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各种有害的情志活动每常能导致人体产生疾病,而当疾病产生之后,由于精神情志因素,则常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结合中医学特点采用相应的心理疗法,常可明显地消除有害情志对机体的损害,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和临证实践中对此略有心得,现不揣荒陋,仅就临床常用的中医心理疗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述如次。1语言开导法具有开导作用的语言是最常见、最方便的心理治疗工具,只  相似文献   

2.
吴曙辉  王洁  赵宝龙  龚齐  张太 《河北中医》2012,34(7):1102-1104
咽异感症是临床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之一,常用“慢性咽炎、喉炎、咽部神经官能症、癔症”去解释患者的症状,甚至有20%~30%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即使诊断为咽异感症,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其特点是患者咽部不适的症状反复发作,反复就诊,许多患者焦虑不安,自疑患有不治之症,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虽不威胁人们的生命,却折磨着广大患者[1].  相似文献   

3.
刘明武 《河北中医》1992,14(2):24-25
中医心理治疗方法是一门研究心理—社会因素与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相互关系的科学。自古以来就是中医用以治病救人,延年益寿,神奇而有效的工具之一。当今之世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过程中,研究和整理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对于发掘祖国医学遗产,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学术交流和中医现代化都是不无裨益的。中医心理治疗方法,源于《内经》,继于金、元、明后世各医家。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都总结了丰富的心理治疗经验,归纳有以下八法: 1 告之导之法:就是说理开导,同情安慰,改变患者的病态心理环境。在一定条件  相似文献   

4.
古代中医在心理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思想从远古至明清大致经过了萌芽、形成、发展和继续发展4个阶段。在这4个阶段中,古代中医对心理疾病的发生原理、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都进行了探讨,为当前构建现代中医心理治疗体系奠定了基础。我们应在借鉴西方心理学精髓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医心理治疗的量化研究,促进其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使中医心理治疗这朵奇葩在今天再次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炎中医辨治法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清钧 《陕西中医》2002,23(12):1151-1152,F003
前列腺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就临床症状表现而言 ,其分别属于中医“热淋”、“精浊”、“劳淋”的范畴。根据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之原则 ,笔者分别应用清热通淋法、活血行气法、滋阴降火法、温阳利湿法对其进行治疗 ,疗效满意。现分述如下清热通淋法 本法适用于急性前列腺炎或慢性前列腺炎伴有泌尿系感染的患者。证见 :尿频涩痛 ,淋沥不畅 ,甚或癃闭不通 ,尿后带血 ,小腹胀满 ,会阴腰骶部胀痛 ,可伴见高热 ,寒战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胀、饱满 ,压痛明显。前列腺液检查有成堆脓细胞。方选乾列康 号 :车前子 (包 )…  相似文献   

6.
中医心理疗法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千百年流传下来许多诊疗奇闻佳话,不仅使人惊笑一番,大有"喜怒哀乐"皆是药之感,而且可以领略中医对一些疑难怪病独具特色的心理疗法,明白它那神奇的疗效蕴藏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相似文献   

7.
所谓心理,包括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和兴趣、才能、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是所有精神活动的总称。中医心理学,则是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实际运用的一门学问。中医心理治疗历史源远流长,据研究,《吕氏春秋》载文挚以“怒胜思”治愈齐王的病例是中国古代情志相胜心理疗法的最早记录。《黄帝内经》中有“余闻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华佗认为“善医者先医心,而后医其身”,并提出“忧者宽之,怒则悦之,悲则和之”的心理疏导法则。张仲景注重心理调治,在《金匮要略》中对梅核气、奔豚、脏躁和百合病等作出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的或轻或重、或久、或暂时的一系列症候。如:月经紊乱、烘热出汗、阵发性面热潮红、五心烦热或头晕耳鸣、烦躁易怒、情绪不稳、心悸气短、失眠健忘,或眼睑及下肢浮肿、皮肤感觉异常等。多见于45~55岁的妇女,可持续2~5年。  相似文献   

9.
就近十年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针灸治疗等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塞研究情况,同时提出对中医脑梗塞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及疗效评定的标准化尚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中医心理疗法主治的情志内伤疾病相当于耗散结构的无序状态,通过中医心理治疗,可使无序状态转为有序状态,即输入一定的负熵流,使紊乱的脏腑气机得以复常。耗散结构理论为中医心理疗法奠定了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证心理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振芳  刘秀芳 《河北中医》1999,21(2):84-85,88
1991~1997年,我们对150例住院或门诊的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中医辨证心理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全部病例按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不伴有严重并发症。本组患者150例,其中住院病例35例,门诊病例115例;男63例,女87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6岁;病史最长15年,最短半年。12 辨证分型 参照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指导原则》有关标准辨证分型为阴虚热盛、气阴两…  相似文献   

12.
数据挖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是从大型数据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数据选择、预处理、数据转换、数据挖掘、模式解释和知识评价等多个步骤,算法有聚类、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医心理疗法与现代医学心理疗法的相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心理疗法始终坚持“身心并调”、“治养结合”的原则,体现了中医学的两大特色,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从而形成了不同于现代心理疗法的鲜明特征。当历史的车轮行驶至19世纪之时,现代医学心理学诞生了,但岁月长河并没有掩盖东方古老智慧的光芒。在历代医史文献中  相似文献   

14.
世间的人和事形形色色,在与之接触的过程中,谁都不会完全无动於衷,总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比如,高兴或愤怒,愉悦或忧伤,喜爱或厌恶,  相似文献   

15.
肺主肃降的理论研究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肃降”的来源、沿革、发生学、内涵及与“宣发”的关系、肺失“肃降”的病理表现等方面对“肃降”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从现代医学角度对“肺失肃降的病理生理”进行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显示了这种研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祝由述要     
何清平  黄颖硕 《河北中医》2007,29(9):831-832
祝由之法,是上古时代的祖先们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心理因素,运用特定的思维模式,结合医药知识及实践经验逐步归纳、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用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方法[1]。从《内经》时期发展至今的实践表明,祝由之法广泛运用于医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并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拓展,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医学界有着重要的贡献[2]。但人们对它的看法褒贬不一,它在中医体系中依然处于边缘位置,尽管历代多有探析与实践者,而当今涉及祝由的许多中医典籍在重新印刷出版时往往删掉相关内容,各中医教材也不再提及祝由之法,中医学术界也少有人关注。长久以来,祝由被人们冠以迷信的外衣,其原因不外乎它是在社会科学比较落后、历史条件比较特殊的背景下形成的学术产物,但我们不能因其形式和形象的不完美而置之度外。而今,历史印证了这种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作用于人的思想信念而发挥治疗效果的方法有着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内涵,也顺应了当今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变化,并具有某些独特的优势。1概念内涵祝由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就有将其用于治疗疾病的明确记载:“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相似文献   

17.
古代中医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志相胜心理疗法与方法,源于中国传统医学。是古代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内经》对它的基本原理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随后,历代医家又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对中国古代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五味子胶囊配合中医心理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脱落2例,对照组37例,脱落1例.两组基础治疗均采用参芪五味子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4个月后随访失眠复发率.[结果]治疗组4周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94.44%,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4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失眠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参芪五味子胶囊配合中医心理治疗对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远期复发率减少.  相似文献   

19.
中医心理治疗理法探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纯  陈利国 《陕西中医》2004,25(8):728-730
中国古代医学中的天人关系、形神论、阴阳、五行、七情、精气学说等理论既是祖国医学、哲学的指导思想 ,又是中医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内容。“主明则下安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1] 。”(《素问·灵兰秘典论》) ,“精神不进 ,志意不治 ,故病不可愈[1] 。” (《素问·汤液醪醴  相似文献   

20.
何燕萍 《新中医》1995,27(3):60-60
浅谈不孕症的心理治疗何燕萍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包含控制生育和治疗不孕、不育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我国1亿多育龄夫妇中,已婚妇女的不孕症,发病率高达10~15%。由于她们求子心切,经多方治疗不效,或来自家庭及社会的舆论压力,使本来和睦的家庭因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