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证实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全部患者均经腹部CT平扫,其中6例又经增强扫描。结果急性轻症胰腺炎1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3例。CT主要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增大,密度降低,其中,9例有不规则低密度区,17例有胰周积液,1例胰腺内见局限性斑点状高密度出血影。结论 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43例,全部病例行CT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结果 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单纯胰腺体积的增大18例,体积增大并密度改变16例,体积改变并可见胰腺内坏死或出血9例。结论 对临床疑诊为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行常规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以作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可以提示胰腺本身炎症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方法95例经临床与手术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均进行屏气CT扫描,其中,14例进行增强扫描,30例患者进行多次扫描。结果本组95例中,80例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肿大水肿,胰周间隙和肾旁前间隙蜂窝织炎,实质密度不均匀,另15例诊断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除有上述表现外,还可见出血坏死区域。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螺旋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46例经临床和手术明确诊断的急性胰腺炎CT征象进行分析评价,并进行CT分级。结果4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中,42例首次扫描诊断为急性胰腺炎,1例在复查CT扫描时确诊为急性胰腺炎,3例在首次及复查时CT均表现为正常。40例A、B、C级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6例D、E级患者,其中4例非手术治疗,2例行手术治疗,预后均较好。结论CT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可以发现并发症,而且还可以准确地进行CT分级,对临床判断预后、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动态复查扫描对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对58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CT复查确诊急性胰腺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做平扫与增强扫描,胰腺区域采用薄层扫描.结果:CT显示胰实质内点状坏死6例,片状坏死4例.其中9例初诊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经24~72h复查显示点状及段状坏死.4例原为点状坏死发展为片段坏死.9例在后期CT复查发现假性囊肿.结论:CT动态复查对急性胰腺炎的动态发展随时做出准确的定性、定量诊断与临床随即调整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T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2-01来我院住院的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腹部CT检查,观察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效果。结果:CT扫描诊断符合率100.00%;通过CT扫描,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都获得了正确的判断与处理。结论:CT技术能够准确有效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临床确诊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影像学改变。结果:临床诊断水肿型胰腺炎5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8例。CT检查表现为胰腺肿大46例,密度改变8例,胰周积液35例,并发假性囊肿5例,并发蜂窝织炎16例,并发脓肿2例,合并少量胸腔积液18例,两下肺炎症22例等影像学改变。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简便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及制订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附3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 ,病情凶险 ,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CT早期诊断对治疗方案的确立以及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我院自 1995~ 2 0 0 0年经B超 ,血清淀粉酶以及临床病理证实 ,资料完整的坏死性胰腺炎进行CT征象回顾性分析 ,探讨CT检查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3 8例 ,男 2 5例 ,女 13例 ,年龄 2 2~ 5 8岁 ,平均 47岁。临床症状剧烈腹痛、恶心呕吐。查体 :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 ,肠鸣消失。 2 1例行诊断性腹穿为洗肉水样液体。实验室检查 :血清淀粉酶显著增高 ,16例在 10 0 0~ 15 …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 表现和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回顾了早期(48 小时内) 经CT 检查并经多次CT 随访的坏死性胰腺炎,临床和血尿淀粉酶均符合的50 例患者,平扫及团注法增强扫描,观察胰腺密度、体积、包膜改变,积液范围及程度,特别注意了脾出血和脾血管受侵的危重征象。结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CT 图像均能做出明确诊断。多部位胰腺坏死及胰周积液超过2 个部位以上是产生并发症和临床预后较差的指征。结论:在坏死性胰腺炎诊断中CT 是最直观和显示受侵部位最清晰的影像手段,早期CT 扫描,适时CT 随访是估价临床预后有力依据之一,脾血管受侵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CT动态复查的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CT动态复查扫描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诊治的价值。方法 对 2 1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CT复查确诊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做平扫与增强扫描 ,胰腺区域采用薄层扫描方法。结果 CT显示胰腺点片状坏死 12例 ,片段状坏死 8例 ,全胰坏死 1例。其中 3例首次CT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2 4~ 72h动态复查显示为点片状及段状坏死。 4例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胰周脓肿 ,12例在后期复查时发现胰内外假囊肿。结论 CT动态复查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定性、分级诊断与合理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肾前筋膜增厚的CT表现在鉴别胰腺炎与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临床及CT复查证实为胰腺炎的肾前筋膜增厚征象,并与25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的CT表现对照。胰腺炎中43例及25例胰腺癌做平扫加增强,20例胰腺炎仅做平扫。结果:胰腺炎组肾前筋膜增厚59例(占93%),其中急性胰腺炎肾前筋膜增厚49例(占98%),慢性胰腺炎肾前筋膜增厚10例(占77%)。胰腺癌25例中,1例肾前筋膜增厚,占4%。结论:肾前筋膜增厚的征象对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诊断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CT扫描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3例转移性肝癌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其原发灶有肺癌7例,胃癌6例,乳腺癌4例,胰腺癌2例,结肠癌2例,食管癌1例,以及子宫内膜癌1例。全部病例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11例还于增强后1、3、5分钟做了延迟扫描。结果:CT平扫准确证实了多数病例(19/23)为多发性病灶且大多病灶(13/19)能被清楚辩认。增强扫描后可见如下CT表现:1.病灶整体轻度强化,2.病灶边缘轻度强化,3.病灶不强化,4.病灶缩小乃至消失,5.出现平扫时未检出的病灶。延迟扫描后,未见比增强扫描时更有意义的CT表现。结论: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转移性肝癌的诊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T在脊柱结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早期脊柱结核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为5~30岁,平均25岁,于发病后5个月至1年内经CT扫描后确诊。结果:CT扫描1、能清晰显示椎体的微小骨质破坏、死骨的大小与数目,以及死骨周围干酪样物的形成状况2、可清晰显示椎间盘的破坏程度、及相邻间盘及椎体软骨板的破坏状况,3、还可较早地发现双侧或单侧肿胀的腰大肌、腰小肌、髂腰肌及其脓肿等。CT确诊脊柱结核的中心型6例,边缘型3例,混合型1例。结论:CT可以显示X线上所不能显示的种种微小病变,它是脊柱结核早期诊断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提高对胰腺疾病的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作者根据被证实的154例胰腺癌、慢性胰腺炎及其他疑误诊为前两种疾病病例的CT资料,对45个项目,38个CT征象进行观测、统计与分析。结果:二者诊断与鉴别的主要征象是:(1)病变区胰腺局限或弥漫肿大与密度异常;(2)有无扩张的胆总管(或壶腹)突然性狭窄截断与胰周大血管被包埋、管径增粗、癌栓,腹部淋巴结肿大、肝转移;(3)有无沿胰管走向分布的钙化与扩张胰管,扩张胰管的形态与贯通病变区的情况;(4)胰腺囊肿的发生频率、部位,与胰腺的轮廓关系。结论:根据前述要点,参考其他征象,密切结合临床,CT诊断正确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损害的MSCT灌注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胰腺微循环损害的特点及MSCT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级和Balthazar CT分级标准,将入院后48h内的6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轻症组(MAP)42例(CT分级为A级16例,B级9例,C级17例)和重症组(SAP)27例(CT分级为D级11例,E级16例),以12例无胰腺疾病的胸部CT检查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MSCT胰腺灌注扫描,测量参数包括胰腺的时间-密度曲线(TDC)以及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急性胰腺炎时胰腺TDC上升斜率较小,峰值降低。正常胰腺、MAP和SAP三组中胰腺的BV值依次下降,且相互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SAP组胰腺BF、BV值均低于MAP组,MTT、PS均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AP组中CT分级为A级者较正常胰腺组BF值增高,B、C级较正常胰腺组BF、BV减低,PS增高(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血流灌注状态与其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它呈先升后降的趋势。MSCT灌注成像可以定量评价胰腺的微循环状况,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分级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法(Bronchial Artery Embolism,BAE)对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支气管扩张致大咯血患者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35~78岁,平均51.5岁,经放射造影(5例)与CT扫描(3例)证实后,均接受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二年以内的疗效为100%,二年以上疗效为88%。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对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具有明显的止血效果和可以反复进行等优点,它在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是一种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并可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病因所致化脓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SPP)的CT表现特征。资料与方法 搜集32例有CT检查资料的SPP病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24例,经腹腔穿刺和/或其他临床综合指标诊断8例。着重观察引起SPP的原发病灶及腹膜炎的CT表现。结果 32例除均具有SPP的CT表现外,它们的原发病灶的CT征象显示如下:无腹部手术史的25例腹膜炎中,胃肠道穿孔10例,急性阑尾炎7例,急性胆囊炎3例,腹、盆腔脓肿3例,升结肠炎症伴周围炎症2例;有腹部手术史的7例腹膜炎中,脓肿形成5例,引起腹腔感染2例。结论 应用CT扫描诊断SPP,有利于显示SPP原发病灶及腹膜炎CT征象以及二者的解剖关联性,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急性胰腺炎(A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AP患者的螺旋CT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水肿性胰腺炎49例,出血坏死性29例。其中5例患者合并脓肿,4例死亡。按Balthazar分级:A级5例,B级19例,C级21例,D级18例,E级15例。左膈下脂肪浸润(LSFI)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41.38%(12/29)。肾周间隙(PS)受累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48.28%(14/29),肾旁后间隙(PPS)受累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44.83%(13/29)。结论:螺旋CT对AP具有定性诊断价值,Balthazar分级、胰腺坏死分型、LSFI、PS及PPS受累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病情判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方法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增强采用22s、35~39s、60s的扫描模式。观察真假腔内造影剂浓度变化。结果:按DeBakey分型,本组病例中Ⅰ型18例,Ⅱ型6例,Ⅲ型39例。多期扫描真假腔诊断准确率93%。结论:多期CT扫描方法可以提高主动脉夹层病例真假腔的诊断准确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S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50例腮腺区肿块,其中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经临床消炎治疗证实,均做了CT平扫与增强扫描及CTS扫描,对CT与CTS表现结合病理进行分析。结果:一、CT示33例恶性征象结节灶与团块灶,CTS示17例为局限炎性肿块,15例腺内恶性肿瘤,1例腺外横纹肌肉瘤,手术病理证实1例粘膜相关淋巴瘤误为炎性肿块。二、CT示12例良性肿瘤征象。CTS示11例为良性肿瘤,1例恶性肿瘤,有2例误为良性肿瘤,手术病理证实是腺样囊性癌和腺内淋巴结核。结论:CTS对腮腺局限炎性肿块与恶性肿瘤的鉴别比CT及其它影像有独特的优势,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重要价值,且有进一步组织学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