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6~2005年西藏墨脱县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西藏墨脱县近30年来疟疾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探索该地区疟疾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并为相关部门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现将该县1976~2005年疟疾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资料来源于西藏自治区疫情资料汇编;林芝地区1976~2005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疟疾病人传报卡、个案调查表、各项部颁的疟疾监测报表、部分年份的网络直报资料;墨脱县1999~2005年疟疾统计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林芝地区统计局。1.2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墨脱县1976~2005年疟疾发病情况进行分析。2结果2.1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深圳市近4年疟疾流行的特点,为科学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市血检监测及疟疾发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病例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2007~2010年疟疾发病数为134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037/万;输入性疟疾病例为82例,占总病例数的61.2%;按地区分,报告病例数前三位依次是罗湖、宝安和龙岗区,分别为49、33和28例,南山、福田和盐田区分别为15、7和2例;病例主要集中在20~4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59.7%(80/134);发病时间动态分布显示每年的6~8月为发病的高峰期;往来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商务人员和从事野外作业的低收入群体为高危人群。结论深圳市本地疟疾疫情基本稳定,输入性疟疾的增加对深圳市的疟疾发病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应作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邵英  范志成  李苌辉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077-1078,1081
目的 分析湖北省襄州区2007~ 2011年疟疾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襄州区2007~2011年疟疾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襄州区2007-2011年报告疟疾病例696例,间日疟616例,未分型发病79例,恶性疟1例(输入性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1.77/10万,2011年比20007年下降了98.79%,全区共有13个乡镇,其中,中华按蚊疟区10个乡镇,嗜人按蚊疟区3个乡镇,发病最高两个乡镇是中华按蚊疟区程河镇和朱集镇,占发病总数的37.07%.4~9月为疟疾发病高峰,7~8月为旺季,病例中农民占73.85%、学生占14.51%;年龄组发病最高是40-55岁,占发病总数38.80%.结论 2007-2011年疟疾疫情呈逐年下降态势,加强传染源控制和输入病例处置,防止继发性传播,以控制和消除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5~2013年丹东市疟疾病例的流行特点,为制定疟疾防控策略和实现消除疟疾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年来收集的疟疾病例信息,对丹东市2005~2013年疟疾病例的发病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丹东市共报告疟疾病例52例,疟疾发病在地区分布(χ2=33.77,P0.01)、性别(χ2=24.38,P0.01)、职业别(χ2=20.20,P0.01)、发病月份(χ2=32.89,P0.01)和各年份感染类型(χ2=38.63,P0.01)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疟疾本地病例以间日疟为主,呈逐年减少趋势,输入病例以恶性疟为主,呈逐年增多趋势,且88.46%的输入病例与非洲劳务输出有关。有40.38%的病例在病后1~3d内就诊,所有病例病后平均就诊时间为13.84d,其中初次发病平均病后就诊时间为9.6d,复发病例平均病后就诊时间为18.27d;69.23%的病例由县(市)级医院报告;经多年开展监测点居民入户调查,居民防蚊意识和疟疾知晓率均有所提高。结论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中老年出国劳务民工是丹东市输入性疟疾的主要人群,基层医疗机构疟疾诊断水平亟待提高;今后要继续开展以医院为基础的疟疾监测并适时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监测和现场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邓立鹏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115-1116
目的了解北流市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特征,为疟疾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2007年北流市疟疾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北流市13年发生疟疾25例,发病率为0.012/万,全部为输入性疟疾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男性远多于女性;88%病例发病时间为以3-9月份。结论该市消灭疟疾成果得到了巩固,加强流动人口监测,及时发现、治疗疟疾病人,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6~2010年安徽省疟疾流行的时空分布。方法:收集全国2006~2010年疟疾发病数据,对我国疟疾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全国疟疾发病地理分布图。对安徽省疟疾流行情况进行年发病和季节发病的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安徽省疟疾累计发病83 553例,居全国首位,年均发病率27.32/10万。发病率从每年的5月份开始上升,6~10月达高峰,10月后开始下降。2006~2010年疟疾发病数在安徽省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总数的排名除2010年为第16位外,其余均为前10位;在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报告总数的排名一直位居第一位。结论:2006~2010年安徽省疟疾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居全国一、二位。疟疾是安徽省发病率最高的虫媒传染病,仍需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深圳市观澜街道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制订疟疾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2—2008年深圳市观澜街道疟疾病例资料。结果:17年间疟疾发病1525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聚集性,职业以烧砖、打石、种养、建筑为主。结论:从事烧砖、打石、种养、建筑等的暂住人员居住条件差,防疟意识薄弱,是疟疾流行主要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宜昌市疟疾流行特征,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有效控制输入性病例提供参考.方法 对宜昌市7年间疟疾报告病例监测数据收集整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年间共报告疟疾病例101例,分布在全市的12个县(市、区),平均年报告发病率为0.35/10万;输入性病例占97.03% (98/101),分别来自非洲(74.49%)及东南亚国家(25.51%);间日疟占67.33%(68/101);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在构成上逐年增多;来自不同地区的输入性病例分型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来自东南亚国家的病例以间日疟为主,占88.00%(22/25),输入地区为非洲国家的病例恶性疟构成比较东南亚高;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6月、1月为高峰月份,病例数占29.70%(30/101);城区病例构成比最高(57.43%);男女性别比为32.67:1 (98/3),年龄构成上以“30岁~、40岁~”为主(72.20%),职业以工人、农民构成为主(80.20%).结论 宜昌市输入性疟疾流行形势严峻,且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有上升趋势,在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同时,需提高镜检能力、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昭通市疟疾流行现状及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发病水平及分布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 EXCEL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加强境外疟疾输入病例的监测和管理,防止二代病例发生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南山区2010—2017年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点,为全区有针对性地开展疟疾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7年南山区疟疾监测及病例报告资料,对疟疾病例的三间分布、输入来源等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7年,南山区共开展20 695次三热病例血检,共发现疟疾病例40例,均为境外输入性,输入地以非洲国家为主。病例以男性中青年为主;境外务工33例,占82.50%;虫种以恶性疟为主,26例,占65.00%;职业以民工和职员为主,共30例,占75.0%;发病季节无明显特征。2014—2017年的疟疾初诊正确率(92.00%)高于2010—2013年(46.67%)。间日疟、卵形疟和三日疟镜下形态相似,难以区分。结论 南山区疟疾病例输入风险高,需加强境外务工人员健康教育,加强医务人员相关培训,开展多种方法联合诊断,及时发现病例,积极救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施甸县2006-2015年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疟疾发病统计数据,运用SPSS 13.0软件对施甸县2006-2015年疟疾发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15年施甸县共报告疟疾病例958例,其中间日疟764例,恶性疟168例,未分型25例,混合感染1例。发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多为输入性病例。2006年发病率最高,为14.15/万。结论施甸县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消除了内源性病例,但输入性发病仍然较高。应加强流动人口监测和管理,进一步减少疟疾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广东省徐闻县疟疾流行特征与趋势,为今后制订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用回归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徐闻县1996~2005年疟疾发病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来疟疾发病率波动在0~2.56/10万之间,平均年发病率0.70/10万;1996~2005年疟疾发病呈散发状态,1997年开始所有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4岁的要幼儿无病例.外出感染病例占发病总数的97.83%;发病人群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农民占58.7%,民工占26.08%,从事的工种主要是砍树、种植和打石;1997年以后的疫点全部是非活动性新疫点.结论 徐闻县近年疟疾病例主要以本地居民外出打工感染为主;本地疟疾传播已被阻断.因此,主要加强外出回归流动人口疟疾监测,对外出到疟疾区务工人员实行卫生宣教,在徐闻有可能实现消除疟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某市1981年~2006年霍乱疫情流行特点及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某市霍乱疫情年报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某市从1981年~2006年共有霍乱报告病例5774例,死亡39例;发病最高年份1981年病例1322例,发病率22.17/10万,死亡8例。结论流行周期为3~5a,加强霍乱疫情疫情监测,掌握菌型变迁,及时发现并管理好传染源,是控制霍乱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邳州市2001—2010年疟疾流行趋势和防治效果,探讨防治对策,为制定今后的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邳州市2001—2010年疟疾疫情动态分析,研究疟疾疫情变化与防治措施的关系。结果邳州市2000~2010年疟疾发病呈不稳定状态,年发病率0.52/10万~2.21/10万;2002年起疟疾发病率逐年上升,2007年达高峰,疟疾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7~10月疟疾病例数占81.09%;病例高度散发,发病最多的职业是农民,占53.73%;2000—2010年治疗疟疾现症病人1813人次,休止期治疗5569人次,发热病人血检191480人次。结论通过实施疟疾传染源管理和媒介控制并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及全球基金疟疾项目以后,遏制疟疾流行,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徐闻县疟疾流行态势,为今后制定疟疾防治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徐闻县1990~2002年疟疾疫情、个案调查及历史资料等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2年徐闻县疟疾年均发病率为10.6l/10万(841/7920 726),1997年后发病率明显大幅度下降,均控制在0.5/10万以内。1990~1992年出现局部爆发流行,活动性疫点多达26个,疫点都是民工较多的村庄和外来民工较多的工地。疟疾病例有明显的区域性、职业性;以青壮年男性发病为主,全年均有发病,但有明显高峰期。疟疾以间日疟为主占98.57%(829/841),输入恶性疟3例,未分型9例,输入病例以海南为主。微小按蚊密度低但依然存在。疟疾普遍存在漏报现象。结论:徐闻县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必须做好重点地区民工的疟史调查、治疗及个人防护工作,加强流行季节对疑似疟原虫检查,并通过培训、宣传等手段提高疟疾控制能力和增强群众疟防意识,同时要尽快建立“早期诊断、迅速治疗和减少人蚊接触”的疟防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锦州市2005~2010年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锦州市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监测医院报告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报告卡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结果:2005~2010年乙肝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0~59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结论:0~19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与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接种有着密切的关系.20岁以上年龄组乙肝病人所占比例较大,男性多于女性,这与男性感染机会多有关,应在大年龄组人群中进一步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及时接种或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海南省2010~2011年狂犬病流行特征,探求防控狂犬病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 收集海南省2010~2011年狂犬病病例、暴露人群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1年海南省共报告狂犬病115例,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70例和45例,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南省南部.发病高峰在夏秋季,农民占病例总数的53.04%.男女性别比为2.38∶1.暴露于犬只的占88.69%.暴露后规范处置率低.不同市县狂犬病暴露分级构成比差距大.结论 海南省狂犬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加强防控狂犬病宣传工作,增强人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各级各类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建设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狂犬病暴露处置技术;寻求适合海南省的人用狂犬病疫苗和人源免疫球蛋白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区1950~2005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  雷新耀  王戬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190-1192
目的 总结和分析西安市1950~2005年疟疾流行资料,为今后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自历年疫情报告和专题调查;应用常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56年累计报告66 200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0.45/万,在法定传染病中构成比由上世纪50、60年代8.69%、12.22%,下降到90年代和近年的0.01%和0.03%.报告病例以50年代(33.98%)和60年代(57.01%)最多,占总数的90.99%,1957和1960年发生地方性流行发病53 720例,占总数81.15%,流行分别持续6年和5年,1957年达高峰(136.27/万).1980年后发病均<0.5/万,达到卫生部控制标准.结论 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已取得控制疟疾发病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河南省近5年疟疾的流行特征,探讨发病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整理河南省2009~2013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及所有相关的病例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病例在时间、地区和人群中的分布特点。结果 2009~2013年间全省共发生疟疾3 189例,年均发病率为0.68/10万,年发病数总体呈递减趋势,但输入性疟疾所占比例逐年增多,且感染类型更为复杂。2009~2010年,15个高发县(区)的病例占绝大多数,近三年疟疾发病逐渐呈现点状散发状态;全年均有疟疾病例发生,但2010年以前疟疾流行季节性特征明显,病例多集中在流行季节的5~10月,近三年没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全年发病水平平稳;人群分布上,男女性别比为2.16:1(2 179:1 010),30~5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52.78%,农民为主。结论河南省近5年疟疾发病人数逐年下降,疫情稳定,但输入性疟疾形势严峻,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做好流动人口管理,应作为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描述江苏省兴化市疟疾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兴化市2001-2009年疟疾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09年兴化市累计报告疟疾27例,其中一例为恶性疟,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0.19/10万;男性发病10人,女性发病17人,男女发病无统计学差异(χ2=2.4027,P>0.05);男、女性别比为1:1.70;发病年龄集中在51-60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25.93%(7/27);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8.15%(13/27)和37.03(10/27).结论 兴化市2001-2009年疟疾发病率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0.13/10万~0.46/10万);地区分布具有相对集中趋势,全市35个乡镇中4个乡镇病例数为14人,占总病例数的51.85%(14/27);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7-9月,占发病总数的55.56%(15/27);外出流动人员日渐成为发病主要对象,占发病总数37.04%(10/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