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种危急值管理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危急值(Critical Values)通常是指检验或检查结果高度异常,当出现这个异常结果时,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边缘,临床医师如不及时处理,有可能危及患者的安全甚至生命,故危急值也称为紧急值.我院的危急值管理先后使用短信平台危急值管理、电子病历信息平台管理及电话通知危急值管理3种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危急值处理过程主要缺陷类型和缺陷表现,寻找提高危急值管理的方法.方法:运用帕累托方法,在总结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到检验检查科室和病区检查的102例存在缺陷的危急值处理基础上,找出主要缺陷类型,针对主要缺陷类型找出缺陷表现.结果:7类缺陷类型中,危急值处置记录、管床医师干预措施及医患沟通2类缺陷...  相似文献   

3.
杨利明 《医疗装备》2014,(12):48-49
目的:分析我院检验科病理科检查结果危急值及报告处理流程,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确保患者安全.方法:2009年12月前,检验科病理科没有制定检查结果危急值制度,专业人员发现检查结果存在危急值未报告医师.2010年1月后,制定检验科病理科检查结果危急值及报告制度,危急值确认后不及时报告医师和未做记录签名的定为过失,危急值确认后及时报告医师但未做记录签名的定为瑕疵(有隐患),危急值确认后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签名记录定为合格,分析2010年1月~ 2014年2月之间患者危急值规范化报告及处理效果.结果:2009年12月前,检验科没有制定检验危急值范围,没有规范化报告及处理危急值,患者检查检验存在安全隐患.2010年1月后,制定规范化报告及处理危急值制度,共确认2874例患者存在危急值,5例报告存在瑕疵,2869例报告属合格,无过失报告.结论:制定检验科病理科检查结果危急值及报告制度,可对危急值处理进行全方位质量控制,可确保患者检验检查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危急值信息化管理提升医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方法 通过“鱼骨图”找出危急值弊端产生原因,并对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的危急值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t检验评估危急值信息系统应用后的效果.结果 通过2018-2019年不同阶段危急值30分钟内处置率比较,P<0.0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危急值是指危及生命的极度异常检验结果。如果出现该情况时,不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则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1])。危急值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2]),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多次明确提出临床危急值报告的重要性,其中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在2015年发布的文件中~([3]),将危急值描述为"除外检查仪器或试剂等技术原因出现的表明患者处于生命边缘状态,必须立即进行记录并第一时间报告给该患者的主管医师的检验过程。不同类型的医院在危急值管理上不尽相同,作为肿瘤医院,血液常规危急值规范化管理,有自身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危急值提醒医疗安全警示系统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临床检验危急值,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医疗风险。方法:研发和应用危急值提醒医疗安全警示系统,系统核心是仪器结果的警示提醒和检验危急值的短信警示提醒。结果:通过使用该系统,保证临床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检验危急值信息,缩短了临床检验危急值的通知时间,扩大了通知范围,实现了危急值分级管理。结论:该系统的应用加强了危急值的管理,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临床医疗质量.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成为信息化创造价值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危急值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危急值172份,利用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统计我科危急值的构成比、分布率,分析临床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结果:我科危急值报告以检验医学为主,占99%。检验医学危急值出现最多的是血气分析,占40%;其次是电解质,占36%;在次是血液分析,占9%。血气分析危急值以二氧化碳分压〉60mmHg为主,占80%。危急值疾病分布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为主,占83%。患者抢救治疗成功率占89%。结论:医学检验(检查)和临床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危患值制度,不断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PDCA循环法在临床危急值管理检验中的实践过程以及实行PDCA循环法管理后的危急值管理质量与医疗干预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方法本次试验从2017年7月-201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检验危急值患者中选取13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法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危急值管理质量中危急值回报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登记数量、登记率及登记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疗干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临床危急值管理检验中可有效降低危急值管理的回报时间及医疗干预时间,提高危急值管理中的登记数量、登记率及登记合格率,充分提高医院危急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尝试初步构建一套适用于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的科学、合理、可靠、可行的指标体系。方法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依托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采用文献系统分析、规范的选题小组法、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实证分析,通过检验、临床、护理、管理、科研等多学科合作,全面地收集整理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相关指标,初步构建出一套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初步构建的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分三级: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55个。结论(1)研究初步构建的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内容能全面反映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情况,适合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的综合评价:(2)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需要继续通过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文献法等方法进一步精选、量化及确定权重。  相似文献   

10.
阐述基于JCI标准建立的危急值管理流程,通过各方协作制定危急值管理流程、各方定义检验项目的危急值范围、定义危急值的报告方和接收方、明确在病历中需记录的内容、监督危急值报告的依从性等措施,优化系统流程设计。分析管理流程运行效果,阐明科学制定危急值项目及范围、多途径回报结果、做好围"危急值"期管理、列入医院优先级监测项目,对提高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危急值通常是指检验结果高度异常,也被称为“Panic Value”。当出现这个检验结果时,说明患者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1]。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验信息,及时给予患者有效地干预措施或治疗,就为挽救患者的生命赢得了必要的时间,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危急值”是表示危急生命的检验结果,故把这种检验数据称为危急值,危急值也被称为紧急值或警告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应用PDCA循环管理工具,改善病房检验危急值使用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方法成立PDCA循环小组,通过调查现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拟定计划、解决问题,不断的分析总结和改进,制定出新的危急值管理制度,并继续监督临床科室执行危急值的情况。 结果执行PDCA循环管理后,检验危急值通报率由95.67%上升至100%,护士危急值接收率由70.56%上升至9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5、98.81,P<0.01)。 结论通过PDCA管理,住院患者的检验危急值通报率和接收率明显提升,能更好的执行18项核心制度中的危急值制度,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崔菲菲  万振 《医疗装备》2013,26(1):20-22
检验结果存在危急值是患者处于危险状态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医生及时得到患者的危急值信息并做出有效地治疗,才能极大可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文简要介绍了医院检验危急值的重要意义和工作流程,详细介绍了检验危急值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强化了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对于医生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在实验室危急值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PDCA质量管理小组,将我院实验室自2013年1~12月所有检验危急值为改进前组(A组),2014年1~12月检验危急值为改进后组(B组),A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B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结果两组在各科室登记总数、临床处理规范数、病程记录分析数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实验室危急值,明显提高了临床危急值处理规范率,使危重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处理,提高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总结急诊科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处理的护理管理的体会。认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抢救患者的时效性和成功率,护士在危急值信息传递和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诊科检验“危急值”护理质量控制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急诊科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处理的护理管理的体会。认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抢救患者的时效性和成功率,护士在危急值信息传递和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实施护理质量控制处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信息化监管平台对临床检验危急值监管效果的影响,旨在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提升医院管理水平、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抽取闵行区3家综合性医院在2011年3-5月及2012年同期发生临床检验危急值的全部住院病例,对危急值的发布、处理、记录、复查等环节的管理缺陷进行干预前、干预后的调查,评价信息化的监管平台对危急值监管效果的影响。结果 :通过信息化监管平台干预后危急值管理各环节总体缺陷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结论 :信息化监管平台对危急值的监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当患者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通过使用危急值报告系统,及时、准确地将检验结果通知临床医生,以便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者治疗。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当危急值结果出现时,在护士站或检验科电脑端出现警示信息,医护人员将其结果查抄后及时通知相关科室。结果:实现了危急值结果的自动传输,提高了数据传送准确率和检验工作的效率。结论:危急值报告系统的使用,使医院危急值报告的传送更方便、快捷、及时和准确,减少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9.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检验危急值首次出现到临床接收平均周转时间进行改进。通过现状调查、目标设定、解析等制定策略,包括加强送检标本信息化管理,多措并举提高复检工作效率,优化HIS系统危急值接收功能,设置个性化临床危急值标准等,并逐步实施。结果发现,检验危急值报告平均周转时间从15.62 min缩短至9.25 min,实现了检验质量指标提升,获得了临床认可,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危急值代表危及生命的检查及结果,危急值的及时报告与处理是有效预防医疗不良事件的重要手段。目前,纸质版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管理形式在发生不良事件时,难以进行统计和追踪,为临床工作带来较大的困扰和挑战。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医院项目组开发了一套影像中心危急值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了危急值上报过程的闭环和无纸化管理,规范了危急值上报流程,使上报情况一目了然。一旦发生不良事件,可通过该系统精确跟踪处理。其系统整体架构、流程设计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