%;真菌59株,占18.73%。结论与未绝经女性相比,已绝经女性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临床医师应进行绝经期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学培养和耐药性检测,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提高治疗水平,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尿路感染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调取两院2013~2014年泌尿外科2112例住院患者的病历文件,其中尿路感染134例,逐项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础疾病、年龄、性别、住院日、体质量指数、手术类型、导尿管留置时间、切入性操作、白细胞水平等,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制定预防护理方案。结果泌尿外科患者尿路感染率为6.3%,感染危险因素是高龄(>60岁)、严重基础疾病(糖尿病、肿瘤)、体质量指数(>25)、住院日(>2周)、留置导尿管时间(>7 d)、切入性操作(>5次)、白细胞水平(升高或降低)等,其中严重基础疾病的危险因素较为突出,糖尿病和肿瘤患者尿路感染率分别为10.6%、10.2%。结论针对尿路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我院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现状和对策。方法以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共8576份出院病例中发生泌尿系统医院感染11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泌尿系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34%,居全院医院感染部位发生率第2位。我院泌尿系统医院感染与泌尿系统插管、糖尿病、血尿、免疫抑制剂使用等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两项危险因素集中于同一病例时,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将显著增高。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病例与非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病例尿细菌培养结果比较,真菌与肠球菌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严密监测与控制泌尿系统真菌与肠球菌感染,以降低泌尿系统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乳胶与全硅橡胶导尿管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导尿管留置导尿,医院泌尿系感染情况,以指导临床选择导尿管,并采取积极有效预防感染的措施。方法对60例需要留置导尿病人随机分为全硅橡胶及硅化乳胶导尿管两组,分别对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拔管后导尿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均随插管时间延长,菌尿发生率增高,两组菌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拔管后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对照组为36.67%,实验组为40%,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尿道口周围皮肤、中段尿和拔管后导尿管尖端细菌培养的细菌种类分布相似,细菌培养病原菌种类依次排列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粪肠球菌、克雷伯菌、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属、咽链球菌等。结论两类导管均不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及细菌生物膜的形成。结论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与导管材料性质无关,导尿管腔外逆行感染是细菌侵入尿路的主要感染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儿科住院的呼吸道感染儿童358例,根据咽拭子或痰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在治疗前后采集静脉血分别进行PCT、CRP检测和WBC计数;同时随机抽取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相比,PCT、CRP、WBC水平明显增高(P0.01);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PCT、CRP、WBC水平比较接近(P0.05);而治疗1周后的细菌感染组PCT、CRP、WB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非细菌感染组与治疗前相比PCT、CRP、WBC水平变化不大(P0.05)。结论 PCT、CRP、WBC水平联合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及指导用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和药敏试验,为临床的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收集本地区2013年3月到2015年4月的3 308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3 308例患者标本中检出支原体阳性1 517例,阳性率为45.86%(1 517/3 308),其中单纯解脲支原体(Uu)阳性1 164例,构成比为76.73%(1 164/1 517),单纯人型支原体(Mh)阳性86例,构成比为5.67%(86/1 517),Uu和Mh均阳性267例,构成比为17.6%(267/1 517)。检出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药敏结果显示,Uu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敏感,对克林霉素、甲砜霉素等产生不同程度耐药;Mh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敏感,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Uu+Mh对克拉霉素、多西环素敏感,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结论 Uu和Mh是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主要以Uu为主,感染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1~40岁,治疗支原体感染时的治疗应首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药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account for 40% of all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80% of those infec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indwelling urethral catheter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for medical necessity, patients are being admitted to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earlier in their hospital stays than in the past. As a result,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e in the use of urinary catheters, which prompted an evaluation of infection rates. A collaborative project between nursing and infection control was designed to collect baseline data on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CAUTI) in a nonintensive care unit inpatient setting. Two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units within our health system participated.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share the process used to determine a baseline CAUTI rate, the interventions implemented to reduce use of catheters, and the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this projec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an overall reduction in the use of catheters, as well as a reduction in CAUTI.  相似文献   

20.
王竹君  付林  王玉  陈汉霞 《全科护理》2014,(32):2980-2982
[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提高临床医疗安全性。[方法]纳入资料完整的留置尿管病人255例,以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为判断标准分为感染组(73例)和非感染组(182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差异,并进一步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资料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年龄、留置尿管时间≥7 d、应用激素、操作次数≥2次、膀胱冲洗〈7次/周及尿道口清洗〈7次/周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资料多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年龄、留置尿管时间≥7 d、操作次数≥2次及尿道口清洗〈7次/周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年龄大、留置尿管时间长、操作次数≥2次及尿道口清洗〈7次/周是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