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扩张程度对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香猪为动物模型,实验分为7组:注水1/2量组;注水3/4量组;注水满量组;注水超量50%组;注水超量1 00%组;手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的注水时间均为10周,测量各组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扩张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增加,与正常皮肤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量扩张后其增加更加显著与正常皮肤的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皮肤扩张可引起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增加,其所导致的生物学效应可能与表皮细胞的增生和扩张皮瓣的血管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中扩张程度对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香猪为动物模型,实验分为7组:注水1/2量组;汪水3/4量组;注水满量组;注水超量50%组;注水超量100%组;手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的注水时间均为10周,测量各组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扩张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增加,与正常皮肤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量扩张后其增加再加显著与正常皮肤的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皮肤扩张可引起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增加,其所导致的生物学效尖可能与表皮细胞的增生和扩张皮瓣的血管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扩张程度对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的影响。方法 以香猪为动物模型,实验分为7组:注水1/2量组;注水3/4量组;注水满量组;注水超量50%组;注水超量100%组;手术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的注水时间均为10周,测量各组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扩张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增加,与正常皮肤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量扩张后其增加更加显著与正常皮肤的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皮肤扩张可引起皮肤中b-FGF和EGF含量增加,其所导致的生物学效应可能与表皮细胞的增生和扩张皮瓣的血管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尹清志  张蓓  王首军 《河北医药》2013,35(8):1137-113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反复快速扩张方式的扩张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反复快速扩张组(A组)、快速扩张组(B组)、常规扩张组(C组)、植入不扩张组(D组)和正常对照组(E组)。5组于不同时期取扩张皮肤标本进行HE染色及EG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观察。结果组织学观察:A、C组在不同维持期组织学表现接近。B组在维持期1~3周均有大量胶原纤维断裂,且表皮层厚度增加不明显。D、E组无区别。EGF结果:在维持1周A、B、C组表达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2周A、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4周3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快速皮肤扩张可能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合成与分泌EGF来提高扩张皮肤的修复质量;反复快速皮肤扩张方式可以有效缩短皮肤扩张修复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5.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维持扩张期对扩张皮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维持扩张期对扩张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的影响,并以此指导临床.方法以狗为动物模型,在六只成年大狗的背侧,对称设计六个区域.实验分为注水两周组、六周组、假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又进一步分为维持一周、两周、三组四周.分析比较各组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包括有包膜和去包膜).结果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随着维持期的延长逐渐减小,而注水期的长短对其影响不大;去除包膜后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对1 6例患者的2 3个扩张器采用注水2周,维持扩张4周的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并发症少.结论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可以通过缩短注水期(2周左右)适当延长维持期(4周)以及去包膜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扩张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增加扩张皮肤面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尚平  周文泉 《江苏医药》1997,23(6):383-384
用125I标记分析法对2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4例正常膀胱组织进行了EGF、EGFr含量测定。表明EGF、EGFr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对照组织(P<0.05)。肿瘤组织各病理分级组之间EGF、EGFr含量随病理分级增高,有明显增高趋势,但经统计学处理,尚未观察到有显著性差异(P>0.05)。25例病人术后随访,1年内肿瘤复发的5例患者中,4例肿瘤组织中有EGFr较高水平的表达,表明EGFr与肿瘤复发有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7.
刺五加注射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t-PA与PAI-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在雷公藤多苷+洛汀新的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t PA、PAI 1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液中t PA、PAI 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各治疗组血液中t PA水平降低、PAI 1水平升高,与正常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后,各组均能不同程度升高t PA水平,但仍较正常组低,且与正常组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刺五加组与洛汀新组、丹参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治疗前后均差异有极显著性(均P<0.01);治疗前后各组t PA变化程度相比,刺五加组与丹参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在洛汀新+雷公藤多苷基础上加用刺五加注射液,能有效调控t PA/ PAI 1平衡,改善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降解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生后剩余羊水最与围产儿病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4年12月-2009年12月韶关市妇幼保健院46例、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36例,共计82例PPROM孕妇.根据胎膜破裂后羊水指数(AFI)将病例分为三组:羊水量正常组(80 mm≤AFI<180 mm)42例;羊水偏少组(50mm≤AFI<80 mm)18例;羊水过少组(AFI<50 mm)22例.观察各组AFI、围产儿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新生儿呼吸 衰竭(RF)、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等,并对各组的围产儿病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三组新生儿败血症12例,羊水量过少组6例(50.0%,6/12),羊水量偏少组4例(33.3%,4/12),羊水量正常组2例(16.7%,2/1 2),三组分别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羊水量过少组胎儿窘迫6例(50.0%)、新生儿窒息7例(53.8%)、缺血缺氧性心肌损伤12例(48.0%),明显高于羊水量正常组(分别为8.3%、15.3%、12.0%),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组的NRDS、呼吸衰竭、新生儿HIE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胎膜早破时孕周越小,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死亡率越高.结论 PPROM剩余羊水量过少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缺血缺氧性心肌损害的增加有关;PPROM剩余羊水量可作为围生儿病率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Valia-Chien扩散池法,以离体SD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比较青霉素钠经离子导入与被动扩散的透皮速率,并以HPLC法测定皮肤和接收液中青霉素钠的含量.结果表明,离子导入和被动扩散的透皮速率分别为241.02和31.91μg·cm-2·h-1.提示离子导入能促进青霉素钠的经皮吸收(P<0.05),且导入量随着导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以皮内注射为对照,考察了青霉素钠经离子导入在SD大鼠在体皮肤中的滞留情况.结果表明,离子导入组皮肤中的青霉素钠含量[(72.52±22.06)μg/g]与皮内注射组[(54.04±12.31)μg/g]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明确白细胞介素8(IL-8)在胆道闭锁(BA)患儿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门空肠吻合术(Kasai术)后胆管炎间的关系,探索调控IL-8的上游信号通路。方法 (1)纳入33例BA患儿(BA组,其中胆管炎组18例,无胆管炎组15例),6例胆道扩张患儿(胆道扩张组)以及36例体检健康婴幼儿(正常对照组)。获取全部BA患儿和健康婴幼儿血清样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8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水平。取6例BA和6例胆道扩张患儿肝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活化情况。(2)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L-02,给予磷酸盐缓冲液(PBS)和25、50、100 μg/L EGF干预24 h,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IL-8水平。细胞系HIBEpic、L-02、LX-2分别给予PBS和100 μg/L EGF干预24 h,qPCR检测IL-8水平。L-02细胞经100 μg/L EGF和(或)5 mmol/L的ERK通路抑制剂KO-947干预后,检测ERK1/2活化情况和IL-8表达水平。结果 (1)BA组血清IL-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胆管炎组术前血清IL-8水平高于无胆管炎组(P<0.01)。BA组血清EGF与IL-8水平呈正相关(rs=0.422,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A组肝组织中大量表达p-ERK1/2。(2)PBS和25、50、100 μg/L EGF干预后,L-02细胞IL-8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增高。3种细胞经100 μg/L EGF处理后,HIBEpic、LX-2细胞IL-8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02细胞IL-8表达升高(P<0.01)。100 μg/L的EGF还可诱导L-02细胞p-ERK1/2大量表达,添加KO-947干预可逆转上述改变。结论 BA患儿术前血清IL-8表达显著升高,与Kasai术后胆管炎关系密切,EGF可通过ERK1/2信号通路促进肝细胞IL-8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11.
《河北医药》2012,34(6)
目的 检测无机活性元素(德莫林)对大鼠皮肤慢性溃疡组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制备SD大鼠慢性溃疡模型,实验组应用无机活性元素,对照组常规消毒换药,另设空白组.观察3组溃疡的愈合时间.应用RT-PCR技术对3组溃疡组织乏氧诱导因子(HIF)-1α、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创面面积缩小更为明显(P<0.05);实验组、对照组的HIF-1α、EGF、bFGF和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5),实验组EGF、bFGF和VEGF表达高于对照组,而HIF-1α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机活性元素对慢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换药方法,其机制与该药物能促进EGF、bFGF和VEGF表达、抑制HIF-1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寻求咪达唑仑对椎管内麻醉穿刺时产生镇静、遗忘作用的合适给药时机和剂量.方法 将240例ASAⅠ级患者分为椎管内麻醉穿刺操作前(A)组和操作后(B)组各120例;每大组又随机分为4小组,分别静脉给予0.01(M1组),0.03(M2组),0.1 mg&#8226;kg 1(M3组)咪达唑仑和0.9%氯化钠溶液(NS)组,每组30例.记录用药后警觉 镇静(OAA/S)评分和手术后1 h遗忘评分(AS).结果OAA/S评分:A组和B组不同剂量M组与NS组比,OAA/S评分秩次差异有显著性;M2、M3组与M1组,M3组与M2组比较,镇静程度增加(P<0.05).B组中M2、M3组分别与A组中M2、M3组比较,镇静程度增加(P<0.05); AS评分:A组不同剂量M组与NS组比较,各剂量M组遗忘程度大于NS组(P<0.05);M2、M3组与M1组比较,遗忘程度增加(P<0.05);M2和M3组遗忘程度相似(P>0.05);B组:M1 、M2组与NS组遗忘程度相似(P>0.05);M1 、M2和NS组分别与M3组比,M3组遗忘程度增加(P<0.05);B组中M3组遗忘程度不如A组中M3组(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穿刺操作前,0.03 mg&#8226;kg 1咪达唑仑静脉给药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遗忘作用,而对呼吸、循环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发病机制及临床关系,为研究和防治这类眼病提供根据。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adioimmunoassay,RIA)对正常对照、PVR患者玻璃体、血清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ant,RRD)患者视网膜下液(subretinal fluid,SRF)、血清的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factor,EGF)含量进行测定。结果PVR组玻璃体E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玻璃体及RRD视网膜下液的含量,RRD组视网膜下液EGF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玻璃体含量(P<0.01或P<0.05);PVR<C组、PVRC组和PVRD组玻璃体EGF含量依次增高(P<0.01或P<0.05);PVR玻璃体、RRD视网膜下液EGF含量与他们的血清的含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EGF可能在PVR的病因,病理中起一定作用,是参与PVR形成的细胞因子之一,它可能是加速PVR发展及加重PVR病情的细胞因子,PVR玻璃体、RRD视网膜下液EGF含量升高可能是眼局部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检测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并分析其与外周血EOS%、FEV1%的相关性。选取2016—2017年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37例,单纯支气管扩张患者36例,单纯哮喘患者37例,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比较各组FeNO、外周血EOS%、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肺功能水平,并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FeNO与外周血EOS%、FEV1%的相关性。(1)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组FeNO、外周血EOS%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支气管扩张组(P<0.01)。(2)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组FEV1、FEV1%、 FEV1/FVC%、MMEF75/25、MMEF75/25%与单纯支气管扩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单纯哮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组FeNO与外周血EOS%呈正相关(r=0.740,P<0.05),与FEV1%无相关性(r=0.191,P>0.05)。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患者FeNO、外周血EOS%水平明显偏高,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肺功能差。FeNO联合外周血EOS%可能对支气管扩张合并哮喘的辅助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维持扩张期对扩张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的影响,并以此指导临床。方法 以狗为动物模型,在六只成年大狗的背侧,对称设计六个区域。实验分为注水两周组、六周组、假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又进一步分为维持一周、两周、三组四周 分析比较各组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包括有包膜和去包膜)。结果 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随着维持期的延长逐渐减小,而注水期的长短对其影响不大;去除包膜后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对16例患者的23个扩张器采用注水2周,维持扩张4周的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并发症少。结论 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可以通过缩短注水期(2周左右)适当延长维持期(4周)以及去包膜的方法,以达到减少扩张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增加扩张皮肤面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补中益气安神汤(BZYQAS)对脾虚证失眠脑肠轴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百乐眠组,地西泮组补中益气汤组,补中益气安神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采用复合造模法[隔日禁食,大黄水煎液灌胃、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制大鼠脾虚型失眠证候模型.造模第3周开始给药,给药2周后检测大鼠大脑BDNF、GABA和5-HT以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大脑和结肠中CREB、BDNF以及TrkB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补中益气安神汤能改善脾虚型失眠证候模型大鼠睡眠时间,显著性增加大脑BDNF、GABA以及5-HT含量(P<0.01,P<0.05)并降低血清TNF-α、IL-1β含量(P<0.01,P<0.05);显著性上调大脑CREB/BDNF/TrkB蛋白表达(P<0.01,P<0.05),并抑制结肠中CREB/BDNF/TrkB蛋白表达(P<0.01或P<0.05).结论 补中益气安神汤治疗脾虚失眠可能与上调大脑CREB/BDNF/Trk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并抑制该通路在结肠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CO中毒的严重程度与24小时血清肌酸激酶(CK)值的关系.方法病例分成CK正常组与CK高于正常组.在CK高于正常组中分成高于2500 IU/L的A组及低于2500 IU/L的B组,观察各组的急性器官受损与后发症.结果CK正常组与CK高于正常组的急性器官受损及后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与B组的急性器官受损与后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O中毒患者24小时内的CK值可以预测CO中毒的严重程度及发生严重器官损害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胰岛素与冠状动脉扩张的关系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冠状动脉扩张组,共4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共2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共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胰岛素水平.结果 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和胰岛素水平在冠状动脉扩张组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5).相关性结果表明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和胰岛素水平均与冠状动脉扩张存在相关性(P<0.05),以及冠脉扩张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E选择素和胰岛素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胰岛素与冠状动脉扩张具有相关性并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DHA-PC)对正常小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从鸢乌贼卵中提取制备DHA-PC,其中DHA含量为30%.采用添加量为1%和4%的DHA-PC饲喂正常小鼠3W,以大豆磷脂和DHA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脂质水平以及肝脏和大脑中的脂肪酸组成.结果 与大豆磷脂对照组比较,DHA-PC两个剂量组均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P<0.05;P<0.01),同时能够提高肝脏以及大脑中DHA含量.与DHA对照组比较,不同添加量的DHA-PC能够显著降低肝脏中的TC以及TG含量(P<0.05;P<0.01).结论 DHA-PC可以有效改善正常小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20.
郁兵  何凤琴  杨章民 《安徽医药》2019,23(9):1720-1723
目的 检验外用鹿茸膏剂抗皮肤衰老的效果。方法 连续30 d给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皮肤衰老模型;三个实验组每天涂抹浓度分别为5%、10%、15%的鹿茸膏剂,空白组涂抹凡士林,连续涂抹21 d后,观察各组小鼠的皮肤表观特征,并测定各组皮肤含水率、羟脯氨酸(HYP)含量、透明质酸(H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三个鹿茸膏剂实验组小鼠皮肤的松弛、皱褶状况都有所改善,以15%组效果最佳。皮肤含水率模型组为(57.72±0.89)%,5%鹿茸膏剂实验组为(66.22±1.21)%,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5%鹿茸膏剂实验组皮肤含水率为(68.82±0.64)%、(70.70±1.05)%,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YP含量模型组为(3.604±0.20)μg/mg,10%鹿茸膏剂实验组为(3.956±0.12)μg/mg,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鹿茸膏剂实验组为(4.080±0.12)μg/mg,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含量模型组为(6.163±0.54)μg/mL,10%鹿茸膏剂实验组为(8.514±0.63)μg/mL,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鹿茸膏剂实验组为(9.024±0.24)μg/mL,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活力模型组为(304.84±12.026)U/mg,5%鹿茸膏剂实验组为(338.36±7.848)U/mg,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15%鹿茸膏剂实验组为(353.12±5.964)U/mg、(357.20±10.634)U/mg,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外用10%和15%鹿茸膏剂有抗皮肤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