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鞠通论治湿热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的记载始见于《内经》 ,其论痹的专篇《素问·痹论》对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候类型、演变规律都有阐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已有了如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治痹的专方。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痹证论》除了对风痹、湿痹、寒痹加以论述外 ,还对热痹的因、症、治作了概括 ;清代尤在泾《金匮翼·热痹》专论热痹 :“热痹者 ,闭热于内也 ,……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感风寒湿邪客气 ,热为寒郁 ,气不得通 ,久之寒亦化热。”清代温病学说兴起 ,对热痹的认识亦随之加深 ,特别是湿热病理论和证治的系统化 ,湿热痹作为湿热病的一类病…  相似文献   

2.
一、痹证的概念: 祖国医学早在《内经》中就对痹证进行过论述。如《素问·痹论篇》,对痹的病因、病理、分类、证候、治法都进行过系统的讨论。后世医家对痹进一步的阐述和发挥,使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囿于各执已见,也产生了不少混乱。如东汉张仲景,在他的《金匮要略》中,将其称为“历节病”而与中风合篇,他认为中风、历节两种病都与风有关。唐·孙思邈却干脆将其列入中风项内,他在《千·金方》中说:“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  相似文献   

3.
中药浴治疗风湿痹证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青海省康复医院孙富崇,陈晓珍青海医学院孙斌中医痹证首先见于《素问·痹论篇》,它专门描述了痹证的病因、病机和症候等,是最早对痹证发病原因、分类的记载。它概括了现代医学所论述的各种关节疾患,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  相似文献   

4.
《素问·痹论》探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病因、病机、概念、分类、临床表现等方面对<素问·痹论>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探讨,并就痹证的概念、脏腑痹、痹与营卫关系、痹热等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指出<内经>仍是学习中医的最佳范本.  相似文献   

5.
痹证治验     
邵淑侠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4):1099-1099
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由主要症状的病证,相当于西医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范畴。痹的病名首见于《内经》,从病因病机上,医家各有说法《,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盛者为行痹,寒气盛者为痛痹,湿气盛者为着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张子和亦提出痹证以湿热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清·王清径在《医林改错》中还提出痹为瘀血致病说,书中之身痛逐瘀经等方,在治痹方面可谓独具一格。张景岳认为除了寒热的痹治有治凉之异外,血虚血燥…  相似文献   

6.
痹证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也是用针灸治疗最广泛的一种疾病。《中藏经》解释“痹者,闭也。”郑玄《易·通志》云:“痹者,气不达为病”。凡由气机闭塞不通的疾病均可称“痹证”,如“喉痹”等。本文论述因经脉痹阻不通,而表现筋肉关节部位疼痛、重着麻木、甚至肿胀的病症。  相似文献   

7.
<正> 尿潴留属中医“癃闭”的范畴,早在《内经》时期即有论述,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膀胱不为利为癃。”《灵枢·胀论篇》说:“膀胱胀者,少腹满而气癃。”并谓此症可用针刺治愈。作者数十年来用针灸治疗尿潴留87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 )是一种病因未明 ,以关节炎症为主的慢性反复发作的全身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 ,RA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虚实夹杂为主要表现的虚损性疾病[1] ,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症状、治疗方法、预后等均有阐述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内经》不仅是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里程碑性的医学典籍 ,而且为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内的痹病类疾病奠定了基本理论基础 ,并单列了两篇有关的“痹证”专论 (《痹论》、《周痹》)。最早提出了风寒湿邪与机体“外内…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病因、病机、概念、分类、临床表现等方面对《素问.痹论》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探讨,并就痹证的概念、脏腑痹、痹与营卫关系、痹热等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指出《内经》仍是学习中医的最佳范本。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 (简称类风关 )是以关节滑膜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在中医学中属“痹证”范畴 ,辨证大体分为寒热两类 ,而类风关热痹证临床上较为多见 ,其表现以关节灼痛、局部肿胀、皮色变红、触之觉热为主。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的研究有较大进展 ,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理论探讨早在《内经》时代就有对热痹证的明确论述。如《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提出“厥阴有余病阴痹 ,不足病生热痹”[1]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中采用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治疗“风湿” ,即…  相似文献   

11.
我在讲“痹证”病证一课的过程中,对痹证的分类问题有点不成熟的想法,现叙述如下。古代医家对痹证的分类固属繁多,而目前的中医院校的《中医内科学》教课书中对痹证的分类也不一致。如全国试用教材中将痹证分为风寒湿痹和热痹两个证型,我院的教材则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及痰瘀痹阻三个证型。前者是从病邪的寒热属性着眼,后  相似文献   

12.
血痹是风邪侵袭人体,血液凝涩于肌表,以致肌体局部麻木不仁的一种疾病。其始见于《内经》。《素问·痹论》云:“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灵枢·九针论》云:“邪入于阴,则为血痹”,即病邪入于阴,阴盛则寒,寒使血液凝涩,而致血痹。《素问·五脏生成篇》“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更进一步阐明了血痹的成因是“卧出而风吹之”.而仲景所论血痹,亦宗《内经》之旨,并结合临床实践,将其作为具有特定涵义之病名,而专篇论述,为后世辨治血痹奠定了基础。但仲景叙证简略,治法尚未完备,故对血痹还有深入研究之必要。一、关于血痹之成因对于本病的产生,仲景指出:“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痹证”、“历节病”的范畴。其病因和病理不外乎邪实、正虚两个方面。邪实指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正虚指素体虚弱,肝肾不足,在正虚基础上,感受外邪,邪入经络、筋骨与关节,气血痹阻不通,从而形成以受累关节和周围组织疼痛为主要特征的证候。从临床特点看,多近似于《内经·痹论》中“骨痹”、“筋痹”、“脉痹”的证候。从病位看,多发生于阴经阳经交接的手足之处,督脉、膀胱经为阳气旺盛的部位,故一旦阳虚邪入,痹阻不通,也可发生于脊柱之处。  相似文献   

14.
全国中医院校学报理论文献及综述题录·理论文献·针灸方剂学刍议(高忻洙)安徽中医学院学报94.1《内经》厥证浅议(谭一松等)安徽中医学院学报94.1《内经》“标本”初探(龚云)安徽中医学院学报94.1简论经络学说在《金匮要略》中的应用(贾士安等)安徽中...  相似文献   

15.
风痹析疑     
高等中医院校函授教材《内经讲义》在讨论风痹与行痹的关系时,认为“以疼痛游走无定处为症状特点的痹称为行痹。此病以风邪偏胜所致,故又称风痹”。(《内经讲义》湖南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213页)。持这种观点的还有中国中医研究院主编的《简明中医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相似文献   

16.
<正> 经络学说中有关十二经脉的记载实本于《灵枢·经脉篇》,形成了中医经络学说的主体。在过去读《内经》的其他篇章时,发现有与《灵枢·经脉篇》十二经脉的叙述不相符合的地方,也只有以经脉篇为正,而余篇姑置不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中,有  相似文献   

17.
《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寒湿邪侵犯人体,除外界因素外,还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风湿病不能一味地祛风,应当从整体出发,“有诸内必形诸外”,故历代有“筋痹”、“脉痹”、“肌痹”、“皮痹”、“骨痹”的说法。兹就风湿病与五脏的关系及其辨证思维简述如下。1风湿病与肝的关系《内经》云:“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五脏生成论》),“膝为筋之府”(《灵枢·经筋》),“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筋即筋膜,为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和肌…  相似文献   

18.
《内经选渎》中的各类虚词,虽用法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仍有规可循,如以下这些虚词: 【以】在《内经选读》诸篇中主要用作介词,其次也作连词用,如: 《素问·脉要精微论》:“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把这些情况互相参合,来判断死与生的分别。)其中介词“以”,表示所用的对象,译作“把”或“拿”。《素问·痹论》:“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比者为筋痹。”(在冬季得病的是骨痹,在春季得病的是筋痹。)其中介词“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内经》横络解结理论的探究,认为中医经筋系统功能异常是导致痹证的关键,横络解结法是治疗顽痹的有效疗法之一。受《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应用阐释的启发,研制出"长针"、大针"、"电子针镜"等中医治疗针械,治疗顽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痹证的论述,早见于《内经》、《中藏经》,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均有论述。通常是指风寒湿(三气)之痹,还有五体(皮脉肉筋骨)之痹和五脏(心肝脾肺肾)之痹,以及胸痹、热痹、周痹、历节等。其中以风痹(行痹)、寒痹(痛痹)、湿痹(着痹)三气之痹尤为多见。痹是病机,痹证是病名,为各种痹的总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