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术并发乳糜漏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术后并发乳糜漏21例中18例行保守治疗,3例再次手术(打开手术切口,找到漏口,结扎、缝扎或局部肩胛舌骨肌填塞)。结果乳糜漏的发生率为3.0%,术后并发乳糜漏21例中18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对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的乳糜漏应及早诊断,出现乳糜漏后应及时采取适当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2.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该科共收治的1793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1.17%)颈乳糜漏患者,其中13例采用局部加压包扎加持续负压引流的常规方法治愈;5例在采用常规方法2~3 d无效的情况下联合生长抑素6mg+0.9%生理盐水48mL,微量泵泵入2mL/h,维持24h,连用2~3d后治愈;3例再次手术治愈。结论乳糜漏最好的治疗方法在于术中的预防,局部加压包扎加持续负压引流是治疗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主要方法;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提高乳糜漏的闭合率;对持续时间较长、引流量较大、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采取手术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颈淋巴结结核行颈清扫术并发乳糜漏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 039例颈淋巴结结核行清扫术术中、术后发生乳糜漏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结果:术中发生乳糜漏的38例,经术中积极处理,35例术后乳糜漏消失;术后乳糜漏16例,经控制饮食、通畅引流、加压包扎及手术缝扎等措施均痊愈。由于不断改进手术及术后治疗方法,术中、术后乳糜漏发生例数逐年下降。结论:乳糜漏是颈淋巴结清扫术常见并发症,把握手术时机,术中妥当的措施和术后积极有效的处理,可最大限度减少乳糜漏的发生、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负压吸引对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颈淋巴结清扫术后4例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对4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低脂饮食,持续强负压吸引(压力一般在-35~-50 kPa之间),强负压吸引时最大引流量达600 ml/d,局部适当加压包扎。结果: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为1.63%(4/245),4例患者均在2周内治愈。结论:及早发现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强负压吸引,适当加压包扎是治疗乳糜漏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20例颈淋巴结清扫术发生6例乳糜瘘或淋巴管漏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120例颈淋巴结清扫术中,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32例,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98例。术后发生乳糜瘘6例,行局部加压包扎并引流,1例治疗未果行二次手术缝扎,结果:发生乳糜瘘者均为根治性颈清扫术,其中左侧手术43例,发生乳糜瘘4例(8.386%),右侧55例,发生2例(3.636%),平均每日引流量20~100ml,5例于术后4~7d止漏,行二次手术(缝扎术)1例,术后19日止漏。9例乳糜瘘或淋巴管漏均治愈。结论:左侧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与两侧不同的解剖特点有关.术者对解剖的熟悉程度和手术操作的轻柔仔细是预防发生乳糜瘘的关键,乳糜瘘的处理以局部加压为主,难愈者再行二期手术。  相似文献   

6.
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漏的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2010年1月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发牛乳糜漏的病人20例,了解其治疗效果.结果 20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均痊愈,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综合保守治疗是处理颈清扫手术后乳糜漏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漏的临床特点、原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9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行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清扫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乳糜漏分为乳糜漏组(7例)和对照组(140)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乳糜漏组和对照组体重、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癌颈廓清术并发乳糜漏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廓清术并发乳糜漏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术中并发乳糜漏4例行术中结扎、缝扎、局部肩胛舌骨肌填塞治疗;术后并发乳糜漏14例中6例行保守治疗,8例行再次手术(打开手术切口,找到漏口,结扎、缝扎或局部肩胛舌骨肌填塞)。结果:乳糜漏的发生率为3.47%;术中并发乳糜漏4例经手术治疗未出现乳糜漏;术后并发乳糜漏14例中6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8例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对甲状腺癌颈廓清术并发的乳糜漏应及早诊断,术中应加强预防.出现乳糜漏后应及时采取适当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颈部术后乳糜漏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颈部术后乳糜漏患者的临床资料.先采用非手术处理,如持续负压引流、限制饮食、局部加压、静脉营养支持等,对于经上述方法处理无效者,行手术探查.结果 乳糜漏的发生率为4.5%,左侧发生率明显高于右侧,颈淋巴结清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肿物切除.88.9% (32/36)发生于术后前3天.32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4例经手术治愈.结论 熟悉颈部淋巴管的解剖和仔细操作是减少乳糜漏发生的关键,持续有效的负压引流及低脂饮食是处理乳糜漏的主要方法.少数患者需手术探查处理.  相似文献   

10.
崔苗  赵峰  顾侠  郭琨  朱静 《实用全科医学》2010,8(9):1199-1200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淋巴漏的观察、预防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2000年9月-2009年3月间438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12例淋巴漏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采用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及低脂饮食的保守治疗,其中10例获得痊愈,平均愈合时间为11d(8~16d),2例失败,经手术治疗而痊愈。结论乳糜瘘经积极而合理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38例行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患者,其中37例采用双侧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或分区性颈淋巴清扫,仅1例行一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另一侧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结果: 全组无一例手术死亡。术后创口出血1例,出现一侧乳糜瘘2例,经负压吸引保守治疗痊愈。1例双甲癌术后第3天气管切开,拔管出院后半年出现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后永久带管。咽瘘2例,1例保守治疗痊愈,1例行带蒂胸大肌皮瓣修复痊愈。淋巴结阳性数0~12个。双侧颈淋巴结均阳性21例;一侧淋巴结阳性11例,另一侧阴性;两侧淋巴结阴性6例。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围手术期处理及时正确,同期双侧颈淋巴清扫术是安全的,消除了患者二期手术的痛苦,节省了医疗经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管漏和乳糜漏的原因,诊断及处理体会. 方法 回顾分析842例甲状腺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及术后发生淋巴管漏或乳糜漏的25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 结果 术中发现胸导管损伤5例,予结扎处理,术后未发生乳糜漏或淋巴瘘.术后发生淋巴管漏14 例,左侧4 例,右侧10例;发生胸导管漏11例;左侧10例,右侧1例.所有患者都给持续负压引流及局部压迫处理,部分患者给予饮食控制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淋巴管漏的14例患者于1周内治愈,胸导管漏的 8例于2周内治愈,其余3例超过1月,最长1例45天治愈. 结论 术中恰当的处理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淋巴管或胸导管漏的发生,术后一旦发现淋巴管漏或胸导管漏应及时给予持续负压引流,局部加压包扎和合理的饮食控制及及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可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瘘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4月9例颈清扫术后淋巴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表现为左侧乳糜瘘3例,右侧乳糜瘘1例,乳糜胸1例,颈部淋巴瘘伴胸腔淋巴积液1例,其他3例均为淡黄色淋巴液,均通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熟悉颈部淋巴管道的解剖,术中仔细操作,掌握淋巴瘘预防要点,多数淋巴瘘经综合非手术治疗措施能够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癌颈淋巴清扫术后并发乳糜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在1998年7月至2009年7月间行甲状腺癌颈清术并发术后乳糜瘘1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颈清术后并发术后乳糜瘘发生率为1.89%,多发生在右侧,全部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结论乳糜瘘多发生在右侧与解剖因素有关。手术者对解剖的熟悉程度和手术操作的仔细操作是预防乳糜瘘发生的关键。乳糜瘘的处理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5.
口腔颌面部鳞癌颈淋巴清扫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探讨颈淋巴清扫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 01~2007-01期间收治的均行颈淋巴清扫手术的130例口腔颌面部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 13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4%(31/130),主要并发症为伤口感染、肩胛综合征、涎瘘、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乳糜瘘、皮瓣坏死. 结论 可以通过提高手术技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