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ICAM 1 )、可溶性血管黏附蛋白 1 (sVAP 1 )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进一步阐明sICAM 1、sVAP 1在脑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ELISA法分别检测 2 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及 2 0例健康老年人体内sICAM 1、sVAP 1水平 ,并进行组间比较以分析两组间差异。结果 老年脑梗死组sICAM 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年组 (P <0 0 1 ) ;两组间sVAP 1无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sICAM 1、sVAP 1对脑梗死发病有一定的作用。其水平高低可以作为判断脑组织损伤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VCAM-1和MCP-1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96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中TNF-α、VCAM-1和MCP-1含量,并与9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VCAM-1和MCP-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急性期又较恢复期高(P<0.01),增高程度与梗死体积大小密切相关。结论TNF-α、VCAM-1和MCP-1互相作用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炎症反应和再灌流损伤。  相似文献   

3.
梁希军 《山东医药》2011,51(51):61-62
目的探讨IL及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A组)、缓解期患者(B组)及健康查体者(C组)各42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血清IL-2、IL-6、IL-8、IL-10及ECP、ICAM-1、VCAM-1。结果 A、B组血清IL-6、IL-8及ECP、ICAM-1、VCAM-1均显著高于C组,血清IL-2、IL-10均显著低于C组,尤以A组为著(P〈0.05、0.01)。结论多种IL及ECP、ICAM-1、VCAM-1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中重要作用,临床可据此进行病情观察及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的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 lar cell adhesion molecu le-1,VCAM-1)水平及电复律对其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5年5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30人及19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VCAM-1水平,房颤组内电复律成功的20人在1个月后复查血清VCAM-1水平。结果房颤组患者血清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727.8±71.7)vs(169.7±82.0)ng/m l,P<0.01〕,电复律后1个月仍为窦性心律者其血清VCAM-1降至正常水平(698.1±72.7 vs 195.6±65.1 ng/m l,P<0.01)。结论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存在内皮功能紊乱,恢复窦性心律1个月内内皮功能恢复;VCAM-1对房颤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40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辛伐他汀治疗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血清PAPP-A水平的变化.血清PAPP-A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 ①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PAP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2±5.70)mU/L比 (20.68±5.94)mU/L,P>0.05].③治疗8周后常规治疗组与辛伐他汀治疗组患者血清PAPP-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98±5.94)mU/L 比 (13.53±4.964)mU/L,P<0.05].结论 ① UA患者血清PAPP-A水平升高,表明UA患者存在易损斑块.作为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标志物,PAPP-A水平可能在UA的早期诊断和预测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②UA患者的常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加用辛伐他汀后可进一步稳定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Survivin与食管鳞癌细胞发生、发展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VCAM-1和Survivi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食管黏膜,其中VCAM-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等因素有关(P均〈0.05);Survivin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P〈0.01);VCAM-1和Survivin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VCAM-1和Survivin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二者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ELISA法测定29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GDM组)及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d)水平;分析其与血清空腹胰岛素(INS)、血浆葡萄糖浓度(FBG)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GDM组血清TNF-α、sICAM-1、sVCAM-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GDM组血清TNF-α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ISI)、sICAM-1及sVCAM-1呈正相关(P均〈0.01),GDM组血清TNF-α与sICAM-1及sVCAM-1存在协同表达作用。认为联合检测血清TNF-α、sICAM-1和sVCAM-1对控制GDM患者妊娠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减少GDM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丁芳  黄振文  许爱国  刘鹏 《山东医药》2005,45(10):19-21
目的探讨血清炎性标志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检测48例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等炎性因子变化,与冠脉造影结果和临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ACS组血清CRP与sICAM-1、sVCAM-1水平均高于稳定性心绞痛(SA)组和正常对照组;2sVCAM-1≥870ng/ml者3个月内主要冠脉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870ng/ml者;3血清肌钙蛋白阳性者CRP、sICAM-1、sVCAM-1浓度均明显高于阴性者;4冠脉狭窄程度在ACS组与SA组无统计学差异;冠脉狭窄程度积分与TC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清CRP、sICAM-1、sV-CAM-1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g)水平均无相关性;5sVCAM-1、Fig和肌钙蛋白预测3个月内MACE发生的敏感性分别为67.5%、82.4%、57.1%;特异性分别为54.8%、58.1%、81.5%。结论血清炎性标志物对ACS患者临床危险分层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产物(AGEs)与其受体(RAGE)对ECV-304细胞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为研究AGEs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外制备的糖基化终产物——糖基化的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和反义RAGE寡核苷酸处理ECV-304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ECV-304细胞上ICAM-1、VCAM-1蛋白质的表达。结果AGEs处理ECV-304细胞后,可诱导ECV-304细胞上VCAM-1和ICAM-1的表达增加,且这种效应呈剂量依赖性。采用反义技术阻断RAGE的mRNA水平的翻译后,ECV-304细胞ICAM-1和VCAM-1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AGEs可通过与其膜受体RAGE的结合激活血管内皮细胞VCAM-1和ICAM-1的表达,这可能是AGEs促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黏附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了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SLE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并与其他免疫学指标和对照组(18例健康体检者)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LE组slCAM-1、sVCAM-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动期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有肾损害者明显高于非肾损害者,P均〈0.01。抗ds-DNA阳性者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二者与血沉呈正相关。认为血清slCAM-1、sVCAM-1在SLE发病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关立克 《山东医药》2008,48(32):52-53
将18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模型组、芝麻素组和对照组,测定各组0、5、8周末的血脂;实验结束时取主动脉,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学变化和血管壁斑块组织的变化;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定量分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强度.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芝麻素组血清TC和LDL显著降低,主动脉病理改变和血管壁斑块组织免疫组化减轻,主动壁VCAM-1表达水平下调42.92%.认为芝麻素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守贵 《山东医药》2009,49(17):84-85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ACS患者(ACS组)、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SAP组)及26例正常人(对照组)sICAM-1、sVCAM-1、sP选择素水平。结果ACS组血清sICAM-1、sVCAM-1、s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01)。ACS组血清sICAM-1、sVCAM-1与sP选择素呈显著正相关(r=0.432、0.501,P均〈0.05)。结论ACS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和sP选择素共同作用促进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卵巢癌、56例良性卵巢瘤及4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6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及61例卵巢癌患者术前、术后1周外周血中的可溶性VCAM-1(sVCAM-1)。结果显示,VCAM-1在卵巢癌细胞膜上呈高表达,其表达强度、阳性表达率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sVCAM-1水平高于良性卵巢瘤患者(P〈0.01),且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关,术后sVCAM-1的水平显著下降(P〈0.01)。认为VCAM-1在卵巢癌的发生、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外周血sVCAM-1水平可作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及复发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 VCAM)-1的表达,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5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组,经体检证实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成年人血清标本2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二组血清中s ICAM-1和s VCAM-1的表达。结果二组中s ICAM-1和s VCAM-1的表达差别显著。观察组s ICAM-1和s VCAM-1的表达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而与性别及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中s ICAM-1和s VCAM-1高表达,二者的上调参与病变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PAPP)-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入院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以及实验组发病24 h内、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第14天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观察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第7、14天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低于发病24 h内(P0.05);颈动脉硬化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IMT增厚组,IMT增厚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IMT正常组。易损斑块组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结论通过检测血清ox-LDL及PAPP-A水平,可提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发生,判断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浓度变化。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56例CHF患者和55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VCAM-1、ICAM-1浓度。结果:CHF患者组血清ICAM-1浓度和VCAM-1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且与心功能状态有关。冠心病所致CHF患者与扩张型心肌病所致CHF患者血清ICAM-1与VCAM-1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VCAM-1和ICAM-1浓度升高,而且VCAM-1浓度与心力衰竭的程度有关。提示炎症有可能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波 《山东医药》2007,47(20):52-53
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28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结果ACS组血清sICAM-1、sVCAM-1、sP-selectin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均〈0.01),SAP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CS组血清sICAM-1、sVCAM-1与sP-selectin呈显著正相关(r=0.516、0.521,P均〈0.05)。提示ACS患者血清sICAM-1、sVCAM-1、sP-selectin水平均明显升高,并共同作用促进AC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Apelin与血清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探讨Apelin与VCAM-1、高胰岛素血症、肥胖及糖脂代谢等的相关性。方法 W 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脂饮食组。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确认胰岛素抵抗大鼠造模成功后,测定血清Ape-lin-36、VCAM-1、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TG、TC等指标。结果高脂饮食组血清中Apelin-36、VCAM-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pelin与VCAM-1、FINS、腹内脂肪含量、FBG、TG、TC、体质量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VCAM-1水平是Apelin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血清Apelin和VCAM-1水平增高,推测Apelin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杨军  钟伟  程文伟 《山东医药》2008,48(7):47-48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8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各49例.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7、30 d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观察用药30 d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用药后7、30 d血清VCAM-1、ICAM-1及hs-CRP浓度均有降低(P<0.05),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血清VCAM-1、ICAM-1及hs-CRP浓度降低较阿司匹林组显著(P<0.05),且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认为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同时,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进而减少了临床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活动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sICAM-1 sVCAM-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各型活动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白细胞介素(IL)-1、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探讨sICAM-1、sVCAM-1与疾病活动、疾病分型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活动性JIA患儿与8名健康对照儿童sICAM-1、sVCAM-1水平;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IL-1、IL-4、TNF-α水平。结果30例JIA患者血清中sICAM-1、sVCAM-1、IL-1、IL-4、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各型JIA中sVCAM-1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呈正相关(P<0.05或0.01);而sICAM-1仅在全身型及多关节型JIA患儿中与关节肿胀指数、夜间痛呈正相关(P<0.01),与炎性指标ESR、CRP等无关。结论JIA患者血清中sICAM-1、sVCAM-1、IL-1、IL-4、TNF-α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参与了JIA的发病过程,sVCAM-1、sICAM-1可与ESR、CRP一起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且可能与JIA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