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方法,以促进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前配合及术后听力语言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对35例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论:围手术期积极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尽快建立良好的信心,配合治疗,预防和1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听觉和言语问卷分级评估比较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畸形与前庭水管扩大不伴耳蜗畸形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方法:按术前影像学检查将前庭水管扩大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分为耳蜗正常组和耳蜗畸形组,并配对组合,应用问卷式听觉行为分级标准和言语识别率分级标准分别评估人工耳蜗植入患者术后的言语感知及言语产生能力,并对两组患者的耳蜗圈数与康复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畸形与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正常组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效果与耳蜗解剖结构正常植入者相同;人工耳蜗植入术可帮助前庭水管扩大伴耳蜗畸形的重度耳聋患者重建听力;听觉行为分级标准和言语识别率分级标准是评估人工耳蜗术后听觉言语能力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3.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世界目前治疗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90dB以上)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近两年来,我科引进澳大利亚最先进的多导人工电子耳蜗,成功地为10例患者进行了植入术,并在护理方面总结出一些经验:完善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的术后观察护理;以及指导患者自我训练的方法,使其能尽快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与正常人同等生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ABR)监测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64例听力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各32例。研究组为听神经病患者,参照组为听神经正常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术中、术后给予两组患者EABR监测,术后进行神经反应遥测(NRT),对比两组术后EABR阙值、NRT阙值、N1潜伏期、V波潜伏期及听力康复疗效,并对比两组患者开机时、术后1个月的3号电极T值及动态范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EABR阙值、NRT阙值、N1潜伏期、V波潜伏期、言语识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开机时和术后1个月的3号电极T值、动态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BR监测可更好地了解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听觉通路情况,从而精准地预测其听力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听力障碍人士恢复听力和言语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已日趋成熟,其临床应用逐渐普及。明确其手术适应症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确保术后听觉言语康复及降低并发症的重要前提。本文仅就人工耳蜗植入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以来我科收治的21例先天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资料,通过健康教育指导从入院、术前、术后及出院做出相应的全方位健康教育计划,观察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21例患儿经过围手术期健康教育,1个月开机均有听觉反应,正常进入言语康复训练,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对植入国产IES人工耳蜗患儿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疗效明显,对患儿重新获得听觉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工耳蜗用于治疗双侧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已经有近40年历史,进入中国市场也有近20年。随着人工耳蜗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各公司不同的新型号人工耳蜗不断应用于临床,下面就澳大利亚、奥地利和瑞士(美国)的人工耳蜗,尤其植入体和声音处理器不同型号产品的应用进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以促进聋儿的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方法:对行人工耳蜗手术的41例患儿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所有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手术成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重度耳聋患儿临床价值及与其耳聋基因筛查阳性的相关性。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30例重度或极重度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儿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于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且治疗前均于我院行耳聋基因筛查,治疗后均进行手术效果的评定,根据其筛查和评定结果记录其耳聋基因筛查情况和术后情况,并比较基因不同的患儿间术后效果情况。结果 (1) 30例患儿中基因筛查阳性率为50.00%,其中GJB2突变率最高(53.53%);(2)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听觉语言能力、CAP和SIR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其听觉语言能力、CAP和SIR评分不断提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听觉语言能力、CAP和SIR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可进一步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听力和语言功能,且耳聋基因筛查有助于减少下一代先天性耳聋的产生,而基因突变对人工耳蜗植入术治疗患者的近期康复效果未存在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彭先生,男,39岁,曾因右耳听力突然严重损失伴强烈耳呜1天就医,经诊断为右耳突发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给予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等治疗20天。电测听检查:250、500、1000、2000和4000Hz听闻平均值提高15dB。虽有效,但患者主觉听力改善不明显,转来咨询。既往无耳病史,病前较劳累。复测纯音听力曲线为以高频下降为主的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耳蜗电图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示右耳蜗损害,CT扫描无内耳道及颅脑病变。诊断为右耳难治性突发性聋。采用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每天1次;高压氧疗法,每日1次;弥可保肌注,隔日1次。10天后复测电测听检查,上述频率平均提高30dB,病人主觉听力显著改善,结束疗程。改用口服弥可保维持剂量1个月,患者未再出现听力下降。嘱患者平时勿过度劳累,避免受;京感冒,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聋儿助听器佩戴前后听力检测在WHO和ANSI分级标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诊治的中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儿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为从小开始佩戴助听器的语前聋儿童,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WHO和ANSI分级标准在人工耳蜗手术分类结果中的一致性较差,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NSI和ANSI+言语理解能力测试在人工耳蜗的手术分类结果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WHO和WHO+言语理解能力测试在人工耳蜗的手术分类结果中的一致性较差。结论 WHO和ANSI分级标准比较,ANSI更具科学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进行定期听力检查及随访,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程度的构成以及康复现状。【方法】对109例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采取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声导抗检查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和听力学诊断,并随访观察听力障碍婴幼儿的听力变化情况、康复状况。【结果】双耳听力正常76例。双耳或单耳听力异常33例,其中轻中度听力损失24例,重度及极重度听力损失9例。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和单耳重度听力损失的婴幼儿言语能力接近同龄儿。随访发现7例轻中度听力损失和2例重度、极重度聋婴幼儿听力有不同程度改善,佩戴助听器是目前聋儿的主要康复手段,效果不佳者未能及时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结论】听力损失婴幼儿经过至少6个月以上跟踪随访,有改善和正常化的趋势;对重度及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婴幼儿应及早干预,对助听效果不佳者应早期植入人工耳蜗,重视语训康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1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能配合完成声场测听。根据行为测听结果调整对应电极的T值,对平均听阈35dB HL的患儿调整T值后再次测听。结果 36例患儿均成功植入人工耳蜗,手术过程顺利。20例患儿进行儿童视觉强化定向条件反应测试(VRA),16例患儿进行儿童游戏测听(PA)。结果显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4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7例,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5例,VRA和PA听力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6例受试患儿中22例编程调试后行行为测听,平均听阈≤35dB HL,此22例儿童认为T值设置比较合适,未进行再次调试; 11例患儿根据第1次行为测听的结果改变T值后平均阈值下降≤5dB HL; 2例患儿在调整T值后阈值反而提高,最后采用第1次调试的T值; 1名患儿调整T值后阈值无改变。36例患儿家属中总满意率为94. 44%。结论小儿行为测听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通过而确诊为听力障碍患儿的听力学特点及病因,探讨对高危儿进行听力监测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6例于2008年1月~2009年6月通过耳声发射作为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而在柳州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确诊为听力障碍患儿的资料,分析病史、就诊情况及听力学检查结果。结果:6例均被确诊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1例为单耳),其中3例儿童保健科转诊患儿均确诊为听神经病。确诊为听力障碍患儿具有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综合征、早产低体重及母孕早期感染病史等一种或多种听损伤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而被确诊为听力障碍者,其听力学特点以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为主,使用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可漏筛蜗后病变所致的听力障碍。听力损失患儿多数为高危儿。新生儿听力筛查与儿童保健工作、脑损伤高危儿监测相结合,对听力损失高危儿进行听力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耳蜗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之一。近10年来,人们对听觉病理、生理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人工耳蜗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对内耳组织结构的保护以及声音精细结构的重建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工耳蜗植入临床适应证已有明显拓展,体现在人工耳蜗植入低龄化、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残余听力保护及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等方面。未来更为先进的言语编码策略、植入电极设计及全植入式人工耳蜗的问世,将为更多的人群带来更完美的听觉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陈雪清简介:19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从事听力学专业工作多年。曾多次赴国外进修人工耳蜗及与听力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为首批中国和澳大利亚政府联合培养的听力学专业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助听器选配、人工耳蜗植入及听力语言康复,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耳聋患者36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降低患者人不适度,伤口无感染。掌握术后护理及了解言语训练的相关知识。结论做好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各种检查,做好呼吸道、皮肤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注意病情观察、做好一般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耳聋患者36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降低患者人不适度,伤口无感染。掌握术后护理及了解言语训练的相关知识。结论做好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各种检查,做好呼吸道、皮肤及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注意病情观察、做好一般护理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轻微及轻度听力损失(MMHL)包括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双侧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这类患儿可能存在声源定位困难、容易疲劳、噪声下言语辨别困难等症状,影响其语言、心理教育、日常生活。目前普遍认为该类型听力损失程度较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相当多的MMHL儿童未得到及时干预。本文旨在总结MMHL对儿童的听觉、语言和言语、认知、学校表现及日常生活的影响,揭示MMHL儿童的发育特征,为这类儿童的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寻找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沈达 《大众医学》2009,(11):19-19
老年性聋是指随年龄老化而出现的听力损失。典型的老年性聋临床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多伴耳鸣及言语识别力下降。老年性聋的发病与个体遗传及生命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噪声、耳毒性药物、疾病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