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就诊时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查看人院记录和询问患者或家属,了解161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就诊时间,并分析就诊时间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就诊时间在起病后〈6h入院患者与〉6h后人院的各个时间段的患者预后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与患者发病后能及时就诊密切相关。因此,医护工作者要认真做好脑卒中患者及家人对该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等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降低致残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患者患病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使患者部分或完全丧失自我照护能力,加速长期,大量的日常照护工作和经济负担为患者带来的沉重的心理压力。2005年1月-2006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的收支的60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气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农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44例就诊时间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平  杨仲利 《临床医学》2006,26(9):60-61
随着我国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脑卒中患者逐渐增多。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在神经病学界中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患者在伤残边缘上得到挽救,这就要求病人从发病到被送至医疗机构及确诊时间尽可能缩短,发病后2~3h内入院最理想。但现实生活中,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很难做到这点。据报道,只有5%的患者能够得到满意的溶栓治疗。而在农村,由于地理环境、医疗状况、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卒中发病到入院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出现症状后不及时就诊,错失了早期治疗时机,使治疗效果差,致残率及死亡率增加。本文就我院近一年来24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以引起人们对脑卒中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多维度分析比较,针对性提出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100例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包括住院和已出院回院复诊的患者,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测定患者平衡功能、移动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评估患者对活动平衡的信心。应用单因素分析法评估患者性别、年龄、跌倒史、视力情况、平衡功能、移动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等因素与患者跌倒恐惧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分析法比较其影响程度。结果:年龄、跌倒史、视力情况、平衡功能、移动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均对患者跌倒恐惧有影响。结论:年龄、有跌倒史、平衡、移动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是导致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主要因素,针对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主要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跌倒恐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7年8月~2012年5月间到我院诊治的90例外伤患者,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在受伤后2h内就诊;B组30例,在受伤后2~5h内就诊;C组30例,在受伤后5h以上就诊。对所有患者的就诊时间与伤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给予患者有效护理,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结果 A组患者未出现感染,B组患者出现8例感染,C组患者出现16例感染。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其病情均有所改善。对于外伤疾病,在受伤后就诊的时间越短,越能够降低出现感染的机率,同时给予患者有效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病人便秘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波  甘露  吴波 《护理研究》2007,21(7):1913-1913
便秘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3d少于1次)、排出过于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便秘是脑血管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之一,很多脑卒中病人发生脑血管意外前,都有便秘的病史。排便时全身肌肉收缩,胸腔和腹腔内压力增加,使较多的血液充盈到颅腔内,加上静脉血回流受阻,于是颅内血管压力急剧增高,当升高到动脉壁不能承受时,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意外。特别是中老年病人,在已患脑卒中后更不可忽视便秘问题。当长期便秘或大便艰难时,要警惕发生意外。通过护理干预使脑卒中病人便秘症状得到良好改善。现就其便秘的分型、相关因素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丽华 《家庭护士》2007,5(5):34-35
谵妄是一种急性可逆的注意力和认知能力下降,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且部分可以预防的临床综合征。脑卒中多见于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后谵妄的发生率高达24%~48%。现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9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发生谵妄的临床特征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的心理状态及与接受预防教育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从老年脑卒中110例中筛选出心理异常,统计心理异常接受预防教育的情况,观察心理正常组与心理异常组患间病程的差异性。结果:110例患中心理异常发生率占69.31%,其中未接受预防教育占心理异常的95.71%,其心理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接受预防教育(48.57%)。心理异常患治疗过程中其运动、语言等功能的恢复明显低于心理正常。结论:老年脑卒中患心理异常发生率较高,其发生率与是否接受预防教育有明一显的相关性。且心理异常明显影响老年脑卒中患康复。适时做好预防教育及支持性心理护理。可有效地减少脑卒中发病率及缩短病程,加快患各项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可导致脑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水肿.或坏死,故对脑卒中者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以减少脑的损害和造成后遗症,合理的护理对患者有重要意义。我院急诊室每年出车接诊脑卒中患者不少于50例,现将脑卒中病人的院前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急性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作用和重要性。方法选取80例发病在2周以内的中风患者经临床和CT确诊,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治疗用药原则相同,康复组在急性期即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于急性期过后再进行康复护理。康复护理2个月后同时对2组作效果评价。结果康复前2组Barthel指数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经平均2个月的康复体疗,2组患者评分都有所提高。康复组患者评分提高幅度更大,经t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康复可以防止和减轻废用综合征的产生并促进功能恢复,对中风有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王晓利 《现代护理》2006,12(12):1099-1102
康复训练的早期介入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对脑卒中所致偏瘫早期康复的机制、意义,训练介入的时间以及护理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康复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早期患肢康复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吞咽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进行评定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偏瘫患者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目的探讨早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平衡、步行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24例随机分为减重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减重组除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外,另给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2周,每周5次,每次20~30 min,起始减重量为30%, 平板速度为0.2 km/h;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Rivermead下肢运动功能评价、Berg平衡量表、步速和耐力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减重组Rivermead下肢运动功能和Berg平衡量表得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减重组步行分级、步速和耐力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对照组12名患者中有5名需要借助手杖或步行架保持平衡、辅助行走,而减重组仅有2名患者需要助步器. 结论早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等综合应用可以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运动和平衡功能,将成为脑卒中偏瘫后步行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患者偏瘫的早期康复锻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月红 《上海护理》2002,2(3):17-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伴偏瘫患开展患肢早期康复锻炼的意义。方法 对100例脑卒中患分成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康复锻炼采用床上医疗初级体操,从发病1周后开始实行,为期3周,由护理人员实施患肢被动运动。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之间,患肢肌力改善程度差异有显性。结论 早期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偏瘫程度,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5 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躯干强化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每日均接受常规的药物、电疗、针灸、按摩、PT和OT治疗 ,每日 1次。躯干强化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躯干强化训练 ,每次 3 0min ,每日 1次。治疗前、后采用Rivermead运动指数(RMI)量表及修订的Barthel指数 (MBI)量表对 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 2个月后 ,2组患者的RM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均P <0 .0 0 1) ,躯干强化组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躯干强化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DS各因子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疗效也优于对照组,但2组SDS总分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或消除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康复对重度偏瘫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观察早期主动性康复治疗对重度偏瘫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沧州市两所二级医院选重度瘫痪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1例,康复组57例,对照组44便。在残损和残疾两个水平上评测患者功能。比较康复治疗后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初次评测的各主要指标两组间无明显差别;末次评测的运动功能的FMA上肢、FMA下肢1、FIM-ADLS、FIM-Mobility和FIM每周增加值的结果,对照组分别为11.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远期疗效。方法 随访对象为参加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后出院的20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电话和书信的形式进行随访,内容包括存活者的移动能力、活动空间、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生活质量(QOL)及继发性损伤。结果对照组随访到58例,其中1例因“心脏病”去世。康复组随访到68例,无1例死亡。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移动能力、活动空间、ADL、QOL及继发性损匀有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出院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医疗护理,出院后,对照组按常规定期复查,实验组由责任护士以电话随访和定期复诊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瘫痪肢体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Brunnsrom分级、Fugl—Meyer积分和Barthel积分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增强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