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病例介绍男,22岁,学生。膝及小腿创伤后右足趾呈爪形状畸形伴行走疼痛10个月入院。患者入院1 a前,因车祸创伤致右侧髌骨和胫骨中段骨折及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挫裂伤在本院行髌骨张力带和胫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术后石膏托固定2个月。拆除石膏后发现足趾呈爪形状畸形,踝关节背伸时加重,跖屈时消失。穿鞋行走时伴有疼痛。入院查体:小腿手术切口和踝关节上方皮肤挫裂伤已愈合,膝关节活动:屈曲100,°伸0°;踝关节活动:背屈10°,跖屈30°;但踝关节背屈时第1~3足趾屈曲畸形,且随背伸角度增大畸形越明显,以母趾最明显,而跖屈时上述畸形全部消失(图1…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患者女,78岁,因滑倒导致创伤性髋关节骨折入院,入院后胸部X线片意外地显示右肩关节脱位。患者自诉1 5年前右肩曾轻微受伤并敷以草药治疗,之后并无任何右上肢功能障碍出现,其日常生活亦未受影响。体检显示右三角肌中度萎缩,肩部扁平,肩前部轻微隆起,无感觉及运动缺陷,活动度为屈0°~1 30°/伸0°~1 5°,外展0°~80°/内收0°~2 0°,内收位外旋0°~0°/内旋0°~2 0°。根据Rowe[1 ] 的1 0 0单位分级,患者为90单位。X线片显示慢性右肩关节前脱位,CT显示右肱骨头显著向前移位(图1 ,2 )。2 讨 论此病例的特殊在于:以患者当…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1986年4月~1988年3月,对2例外伤后致屈肘功能丧失的患者施行带蒂背阔肌肌皮瓣移位重建屈肘功能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例1 男,20岁。3年前右上臂被炸伤大部离断,经缩短肱骨再植后继发感染,肱前软组织坏死缺损,致上臂中下段前方广泛瘢痕愈合并紧贴肱骨。检查:肱二头肌缺如,肱三头肌肌力Ⅲ级,前臂屈肌群肌力Ⅱ~Ⅲ级,伸肌0级,主动屈肘0°。  相似文献   

4.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移位联合早期股薄肌移植重建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上肢主要功能的新方法。方法:8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2-4月一期行膈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联合对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肘、伸指伸拇5例或屈拇屈指3例。前其中2例二期再行同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拇屈指等。结果:一期手术1年以上5例,术后4-5月移植肌肉出现收缩,5-7月伸指伸拇或屈拇屈指、屈肘,12月屈肘60°-90°、肌力M4,伸拇伸指或屈拇屈指M3-M4,肩外展30°-60°、M3。二期手术的1例术后7月移植肌肉收缩,12月屈拇屈指M4。重建屈拇屈指可握持物品。结论:神经移位联合早期股薄肌移植,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肢体的部分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2岁,右示指屈侧无痛性肿块并屈曲受限半年入院。门诊检查:右示指屈侧中节中段有一椭圆形包块,约1.0cm×15cm,边界清,质中等,无压痛,皮温皮色正常,指端无皮肤感觉障碍,诸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以中立位0°法:MP:50°、0°、-20°;PIP:45°、0°;DIP;0°,被动活动正常。实验室检查:WBC:12×109/L,血沉:30mm/h,血尿酸:498umol/L。X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 ,45岁 ,骑自行车急刹车时不慎跌倒 ,右手撑地受伤 ,以右肘疼痛活动受限 2h入院。查体 :右肘关节轻度肿胀 ,内外侧髁无明显压痛 ,右肘前深压痛 ,伸屈活动受限 ,右前臂及手部皮肤感觉正常。X线正位片示右肘骨质结构未见异常 ,屈肘侧位片示右肘关节内有一半圆骨影轻度向前移位。加摄右肘伸肘侧位片及前臂内旋 45°、外旋 45°肘关节斜位片 ,确诊为右肱骨滑车冠状面骨折 ,尺骨冠状突撕脱骨折。入院后行手术治疗 ,术中取肘前“S”切口进入 ,发现关节内尺骨冠状突撕脱骨折 ,骨折约 0 2cm× 0 2cm×0 1cm大小 ,移位不明显 ,予以…  相似文献   

7.
外伤截肢后严重股骨外旋一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病例报告  男 ,9岁 ,因右下肢外伤截肢后髋关节外旋畸形、活动受限 1 5年入院。 1年半前因车祸致右小腿毁损伤、髋关节脱位、髋臼骨折 ,行膝下截肢及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 ,术后 1年发现髋关节严重外旋、活动受限无法安装假肢。查体 :一般情况可 ,脊柱、双上肢及左下肢正常 ,骨盆倾斜 ,右下肢膝下截肢术后 ,切口愈合佳 ,髋关节外旋约 80°畸形 ,活动度 :外展 1 0°,内收 0° ,前屈 1 0°,后伸 0°,内外旋障碍 ,右膝固定于 90°位。辅助检查 :X线示右髋臼骨折愈合 ,右股骨外旋约 90° ,骨质疏松 (图 1 )。临床诊断为“右股骨外旋畸形…  相似文献   

8.
筋膜间隔综合征最常见于小腿和前臂,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大腿筋膜间隔综合征,报告如下。例1.男,40岁。因钢板撞伤右大腿并压伤右小腿2小时入院。检查:右大腿中段前外侧有瘀血,肿胀明显,皮肤紧张发硬,右足血循差,痛觉消失,足趾活动受限。X光片:右胫腓骨下1/3骨折。入院诊断:右大腿筋膜间隔综合征、并胫腓骨下1/3开放性骨折。当日在腰麻下行右大腿前外侧切开减压术,术中见大腿外侧肌肉水肿、膨出,呈粉红色。减压后足趾感麻木,血循恢复,术后伤口换药,2年后随访感觉、运动全部恢复。  相似文献   

9.
1996年我科手术治疗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1例 ,功能恢复良好。1 病例资料患者 ,女 ,45岁。右髋关节疼痛、行走困难 1年。查体 :一般状况良好 ,心肺 (- ) ,肝脾肋下未扪及。骨科检查 :右髋部皮肤色泽温度正常 ,髋周压痛明显 ,右髋“4”字试验 (+) ,Thoma征 (+) ,髋关节活动伸 0° 屈 5 0° ,内收2 0° 外展 15° ,内旋 15° 外旋 2 0° ,右髋关节有弹响声并有交锁。摄骨盆正位片示 :右髋关节间隙变窄、模糊 ,关节腔周围有弥散性密度增高影 ,数多 ,呈圆形或椭圆形 ,边缘光滑 ,大小不一。拟诊为 :右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2 治疗方法在连…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岁,主因左腕部活动受限、畸形并拇指缺如4 a就诊。体查:心肺腹未见明显病理性体征,脊柱生理弯曲存在,活动正常,右上肢、双下肢活动正常,骨骼发育正常,左肩关节活动正常,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测量左前臂较右前臂缩短4cm,肘关节下10 cm左前臂周径10 cm,右前臂周径14 cm,左前臂肌肉明显较右侧发育不良,左肘关节屈肘140°,伸肘20°,左腕关节呈外展位,掌屈90°、背伸30°、桡偏45°、尺偏-10,°左拇指缺如,左第2掌指关节外侧有一长约0·5 cm、直径约0·5 cm软组织突出,左手与左前臂呈枪刺状畸形(图1),食、中、环、小指屈伸功能正常,X线片…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转移性平滑肌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6 6岁。因发现右大腿前内侧有一肿块 2 0余天 ,于 2 0 0 0年 8月首次入院。查体 :右大腿前内侧上部见一约10 0cm× 8 0cm肿块 ,表面光滑 ,质稍硬 ,可推动 ,触痛(+) ,包块周体表静脉血管扩张 ,局部皮下水肿 ,右下肢肌力正常 ,巴彬氏征 (- )。B超 :右大腿软组织肿块。X线检查 :右股骨未见异常。行右大腿肿块广泛性切除术 ,术中冰冻切片报告恶性 ,术后病理切片 :梭形细胞呈囊状、编织状分布 ,胞浆丰富、红染 ,核大小不等、深染 ,有核畸形、怪核、巨核 ;免疫组化染色SMA(+)。病理学诊断 :平滑肌肉瘤 (图 1,2 )。患者痊愈出院 ,出院时…  相似文献   

12.
微创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及手术风险。方法 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对54例患者(70膝)行小切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女48例(63膝),男6例(7膝)。年龄43-75岁,平均62.4岁。切口长度9—13cm,平均10.5cm。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术前关节活动度为伸0°~25°(平均-10.5°),屈80°-135°(平均100°)。手术采用膝正中切口,髌旁内侧入路。不翻转髌骨,利用皮肤的可移动性和膝关节屈伸活动的特点,采用特殊手术器械,完成股骨和胫骨的截骨。通过改变手术操作顺序以尽快创造出操作空间,尽可能减少对髌上囊和后关节囊等软组织的切除和剥离。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坏死或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为70min(55-150min)。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10.5cm(9~13cm)。前35膝术后平均引流530ml(200-800m1),后35膝引流为380ml(200-460ml),平均输血500ml(0-1000m1)。术后第2天即开始进行主动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为5.6d(4-8d),术后9-14d出院,出院时关节活动度平均为100°(90°~120°)。术后末次随访,关节活动度为伸5°-5°(平均0°),屈95°~125°(平均115°)。术前膝关节学会评分为46~69分[平均(51±7)分],术后为82-98分[平均(91±5)分]。结论 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最主要的优势在于股四头肌损伤小,膝关节主动活动的时间较早,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快,且不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3.
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28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介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手术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  1 994年至 2 0 0 1年 ,对2 8例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行多组神经移位术 ,即膈神经→肌皮神经 ,肋间神经→正中神经 ,副神经→腋神经 ,健侧C7经尺神经桥接移位至桡神经。结果 术后随访 1年半~ 5年 ,平均 2年半。 2 0例的肩外展在 30°以上 ,1 9例的屈肘在 70°以上 ,1 1例的伸肘可达 1 80°,1 6例的伸腕为 40°,1 1例的伸指可达 1 80°,1 4例的屈腕为 60°,1 0例的手指屈曲能达掌纹 ,1 3例的前臂旋前功能有所恢复。其余病例的自主运动功能均未恢复。总有效率为 75%。结论 多组神经移位治疗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对肩、肘、腕关节的功能恢复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患儿张× ,男 ,11岁。因碰伤右大腿后肿痛并出现肿物2 0天而于 1999年 4月 10日来我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无异常 ,肝脾肋下未及。右大腿中段前正中部可见一肿物 ,约5× 4× 3cm3大小 ,质软 ,活动度可 ,无触痛 ,距肿物下约 5 cm处可见一横形皮肤伤痕 ,长约 10 cm。双侧对照 ,患侧伸膝力量差。以“股直肌疝”收入院。入院第二天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常规消毒术区 ,铺无菌中单及大洞巾。以肿物为中心行纵行切口 ,长约 10 cm,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结扎止血、护皮 ,仔细分离 ,见深筋膜完整无损 ,遂排除肌疝的可能性。纵行切开深筋膜…  相似文献   

15.
臀部刀砍伤致股神经损伤一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 男  38岁。因被镰刀砍伤臀部 ,于当地医院行清创缝合 ,术后不久发现右下肢麻木及不能伸膝 40d ,于 2 0 0 0年 11月 7日入院。检查 :右臀见一陈旧刀口瘢痕 ,右股四头肌萎缩 ,股四头肌力Mo级 ,主动伸膝不能 ,屈髋力弱 ,右大腿前侧、小腿前内侧皮肤感觉障碍 ,右膝腱反射消失 ,余未见异常。X线片示右骨盆后壁见模糊骨折线痕迹。肌电图 :右股神经神经源性改变。诊断 :右股神经损伤。手术探查 ,经腹膜外显露股神经 ,于髂肌与腰大肌骨盆壁汇合处见股神经与骨盆壁瘢痕粘连。在手术显微镜下松解股神经 ,切除瘢痕 ,缺损约 2cm ,屈髋 90度…  相似文献   

16.
前臂中段离断伤再植保留手功能及加强肌力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臂中段离断伤再植保留手功能及加强肌力的方法。方法断肢再植时将离断肢体以远失神经支配的肌肉组织切除,切取髂胫束条桥接远端肌腱和近端肌肉组织,并桥接肱二头肌加强屈腕屈指,桥接肱三头肌加强伸腕伸指功能,同时完好地接神经,以恢复手的感觉和手内在肌肌力。结果共治疗4例,术后随访19个月~28个月,平均24个月。平均肌力屈腕屈指M4;伸腕伸指M4。腕平均活动度屈腕60°,伸腕48°,桡偏20°,尺偏40°,手指总活动度(TAM)2例属优,2例属良,TAM>80%。手部感觉恢复至S  相似文献   

17.
张代松 《颈腰痛杂志》1999,20(2):geMap1
患者,男性,43岁,农民,因左下肢麻痛,跛行12天入院,入院后查体:L4-L5棘突旁右压痛,右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右侧30°(+),左侧90°(-)。右下肢直腿抬高加强试验(+),屈髋伸膝试验(+),伸伸趾肌力减弱,右小腿外侧及足外缘感觉麻木...  相似文献   

18.
带血管蒂骨间背侧筋膜瓣移位肘关节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推介一种新的肘关节成形术治疗肘关节强直。方法 :切取带骨间背血管蒂的前臂背侧深筋膜瓣 ,反转移位于修整后的肘关节内 ,筋膜近端包绕尺骨鹰嘴 ,再将筋膜“U”形反折 ,“U”的底部缝合固定在肘关节后关节囊上。反折后的筋膜远端包绕修整后的肱骨远端关节面 ,筋膜的周边缝合固定在肱骨髁周围及尺骨鹰嘴周围残存的软组织上。筋膜的浅面贴骨面 ,深面较为光滑 ,面向关节腔。结果 :治疗 12例 14肘病人 ,平均随访 6年 4个月。术前最大伸屈活动度 3 0° ,最小 0° ,平均 10° ;内外旋活动度最大 2 5° ,最小 0° ,平均 5°。术后最大伸屈活动度 14 5° ,最小 110° ,平均 12 5° ;内外旋活动度最大 160° ,最小 60° ,平均 10 0°。参考Morrey全肘关节置换术后评定标准 ,本组优 9肘 ,良 3肘 ,可 1肘 ,差 1肘。结论 :该手术方法简单 ,取材方便 ,筋膜光滑血循环良好 ,弹性及韧性强、耐磨擦。术后关节活动度大 ,稳定性强、无疼痛 ,较人工肘关节置换的并发症少 ,病人经济负担轻。  相似文献   

19.
例1 男,16岁.参加跑步比赛起跑时突感右髂前部针刺样疼痛,跑完800m后,稍感右髂前部不适,半小时后加重呈钝痛.检查:右骼前上棘处稍肿胀、压痛,患侧大腿屈曲受限.X线检查:右髂前上棘撕脱骨折,骨片大小2.2×1.4cm,向下移位0.8cm例2 男,15岁.参加1500m赛跑后感右髂前部痛2天.检查:右髂前上棘处压痛,无肿胀,患侧大腿活动时疼痛加重,以屈大腿时为著,能缓慢步行.X线检查:右髂前上棘撕脱骨折,骨片大小1.5×1.0cm,向前下方移位.髂前上棘为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的起始部,长时间急行军,剧烈运动或起跑过快等,屈大腿肌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由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慢性腰痛患者采用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腰部竖脊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手术治疗 ,术后腰、腹肌功能锻炼。结果 :慢性腰痛患者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治疗后较术前下腰痛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步行能力明显增加、ADL得到明显改善 ,腰部骨筋膜室内压在静止、运动中和运动后 6min以内分别在 8、175和 8mmHg以下 (手术前分别为 8、175和 8mmHg以上 ) ,腰部前屈、后伸活动度较术前分别增加 ( 15± 0 .5 )°和 ( 7± 0 .7)° ,多普勒超声腰部骨骼肌内血流量较术前明显增加 ,竖脊肌肌力较术前增加 ( 1.0± 0 .3)kg。结论 :应用临床、影像学检查及骨筋膜室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慢性骨筋膜室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及采用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该疾病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